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次策划的机会,除了大基建你该如何迅速提振中国经济?

- 1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谢邀,
如果可以动开国勋贵集团,方法有一万种
如果可以动省部级团体,方法有一千种
如果可以动厅局级团体,方法有一百种
如果可以动县处级团体,方法有十种
如果都不行的话,只有一种,直接或间接增税
编辑于 2023-07-22 11:2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指尖华尔兹 - 3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真正的民选制,干部靠民选,对选民负责,这样社会上90%乌七八糟的,震惊三观的操作会减少,税收使用更加高效率。
2.法律至上,加宪政改革,政府规定可以通过宪政诉讼纠错。
3.取消编制,不再搞二元制,甚至多轨制,社会福利公平化。
上述搞定,不愁经济不好。
但是我自己都觉得我在做梦
发布于 2023-07-22 10:5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桃花仙子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AYTC - 122 个点赞 👍
大基建的背后其实是政府财务纪律的失控,政府财务纪律失控的背后是法治不健全导致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所以要避免再次踏入这个坑里,只有一个办法,用法律划定政府活动的边界。
其实经济发展很简单,不需要政府参与,我无为而民自化,政府只要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稳定市场环境,管好自己的手,保持合理的税收水平,经济自然就能发展起来。不需要政府来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的。
发布于 2023-07-20 23:0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commandini - 116 个点赞 👍
目前我国 / 全球正处于战时,这是讨论这类问题的最基础认知。
全数字化经济流转、统计和财政手段 + 基于前者有效性的MMT + 基于前两者皆有效的花式UBI + 坚持核心产业升级领域的超量撒钱扶植 + 扩大舰队和机队质量和规模至竞赛模式 + 果断咔嚓掉内部成规模冒头的解构力量 + 全面稳步扩张区域乃至全球控制。
而 “提振中国经济” 的衡量方法,不论是什么指标,靠谱且有意义的只有一套标准:
中国在这个正向指标上,其公允价值在全球的占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相对核心战争对手的占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只要都还在上升,那就说明方向和趋势都没错儿,目标也就很明确了:
或者苟到对方撑不住了,或者双方憋不住了开热战,并取得热战胜利。
发布于 2023-07-24 10:49・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FanFanFan - 23 个点赞 👍
云南贵州的铁公基,和云南贵州的文旅奇观,还是不一样的。
铁公基修云南贵州,和修苏中苏北,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你要说迅速提振中国经济,不如下单起50个航母编队,那是最立竿见影了
发布于 2023-07-20 17:1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季退思查内姆叄世 - 3 个点赞 👍
那你不该来知乎,去外网吧,除了大基建,剩下的方法过不了审的。
就简单说一个,经济下行被总结出来的口红效应,直接被版号堵死了,这你玩啥?没救了。
发布于 2023-07-20 00:26・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好烦你是对的 - 2 个点赞 👍
如果让我来,我才不会去策划太多东西。
我会把关乎民生经济的主动性和选择权交还给人民。
即谁管某个主群体,就让其来选择谁。
比如村部管理村民,得让村民选择村干部。
比如城管管理商贩,那就得让商贩去选择其主职城管。
比如物业管理业主,那就得让业主去选择物业公司。
毕竟,底层话语权来自于选择,如果没得选,那就一定会变成被动性和强迫性管理,就没有任何协商的空间余地,里头就沾满了利益和寻租空间。
我想,至少这地市级以下,得去这么做。
让小人物去选择小人物,自然会选出服务小人物的小小的人物。
让大人物去选择小人物,就一定会选出服务大人物的大大的人物。
我想养猪,你不让我养,但你养的猪却不好吃,最后大家都得吃这不好吃的猪肉。
你赚得盆满钵满,倒是开心了,但所有人都不开心。
