欧盟任命美国教授任要职 ,马克龙质问「欧洲就没人能胜任」,如何看到此事,传递了什么信号?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熊熊 - 1622 个点赞 👍
如此荒谬的人事任命,却在欧盟得到了顺利通过。真的让人惊叹,美国对欧盟的渗透到了怎样的地步。
欧盟委员会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这个职位非常关键,关系到欧盟对跨国企业的反垄断、并购、政府补贴等问题的调查与评估,重点目标就是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和苹果),还有微软公司。
首席经济学家这一职位是在2010年设立的,有权独立调查涉及反垄断等方面的案件。
程序是有当事人控告,首席经济学家可以代表欧盟启动调查程序,在实地勘察、收集证据、询问证人等过程中,还有权对被控告方设在欧洲的办事处进行突击搜查。
二十多年来,这一职务一直由欧洲公民担任。
让美国人掌控这个岗位冯德莱恩就差让美国政府直接接管了。
最终只有法国站出来揭批才阻止了这桩任命,而其他欧盟国家都不敢发声,莫顿是靠冯德莱恩得到职位的,而冯德莱恩的老板是拜登。
其实,在这个岗位在人事酝酿阶段,法国数字和电信部部长巴罗特就已表态反对聘请莫顿,但欧盟并没有人响应他,他甚至不得不公开发推呼吁重新考虑人选。
法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布恩专门找欧盟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交涉,提醒欧盟“欧洲有许多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但冯德莱恩仍然坚持选择莫顿。
法国外长科隆纳也表示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要求欧盟重新考虑。7月1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拒绝了法国的要求,并决定正式任命莫顿,9月1日上任。
逼得马克龙不得不亲自出马,干预这起让人笑话的人事任命。
根据欧盟成立的精神,除了欧盟三巨头之外,各国政府不得干涉欧盟的内部人事任命。
这也说明,冯德莱恩已经把马克龙逼到绝路了,她是在公开出卖欧洲,开门揖盗,为美国获取利益。
如果说马克龙违背了欧盟精神,那么,冯德莱恩则是完全背叛了欧盟精神。
欧盟推出了《数字市场法案》就是法国推动的,同时,法国还向美国企业开征数字服务税(3%所得税)。
法国希望能挡住美国科技企业的“攻城略地”,并课收更多的税款。最终目的是保护自己和欧盟高科技企业和数字市场。
莫顿一旦上任,她将有权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应用方式作出决定,法国推出的法案将面临困境。冯德莱恩等于变相废了该法案。
这是马克龙与冯德莱恩的公开冲突,马克龙表态的地点就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
马克龙要求欧盟委员会给出一个解释,他认为此事违反了欧盟法规,如此关键岗位不应雇用非欧盟公民担任。
今年北约峰会决定北约秘书长人选延期一年,本来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将接任北约秘书长,但马克龙认为英国已经脱欧,英国人不适合负责北约日常事务。
冯德莱恩认为机会来了,为了明年离职后接任北约秘书长,她需要再立新功,让美国满意,于是放肆出卖欧盟的利益,只为讨好美国。
现在的欧盟有多烂了。
发布于 2023-07-20 10:04・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远方的狮 - 2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恐怖利刃 - 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南风寺山 - 42 个点赞 👍
小马这样干,会不会再让巴黎再乱一次呢
欧盟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我们常说历史记忆决定现时行为。那么对欧盟除德法几个“大国”之外的一众小国来说,它们的历史记忆是什么呢?当然是前有拿破仑、后有小胡子,被法德轮流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对这些小国来说,远在天边的米弟,其实远远不如近在眼前的法德来得可怕。而米弟的力量一旦从欧洲退出,即便法德不在第一时间跳出来“统一欧洲”,最起码过去那种除了顶头一个米国粑粑,剩下的阿猫阿狗都是平辈兄弟的好日子肯定也到头了。
所以对这些小国来说,拉住一个域外力量以制衡法德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特定领域的经济或政治利益。尤其是涉及什么信息、科技领域的问题,对这些小国来说,是米弟还是法德吃下这块蛋糕对它们有任何区别吗?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稀奇,当年中国将起未起之时,东盟不也是满世界嚷嚷什么狗屁“安全靠米弟、经济靠中国”吗?
