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富士坚持使用X-trans的传感器?
- 184 个点赞 👍
富士宣传上是减小摩尔纹,其实就是减小采样率做一个传感器上自带的物理低通。
类似像素量的xtrans相比的拜耳更难出现伪色,即高频纹理下色彩上的摩尔纹。
但xtrans问题在于绿色四合一,分辨率相比同像素量的拜耳大致损失个30-40%,26mp的富士分辨率大致与常规拜耳15mp差不多。
传统拜耳排列(下图)的最大优势在于绿色,横竖方向上绿色通道恰好能一行挨着一行,其明度分辨率几乎就是绿色分辨率,约是同像素量黑白传感器的一半。当然真实情况还是用斜向间距来算绿色分辨率,大致能做到50mp的拜耳有24mp黑白的明度分辨率。明度分辨率对人眼非常重要,是感官锐度的很大组成部分。
而xtrans在绿色采样率明显落后于拜耳的情况下,红蓝像素间距更大并且排列十分不随机,有更强的模式性,造成明度分辨率区域上的不均匀,即所谓fuji wormy artifacts。
注意xtrans四个绿色合一起相比拜耳没有优势,因为最终插值是要得到同位置RGB像素值。
最终效果就是“自废武功”,xtrans高频糅杂后能缓解伪色现象但分辨率打折扣,同时由于红/蓝像素排列的强模式性,如果采用常用方法插值做demosiac会造成图像中比较诡异的细节观感,需要较为专业的软件(比如c1)做特殊算法处理。
这也是很多人说富士不能用Adobe的原因。现有的主流插值算法大部分都是基于拜耳排列,并且有选择性地能在伪色vs明度分辨率中做好平衡,而且能较好利用拜耳绿色采样率的优势。而同样的算法放在富士排列上则不适用,因为绿色像素四合一糅杂,难以在边缘对比度上设计得当。
但必须指出,传感器本身排列是分辨率不足的罪魁祸首,不同算法只是进一步拉大了这个差距。
总之我对xtrans的看法是:垃圾 ️。
富士xtrans这种做法,其实是想两头讨巧:宣传上想没有低通“细节赛全幅”,实拍想讲“伪色更少”。但这都是以更少的高频细节和更不灵活的后期流程为代价。
在传感器端,减小伪色最理想的方式是提高像素量。当然目前超高像素不是非常普及,也有速度和存储等现实掣肘。如果想抗混叠,应在传感器前端做一个光学低通,而不是削弱传感器本身的采样率。
还是希望富士能认识到xtrans问题,早日在apsc机器上投奔拜耳。不过若是定位文艺产品或许也不用纠结了,怎么样都是能拍的 。
关于采样率/拜耳滤镜等可以看我的视频:
编辑于 2023-07-31 18:11・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致远Neon - 96 个点赞 👍
X-trans和RGB有什么去别这事很简单。
我做了个300×300分辨率的100×100的RGB和X-trans的Mask。
RGB的Mask和拆分了通道的示例 接下来的问题给他们都做个傅立叶变换就行了。
RGB X-trans 普通RGB排列排列十分规律,对特定频率的周期很敏感,反过来也对一些周期的信息非常的不敏感。X-trans排列比较不规则,就一定程度弱化了RGB这种对周期的频率敏感的特点。
缩图到100×100 每个像素对应一个光电二极管的比例下会明显一些
RGB阵列,可以看到FFT图像有几条黑线,意味着在这些相位和周期的信息会完全无法采样 X-trans 可以看到消除了无法采样的黑线。相对的绿色通道低于高频的采样能力会更弱, 尤其是绿色通道在左上两个边缘都有黑边,意味着这些相位的极高频信息会无法采样。 当然你要说人家有什么不行的,那大伙也都知道。
编辑于 2023-08-01 00:4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70 个点赞 👍
第一,很高兴在我两次科普xtrans分辨率不足跟解码无关以后没有人再来甩锅给adobe。所谓的去什么色儿也就是软件矫正。
第二,富士并不是全线搭载xtrans。x卡口xt三位数系列,xa系列的残幅低端机身还是拜耳排列的cmos。而4433的gfx卡口也同样不是xtrans。显然当年这个品牌仅限于用来在自家残幅高阶机身上卖出高价,是一个吉祥物的作用。同理的还有胶片供应商历史跟数码相机色彩算法混为一谈,也是这个作用。因为没有可乐标和蓝标,所以要造一个出来,让你觉得有历史的厚重感(其实没有)。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下富士当年的superccd,虽然连自己的卡口都没有,但话术是跟现在差不多的,“超越原厂(尼康)的画质”,“胶片模拟”,“色彩讨喜”。还有铁粉吹“影楼用的多”,其实没做多久就做不下去了,因为当时路线没走对,机身都是专业单反造型。现在就不同了,通过索尼对市场的探索经验,知道了仪式感的重要性。进而在外型上多花功夫。
