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约车新门槛,必须是新车,非新能源纯电动车价格需过 15 万元,这对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财联社 6 月 26 日讯,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及市交通运输局印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6 月 25 日公...
- 46 个点赞 👍
但凡你见到一个新政策对比老政策准入参数有调整,肯定不止行业进步,还意味着当地的市场要重新新老洗牌了,这次杭州网约车新政被洗走的是EU5。
6月25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车车辆技术标准》,要求登记“预约出租客运”,必须是工信部要求新车,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行李箱容积不小于400升,续航不少于400公里,非新能源要15万以上(图一)。
业内人很容易猜到定这些参数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用15万门槛,继续挤压卡罗拉之类非新能源车的空间转化需求为新能源;第二是用2700轴距门槛,逼迫哪吒V之类新能源小车让出份额给其他大车贵车。
那么具体哪些车型分到的蛋糕多了,哪些车型分到的蛋糕少了呢?我们具体看数据(图二)。
2020年,杭州非个人用途口径的车型新车销量中,排掉GL8等明显不是网约车的公司用途,TOP20里有雷凌等共计6款非新能源网约车,逸动和荣威i6共2款燃油版纯电版都卖的网约车,仅有EU5和几何A两款纯电网约车。
2021年,随着别克velite6等进场,TOP20里新能源快速膨胀到7款,非新能源车仅有朗逸等还在坚守。
2022年,新能源增加到9款,且几何A、风神E70、几何T、景逸S50包揽前四,宝来朗逸被挤压到后排。
2023年1-5月,新能源增加到10款,排除上汽大众桑塔纳停产前压了一波车,燃油车已经让不出多少网约车市场了,用15万以上门槛进一步封堵非新能源的同时,还不得不思考纯电内部挖增量。
再回看2022会发现,曾经风光的风神E70、景逸S50、力帆80V、枫叶60S几个小众车型到2023年已经被AIONS、秦plus等相对强势车型赶到了20名开外。
几何要守销冠,新接手了传祺杭州工厂的本地产车型合创Z03要加速发力,这时就需要尺寸门槛卡掉一个外部车型来重新划分蛋糕。
轴距小的几何E没了就没了,可以让自家的A和C来承接消费升级。哪吒跑得很快,早早的就用尺寸比较大的哪吒U替换掉了尺寸比较小的哪吒V,不受影响。
最后轴距2670的北汽EU5成了本次的2700轴距门槛牺牲品(图三)。
EU5不再准入,本地企业产的几何、哪吒、合创分蛋糕,外加外地头部的AIONS和秦plus等也有份。
所以,这是个某落后老玩家被新政抛弃,后续其他新玩家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故事。
以上,仅为基于当地一线数据的变更意图联想猜测,请勿上纲上线,杠就是你对。
编辑于 2023-06-29 15:2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咣当咣当 - 9 个点赞 👍
任何问题,只要用“利益为首”的逻辑去出发思考,大概率都能想得通,万无一失。
接下来看看链接报道的说法:
- 申请用于网约出租车的车辆须有杭州市机动车号牌的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微型面包车除外),登记使用性质为 " 预约出租客运 ":用于运营的车辆,必须是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其他挂黄牌车没法跑滴滴,这条没什么问题,属于正常规定范围,第一个重点在这里:必须有杭州市的机动车号牌,也就说只能是“浙A”,其他诸如“浙B、浙C、浙DEFG”都没用,无法在杭州接单运营。(表面说法:为了客户的安全考虑,车辆必须不能是货运车辆,同时为了人身安全考虑,运营车辆必须在杭州注册备案,方便追踪)
- 第二个重点,“运营车辆为出厂新车且符合工信部的相关车辆要求”,也就是说,你得拿出一手证明,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检查里程表、车辆磨损情况、出厂证明、一手绿本等。(表面说法:还是为了客户安全考虑,车辆不能是二手车、老车等)
- 第三个重点,“轴距不小于 2700 毫米,行李箱容积不小于 400 升;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不少于 400 千米(换电式纯电动汽车除外)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或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 15 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首先是大于2700mm的轴距,这个倒好解决,目前大部分的新能源车都大于这个轴距,以BYD海豚来做界限,刚好为2700mm的轴距,更小的海鸥不行,再小点的宏光mini EV更不行。其次是行李箱容积400L,我猜测这应该不算上拓展后的容积,只算正常情况下的纯后备箱装载容积,如果说以上的还好解决,那这条就直接拍死一众恰好在这一轴距范围边缘的车型,包括但不限于海豚(345L)、大众ID3(385L)等,也就是说,至少得是个正经带屁股的车型,而这种车型,价格低廉点的以BYD 秦Plus DMi(轴距2718mm,后备箱容积约500L)的9.98w为界限,以往油改电2700mm轴距的很少,或者刚好达到了又因为后备箱容积不足无法参与,因此几乎可以判定为必须是正经新能源车,同时除了秦之外,10-15w价格之间内也没几台车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新能源SUV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对于非新能源车型,也就是纯燃油车,必须是15w以上的车型,并且是按“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想买跳水车?不行!(表面说法:为了客户的用车体验和出行体验,提升城市形象,车辆必须得有点排面)
至于后面的“安装符合标准的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和应急报警装置等,并接入道路运输监管平台”,这是正常要求,真正与用户人身安全相关的条例。
综合上述的几条分析来看,换一个角度,咱从税收和政策来想呢?