所以既然当初法德给欧盟选择了数人头与共识决的“民主”游戏规则,自己今天又没有挤压米弟的政经军实力,那就不要奇怪这些小国利用你定的规则跟你打擂台。
进一步来说,这七拱八翘、各怀鬼胎的欧盟,确实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它注定难以成为“世界一极”。不过往好了想,虽然它起不到什么制衡米弟的作用,但同样也难以成为米弟的强大助力。接下来我们对欧盟的外交,在面子上、口号上可以继续尊重欧盟的整体性,但在实务上,还是应以国家为单位,一家家帮它们把利益分配到位。比如既然中欧投资协议你欧盟不想要,那中法、中德、中西、中匈等等投资贸易协议香不香呢?
发布于 2023-07-20 11:17・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沉默驴子 - 42 个点赞 👍
太好了
这个信号极其强烈
全世界苦美久矣 全欧洲苦美久矣
我们要积极建立和平发展的统一战线
整个世界正在进入“去美国化”通道
我一直说
美国在全世界煽风点火搞“去中国化”
到头来只会变成全世界的“去美国化”
美国为了一己私利 为了维护自身霸权
不惜全世界制造动荡 播撒仇恨
美国已经站在了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对立面
这种逆历史发展规律而动的霸权行为
必然是走不通的
我们要积极建立和平发展的统一战线
让全世界逐渐加速进入“去美国化”通道
编辑于 2023-07-20 11:4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37 个点赞 👍
欧盟任命一个美国人,出任关键反垄断职位,负责参与对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合着监守就是为了自盗是吧?要不你们干脆把殖民地印在脑门上?欧盟委员会在中欧关系上反复杯葛,为了美国主人的利益可以说尽职尽力。也难怪中国成为文明洼地,你都没美国任命的殖民地总督,你不洼地谁洼地?
发布于 2023-07-20 10:0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长弓玄刃 - 36 个点赞 👍
由此想到了中国一段往事:
中国首任驻英大使郭嵩焘曾经问过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你到底是帮中国还是帮英国?
”赫德答:
“我谁都不偏袒,就像骑马一样,只有坐中间才能坐得住。”
“如果有事不能保持中立呢?”
“我固是英国人也。”如果换成某些中国人来说,他们会告诉你,英国人赫德担任大清总税务司的时候,曾经建立起一个廉洁高效的机构,成为清朝主要财政机构来源,并且告诉你赫德做出了多大贡献。
然而我必须要告诉你,就赫德作为个人来说,或许有专业、对中国同情、支持、做出贡献的一面,但无论如何,他的一切不能触及大英帝国的利益。
更有意思的是,他以及他背后的西方列强真正的目的,并非某些人宣传的西方国家来打败清政府拯救中国人民,相反,是为维持清政府统治。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当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民要自己拯救自己渡过长江的时候,某些人嘴里要拯救中国的西方国家,把紫石英号开到长江来了。
发布于 2023-07-20 15: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潇潇 - 35 个点赞 👍
没想到欧洲最有骨气的居然是一直被乳的法。
不过这新闻已经旧了,美国经济学家干不成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是个一家九口有八口是美国人的裸官,现在又要推一个美国人来监管美国公司。真是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也侧面说明,欧洲已经烂成什么样子,连搅屎棍英国都跑了,还欧洲军?醒醒!
难怪马克龙异想天开要做世界第三股力量,不过看形势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编辑于 2023-07-20 11:48・IP 属地中国香港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无夜 - 30 个点赞 👍
欧盟是美国的欧盟。
北约是美国的北约。
自己亲手把阿尔斯通送给美国,并让美国抢了500亿欧元潜艇订单的马克龙,会不知道这个事实?
显然不是。
他不过是长出了几个逆鳞,吐槽几句。
美军没撤出欧洲,啥也改变不了。
欧洲军才是欧盟的唯一出路。
发布于 2023-07-20 09:3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换一个时空 - 30 个点赞 👍
问:欧盟要任命首席竞争经济学家是为了什么?
