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族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
- 1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因为被当代众多进步人唾骂、侮辱、仇视、恨不能砸烂一万遍的儒家给汉人注入了多子多福的民族基因
而这才是汉人历经多次亡天下而终能复国的真正原因
通过宗法传承构建以血缘宗族为核心的小共同体是传统中国社会在秦制荒漠中茁壮生长出的小型绿洲
同样是通过宗法家族制度将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理念刻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
这使得哪怕遇到汉末十室九空的乱世,存留的汉族人口依旧能碾压北方蛮族,最终重新复国
也使得元清两代统治者不得不面对小族临大国的尴尬局面,最终不得不向汉文明妥协
近代以来,为了摧毁汉民族传统文化中这一顽强的生命力
某些人以百年为单位作出了长久不息的艰苦努力
包括从文化上摧毁儒家正统传承,以及从肉体上强制堕胎汉族婴儿
最终看到今天的生育率,想来他们的目的终究是实现了
而你真正的软肋和死穴其实所有人都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神友的聚集地会是人口吧的原因
编辑于 2023-09-21 00:5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屠龙少年在前进 - 4 个点赞 👍
汉族成为第一民族我认为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生产力水平长期维持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第二,有足够广阔的耕地可以养活那么多人口。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总会出现少数民族汉化的情况。但如果仔细区分又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少数民族汉化都是在进入中原后,而且仅限于已经进入中原的部分,而留在老家的少数民族则没有汉化。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还真有。长城一线大概也就是农业和游牧业分界线,这不是古人多么聪明,而是当时的农业他只能到那里,再往北就只适合游牧,所以在那里建长城也就最合适。
在长城以北生活着的少数民族,他们是由多个不同部落组成的联合体,所以他们的“民族名称”不断改变,实际上在过去几千年他们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民族,只是在不同大部落之间交替而已,包括长城南边的汉人。毕竟真正的民族意识到近代才觉醒。
后世的鲜卑、蒙族、突厥等民族追溯其先祖都是匈奴的部落之一,只是由于长城以北各部落内部都是自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各自的特色,最后形成各种不同的民族。
而汉人则不同,生活在长城以南的农耕区,长期以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制度非常依赖强大的中央政府来抵御自然灾害。大家头顶一片天就不容易分化,在这一区域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比较强。
我们也知道,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会被汉化,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无他,生活在农耕区,你就得有相应的制度和文化,才能维护你的统治。这套制度谁有?汉人有,所以他们只能汉化。反过来,如果一个汉人到了长城以北,他肯定会被胡化。
在北宋和西夏的边境发生过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北宋和西夏边境的地方既适合放牧也适合农耕,那里的人只要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就农耕,他们就和北宋站在一起。让他们放牧,就和西夏站在一起。民族身份随时转换,全看生产方式来决定。
所以说,汉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长期维持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恰好又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耕地去同化进入农耕区的少数民族。所以汉族才会这么强大。
查看全文>>
伯明读历史 - 1 个点赞 👍
因为有些胡人洗脑,连自己都相信自己是汉族了。
我说的就是部分山河四省的身份证汉族他们老自称自己是中原炎黄子孙。
实际上,他们一群虚胖和看起来五大三粗还大饼脸眯眯眼的塞北胡人长相,就是各路胡人混血而成的。
真正的汉族会以虚胖、蛮力为美,会以高为美吗?根本就不会的。传统汉文化一直都是以智慧为强。
真正的蒙古人,满族人也不会盲目的攀比身高和虚胖,人家比的是真正的战斗力和体格强壮。
因为我想对一些“分子人类学小鬼”说:如果分子人类学真的推翻了那么多的传统思想的话,那就证明分子类学根本就是一门不靠谱的学问。
作为中国人,为了抵制极端民族主义的崛起,请自觉抵制分子人类学!
