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后为什么不努力生孩子,形成人口优势?

- 691 个点赞 👍
蒙元我不了解,我就说一下满清。
清末八旗的人口有105万人,而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满洲八旗的男丁也不过四五万而已,即使算上老弱妇孺,最多十来万。即使算上漢八旗和蒙八旗,也不过十几万而已。200多年增加十倍,其实已经不少了。而且你还要注意有三个事件对于八旗的人口有重要影响。
第一个是三藩之乱,不少漢八旗因为跟随三藩反叛而被踢出去了,还有一些满洲八旗在和三方的交战中死去。
第二个是乾隆年间的出旗为民,大量的漢八旗被出旗为民自谋生路,使得八旗的数量进一步下降。
第三个是太平天国运动,直接灭了至少三十万八旗。
也就说,经过这三个能够严重影响人口的事件以后,他们还有105万人。由此可见,他们确实有在努力的生孩子了,只不过数量上的差距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编辑于 2023-10-03 10:36・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甘棠 - 2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等待隔离结束 - 193 个点赞 👍
先回答蒙古族,实际上蒙族在元朝时代人口增加极快,铁木真称汗时候蒙古族才一百多万,到了元朝中期蒙古族五百万以上,这五倍增长在当时是惊人的,更何况蒙古一直对外征服和打仗,就这样人口还增长很快,元朝同时代其他群体人口大多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当时汉族因为被屠,人口反而从一亿下降到几千万)
之所以现在蒙古族看起来不多,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蒙古在铁木真称汗后八十年一直在疯狂扩张,但这也导致蒙族人口分散厉害,每次征服一个地方必然要留下部分人驻守,这导致现在的中亚、阿富汗的哈扎拉人都有大量蒙族血统,包括俄罗斯的鞑靼人也有蒙古族血统,而且蒙古族还分散在俄罗斯、蒙古国,如此分散自然会导致国内真正蒙族不多
第二:满清对蒙古采取减少人口国策,通过强制蒙古族人出家,多次对不服的蒙族部落屠灭,这也遏制了蒙古人口
至于满族,实际上大多是汉族血统,满族目前常染九成以上来源汉族,父系九成都是汉族,母系九成以上是汉族,以至于基因检测很难区分满族成分,只能和汉族归为一类,这是因为满族早期形成时候就有大量汉族成份,而且八旗到处征战伤亡很大,不得不靠给汉人抬旗来补充损失的兵力,加上八十年代汉八旗包衣后代都为了照顾登记满族,导致满族从血统上看基本是汉族的分支
现代的满族三大来源满八旗、汉八旗、包衣,实际上78年之前只有满八旗会登记满族,但是后面因为有照顾,很多汉八旗和包衣后代纷纷汉改满,这导致满族人口从70年代的260万暴增到90年代初的一千多万,然后就有呼吁东北甚至河北北部成立自治的声音,于是上面逼迫部分包衣汉八旗后代又改回汉族,导致满族人口一度下降到九百万,直到最近几年才又到一千万,人口波动那么大和汉八旗包衣几次改民族有关系
而就算满八旗也有大量汉族血统,比如明朝后期高准乱辽,大量军户大概七八万人口逃到建州女真,这让努尔哈赤如虎添翼武器质量大幅度提升,努尔哈赤建立满八旗时候,最初的六万战兵至少三成就是辽东军户,更别说后来因为兵力损失不得不让一些投降的汉人抬旗补充八旗兵力,所以哪怕满八旗也是有相当汉族血统,更别提现在汉八旗和包衣后代大量登记满族,这导致满族现在九成血统都来自汉族
编辑于 2023-07-17 11:0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储炜豪 - 47 个点赞 👍
一个很普遍的规律,承担军事义务的族群人口损耗很厉害。这一点你可以看看雅典公民、斯巴达公民萎缩的多厉害。罗马公民腾笼换鸟了几波人。