答:为了反垄断平台公司,比如苹果亚马逊微软Meta
问:这些垄断平台公司都有什么特点?
答:新任命的经济学家都服务过。
你说,能保证公平性吗?
另外,这位经济学家曾经在四年前发表过一篇文章,阐述了她的反垄断思想。
大致意思就是,不应该对垄断公司进行拆分,那样不起作用,应该“尽量扶持其他小公司”。
问题是,都已经形成垄断了,你怎么在不拆分它的基础上让小公司发展?完全没有公平的基础。
更何况这次竞选本身就非常离奇,发布竞选消息前的4月份这位经济学家就已经对好朋友说自己要当选了,好友还发了脸书去祝贺;
而去参与竞选的11人里绝大多数都是陪跑,甚至有专业根本不是学经济的去参选。
如果放在国内,这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黑箱操作,引发那么大的反响就无可厚非了,都不用炒作国籍问题。
而马克龙这次发作属于想睡觉来了枕头,如我上次在知乎里写过,马克龙目前的思想就是追求欧洲的自主。
以上次CNN在巴黎的采访为例,CNN主持Zakaria的问题很简单:美国和法国历史上是盟国,你现在却说要战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而非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这是要闹咋样?
马克龙回复很直接:
1、美国现在的政府还愿意就乌克兰战争问题进行援助和接触。一旦下一届是共和党上台、甚至上台好几届,政策难道不就180度大转弯了吗?
马克龙还专门提了句:我经历过这种情况。特指特朗普时期。
2、他希望欧洲至少是在国防、能源和科技上独立自主,而非依靠某个国家,因为“你如果一旦完全依赖(fully dependent)某个国家,那万一某一天这个国家做出的决定很不合理,你会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上”。
仍然在特指美国人时常出现的霸权主义,例如两年前的美英澳AUKUS三国同盟强行把法国的潜艇订单毁约事件,当时可是直接召回了大使。
一切都是因果循环,而任命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发布于 2023-07-20 10: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任幻想 - 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孔武有力宁采臣 - 16 个点赞 👍
美国以北约名义在欧洲的驻军首先是架在欧洲各国脖子上的刀,然后才是“共同防御”的盟友。
法国国内没有美国驻军,这是马克龙比其他国家领导人硬的底气。
发布于 2023-07-20 10:41・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特洛诺米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陌轻寒 - 10 个点赞 👍
如果不是马克龙出来公开喊话,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样一个荒谬却又关键的任命?
一个反垄断,对科技公司进行监管的重要职位,居然由一名来自美国的“外国人”来担任。可以想想如果真的让她处理和美国公司相关的事务的时候,会抱持如何的立场和态度了。而且这个职位的任命,是经过欧盟委员会层层投票表决,经过了一系列“严格”的程序把关之后,才得以任命的。可以想象欧洲内部被美国人渗透成什么样了?
这就好像让罪犯的亲友来担任法官,让来自参赛国的裁判吹罚世界杯决赛,让买房者的家属来分配房源一样荒谬。
然而毫无疑问的,这种情况早就渗透到欧洲各大机构、组织,甚至欧洲各国政府的各级官僚队伍里去了。在关键的监管、政策或者预算部门,早就是由各种亲美人士,或者直接就是美国人自己把控的了。这些真美国人或者假美国人在制定各种政策的时候,一定是以美国的利益作为优先考量。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的各国政府以及各大组织,似乎对于欧洲本地人的利益不太上心,对欧洲各地愈演愈烈的罢工、游行和示威视而不见。而是处处对美国唯首是瞻。似乎这些管理机构不是来自欧洲的,而是来自美洲的。
因此美国人一直以来最可怕的也许不是他们的军事实力,美国人打的败仗多了去了。而是他们控制关键机构和关键职位的能力,也就是控制国家机器、控制舆论走向,以及控制各国政策方向的能力。这种控制国家和政权的方向,远比直接占领领土,以及实施经济制裁和颜色革命等等,来得更隐蔽、更阴险。
发布于 2023-07-20 13:18・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黑影 - 7 个点赞 👍
上次北约要在日本设立联络站,就是马克龙提出的反对,这次还是马克龙,那其他国家难道就没有意见吗!如果有意见为什么没有附议马克龙的意见呢!