第三,随着小白慢慢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富士对xtrans的宣传也不如当年那么“凶猛”了。进而转向4433中画幅。制造一些新的话术,比如管4433叫“大画幅”,比如“35mm全画幅装不下这个世界”等等,富士的宣发作风就很不像日企,也是屡次下场发奇怪的提问的独一家。
本质上是试图弯道超车再次进入专业市场。至于效果。从残幅不停“缺货”涨价,而4433不停降价就能看出来,甚至gfx 4433镜头价格还不如御三家的高端全画幅镜头。其实面临的挑战还是挺大的。
另外我觉得富士现在的致命问题已经不是XTRANS的低分辨率了。而是国内“缺货”但是加钱能买到的问题。风评已经越来越差了。
相关:
编辑于 2023-07-09 14:4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捷里米 - 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ontsai - 6 个点赞 👍
大家都用1600w像素:xtrans在抑制摩尔纹和伪色有一定优势
大家都用2400w像素:xtrans好像没什么优势
大家都用4000w像素:依托答辩
发布于 2023-07-28 09: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注册键盘摄影师 - 4 个点赞 👍
看了一圈回答,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也不全面!
首先xtrans是一种乱序的拜尔阵列,本质也是rggb,只不过顺序不同,6*6是一个单元,可以有效的缓解摩尔纹和伪色。
要知道过去传感器像素低,都是用低通滤镜来缓解,直到d800时代用3600万像素了,才开始尝试不用低通。
后来半画幅的像素一下跳到了2400万这个级别,即便没有低通,摩尔纹和伪色影响也没那么大了(缩图就看不到了),而xtrans由于数据量处理大,这时候的机器就会很卡,对焦啥的也慢。慢拍的优雅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再后来富士研发了第四代处理器,性能大大提升,才在一定程度了摆脱了慢拍机的帽子!
现在的大部分相机,怎么做都无法摆脱索尼的影响,尼康半画幅一直就是2000万像素那个传感器,索尼半画到2023年才用上2600万的这个。而富士18年就用了。现在用的是4000万传感器!
那么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索尼不会让富士用2600万拜尔传感器。
原来xa系列,xt100/200可是拜尔传感器,如果正常更新,今年更新的xa9和xt300就应该用2600万拜尔传感器,和6700/fx30一样。。
就冲着xa7那个亮度高,对比度高,饱和度又高,分辨率又高的屏幕,就能打的索尼尼康半画幅满地找牙,而且还是拜尔传感器。。。。
所以索尼必然不能再继续供货了,于是富士apsc里用拜尔的这几个机型就直接砍了。
这就是所说的卡脖子!
但是也换来了2600万的堆栈xtrans,4000万的xtrans的独家使用。
尼康索尼的apsc要想出一个拜尔的4000万像素的机器,怎么也得2026年以后。。
以上仅仅是我根据结论反推的,不信的就当我胡说八道。
所以为啥富士要一直用xtrans?不用xtrans的话,索尼也不给他最新的传感器啊,你想要4000万拜尔,索尼能给你算啊!!
所以富士必须一直宣传xtrans好,以彰显自己产品的先进性。
当然,也不是说xtrans不好,因为富士的传感器技术一直领先索尼一代,领先尼康两代,就算xtrans这个猪队友负优化可以下,也抹平不了性能上的差距。
所以我们也要辩证的去看富士xtrans传感器:
没那么好,但是也不赖!
发布于 2024-05-29 09:50・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食肉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