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中国内地新增 106 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 48例、北京 45 例,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防控?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本轮猴痘疫情主要通过男男性行为人群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我国内地6月份报告的106例病例均为男性,101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其中96例明确发病前21天内有男男性接触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施国庆介绍。
说多了吧,搞菊花的说你歧视他。不说吧,普通人被感染了除了背个喜欢搞菊花的名声外多半还要破相。
发布于 2023-07-15 13:4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一剑凌云山海情 - 127 个点赞 👍
前几天查到中国内地猴痘感染数据是还是数11 人,然后 CDC 就来了个大的,不用你们@ 我啦,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数据,只是这几天忙的没顾上。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和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也就是说,在 6 月一个月,中国猴痘的感染病例增加 10 倍左右。
不过我还是依然坚持原来的观点,猴痘在国内不会形成大规模传播,之前聊到男同的时候我看评论区大家的意见比较多,今天咱们就坐下来详细的聊一聊,猴痘是否会在一般人群中大规模传播。
首先说下我的判断,不会。
我们可以运用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的一些知识来分析下一种疾病是否会造成大规模传播。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是分析疾病传播的重要工具,当面临新的传染病时,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性质,预测其可能的传播模式,并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
那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六个角度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
简单的示意图,高铁上手绘的凑活看吧 基本再生数(R0):这是一个关键的数学参数,代表在没有免疫和防控措施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给多少人。R0大于1表示疾病有传播的可能性,R0远大于1则表示疾病可能会迅速传播。
潜伏期和传染性:如果一种疾病的潜伏期长,而且在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在被发现和控制之前造成大规模的传播。
感染方式: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通常比通过其他方式传播的疾病更容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因为它们可以在人群中迅速传播。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人群的易感性:如果人群对一种新的疾病没有免疫,那么疾病就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传播。此外,如果疾病主要影响的人群是高度接触社区或者工作的人(比如学校、工作场所、公共交通等),那么这种疾病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成为大规模流行病。
疾病的严重性:疾病的严重性也可能影响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如果疾病症状非常严重,感染者可能会迅速被隔离,从而限制疾病的传播。然而,如果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那么疾病就可能在被注意和控制之前进行大范围传播。
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可用性:如果存在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那么即使疾病的其他参数使其有可能成为大规模流行病,也可能通过这些手段来控制其传播。
我们可以尝试从这 6 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新冠会在全球造成大规模流行。
新冠的R0 从最初3变成了后边可能是 12,甚至更高,可能是人类已知的 R0 最高的病毒之一,所以 新冠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
新冠潜伏期很长,可能会有 7-14 ,甚至更高,而潜伏期也具备病毒传播的情况,所以很容易在发现和控制之前就造成大规模传播。
新冠的感染方式非常多,包括飞沫,气溶胶,接触,甚至是粪口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尤其是气溶胶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传播方式,这使得新冠传播的能力非常的强,尤其是在密闭空间里。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全新的病毒,所有人都没有与之对应的预存免疫,它的靶点是 ACE2 蛋白,所以所有人都是易感染群,这也是新冠病毒能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新冠病毒的致死率远低于它的几个表亲,比如 MERS 或者是 SARS,存在着非常多的轻症或者是无症状病例,但这些人依然有传播能力,所以发现和管控都非常的难。
