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杭州网约车新门槛,必须是新车,非新能源纯电动车价格需过 15 万元,这对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匿名用户
1个点赞 👍

按照官方的解释,这次的网约车新政是“出租汽车行业迎亚运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配套措施”,也就是说,这次的政策修正,最直接的目的是服务于后面即将举行的亚运会。

作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网约车在杭州有着庞大的网约车数量(数据显示超过6万台),所以为提升城市形象,更好地迎接亚运会,杭州政府的这次举措似乎也有道理,在新政策下,很多老破小车型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新能源纯电车型以及更高端的燃油及混动车型。



但对于燃油车或者混动不低于15万的价格门槛,不知道政府是经过调研还是论证之后得出的结论,可以预见,这个门槛将淘汰大批网约车车型,比如秦Plus Dmi这种混动入门车型,就不符合这次的新政。

另一个门槛就是车辆轴距不低于2700mm(原政策为2600mm),行李箱容积不低于400L(原政策没有这个限制)。



从这一点来看,目前的新能源车基本都在这个轴距以上,比如BYD海豚,吉利帝豪EV等都卡在这个标准线上,但容积还不低于400L,这一点就会将海豚(345L)或者ID3(385L)这类车型淘汰。

基于以上,想要买个能符合新标准的纯电车型,基本都是朝着BYD秦 Plus EV或者几何A这类考虑,而这类车的价格基本都在12-15万区间,所以相比之前,网约车整体质量水平将提高,至于用户的打车价格是否会相应提高,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比如每公里单价上涨,不应只让司机一人承担。



其次,除了能提升城市形象,加速配套服务建设之外,这次政策在提高政府税收方面也有影响,政策规定要在杭州开网约车,需得在本地上牌,即使如今不需要交购置税,其他相关的费用却无法减免,而且新增的新能源车型还可以纳入当年的GDP以及新能源上牌量等账目之中,对于绩效的提升也有帮助。



最后,在如今网约车趋近饱和,全网订单量减少的趋势下,这次的杭州新政无疑加快了网约车市场的进程,更加专业化,不仅从硬件水平,还有服务等方面,此外,网约车可能被迫走高端路线,用更好的车况、更整洁的车内环境、更好的服务,开拓性价比更高的专车市场,对那些利用空余时间跑滴滴的人来说,其实性价比会显得更低了。

至于用户出行体验,我想一定是有提升的,但是否建立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之上,还不太确定。

发布于 2023-06-28 20:36・IP 属地广东
朴公英的夢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