发布于 2023-07-23 09:4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朱慢慢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胖达乐园 - 1 个点赞 👍
现在中国经济看似问题很多,其实主要问题就两个:内需不旺、债务过高。
解决问题也非常简单:想办法发钱到消费者手里。用通货膨胀来减轻债务负担。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两个问题了。
发布于 2023-07-24 11:14・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夏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侵略如火 - 0 个点赞 👍
想提升中国经济就必须要知道中国经济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其实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既得利益者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升,普通劳动者占比不断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苛捐杂税是越来越多,普通人是越来越难活。大概表现形式就是普通人因为现实压力生育数量不断减少,既得利益者没有压力生几个都看心情。在古代只有一亩三分地的生产力下,普通人后代数量不断减少社会总生产力是不断降低的,既得利益者数量不断增加总消耗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一个阈值之后老百姓就无法再供养起庞大的既得利益者群体,此时社会秩序就趋于崩溃,动乱频发。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的,60到80,80到00,00到20不同区间既得利益者后代占比肯定是大幅增加的。为了形象一点我就把既得利益者称为周公子和鲶鱼。
按照这个思路在一年不到800万的现在,既得利益者后代占比很可能已经突破天际,所以这个社会秩序能维持的极限就是20后开始工作之时。许多人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毕竟现在工作都难找,现在工作难找不代表20多年后也难找。会加减乘除的人可以去算一算60后,70后,80后,90每年出生多少人,在现有的需求规模下,无法支撑如此庞大数量的劳动力是必然的。但不代表以后也是这个情况。填补60后劳动力的人群是00后,总数少了至少7000万,10年后工作绝对好找很多只是全是低端而且更累的工作罢了。20多年后填补70,80后的20后每年只有不到800万,还得减去庞大的既得利益者后代,可能500万都不到。这500万不到的人要养自己的家人要养几倍的老人,要去参军保家为国,要去当警察维持社会治安,要去工厂生产工业品和国外换粮食和石油矿产,要去从事各种低端服务业。这现实吗?很显然不现实。所以这是理论上社会能稳定的极限也是最后期限。我在之前写了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为什么会说这是经济问题原因很简单,20个人养一个周公子和鲶鱼,10个人养一个,再到3,4个人养一个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是有很大区别的。你会发现各种隐形税越来越高,各种罚款增多水电费也开始上涨,最后的感受就是生活水平越来越低。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既得利益者占比越来越高导致的。用了900字大致描述了中国经济到底是什么问题,接下来就到了怎么解决问题。
发布于 2023-07-17 07:0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方法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狼式泰坦 - 0 个点赞 👍
大基建肯定不搞。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能让小商小贩乐呵呵。地摊经济是中策,低碳经济是下策,都不是目前的工作重点。
信任是可以传递的,苦哈哈的出租车司机那张嘴比刀子还扎心;愁眉苦脸的小店老板是负能量的传递者;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需要有人递上一杯冰水…
缺啥补啥,没啥大不了的事。三年疫情,缺失的是信心,那就充信心啊。手机没电了充电,汽车没油了加油…
当初中国经济是靠什么起飞的?就是公平二字。给国企放一个月带薪假充分消费,让小商小贩加班加点忙活忙活… 大家不就都乐了吗?
没啥大道理可讲的,开心就是信心。
编辑于 2023-07-17 07:43・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写字娘舅 - 0 个点赞 👍
如果是题主说的,迅速提振经济?