查看全文>>
飞镖黄投手 - 378 个点赞 👍
其实这个问题,汉人(此处指Sinitic语支原始人群)是中国的主体人群的格局在4000年前左右就已经基本定下来了。后面的都是顺理成章。
这之后,大部分问题仅仅只是汉人是像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凯尔特人、雅利安人、闪米特人一样,同一个语族/语支的人群是形成一个大民族,还是分散成多个小民族的问题。
距今4200-4100年前的古中国 4200-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古文化在气候变化、洪水灾害的影响下,逐渐式微。
这个时候,中原龙山人群顺利南下,成功地完成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地区的人种/语言“易帜”活动。
其实在更早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时期,汉人就基本上占据了整个华北地区。
部分古墓人群遗传分析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汉人的脚步就已经到达黄河上游,辽河流域的戎狄之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当地人口数量有限,人口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汉人轻易就平推占领了这些地盘。
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因素,就是汉人能苟,能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人先祖几千年前部落战争获胜,顺利地就占领了黄河下游的重要宜农宜耕土地,文明发展迅速,在隔壁人口还没有明显增长的时期就基本上据有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和辽河流域的一部分,后来又兼并了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
在夏朝建立前,汉人就凭借部落战争的胜利、农业发展造成的人口激增,顺利地占领了中国大部分中等宜居的土地。可以说,接下来的近两千年(2070BC-221BC),中国历史就基本上没苗瑶语、壮侗语、藏缅语、乌拉尔语、阿尔泰语人群什么事了。只是围绕古汉人最终能形成几个民族,是势均力敌还是哪个主导的问题展开的而已。
夏朝(目前暂定煤山-二里头文化就是传说中的夏朝,但事实上真正的夏朝可能就是一般所说的中土的夏朝,也有可能本来在戎狄之地),古汉人大致分为了五大部落集团——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以及中华(“中华”是后来起的名字,当时的人可能并不叫“中华”,如果一定要定一个的话,就定二里头为“中华”吧)。
这个时候,汉人之于中国,类似于印欧人之于欧洲,能和汉人抗衡的,只有其他部族的汉人,就像古印欧人碾压古欧洲大西洋人群和地中海人群一样,最终将古欧洲人撵到只剩下巴斯克人一颗独苗。汉人在未来的千百年岁月里,也会将中国本土的非古汉人都撵成少数民族。
后来,北狄的一支——商(也是夏人的古汉远亲,假定以夏朝势力范围为古中华,别部的叫夷狄,商人祖先叫做简狄,也符合狄是古汉人支系的理论)联合东夷,攻占了夏朝的首都,建立了商朝;再后来,西戎的一支——周(当然其实这并不是周定义的戎狄,有一种可能“华胥”、“夏后”的名字就是周给前朝起的,但可以理解的就是化外之地的另一波汉人成功地征服了原来的“天地盟主”)。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真正的改朝换代只有这两次,其他的都是内部造反,或者非汉人入侵建立的,最后又下台或被赶走了。
中国历史地图(2200BC-885BC) 黄河、长江流域的汉人土地,大部分是平原,从来都和易守难攻没什么关系,在相互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中,到周朝时期,华夏地区(周朝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到了大部分的古汉人地区,汉人基本上实现了在王室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历史使命”。
古汉人最终形成一个民族的趋势在周朝时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上古时期某些墓地墓主人Y染色体遗传检测报告 从遗传检测上看,上古时期不少化外之地的戎狄、蛮夷,其实都有不少古汉人Y染色体单倍群O2遗传成分,常染色体也大体上属于古汉人类型。
至秦朝,汉人完全统一为了一个民族。
秦朝(212BC)版图 秦朝时期,汉人统一进度已经达到100%,完全可以认为天下汉人属于一个民族——汉族了。
苗瑶语系的演化(221BC-2022AD) 有一句话叫做“胜者恒胜,败者恒败”,自打汉人据有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平原地区之后,苗瑶语、壮侗语、蒙古语、突厥语、藏缅语人群就彻底失去了与古汉人的抗衡能力,而当汉人形成了同一民族,一致对外之后,就进一步加快了其他语言的原始人群势力范围的缩小。
苗瑶语人群在秦朝的时候,仍然占据着洞庭湖平原的大部分区域和鄱阳湖平原的一部分区域,但是,后来势力范围越来越小了,彻底成为了少数民族。
汉朝(100AD)时期东南亚形势图 苗瑶语、壮侗语原始人群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某些地区的人,虽然中古时期早期语言上仍然是苗瑶语、壮侗语主导,但已经成为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编户齐民,也就是国籍上的“汉人”,而不被承认为是少数民族,最后逐渐融入汉族人群当中;另一条路更惨,那就是保持类似于“国中国”的部落制度,连“人”都不能算,被起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民族名称,不仅如此,当人地矛盾激化的时候,还可能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最终化外之地的苗瑶语、壮侗语人群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后代了,少量的后代中大部分就是今天的某些少数民族。