怪象,真的是怪象。偌大一个欧洲,这么多国家,只有一个法国比较正常,其他国家是傻了还是疯了,怎么都被洗脑了。
不得不说,美国真的有一套,对付起这些所谓的盟友来还真的得心应手啊。可惜的是,他对付起中国就显得很拉胯了,十八般武艺都使上了,愣是没用,中国说,请收起你丑陋的嘴脸,要想合作共赢,那么就拿出诚意来,必须做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否则滚蛋。
编辑于 2023-07-19 20:20・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举重的蚂蚁 - 7 个点赞 👍
针对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任命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菲奥娜·斯科特·莫顿出任欧盟关键反垄断职位、负责监管大型科技公司一事,法国总统马克龙18日再次发声。
据路透社18日报道,马克龙对找不到一个来自欧盟国家的人担任这一职务表示惊讶。
“这一决定意味着欧洲现有的学术体系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马克龙补充称,中国和美国都不会允许一名来自其他国家的公民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他还表示,莫顿之前为“许多公司”工作过,这可能导致利益冲突。马克龙认为,欧洲需要发展欧洲自己的能力以获得战略自主权。
在马克龙之前,已有多名法国高级官员明确反对“美国教授监管美国企业”。
法国外交部长凯瑟琳·科隆纳表示,她对欧盟选择莫顿担任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感到震惊。
“这一人选值得欧盟委员会重新考虑”。
据报道,现年56岁的莫顿曾在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任职,曾为亚马逊、苹果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针对莫顿的相关任命,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反垄断事务主管玛格丽特·维斯塔格近日曾作出回应,她称:“我认为,认为某人的国籍会自动导致其对来自同一国籍的公司的偏袒,这一假设是值得怀疑的。”而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波德斯塔也表示,欧盟委员会已经对莫顿进行了彻底的审查,并将采取措施避免莫顿参与任何“她过去的工作中接触过的案件”。
来源:环球网
发布于 2023-07-20 10: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经济观察报 - 6 个点赞 👍
马克龙这话,就差直接开骂了:你们不但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
这就是老米对欧洲的精神控制大法,小马哥看是看出来了,但不一定能对抗得过去,可要是连法国都硬抗不了,其它欧洲国家更是就是一坨翔了,还欧洲自主个大爷。
冯德莱恩也太明目张胆了,这相当于是找一个耗子去监管耗子窝,结果可想而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冯德莱恩的上台和马克龙不无关系,导致现在达成了他坑德国的目的,也把自己坑了。
欧盟干脆直接并入北约得了,早就不是单纯的经济联盟,性质功能几乎跟北约一样,何必两套班子浪费银子,日后便政治、军事、经济一体化被美国全盘垄断,既合冯德莱恩的意,更符合美国利益。
当然,欧盟老百姓并不会关心这些事。整个欧盟区人均GDP近四万美元、5天7小时双休、每年3个月带薪休假、住房医疗教育成本不高、生活水平优越,欧盟周边多少国家排队加入欧盟,普通百姓嘛,能吃喝玩乐就够了!
应该说现在在欧洲人面前,彼岸依然是源泉和依靠的所在,没有谁欺骗谁的臆测,只有“周瑜打黄盖”的关系逻辑......
依附,从来就不是能够持久的路径状态,当然,秉持“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欧洲精英们,自然不用为下一代人的命运操心,而作为这种思维“发源地”的法国看到了什么,在“好日子”结束之前是没有人在乎的。
英国人在这一点上是早就看得很明白的,既然最终还是耗死,不如我自个钱自个花,死的还慢点。于是果断退出欧盟。欧盟解体,欧元就完犊子,那么美元又可以吸上一大口血。
天道好轮回,也是该轮到欧洲老牌殖民国家们,体验体验被美洲宗主国任命总督的时候了。
发布于 2023-07-19 18:1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之乎者也小鱼儿 - 5 个点赞 👍
马克龙这小伙子是要在欧盟内部搞党争啊!