在之前我们是没有针对新冠的药物和疫苗的,这也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现在我们有多种疫苗可以选择,也有非常多针对性的药物,所以现在即便新冠依然在以周期性的流行,但我们依然可以用药物和疫苗的手段进行管控,而非之前的方式。
那我们同样用类似的方式来分析下猴痘病毒。
目前猴痘的 R0 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预估,我之前也回答过猴痘 R0 的问题,猴痘本身的R0,目前的研究数据是1-2之间,哈佛医学院的计算流行病学家 Maimuna Majumder 对猴痘病毒的 R0进行了初步分析——预计单个病例会感染的人数。这些研究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并且基于非常有限的数据,表明 R0 为 1.15 到 1.26。
也有一些数据认为,猴痘的 R0值在0.57~0.96之间,只是在特殊人群中可能会超过1。
另外在来看潜伏期,猴痘的潜伏期也很长,一般认为是5-21天,多为6-13天。从目前一些病例分析来看潜伏期也具备传播能力。
在来看传播方式,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这里其实有几点容易被误解的地方,首先飞沫传播不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的距离很短。另外就是虽然现在大量的病例都是男同之间传播,但这并不是性传播,更多的还是经过粘膜的破损皮肤侵入。细说的话就是直肠粘膜还是很容易破损出血的。
一是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绝大多数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
那从易感性角度分析,除非洲一些特定地区外,绝大多数人群都没有猴痘的特异性抗体。所以大家的易感程度很高。但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是,在中国以及世界上非常多的国家在上世纪普遍接种过天花疫苗,而目前的数据来看天花疫苗的抗体对猴痘是有很高的交叉保护能力的,甚至可以达到 80%。那么中国是 81 年后停止接种天花的,那就意味着 80 后之前的人群整体来说对于猴痘都是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
但这里特别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男同之间的猴痘和 HIV的叠加感染。这可能也是一个猴痘能在男同中大量传播的原因之一。
然后就是疾病的严重程度,猴痘的症状通常比较显著,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疼痛,背痛,腺体肿大,严重的疱疹等。这可能使得病人在出现症状后很快被发现和隔离,从而限制了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发现,少数病例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最后是药物和疫苗,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效药物,一般还是临床上采用的对症治疗方法。但疫苗的情况来看,因为天花疫苗的交叉保护,所以这是一个选择,另外就是中国也已经开始临床专门的猴痘疫苗,虽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其实没太必要接种,但这种储备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启动疫苗接种流程。
所以,综上分析来看,猴痘并不会在一般人群中大规模传播。
至于为什么 6 月份会有这么多病例的爆发,这其实是一个困扰了很多人的老问题。
其实去年就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大概是从去年 5 月份开始显著增加,到冬季时候开始下降。到了今年夏季又开始增长。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跟气候相关,其实猴痘病毒对于冷热的变化并不敏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有一个观点是认为,夏季,男同群体的活跃度可能会更高,尤其是会进行一些更大范围的party。导致这个季节病例增加显著, 这点在欧美比较显著(骄傲月一类的)。国内的话我却是是缺少这方面的了解,也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讨。
总之无论如何,猴痘也很难像新冠一样成为大规模传播的病毒,大家可以关注,但没必要恐慌。
编辑于 2023-07-15 11:35・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极萨学院冷哲 - 85 个点赞 👍
【自限性疾病】,又有受欢迎的北海道大学【硕士】保证绝对不会留疤,哪里还需要采取防疫措施,【共存】就行了。
Nature早在去年就发文了,猴痘的病死率只有0.04%[1],比目前益生菌-19的病死率(奥密克戎大概是0.2-0.3%)还低。
而且不像已经很mild的益生菌-19,猴痘几乎不会致残,最多只会在脸上留下痘印,但是青春期人人都会得的青春痘也能留下痘印呀,难道为了不得青春痘,就要在青春期前就自我了断?难道为了不得猴痘,咱就得把门焊死吗?小号青春痘而已!
据柳叶刀的文章,全球青少年的死亡率是十万分之63.99[2],比猴痘的病死率(0.04%,也就是十万分之40)还高,这说明猴痘对青少年完全没有影响,不会影响全球青少年的平均寿命,【青少年感染猴痘死亡就变成了一件“很natural”的事情】,难道没有猴痘,全球就不死人了吗?难道有了猴痘,全球都死光了吗?
而且对于猴痘感染者来说,【感染一次即可获得长期对猴痘的免疫力】,并且由于正痘病毒属的抗原性质基本相同,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交叉免疫,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不感染猴痘那是妥妥的【拖欠免疫债】的行为,每个懂科学并且会独立思考的人都应该对此严厉地批判。
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非常非常mild的病毒,被称为益生菌-19,这种益生菌-19病毒一年可以重复感染三次,每次感染不仅会迅速还清人体欠下的免疫债,而且还会同时【间接还清】人体对【甲流】,【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 【人偏肺病毒】等病毒,以及包括【耳念珠菌】在内的各种细菌和真菌的免疫债,可谓一石多鸟。