最典型的还是印度刹帝利种姓的,干架时候的损耗,失败时候的冲击都对着这伙人去。这帮人,还有后来突厥人总是陷入到一种剧烈的损失之中。各种低种姓村霸才会慢慢被拉入刹帝利种姓之中。有的明白人,干脆就选择继续当村霸,有病才当刹帝利。
满族人口本来就不多,没入关的时候就塞了一堆汉人、朝鲜人、蒙古人。入关后军事义务还是逃不脱,何况这帮人还是城里人。你指望这帮人生育力很强。
到了汉人自身,你可以看看历代能承担军事义务的阶层萎缩的多凶。汉武帝之后,合格的农兵都破产了。东汉开始干架的主力成了胡人雇佣兵。胡人和汉人流民凑的府兵,唐初就不堪用了。
编辑于 2023-09-05 18:0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杨泽人 - 19 个点赞 👍
因为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旦开始用汉人,就会有一种“本族人都是一帮什么玩意”之类的想法,然后逐渐的,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会被汉人卷麻了,从而失去生存空间。
而他们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三种。
1,高度汉化,让自己变成汉人。后果是逐渐变成汉人。
2,无差别屠杀汉人,把汉人杀光。后果是会出现一个类似冉闵的人,反过来把少数民族屠了。
3,是高度戒备汉人,在各个方面打压汉人防备汉人,但是又不妨死。后果是会把自己变成一个高度阉割的废物。
实际操作上,少数民族都会先试试方法2,发现越屠反抗越激烈,甚至自己的统治也要不稳的时候,就会转1或3。
例如鲜卑族,先是2,五胡乱华,之后是1。
例如满族,先是2,之后是3。
例如蒙古族,先是2,后来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人选了1,之后在2,3之间摇摆不定。
编辑于 2023-07-17 15:20・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鸡肉卷 - 18 个点赞 👍
因为理论上没必要,实际操作上不可能。
看历史最忌讳带入主人翁视角,觉得自己的民族掌握了政权自己也跟着沾光成了统治阶级了,然而实际上在蒙古黄金家族统治者的眼里,普通的蒙古人并不是自己的同胞,并不是自己帝国的合伙人,只是供自己驱使的牲口,为自己抢掠财富的工具,为自己扩张领土的耗材。
终元朝90多年几乎一直在打仗,不是在扩张就是在黄金家族之间的内战,而蒙古人显然比征服地区的人更适合当战争的耗材,供大汗如牛马一样驱使,从云南的浓密烟瘴的丛林到波斯炽热的沙漠,从俄罗斯泥泞的冻土到日本海汹涌的波涛,生于草原的蒙古人一次次被大汗驱使着踏入自己难以适应的陌生环境,除了战争损耗,这一路因为不适应环境倒毙而死的更是无法统计……
在黄金家族战争机器的运转下,欧亚大陆各地的奇珍异宝和数不清的财富源源不断运入大汗的毡帐,而普通的蒙古人则日益穷困。为了控制辽阔的帝国,大汗在领土上设置了众多的驿站,蒙古人除了为大汗征战以外还要承担驿卒的工作,而这些驿站上的马匹则需要蒙古人自己负担,死一匹就要补一匹,帝国频繁的征战让马匹的死亡率超高,而大量蒙古人为此倾家荡产,常常要把妻儿子女甚至自己卖掉来补偿马匹的损失,在当时中国最大港口泉州港的码头时常能看到被波斯人贩卖到海外为奴的蒙古人,对他们来说,与其给大汗当牛马,被卖到海外当奴隶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元朝真正的统治阶层是黄金家族而不是蒙古人,人家确实一直在猛生孩子,不过这跟你一个普通蒙古人没啥关系,成吉思汗的子孙在后世几百年间急剧膨胀,如今世界上约有2000万人有成吉思汗的基因,甚至超过了全世界蒙古人的总数,想想就挺讽刺的。
编辑于 2023-07-17 17:4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无fa可说 - 18 个点赞 👍
蒙古族先不提,满族王爷一堆福晋侧福晋格格,不是为了生孩子是为了看着?