但是,本质上说,这在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衰落,中原龙山文化人群趁势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制高点时,一切就已经决定了,后来的事不过是顺理成章而已。
大部分时候,汉族凭借着比较发达的科技和众多的人口顺利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即使个别时候游牧民族征服成功了,也因为原始居住地区环境恶劣,人口基数极少,而被迫融入汉族。这根本上也是因为汉族的先祖能征善战,打下了华北平原,之后农业迅速发展,汉人不断向扩张占据了绝大部分中等宜居土地,再加上古汉人领地基本呈团聚状分布,平原占比又比较高,汉人实现了民族单一化,制造了共同抵御外敌的基础。
而且,不仅仅如此,汉族虽然表观上确实没有这么“能戈善武”,但是也一直在向外输出人口,逐渐潜移默化地以另一种形势征服北方非汉族人群。
蒙古国喀尔喀蒙古族和中国蒙古族的Y染色体构成对比 今天中国的蒙古族,有不少Y染色体成分相比蒙古国喀尔喀蒙古族而言,已经明显接近汉族。
汉族除了先祖勤劳能干,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能征善战,恩威并施互相征服以及征服了不少非汉民族之外,还有一点非常厉害的就是潜移默化的软输出。
发布于 2023-09-11 00:1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小狼乐宾 - 1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iNg虎 - 145 个点赞 👍
早期扎实了人口基本盘形成了良性循环。
不管多残暴的入侵者,不可能灭绝汉人,这是做不到也是有违逻辑的事。通婚也不行,因为通婚消失的一定是你,而不是我。
那么只能维持现状自然增长,那么谁基本盘大谁就会越来越多。
而且汉人主导自己命运的时代还是要长的多,和平繁荣期也比别人长的多。虽然现在一谈起古代就是民不聊生仿佛天天战乱,但你对比草原这种日常玩大逃杀的,西方那些小国林立互殴不断的,我们已经是相对很不错了…
一切源于早期的那帮汉人在蛮荒时代击败了所有对手,所以才能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才有了人口众多的基本盘…
编辑于 2023-10-21 14:5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吮无糖 - 1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部落战力 - 66 个点赞 👍
不用担心,现在80%,马上给你整到占比70。
等到你人口消失,打嘴炮的人都没有了的时候。
所有的少数民族,周边所有的国家都会修改他们的历史来疯狂证明一件事:
那就是“历史上的汉族是个多么垃圾的存在“是他们完成了这个重要的清理任务。进而论证自己存在的合法性。
什么”汉字?“那是X族在历史上很早就发明了?汉人们只会抄袭好吧。
-----
2021年幼儿园汉/少入学比例是 6.6 : 1. 2022 & 2023数据已经不公布了。
-----编辑于 2023-11-19 10:12・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Jerry - 27 个点赞 👍
第一,最早确定,同姓不婚的原则,导致临近的氏族都都必须和附近氏族联姻。很早就形成了巨大的婚姻氏族联合体。这点是最关键的,没有一个巨大的姻亲关系网,后面几点都不可能起太多用。所谓500年前是一家,因为各地居民都沾亲带故,所以天生就有融合成一体的基础。
第二,早期大洪水时代,夏后氏大禹作为整个婚姻集团领导者,成功治水,使得婚姻氏族集团,不但有亲缘关系,还有互助经济安全联系,互相之间依赖更大。
第三,核心部落来自黄土高原的炎黄氏族最早大规模农业化,人口数量最大,最后通过上面两点滚动成功形成汉族。

无金属时代聚落图。
第四,东亚唯一有文字民族,扩大了文明。
第五,就是基因层面的了
调节多巴胺水平的COMT RS4680基因,在东亚人群中多是GG类型,而GG类型显示出更多利他性,也就是是否会帮助陌生人。所以东亚人显得更集体一些.AA型会显得更自私或者自我一点,所以AA型多的地区,国家较小,大型国家更多是联邦制等
第六,因为离非洲远,所以本身中国本地居民之间的基因多样性低,也就是更纯
其实,第一点很早就确定同姓不婚,估计也是因为基因有点纯了,所以为了避免近亲结婚所以就得扩大姻亲氏族范围。
编辑于 2023-11-18 21:52・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skyyrie - 24 个点赞 👍
长江流域点击即送。
这玩意,用欧洲举个例子。
法兰西 意大利日常被黑。玩出各种梗了。
比如法兰西国旗的颜色是白色。
但是法兰西和意大利,硬是扛着德国佬,
双方互殴一千年。
黄河流域和东北佬,蒙古佬,互相殴打几千年,互有胜负。
但是,长江流域历史上就是点击即送。
黄河流域,最菜的几位大帝,司马家族,赵家。
赵构都能单枪匹马,一统江南。
汉族起源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长期以来是点击即送的。因此长期占据了两条世界级的大河流域。
作为对比,朝鲜被隋唐,两代八柱国全明星阵容,愣是没啃下来。
汉族地盘扩张,长江流域点击即送。
发布于 2024-02-10 09: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roar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