这不是摆明了在斗新欧洲和德国这一派。
还有匈牙利跳了一年多了,大家发现法国有发表什么意见吗?匈牙利又是谁的人。
小马最后一个任期就是豁的出去,他要是做成了,就成了本世纪美国最大二五仔。因为马克龙就是美国的欧洲精英计划培养出来的。本来和现在的欧盟主席这些人都是一伙的。感觉现在都快抢了勒庞的人设。
希望小伙子不要志大才疏,弄个身死道消的结局。
最好新欧洲和老欧洲打个不死不休,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在乌克兰再搅合两年。这世道还是不够乱,水还是不够混。再多给中国三年时间,美国人就没什么机会了。
发布于 2023-07-20 15:22・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夕邦邦 - 4 个点赞 👍
欧盟委员会上周宣布,已任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政府的反垄断官员、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菲奥娜·斯科特·莫顿,担任欧盟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她将参与对美国企业的监管。
欧洲议会党团、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其内阁多名官员对此表示不满。鉴于莫顿过去曾为多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做过咨询工作,并在奥巴马任内担任美国司法部首席经济学家,马克龙对潜在的利益冲突表示担忧,并质疑欧盟是否需要跨越大西洋进行任命。
报道截图
莫顿此前曾担任苹果、微软和亚马逊公司等科技巨头的顾问。
而根据新的任命,她将在新岗位上,对谷歌、苹果、Meta和微软等众多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以及亚马逊等公司的并购案中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她还须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应用方式作出决定。该法案旨在约束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数字服务领域的大型平台,限制谷歌、苹果、亚马逊、脸书等科技巨头。
莫顿资料图。图源:维基百科
马克龙一直呼吁欧盟拥有更多的战略自主性,“欧洲人需要发展欧洲技能,拥有战略自主权,但在这之前,你需要先拥有思想自主权。“
“欧盟是否需要跨越大西洋进行任命?”马克龙质疑说,考虑到莫顿的从业背景,她应该回避一些关键的竞争性调查方面的工作。
马克龙在欧盟领导人与拉美领导人的峰会间隙发表讲话时强调,美国和中国都不会任命海外人士担任这样的职务,并进入政府决策核心圈,因为法律会阻止他们这样做。
他同时发出质疑,适合该职位的欧洲经济学家已经短缺到只能请美国人来做的程度了吗?在一个拥有约4.5亿人口的集团中,“27个成员国中没有一个拥有足够优秀的研究人员为欧盟委员会提供建议吗?”
马克龙指出,欧盟没有人能胜任这一职位“极其令人担忧”,这表明“欧洲的学术体系都存在重大问题”。
马克龙坚称,他对莫顿本人没有任何意见,根据欧盟法规,欧盟不应雇用非欧盟公民担任如此高级的职务,马克龙要求欧盟委员会给出解释。
马克龙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本周早些时候,一批欧洲经济学家站出来支持莫顿的任命,称赞欧盟委员会吸引了“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莫顿预计将于9月1日上任。
马克龙内阁的其他官员已经对此进行了批评,欧洲议会议员也表示异议。
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18日表示,他们希望根据专家的能力而不是国籍来任命首席经济学家。不过,她也表示正在进行一项评估,以确定莫顿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影响她在欧盟委员会工作的利益冲突。欧盟委员会上周宣布,已任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政府的反垄断官员、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菲奥娜·斯科特·莫顿,担任欧盟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她将参与对美国企业的监管。
欧洲议会党团、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其内阁多名官员对此表示不满。鉴于莫顿过去曾为多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做过咨询工作,并在奥巴马任内担任美国司法部首席经济学家,马克龙对潜在的利益冲突表示担忧,并质疑欧盟是否需要跨越大西洋进行任命。
报道截图
莫顿此前曾担任苹果、微软和亚马逊公司等科技巨头的顾问。
而根据新的任命,她将在新岗位上,对谷歌、苹果、Meta和微软等众多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以及亚马逊等公司的并购案中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她还须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应用方式作出决定。该法案旨在约束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数字服务领域的大型平台,限制谷歌、苹果、亚马逊、脸书等科技巨头。
莫顿资料图。图源:维基百科
马克龙一直呼吁欧盟拥有更多的战略自主性,“欧洲人需要发展欧洲技能,拥有战略自主权,但在这之前,你需要先拥有思想自主权。“
“欧盟是否需要跨越大西洋进行任命?”马克龙质疑说,考虑到莫顿的从业背景,她应该回避一些关键的竞争性调查方面的工作。
马克龙在欧盟领导人与拉美领导人的峰会间隙发表讲话时强调,美国和中国都不会任命海外人士担任这样的职务,并进入政府决策核心圈,因为法律会阻止他们这样做。
他同时发出质疑,适合该职位的欧洲经济学家已经短缺到只能请美国人来做的程度了吗?在一个拥有约4.5亿人口的集团中,“27个成员国中没有一个拥有足够优秀的研究人员为欧盟委员会提供建议吗?”