爷早就说过了,生孩子就得一夫一妻生得最快,生育率从来只算女人人头,不算男人人头。一夫多妻只会妨碍民族发展。
一个满族男人,一个福晋一个侧福晋一个格格一个通房丫头,生了五个孩子,生育率等于5÷4=1.25
一个汉族男人,一个汉族女人生三个孩子,生育率等于3。
实际上,满族那些王爷们格格丫头啥的还不止一个,生育率连1都达不到。
长此以往,可不就没有繁衍出人口了。
发布于 2023-07-17 14:29・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意辛 - 11 个点赞 👍
说说满清的情况,原因有:1禁止旗民通婚,2,选秀女制度,3,财政不支持。
旗籍与民籍分开居住,旗籍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八旗汉军,内务府包衣。民籍指汉回苗等纳税群体。旗籍住满城,民籍禁止在满城居住,过夜都不行。旗民不混(满汉不婚),旗人内部通婚,既不能娶也不能嫁汉人。要通婚唯一的办法就是抬旗,从民籍成为旗籍。
旗籍女子从满13岁开始待选秀女,禁止自行婚嫁,三次不中后才能自行婚嫁,此时已经19~22岁,在古代属于大龄剩女。内务府包衣家女子也待选,选宫女,25岁以后才有机会出宫。在青年女性被奴酋霸占的情况下,旗人男子娶不到老婆。
旗人是世袭吃财政饭的,俗称铁杆庄稼,条件再差的旗人也有钱粮拿保证饿不死,男子保证能读书。这是很大一部分支出,一部分来源于八旗旗庄,一部分靠财政拨款。能养活的上限,也就是几十万一百多万人口。三藩之乱爆发的原因,就是康熙要削藩,但又不给三藩的旗丁编制(平西藩最多,有3万丁编制)。乾隆时期旗人人口数量已经太多,于是搞出旗为民,把绝大部分八旗汉军开除旗籍。清末统计旗人数量,旗人约150万,绝大部分是满洲八旗。
编辑于 2023-07-17 12:5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张鑫 - 6 个点赞 👍
以满洲人为例,
清朝入关时,汉族人口大约有7000万。
满洲人想对汉族人口形成人口优势,就必须拥有能养活4亿—10亿人口的人类生态范式。
人类生态(human ecology)是指人类所居之环境、其经济生产方式、其社会组织与认同体系三方面之综合体。
而满洲人想做到这一点,除非他有着2023年的美国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如最基本的食物与获取食物的办法等)、哲学、社会管理能力,对明朝末年的汉族全方位形成降维打击。
而生孩子这种事,征服者女性与被征服者女性的生育能力没有差别,有权势的女性与没权没势的女性也没有区别。
因此,想迅速壮大人口,还是主要需要满洲征服者男性与汉族被征服者女性来结合,而不能仅仅依靠满洲征服者女性。
征服者男性想多生孩子,必须能够对被征服者男性形成军事上的降维打击,掌握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被征服男性无力反抗,从而取得对女性的优先婚配权。
因此,满洲人、蒙古人无法形成对汉族人口优势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形成对汉族的军事上的降维打击,结果就是通知不稳定。
元朝、清朝所能维持的那点统治时间是科技上不能对汉族形成全方位降维打击。
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征服优势需要能连续数千年,才能形成人口优势。
发布于 2023-10-01 21:4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葉河華 - 5 个点赞 👍
古代没有计生,所以都是自然增长。
这里的问题是人口增加后的利益分配,也就是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通过奴役汉人得到的利益大体是缓慢增长,但有上限。
而满蒙民族的人口增长往往会超过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就会造成个体利益分配的减少。
所以要么发生内讧,要么想办法减少族群人口。
满清初期的四面出击多少有点减少在旗人口的潜在原因,但最终形成的结果是越勇猛的,死亡率越高,最后不得不采取简单粗暴的出旗政策。
也就是对于殖民帝国或者类似种姓压迫制度的政体,上层数量必须维持在一个比例,不然这个结构就无法维持。
发布于 2023-07-19 00:1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幻十郎 - 3 个点赞 👍
先问是不是,满清入关时满族人口不过数十万,哪怕用最大胆的估计也不超过五十万,一般认为只有二三十万,而至新中国建国时已有两百多万,今天有一千多万,与同时期中国生活的其他民族相比明显是增长最快的那一批。
