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问题,只要用“利益为首”的逻辑去出发思考,大概率都能想得通,万无一失。
接下来看看链接报道的说法:
- 申请用于网约出租车的车辆须有杭州市机动车号牌的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微型面包车除外),登记使用性质为 " 预约出租客运 ":用于运营的车辆,必须是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其他挂黄牌车没法跑滴滴,这条没什么问题,属于正常规定范围,第一个重点在这里:必须有杭州市的机动车号牌,也就说只能是“浙A”,其他诸如“浙B、浙C、浙DEFG”都没用,无法在杭州接单运营。(表面说法:为了客户的安全考虑,车辆必须不能是货运车辆,同时为了人身安全考虑,运营车辆必须在杭州注册备案,方便追踪)
- 第二个重点,“运营车辆为出厂新车且符合工信部的相关车辆要求”,也就是说,你得拿出一手证明,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检查里程表、车辆磨损情况、出厂证明、一手绿本等。(表面说法:还是为了客户安全考虑,车辆不能是二手车、老车等)
- 第三个重点,“轴距不小于 2700 毫米,行李箱容积不小于 400 升;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不少于 400 千米(换电式纯电动汽车除外)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或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 15 万元以上的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首先是大于2700mm的轴距,这个倒好解决,目前大部分的新能源车都大于这个轴距,以BYD海豚来做界限,刚好为2700mm的轴距,更小的海鸥不行,再小点的宏光mini EV更不行。其次是行李箱容积400L,我猜测这应该不算上拓展后的容积,只算正常情况下的纯后备箱装载容积,如果说以上的还好解决,那这条就直接拍死一众恰好在这一轴距范围边缘的车型,包括但不限于海豚(345L)、大众ID3(385L)等,也就是说,至少得是个正经带屁股的车型,而这种车型,价格低廉点的以BYD 秦Plus DMi(轴距2718mm,后备箱容积约500L)的9.98w为界限,以往油改电2700mm轴距的很少,或者刚好达到了又因为后备箱容积不足无法参与,因此几乎可以判定为必须是正经新能源车,同时除了秦之外,10-15w价格之间内也没几台车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新能源SUV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对于非新能源车型,也就是纯燃油车,必须是15w以上的车型,并且是按“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想买跳水车?不行!(表面说法:为了客户的用车体验和出行体验,提升城市形象,车辆必须得有点排面)
至于后面的“安装符合标准的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和应急报警装置等,并接入道路运输监管平台”,这是正常要求,真正与用户人身安全相关的条例。
综合上述的几条分析来看,换一个角度,咱从税收和政策来想呢?
首先1、2条就绑定了,想要在杭州跑滴滴,你得在咱这上牌,同时必须是新车,拉动购车消费,哪怕像目前新能源汽车不需要缴纳购置税,但在杭州买车、上牌,4S店得交税、车企得交税,变相来说也一样可以增加部分税收,同时在政策上,新增的新能源车是否纳入当年城市GDP和新能源上牌量等账目数据?是否跟政J相关?
其次是车型限制,尺寸的限制就必须你购买正经新能源车,似乎除了秦Plus DMi之外,其他价格都不低,如果不用新能源车跑,那15w价格的限制,也绑定了你最低缴纳购置税的额度,无论是哪种路径,ZF都能获得一部分的收入。
最后,目前网约车的数量似乎已经无限趋于饱和状态,车多单少的事情时有发生,可以预见的是,当目前杭州市这批在跑的新能源车报废后,这套规定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同时也劝退了部分想入坑网约车的人,保证供需关系的同时带动内需,事实上我个人觉得对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帮助的,至少能让原来杂乱的市场得到一些正规整改,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本身的思考上,如果挣不到钱,我又何必折腾呢?
发布于 2023-06-26 15:34・IP 属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