首先1、2条就绑定了,想要在杭州跑滴滴,你得在咱这上牌,同时必须是新车,拉动购车消费,哪怕像目前新能源汽车不需要缴纳购置税,但在杭州买车、上牌,4S店得交税、车企得交税,变相来说也一样可以增加部分税收,同时在政策上,新增的新能源车是否纳入当年城市GDP和新能源上牌量等账目数据?是否跟政J相关?
其次是车型限制,尺寸的限制就必须你购买正经新能源车,似乎除了秦Plus DMi之外,其他价格都不低,如果不用新能源车跑,那15w价格的限制,也绑定了你最低缴纳购置税的额度,无论是哪种路径,ZF都能获得一部分的收入。
最后,目前网约车的数量似乎已经无限趋于饱和状态,车多单少的事情时有发生,可以预见的是,当目前杭州市这批在跑的新能源车报废后,这套规定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同时也劝退了部分想入坑网约车的人,保证供需关系的同时带动内需,事实上我个人觉得对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帮助的,至少能让原来杂乱的市场得到一些正规整改,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本身的思考上,如果挣不到钱,我又何必折腾呢?
发布于 2023-06-26 15:34・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莫逸龙AutoLog - 9 个点赞 👍
微博有个好的回答:祥子你为何买不起车。
有人说这是正规市场。
还有人说这是为了刺激经济。
这种洗地的角度叹为观止。
请问正规市场是用钱来要求吗?
汽车能否开网约车是按照新旧程度吗?
至于利益什么的我都不想讨论了。
人民手上的钱就是你政绩的垫脚石是吗?
更别提微博于建嵘转发说的人大。揣着明白装糊涂吗
发布于 2023-06-27 08:57・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shuugyou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枝叶扶苏 - 1 个点赞 👍
按照官方的解释,这次的网约车新政是“出租汽车行业迎亚运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配套措施”,也就是说,这次的政策修正,最直接的目的是服务于后面即将举行的亚运会。
作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网约车在杭州有着庞大的网约车数量(数据显示超过6万台),所以为提升城市形象,更好地迎接亚运会,杭州政府的这次举措似乎也有道理,在新政策下,很多老破小车型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新能源纯电车型以及更高端的燃油及混动车型。
但对于燃油车或者混动不低于15万的价格门槛,不知道政府是经过调研还是论证之后得出的结论,可以预见,这个门槛将淘汰大批网约车车型,比如秦Plus Dmi这种混动入门车型,就不符合这次的新政。
另一个门槛就是车辆轴距不低于2700mm(原政策为2600mm),行李箱容积不低于400L(原政策没有这个限制)。
从这一点来看,目前的新能源车基本都在这个轴距以上,比如BYD海豚,吉利帝豪EV等都卡在这个标准线上,但容积还不低于400L,这一点就会将海豚(345L)或者ID3(385L)这类车型淘汰。
基于以上,想要买个能符合新标准的纯电车型,基本都是朝着BYD秦 Plus EV或者几何A这类考虑,而这类车的价格基本都在12-15万区间,所以相比之前,网约车整体质量水平将提高,至于用户的打车价格是否会相应提高,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比如每公里单价上涨,不应只让司机一人承担。
其次,除了能提升城市形象,加速配套服务建设之外,这次政策在提高政府税收方面也有影响,政策规定要在杭州开网约车,需得在本地上牌,即使如今不需要交购置税,其他相关的费用却无法减免,而且新增的新能源车型还可以纳入当年的GDP以及新能源上牌量等账目之中,对于绩效的提升也有帮助。
最后,在如今网约车趋近饱和,全网订单量减少的趋势下,这次的杭州新政无疑加快了网约车市场的进程,更加专业化,不仅从硬件水平,还有服务等方面,此外,网约车可能被迫走高端路线,用更好的车况、更整洁的车内环境、更好的服务,开拓性价比更高的专车市场,对那些利用空余时间跑滴滴的人来说,其实性价比会显得更低了。
至于用户出行体验,我想一定是有提升的,但是否建立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之上,还不太确定。
发布于 2023-06-28 20: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朴公英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