发布于 2023-07-17 16:4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呆呆的佛爷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荻 生 - 1 个点赞 👍
什么样的环境衍生什么样的族群,汉是农耕定居生产型民族,人口数量代表了生产力,满蒙的自然环境衍生的是对外征服掠夺的生活方式,本身也压制生育但加持武力,即便入主中原,这种民族观念依然有影响。
满蒙入主中原建立的征服帝国,被统治族群的产出存在一个供养上限,为了维持正常财政秩序,满蒙统治族群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度扩张。
如果人口规模持续扩张,那么超过供养能力的外围满蒙族群,只能自己转化为生产族群,第一他们不会接受,只会因为争夺汉人的有限供养,而造成互相之间的内在撕裂和对立冲突,影响统治稳定。第二一旦自己搞生产转农耕,会和周边的汉人逐渐融合,自身族群属性保持不住。
由于秦制汉人社会的散沙化羸弱状态,满蒙族群建构整体等级制剥削统治体系不难,因此他们选择了既要统治族群的优渥供养地位,又要维持自身族群意识和整体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自身族群人口的扩大(民族生存空间的扩张)不是其核心诉求。
编辑于 2023-07-17 19:0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吴越兴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oy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书 - 1 个点赞 👍
请问蒙满入主中原的时候,汉族的人口优势起到作用了吗?现代中国长时间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文化影响力比得上隔壁2亿人口的岛国吗?军事影响力比得上1.5亿人口的俄罗斯吗?人口从来都不是优势,制度和资源才是优势。
发布于 2023-09-09 19: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人品真好 - 0 个点赞 👍
满蒙人入住中国的时候,人口其实是很多的,不要看现在人数少就断定以前人数也少。辛亥革命过后,汉人清算屠杀了多少满人?几乎每个满城都死了百分之80以上的满人,一些南方地区的杀得更狂,几乎百分百。不过20年后,溥仪依旧有人数能够投靠日本建立伪满洲政权,可见其实以前这些北方民族的数量是很多的,虽然没有汉族多,但也绝对不少。
发布于 2023-07-17 15:50・IP 属地马来西亚查看全文>>
书叶 - 0 个点赞 👍
因为宋朝与继承宋制的明朝,其形式以重用小地主与地痞流氓组成新豪强与百姓相斗,士大夫取代百姓民权愚民而沙化百姓,这是用法家名家来统治,其以上两者群体只会效忠皇权,这种制度内部维稳似乎完美,弱点是当地痞类的豪强认为效忠异族有更好利益直接反叛更凶狠的迫害百姓,而士族只是要掌握文化制度一部分话语权,立马洗脑百姓,所以元清统治者会被汉奸效忠,但是汉奸并不会效忠统治者同族,因为利益相反,而倭人看不透宋明以来的封建制度,想侧底灭绝汉人当然是要失败的,不过好在终结这一切的是教员
发布于 2023-07-17 17:43・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星汉灿烂 - 0 个点赞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成吉思汗建立汗国时候人口也就一百万出头,现在蒙古族国内六百多万,蒙古国三百万,中亚各族、阿富汗北方地区的阿拉扎人、俄罗斯鞑靼还有大量蒙古族或者蒙古血统,至少也有六百万,(因为蒙古曾到处征服,所以人口很分散)也就是现在保底蒙古族也有1500万,增长了15倍
至于满族,在满清入关时满族人口最多也就三十万到四十万人的样子,但是现在满族人口一千万了,四百年来增长了25倍,同时期万历年间汉族2亿人口,因为战乱和被八旗屠,明末清初人口损失了三分之二,加上抗战和太平天国,东部汉地是损失重灾区,自然汉族人口损失最多,近年又因为针对汉族的计划生育,所以现在汉族人口也就12亿多,汉族四百年来只增长六倍而已
综上几百年来,汉族只增长了6倍,蒙古族增长了15倍,满族增长了25倍,可见蒙古族和满族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汉族啊
编辑于 2023-07-17 19:2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哆来梦 - 0 个点赞 👍