那肯定是上大基建异父异母的同胞兄弟——房地产啊。
当年的涨价去库存已经为我们演示了如何操作,轻车熟路。
只要催升房价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翻番,保持大涨的态势,经济肯定能迅速被激活。继续喘个两三年还是没问题的。
管它未来崩不崩呢,你就说,迅不迅速吧(手动狗头)
至于说,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问题,比如居民负债率、地方债务、脱实向虚、以及已经崩盘的生育率等问题,现在也没啥太好的办法解决不是。
发布于 2023-07-17 07:3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any夏天 - 0 个点赞 👍
房地产搞到这个揍性,中低收入阶层全军覆没了,只有一个资产还能引起富豪或者富裕阶层关注,就是农村土地,农村土地商品化,或者起个不影响所有制的名字叫做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村民,经营权别搞三十年直接五十年起步的转让,当然粮食安全不能忽视,中粮可以大面积收购部分优良土地确保粮食生产,农民的宅基地依然保证确权,这样富裕阶层的资金进入流通市场,农民有钱了带动消费,粮食安全没有扯动根基,一个堪比房地产市场的新经济热点催生。
农村耕地面积一直红线是十八万亿亩,流动三分之一也是接近六亿亩,三十或者五十年经营权十万一亩也是六十万亿,堪比二百万亿的房地产了。为什么必须是土地,当今农村中年人以下的已经渐少了,只有老年人还在耕种,十万一亩三亩地三十万是足以支撑老年人农村养老的,流通的耕地可以搞现代化种植,也可以搞多种经营。
除了农村土地,中国股市就是个AI炒股的盘,富裕阶层多数是不屑于搞的,只有农村耕地,随着传统农民逐渐老去,荒芜耕地变多,流转耕地会催生美丽乡村的产生和经济辐射,带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发布于 2023-07-17 10:2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采菊东篱 - 0 个点赞 👍
提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激发消费群体的消费热情,激活支柱产业的活力,改善对外贸易的环境。
一、如何激发消费群体的消费热情:
1、首先让消费群体富起来,信心满起来。
1.1、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国家层面出面协调,对于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配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使毕业生和企事业的需求匹配,对于年龄多大的不好找工作的人员,政府进行适当的行政干预,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给企事业单位。
1.2、梳理和整顿路边摊、后备箱经济,政府出台相应的利民政策,放松城管的管制,对路边摊和后备箱经济进行合理引导和支持,划定指定区域合法合规经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和保护机制,维持经营秩序和环境,使一部分人可以进行增加额外收入。
1.3、对快递、外卖、滴滴、代驾、快递中转站等进行监管和理性引导,杜绝放任生长,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使参与其中的人群都能够赚到钱,避免两级分化。
1.4、对广大企事业单位进行帮扶,政府派专人下沉到单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企业健康稳步发展,从而保证就业人员的收入稳定。
1.5、政府对企业减负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从而保证从业人员可以加薪。
2、其次就是鼓励广大消费群体消费,把内需搞起来。
一个是发放消费券,一个是增大优惠力度,一个是增加相应的补贴措施,都要政府出面协调和组织。同时出台消费引导性的政策,比如公共区域车位限时免费,比如购房税费减半,比如三孩补贴,等等,总之就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达到拉动内需的目的。
二、如何激发支柱产业的活力:
1、对于房地产业,政府出面适当下调房价,根据地域不同,房价逐渐下调到合理区间,使老百姓买的起房子,同时整合房地产商,进行优胜劣汰优化,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2、对与汽车产业,一方面政府进行适当补贴,一方面加速设置充电设施的布局,高速加油站都要设置足够的充电设备,方便人们出行充电的需要,对于充电的电价最好进行降低优惠,比如下调30%,以此激发人们购车的欲望,使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3、对于对外贸易这块,主要就是要搞好对外的关系,有计划的讲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推向全世界,针对美西方世界的打压和限制,我们要拿实力和他抗衡,只要我们的产品不可替代,那么他们封锁我们的图谋也就不攻自破了。维持现有对外贸易版图,加强对新贸易潜力区进发,比如俄罗斯,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以一带一路为依托,大力发展与这些地区的经贸往来,这些将是我们的贸易增长点。
三、改善对外贸易的环境:
要想对外贸易搞的好,那就要搞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我们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以诚相待,我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会和我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往来的,当然也会有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挑三拣四,但是这些都影响不了我国经济腾飞的大方向。
发布于 2023-07-17 10:17・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举重的蚂蚁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冰是素食者 - 0 个点赞 👍
给每个人都提供粮食,水,电,网,垃圾处理,以及上网设备,居住地,AI问诊医生。少量一般药物,一定的消费品额度。一定的治安处理人员。
让人没有工作也活得下去。
就是全民发钱。
维持现在年均收入8000元的六线城市人口生活水平就行。14亿人一年10万亿。[1]
资源消耗并不多。
。
提供一些简单的数据标记,社会模拟,简单种植,简单健身,简单学习,简单区域打扫维护,的简单工作。
让人没有固定工作也能给社会提供少量产出。同时减少因为没有事情做而产生的心里问题。
。
参考
编辑于 2023-07-17 10:09・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白糖拌番茄 - 0 个点赞 👍