感染益生菌-19同时还能大大提高人体的智商和感知程度,让人类的大脑更加敏感。比如很多人的大脑可以突然感知到以前无法感知到的病毒感染,比如【一年三次感冒】,【一年三次流感】等等。大脑同时还会拥有追溯功能,追溯并记录从童年起每年的三次感冒,三次流感,就好像直接【OTA升级】了时光播放机的功能。堪比某篇nature的研究中提到电流刺激大脑皮层可以提高记忆力[3],建议深入研究,争取早日也发一篇nature。
益生菌-19还可以提高人类对佛法的领悟,比如现在很多人就领悟到了《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真谛,不仅积极与益生菌-19共存,还积极与癌症共存,看淡生死,拒绝“早发现早治疗”。
但唯一可惜的是,感染益生菌-19无法对病死率极高的天花产生交叉免疫,让人类仍然无法与天花这种病毒共存,让人非常遗憾。 综上所述,益生菌造成的单次感染中,无论从致死率,致残率,还是清除免疫债,增强体质的角度,猴痘病毒是当之无愧的全球mild之王,对人体的好处远远超过刚刚解除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PHEIC)的益生菌-19,唯一的缺点就是真神纳垢太吝啬了,这么好的机会,目前还无法一年赐给我们三次。
建议赶紧停止逆行,积极消除猴痘【带来的恐慌】,【猴痘不杀人,恐慌才杀人】。我们需要重新命名猴痘病毒为益生菌-22病毒,停止对猴痘的检测,并且宣传以痘为美的新世纪审美观。同时我们需要增强我们的科研投入,争取早日研发出一年可以接种三次的猴痘活疫苗,让猴痘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吊打它的前任益生菌,益生菌-19。
你们要知道,清圣祖康熙,正是因为感染了猴痘的同宗兄弟天花,才成为了清朝最伟大的皇帝,平三藩,收台湾,剿灭葛尔丹,成为千古一帝。
昂撒人的祖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是因为感染了大号版的青春痘,才能够成功统治英国44年,引领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且在2002年BBC主持的评选中,成功当选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美国最伟大的总统,目田和红脖们最崇拜的杰出领袖乔治华盛顿和亚伯拉罕林肯,也都曾享受过大号版青春痘的加持,才能成为美利坚最伟大的总统,头像刻在总统山上,供红脖和精神红脖们世代景仰。
人类的真神纳垢正在注视着我们,人类必须团结一致选择共存,才能把最优秀的基因留给我们的后代。不能再像益生菌-19一样,【一个星球,两个世界】了。
参考
- ^How deadly is monkeypox? What scientists kno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931-1
-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mortality among young people aged 10–24 years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1546-4/fulltext
- ^Brain stimulation leads to long-lasting improvements in memor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298-3
发布于 2023-07-15 11:4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天下布武孙传庭 - 49 个点赞 👍
很多人喜欢往乐观的方向去想这些问题,但是大多数人不会考虑到人性的恶,男男之后,去找女的呢?男男之后到处乱摸到处乱跑飞沫等等呢,在新冠之前也有人性的恶,但是有人帮你们限制住了,但被背了不少骂名。我只能说自己尽量重视,尽力保护好家人和自己就好!
发布于 2023-07-15 00:52・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用C语言写爱 - 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大路 - 11 个点赞 👍
只要你不是男同都没事。
106个病例全是男的,101病例有过男男性行为。
我是一个正常人,所以我不担心。
担心的人,可能有点男上加男。
编辑于 2023-07-15 16:44・IP 属地辽宁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鸿雁复北翔 - 6 个点赞 👍
范伟的小品里有一句台词,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不让你担心,答案是长在别人脸上不让你担心。
关于猴痘,你是不是会想起这句台词,你是不是会认为,猴痘根本就不会长到你脸上?
你为什么会认为猴痘不会长到你脸上呢?因为你是女性,你不是男同,你是男性,但你不是同性恋。
你这么想很正常。因为媒体的报道就会给你这样一种错觉,让你觉得,猴痘是只有男同才会感染的病毒,而且是在男同发生关系时才会感染。
这么想是不对的,虽然现在统计到的感染者主要是男同性恋,但这只是目前的统计结果,类似 2020 年初武汉疫情时的统计数据,当时几乎没发现儿童感染新冠,就认为儿童不易感。
实际上,不是儿童不易感,而是因为当时的感染规模较小,并没在儿童这一群体中爆开。
2022 年春天,上海那波疫情,没少感染儿童吧?2022 年春天,吉林那波疫情,就是从小学生、中学生中先爆开的吧?2022 年冬天,全国那波疫情,又有多少儿童没感染呢?
猴痘也一样,目前以男同为主,并不是因为猴痘有什么性别喜好,而是因为猴痘率先获取的种子感染者就是男同,就像京东率先获取的用户是购买电子产品的、拼多多率先获取的用户是下沉市场的。早晚有一天,猴痘也会收割男同以外的人群,就像京东、拼多多最后成为全民应用一样。
猴痘如何拓展成为“全民应用”呢?
很简单,猴痘的传播方式包括接触感染的野生动物、被污染的环境、病灶,体液,飞沫、胎盘。
跟水痘很像,对不对?
就算猴痘只在发生关系时通过体液传播,也会最终拓展成全民应用,因为男同可以和男双做,男双可以和女双做,女双可以和女同做,男双还可以和女性做,女性可以和男性做。
当然了,猴痘的传播系数远低于水痘,水痘都没在全中国范围内大面积爆开过,猴痘应该更不会。
好消息是猴痘比较稳定,基本可以一次感染终身免疫。
发布于 2023-07-15 12:49・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看试手 - 6 个点赞 👍
现在的同性恋数量这么多的么?
