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可拉倒吧 蒙古大汗是知道本族人口是核心机密 不让汉人知道 但他们对蒙古士兵卖儿卖女打仗没啥反应 最多也就是喝醉了闭上眼,你还指望蒙古人口大增?八旗军薪酬在清末连赶大车的都不如,东北的八旗子弟还大量造反哪。
我们先看一下蒙古人:
在元朝末年普通蒙古人和汉人没啥区别,蒙古人就算不吃月饼(元朝蒙古宫廷也有月饼),也一样造元顺帝的反,造反的力度还很大,以至于投奔起义军的正宗蒙古人比元朝皇室身边的蒙古人还多。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但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得到了元朝的恩惠。早在忽必烈时代,忽必烈就用汉人世侯为主的汉军进攻蒙古草原,祸害了大量蒙古人,在整个元朝漠北的蒙古人对元朝皇帝都不是太忠诚。蒙古人的税率低,但元朝征战四方时蒙古人的负担却比汉人多得多。元军中的汉人部队装备由政府负担,普通的蒙古人如果没挤进侍卫亲军和怯薛军,装备和远征的粮食都要自己买单。在蒙古人大杀四方的时代,这种成本还能接受。

但到了元朝中后期,战争要么是在西北防御蒙古亲戚们,要么是远征南方,战争收获不多,但元朝的物价却比房价还猛,让蒙古士兵纷纷破产。忽必烈时代,一石米的价格是600~1000文,属于历史正常水平。但到了至元21年,一石米就飞涨到十来贯钱,当时就有不少蒙古士兵吃不消,远赴西北守边时不得不卖儿卖女,甚至把自己老婆孩子通过回回商人卖到印度,让忽必烈很没面子(“蒙古军在山东、河南者,往戍甘肃,跋涉万里,装具鞍马之资,皆其自办,每行必篙田产,甚则卖妻子。戍者未归,代者当发,前后相仍,困苦日甚。今边隆无事,而虚弹兵力,诚为非计,请以近甘肃之兵戍之。而山东、河南前戍者,官为出钱,赎其田产妻子,庶使少有疼也。”)。

元武宗击败了中亚的亲戚们,战功非常强悍,但物价指数也很“好看”,米价从元文宗时期的1000文一石飞涨到35贯一石。元顺帝时期中国北方的米价更是飞涨,从元顺帝初年的一石米2.6贯上涨到元朝末年的一石300贯。蒙古士兵还要自备武器和铠甲,也要被狠狠宰一刀,元朝的布匹也有足足100倍的涨幅。一来二去,蒙古平民仗还没打,自己就破产了。1365年蒙古士兵脱欢在出征前就因为“盘缠厥少”,弟媳巴都麻“自为只身,难以独居住坐,日每无甚养济”,用弟媳换取了三石粮食(“白米壹石、小麦壹石、大麦壹石”),用卖弟媳得来的粮食给元顺帝卖命。

蒙古士兵一打仗就破产,一打仗就要卖儿卖女,自然也有了造反的念头。早在1312年的元仁宗时代,就有蒙古人造反。元朝末年蒙古人更是起义不断,1347年九月,“八怜内哈刺那海、秃鲁和伯‘贼’起,断岭北驿道”,1354年蒙古人雷帖木儿不花 就在河北等地起义,专门攻打元朝储存粮食的城市。元末以蒙古人为首领的起义军并不少,以汉人为主的农民起义军也吸收了大量蒙古人。
明朝接盘的蒙古军户继承了更多13世纪蒙古大军的基因,在朱元璋的当政期间投降明军的地道蒙古人是388400余人,到朱棣时期还有46000多名蒙古人投奔明朝,以至于明朝初年北京城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蒙古人的后代。明朝的蒙古人中可不乏当年蒙古名门之后,明朝将领金忠就是恒阳王也先不花的后人,阿鲁台的孙子和勇也投奔了朱棣,木华黎的后人毛胜还是明朝正统年间的名将,参与过于谦指挥的北京保卫战。和血统扑朔迷离的北元可汗比起来,投奔明朝的黄金家族后裔反而没啥争议,忽必烈的后裔冒辟疆还成了著名才子。

蒙古帝国留在汉地的蒙古部众也很多,他们在元朝末年已经享受不到帝国的福利,反而要卖儿卖女出战,明军一到就全部归顺了。元朝皇室跑到草原时,带走了多民族的护卫、随从,这些人反而成了众多蒙古部落的来源,和它们比起来,反而是明军中的骑兵更多继承了13世纪蒙古骑兵的血脉。
再看看八旗军

八旗士兵精通武艺的代价很大,当兵的收入却很有限。八旗军中只有前锋营、护军营、骁骑营三只精锐部队的骑兵工资可以达到月薪4两,其他的骑兵月薪只有3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些人一年的工资很可能支付不了骑射一年的成本。八旗步兵的月薪就下降为两两银子,养育兵月薪只有一两五钱。八旗军对外作战时,所用的弓箭也是自掏腰包,弘历等满清的皇帝就大言不惭地说大清历来规矩就是如此。八旗军士兵出外打仗一个月一不小心射出了几百支箭,那就真的是倒贴钱。

八旗军士兵的军马也是一个“负资产”,八旗军骑兵平均一人四匹军马,一匹马平均价值是十两银子(顺治皇帝的标准)。如果这匹马在三到五年内死亡,士兵就要赔六到七两银子。八旗军士兵出征要是一不小心被敌人抢走两匹马,基本上大半年就白干了。八旗军入主中原,可以从汉人身上回本、发财。清朝中期以后,八旗军打得都是准噶尔、廓尔喀、缅甸等对手,回本几乎没有可能,八旗军士兵练武和作战自然就不积极,武艺和战斗力自然就大幅度倒退了。

满清末年八旗军的工资相比于平民已经不算优厚,同治年间一个北京五口之间一年最低也要花上48两银子才能不算贫困,一般旗人家庭只有一人能当上三大精锐部队的骑兵,养家糊口可是不太够用。北京城常见的四合院大部分旗人都住不起,因为最普通的单独院落一年就要花38两银子(荣禄也在北京城租房子,他一年花720两银子租什刹海的四合院)。

北京城当时一个普通厨师的月薪是二两银子,已经和八旗军步兵月薪相当;马车车夫的月薪更是达到了六两,已经超过了八旗军骑兵工资,甚至比黄带子(宗室出身)出身的八旗军士兵工资还高(他们加入三大营月薪加一两,也就是五两银子)。八旗军工资相对较低,但八旗上百万壮丁还只能挤在20多万人的八旗编制内混生活,不能从事厨子、车夫等职业给大清皇帝丢脸。对于八旗军士兵来说,真就是打仗对天上放两枪、射两箭就对得起爱新觉罗家的工资和制度了。
因为八旗军民不聊生,加上东北被日本、俄国侵占,到了辛亥年反而有大量东北满族人成了革命党。

日俄战争造成了大量难民,在东北的满清军队却只能充当看客,这极大动摇了满清的合法性。在日俄战争期间,满清不但没能保住国土保护国民,连自家的祖坟和旧宅都没能保住。沙俄在沈阳大战时期,把总司令部设在了满清旧皇宫内。日军追击沙俄骑兵时,还主动冲进了清昭陵(皇太极的陵墓),杀死了守陵大臣,毁掉了清福陵(努尔哈赤陵墓)的所有树木。这在传统中国人,尤其是满洲八旗子弟看来就是奇耻大辱。日俄战争后就有大量满族人痛斥光绪,认为他不配当努尔哈赤的后裔,张榕等人在清末加入了反清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