经典理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其中大基建侧重投资领域。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依赖于投资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商品房建设,好处是疗程短见效快,“基建狂魔”一说既含贬义更有褒义。基础设施是更加普惠且廉价的公共服务硬件,更容易被人民群众体验和认可;商品房建设更多体现在改善型住房需要和发展型住房需要,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可以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好处是显著的,但缺点同样明显:一方面加剧市场经济马太效应,导致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另一方面破坏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性,加大了经济危机乃至系统性危机的风险。而这是违背中国经济发展初衷的。
故倘若给我一次策划的机会,除了大基建依然不可或缺,我会更倾向于消费端尽早尽力施策。这也就是当前我们推进的“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老百姓可以且应该享受更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这也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源头活水。用官话说就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创新消费理念消费场景等等。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有旺盛的需求,有乐观的预期,而这不可避免地触及改革深水区的硬骨头,分配制度。如何排除万难增加劳动所得权重,削减资本利得权重,这大概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未解决过的难题。
倘若中国能历史性地解决分配问题,中国经济万世不衰也不是夸张了。
发布于 2023-07-17 10:0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寻找卟卟的耶耶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星星之火谈经济 - 0 个点赞 👍
在我看来,发展前期的大基建是不可避免的。
一穷二白的时候想要过上好日子,唯有借钱。没人能借就向未来借。
所以你看,一口气借了未来三五十年的钱,顿时感觉就不一样了。
那还钱的时候怎么办呢,一毛一毛卖苦力挣钱多辛苦啊,想轻松点,就趁时间赶紧学习吧,学一技傍身肯定就挣得快,还钱也没那么痛苦了。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借钱,在于借了钱没当回事,想着学技术但是一直行动不起来,直到开始大量的还钱的时候才发现要还的钱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能力。
发布于 2023-07-17 11:3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张能能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打酱油路过 - 0 个点赞 👍
提高占多数人口的社会福利。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发布于 2023-07-17 12:36・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陶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南79本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不能闭嘴 - 0 个点赞 👍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没人讲明白。
地球的总资源是有限的,无以复加的,无论中国再怎么发展,都无法增加地球的总资源。
所以本质上,中国的增量,是增加了在地球资源分配上的话语权。
事实也是如此。
南海的油气开采。亚非拉矿场买买买。镓的出口管制。本币结算。
增加的其实是话语权。
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要素的集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出口创汇,新能源下乡,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之所以觉得经济增速缓慢了,是因为别人现在学会护食了。我们的胃口大,一下子吃7分饱,不习惯。
要保持增量,就要保持从别人碗里抢肉的优势。
汽车,船,飞机,芯片。逆周期补贴。
不知道为什么,韩国GDP掉出了世界前十。反正中国目前GDP目标还是增长5%。
当然,多吃肉是一方面,如何消化又是另一方面了。
其实工具箱里还是有很多工具的。
刺激内循环,可以增加育儿补贴,延长义务教育,增加职业教育补贴,给退休老人加养老金。
还有房地产。说房价必须要跌的,是根本没搞懂房子是用来干嘛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国资背景的物业提供大量平价的租房,租售同权。既解决了青年住房问题,又缓解了银行风险。就和以前福利分房类似,企业拥有产权,员工拥有使用权。
发布于 2023-07-17 11:4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Justi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r Anderson - 0 个点赞 👍
第一步,每个月给每个人发500元,按人头发,凭户口身份证在户籍所在地领取。连发6个月。
第二步,鼓励公私合营,对有意的私人企业实行国家入股扶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量雇佣社会劳动力。
第三步,严格执行劳动法,杜绝996,严禁超过8小时工作。
第四步,废除医疗市场化,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第五步,实现全民免费养老,设置最低基本养老金。
第六步,减免企业税收。尤其是私营企业,根据私营企业规模和雇佣工人数量减免税。
第七步,整顿房地产市场,对地产闲置不开发超过年限和乱开发的土地收回国有,烂尾楼实行破产重组。由国家出钱建大量福利房,低租金,住户没有产权,可以租住,不能转租。
第八步,整顿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毕业可以读技校职高,技校职高和国营企业联办,按照自愿原则,毕业可以选择进对口国营企业当工人。减少大学招生规模,裁撤不合格的野鸡大学。对大学学费实行减免,对扶持的大学专业包分配,按照自愿原则。
发布于 2023-07-22 08:3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ttk1900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狼外婆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