马克龙指出,欧盟没有人能胜任这一职位“极其令人担忧”,这表明“欧洲的学术体系都存在重大问题”。
马克龙坚称,他对莫顿本人没有任何意见,根据欧盟法规,欧盟不应雇用非欧盟公民担任如此高级的职务,马克龙要求欧盟委员会给出解释。
马克龙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本周早些时候,一批欧洲经济学家站出来支持莫顿的任命,称赞欧盟委员会吸引了“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莫顿预计将于9月1日上任。
马克龙内阁的其他官员已经对此进行了批评,欧洲议会议员也表示异议。
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18日表示,他们希望根据专家的能力而不是国籍来任命首席经济学家。不过,她也表示正在进行一项评估,以确定莫顿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影响她在欧盟委员会工作的利益冲突。
我是小邦主,想获取更多海外资讯请关注我们
海外移民、香港优才、海外留学,欢迎来找我们了解~
发布于 2023-07-20 10: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外事邦平台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意在云驰 - 3 个点赞 👍
彭博7月19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抨击欧盟聘请美国人担任欧盟委员会首席竞争经济学家,几个小时之后,这位当事人就提出辞职。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Fiona Scott Morton致函欧盟委员会竞争事务专员维斯塔格,称她决定不担任原定于9月开始的这项工作,“因为选择一个非欧洲人来填补这个职位引发了政治争议”。
维斯塔格周三在推特上贴出了这封信,表示她会“遗憾地接受”。就在昨晚,她还对欧洲议会经济委员会表示,欧盟委员会希望“根据才干而不是他们的护照”来任命一位首席经济学家。
发布于 2023-07-20 09:3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李书林 - 2 个点赞 👍
老欧洲甘心被美国骑脖子吗?
应该是不甘心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
上层被拉拢腐蚀完了,中层被忽悠瘸了,底层根本不在乎,只学会了罢工这种初级招式,“发动群众”、“统一战线”、“星火燎原”这类高级的武功秘籍,早就失传了,就法国这个革命老区还残存了一招半式,早就不能成事了。
老欧洲的遗老遗少,继续为了一点价格、少许福利、几天假期忙活吧
发布于 2023-07-20 13:3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老苏 - 2 个点赞 👍
精神控制已经不过瘾了,直接开始用自己人担任欧盟重要部门的官员了,而且还是反垄断部门的一把手,反垄断反谁?就是大漂亮的那些跨国公司。
欧盟是伊拉克,阿富汗么?是大清朝么?这样下去,真的越来越近了。
马克龙的愤怒可以理解。
编辑于 2023-07-20 13:1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老疙瘩汤 - 1 个点赞 👍
马克龙是真的在干法国独立自主的事,但是,美国杀安倍敬猴,也是真的吓住了欧洲除法国之外的所有国家。
一、既然马克龙抱怨了,说明欧洲真的没有能胜任之人了。
二、同时,马克龙也没有能力阻止美国人出任欧盟高官。
三、另外,马克龙不可能是任命后才知道欧洲没有人的,他早就知道美国人又要来欧盟当高官了,但是不敢提前抱怨,马克龙也怕提前觉黄美国的计划。
四、欧盟主席——全家美国人的冯德莱恩,正是马克龙提名的,马克龙否决了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提名,推这个美国人上去的。
所以,欧盟的事,可以看出马克龙有心无力啊!!