原因很简单,这民族都是虚的,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是贵族思维,有些人就想让另一批人来供养自己,那个时候生产力不发达,供养者肯定要比被供养者多呀。那么蒙古暂且不论,那满足,要想增多人口还不简单,直接抬旗不就完事儿了,本质上就是当时的社会资源只能养得起这么多,王爷贵族,再多了,他们自己的资源都该不够分了。
发布于 2023-07-17 20:52・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腺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irsthing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方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iutom9258 - 0 个点赞 👍
因为生不过汉人。
首先,蒙古族满族作为游牧渔猎民族,入关坐江山前人口少基础弱,和汉人没法比。增长再快,基数小也受限制。同样例子,相比于中国印度这种十几亿人口国家,美国只有3.3亿人口。因为美国建国才二三百年,算上殖民地时期也就四五百年。1800年美国人口只有500多万,1900年美国人口也只有7600多万。全球移民浪潮加上本国婴儿潮,才有了现在美国超过3亿,全球第三大人口规模。要知道美国人口可比巴西,印尼,巴基斯坦,俄国等很多人口大国都多得多,仅次于印度中国。从增长速度来说,美国人口增长可谓爆炸式增长。奈何底子太薄基数太小,增长再快结果最终规模也达不到中国印度水平。
同样是增长10倍,1的10倍是10,10的10倍是100。
蒙元和满清也是这问题。蒙古族满族也经历了人口增长,问题是与此同时汉人也在以同样速度甚至更快速度增长。而汉人人口基数规模可是远超过满蒙。于是同样增长速度下,汉人人口规模最后还是远超过满蒙。你生的多架不住汉人生的更多。
以清朝为例。虽然很多皇汉明粉喜欢全盘批判否定满清,但是从汉族人口增长角度看,清朝恰恰是汉人人口增长爆炸黄金时代。明末经过战争饥荒瘟疫流民等动荡,汉人人口一度不到一亿。但是在清朝,得益于大一统国家,朝廷鼓励生育政策(比如摊丁入亩),对边疆地区移民开垦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汉族人口在清朝迎来了爆炸。1912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时候,中国汉族人口4~5亿人口。占当时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后来哪怕新中国人口现在14亿,中国人口世界占比都没有晚清时期那么高。要知道这还是经历过清朝中后期一系列战争灾祸 经历过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战争,陕甘回乱,丁戊奇荒等天灾人祸后的规模。其他王朝末期无不是人口锐减,但清亡后人口还在增长。
发布于 2023-07-20 01:06・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鹏鹏 - 0 个点赞 👍
人口数量差着数量级呢。蒙古和满人,满打满算不过百万,汉人上亿,差了两个0。意味着只要社会安定下来,汉人人口翻倍就是5000万变1亿,而蒙古和满人翻倍顶多100万变200万。
所有的游牧民族要想成功,都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西边,在中原是没有用的,哪怕是去印度都能占下一块地盘。
发布于 2023-07-21 11:1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Gaarmat - 0 个点赞 👍
因为没用。
崇祯的时候,皇室宗亲大概有20万人,这还是有据可查的,还有很多入不了宗的。
结果呢,投降的投降,被杀的被杀。也没起到多少正面的作用。
所有的阶级,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阶级。
编辑于 2023-10-08 13:5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郭珂珂 - 0 个点赞 👍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所谓的异民族
基本都是曾经逃离中原统治的汉人罢了
所谓的民族,绝大部分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所以很多蒙古和满族人在繁衍了几代之后,已经忘了自己到底是什么民族了
发布于 2023-11-27 12:5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