因为这个病毒的传播速度可真的不慢了,几乎在以几倍几倍的速度增长。
好在这种病毒的传播路径不像一般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
看着吧,疾控中心又有事儿干了。
发布于 2023-07-15 12:3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老疙瘩汤 - 4 个点赞 👍
这种东西吧
有病治病就能控制住
关键是要端正态度 提高警惕
防止一些人把疫情防治歪曲成歧视同性恋
这不是空穴来风的危言耸听
比如近年来中国艾滋病患者人数上升迅速
其中校园青少年男男传播占比80-90%
这个群体一天到晚呼吁不要歧视它们
但是这些数字被公布时却装聋作哑
编辑于 2023-07-15 15: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3 个点赞 👍
猴痘暂时对人的传染性不强,但它能在非洲卷出来,靠的是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在土壤中能存活9个月,几乎能感染所有哺乳动物。。所以,这是一种“不挑食”的病毒,扩散的话,完全无法消灭。。。
于是乎——老办法,共存吧。。。。
发布于 2023-07-15 18:5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天降龙虾 - 2 个点赞 👍
这不就和四十年前艾滋病冒出来的时候类似吗?又是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成为男同被歧视的理由。
区别在于,戴安全套基本可以避免艾滋病,全民戴安全套可以让艾滋病传播链消失,而猴痘通过非性器官的普通身体接触就可以传播,同床共寝就可以,防不胜防。
因此要消灭猴痘传播不容易,需要判断每个确诊患者感染时间点,对他们在此后亲密接触过的所有人进行追踪直到潜伏期过去,如果能对所有感染者的所有亲密接触对象都做到足够长的追踪排查,发现感染的就重复同样流程,那么就可以让传播链条被打断。
发布于 2023-07-15 12:5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白颐路观潮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马苏 - 2 个点赞 👍
猴痘并不是一个最近才开始出现的疾病,其多年来主要流行于非洲的中部与西部,自2022年5月以来,在欧亚地区出现有报道的猴痘病例,并受到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
从世界范围的病例来看,monkeypox virus面前,无论何种人群都属于易感人群。无论男女老少,或其性行为形式(或无性生活),均可感染monkeypox virus引发猴痘。在全球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数量增加的同时,那些既往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多的国家呈现下降的趋势[1],目前这一趋势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说明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已发表的队列中,16%~29%的检测个体报告有伴发性传播感染[2][3],以淋病、衣原体和梅毒常见;33%~42%的猴痘患者接受了艾滋病毒接触前预防[2],以防止感染艾滋病毒,36%~42%的患者感染艾滋病毒[2]。
目前中国大陆已报道病例中,全部为男性,约96%病例承认近21天内发生过同性性行为。性行为或亲密接触可能是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
从目前的国内情况来看,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青年MSM人群中,但一些媒体强行将猴痘与MSM身份捆绑,除去博流量制对立外,其他作用不大;某些gay或男双为此过于担忧也没有必要,与性相关的感染途径是个体具体的性行为,而非性取向特征之间的心灵联动。建立必要的预防意识,过好自己的平常生活,保持一份平常心即可。
目前我国出现的病例中,绝大多数为中青年男男性行为者,提示其源头的感染者也极可能是MSM个体(可能从境外输入),并在国内MSM人群中通过亲密接触将病原体扩散开来。倘若其他性行为人群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感染者,也将通过亲密接触等途径发生类似的病例扩散。从目前的已积累的经验与文献中来看,普通人群中出现大规模的猴痘感染的概率较低。参考
- ^WHO. Multi-country outbreak of monkeypox, External situation report #10 - 16 November 2022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ulti-country-outbreak-of-monkeypox--external-situation-report--10---16-november-2022
- ^abcThornhill JP, Barkati S, Walmsley S, et al. Monkeypox 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 across 16 countries—April–June 2022. N Engl J Med 2022; 387: 679–91.
- ^Català A, Clavo-Escribano P, Riera-Monroig J, et al. Monkeypox outbreak in Spain: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findings in a p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185 cases. Br J Dermatol 2022; published online Aug 2.
编辑于 2023-07-16 09:57・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策安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后羿老了 - 1 个点赞 👍
现在新增的这个是很正常,因为这个传播圈子还是挺大。所以你指望就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人是没有出现过这个病症的,是不太可能,现在全球其他国家基本都没有过度的爆发,就是这样的一个新增的病例数量还是在国内是圈子很小的。所以应该不会形成大范围的问题,而且这个传播的整体的方式应该还是比较的能控制的很好。
编辑于 2023-07-15 18:2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 0 个点赞 👍
猴痘在中国根本不会引起大范围传播。原因如下:
1.猴痘是DNA病毒,DNA病毒相对稳定保守不宜变异。
2.目前国内发现的猴痘病例90%都是男同传播,猴痘虽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但是RO值只有1~2,远低于新冠的18~20。
3.猴痘有疫苗,国内虽然还没有专用的猴痘疫苗。但是天花疫苗对猴痘有预防作用。
发布于 2023-07-15 16:16・IP 属地中国查看全文>>
复我华夏的汉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应然实然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呵呵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怃然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s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