编辑于 2023-07-20 06:21・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op3721 - 1 个点赞 👍
这部电影中,欧洲的政府政策,离不开丑国的若隐若现的操控。
现实世界中,拍完这片子导演波兰斯基就被美国抓了……
当一个成功的英国影子写手“影子”同意为英国前首相亚当·郎(皮尔斯·布鲁斯南饰)写完回忆录的时候,他的经纪人向他保证这是他一生的一个机遇。但是从一开始这个计划就仿佛被厄运笼罩——因为他的前任写手,亚当·郎的长期助手麦克·艾尔从伍兹霍尔渡轮上掉下去淹死了,虽说这只是一起意外事故,但是其中的颇多疑点难免让人心生怀疑和不详的预感。
影子在接受这份工作之后,飞到了位于美国东海岸一座岛屿上的房子开始着手这项计划。但是就在他抵达之后的第二天,英国前外交大臣就以战争罪控告亚当·郎。因为一份他在职期间的备忘录透露,郎犯有非法扣押恐怖分子嫌疑人并让他们接受酷刑的战争罪。亚当·郎面临着被送上国际军事法庭的迫在眉睫的威胁。而这件事,在英国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争议使得记者和示威者涌郎在岛上的豪宅,郎跟他的妻子露丝,以及他的秘书阿梅利亚呆在那里。随着影子的枪手工作的展开,他开始发现郎的过去似乎和美国中情局有着一定的联系 。
发布于 2023-07-20 13:41・IP 属地广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钟文 - 0 个点赞 👍
本狐给知友补充更多细节:
“27个欧盟成员国中,难道没有一个欧洲研究人员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为欧盟委员会提供建议吗?”他讽刺到,“如果这就是我们得出的结论,那就非常令人担忧,我们需要对我们的经济学术体系进行大规模投资。”马克龙表示,在美国,不会出现同等的任命。“美国不会招募一名欧洲人进入白宫,成为白宫决策的核心。不仅如此,他们的法律也不允许。”
当地时间1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莫顿为欧盟委员会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她将参与对谷歌、苹果、亚马逊、脸书等美国科技巨头的监管,在评估反垄断调查、并购、政府补贴等问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菲奥娜·斯科特·莫顿 马克龙表示,他对莫顿“非常尊重”,但由于她与这些美国公司之间存在潜在的关系,而“不得不在很多应该回避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将使她难以胜任这份工作。
马克龙一直倡议欧盟建立“自主性”,削弱其在各方面对美国的依赖。他对记者说,“欧洲人需要发展欧洲技能,拥有战略自主权,战略自主意味着思想自主。”
在马克龙发声前,已有多名法国高级官员明确反对“美国教授监管美国企业”。法国外交部长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表示,她对欧盟选择莫顿担任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感到震惊,“这一人选值得欧盟委员会重新考虑”。
法国《世界报》对这一任命提出了尖锐批评,称它“令人震惊”且“有问题”。
然而,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蒂罗尔(Jean Tirole)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得到她(莫顿)这样的人才”对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来说“非常幸运”,并称她是“世界上工业组织领域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
“政治新闻网”称,莫顿将在9月1日辞去教授职务,正式出任欧盟委员会竞争总司首席经济学家。
发布于 2023-07-19 17: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搜狐新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洋南火 - 0 个点赞 👍
想起来一个名段子: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让一个践行美国利益的美国人代表欧洲去监管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在欧洲的垄断行为(ps:真够绕的),怕是以后美国的公司要真正的实现在欧洲的垄断。
听到这个任命,乔布斯都要跳出坟头来舞一曲。
发布于 2023-07-20 08:30・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俞晨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翥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