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为何富士坚持使用X-trans的传感器?

鲱鱼
184个点赞 👍

富士宣传上是减小摩尔纹,其实就是减小采样率做一个传感器上自带的物理低通。

类似像素量的xtrans相比的拜耳更难出现伪色,即高频纹理下色彩上的摩尔纹。

但xtrans问题在于绿色四合一,分辨率相比同像素量的拜耳大致损失个30-40%,26mp的富士分辨率大致与常规拜耳15mp差不多。


传统拜耳排列(下图)的最大优势在于绿色,横竖方向上绿色通道恰好能一行挨着一行,其明度分辨率几乎就是绿色分辨率,约是同像素量黑白传感器的一半。当然真实情况还是用斜向间距来算绿色分辨率,大致能做到50mp的拜耳有24mp黑白的明度分辨率。明度分辨率对人眼非常重要,是感官锐度的很大组成部分。


而xtrans在绿色采样率明显落后于拜耳的情况下,红蓝像素间距更大并且排列十分不随机,有更强的模式性,造成明度分辨率区域上的不均匀,即所谓fuji wormy artifacts。

注意xtrans四个绿色合一起相比拜耳没有优势,因为最终插值是要得到同位置RGB像素值。

最终效果就是“自废武功”,xtrans高频糅杂后能缓解伪色现象但分辨率打折扣,同时由于红/蓝像素排列的强模式性,如果采用常用方法插值做demosiac会造成图像中比较诡异的细节观感,需要较为专业的软件(比如c1)做特殊算法处理。

这也是很多人说富士不能用Adobe的原因。现有的主流插值算法大部分都是基于拜耳排列,并且有选择性地能在伪色vs明度分辨率中做好平衡,而且能较好利用拜耳绿色采样率的优势。而同样的算法放在富士排列上则不适用,因为绿色像素四合一糅杂,难以在边缘对比度上设计得当。

但必须指出,传感器本身排列是分辨率不足的罪魁祸首,不同算法只是进一步拉大了这个差距。

总之我对xtrans的看法是:垃圾 ️。

富士xtrans这种做法,其实是想两头讨巧:宣传上想没有低通“细节赛全幅”,实拍想讲“伪色更少”。但这都是以更少的高频细节和更不灵活的后期流程为代价。

在传感器端,减小伪色最理想的方式是提高像素量。当然目前超高像素不是非常普及,也有速度和存储等现实掣肘。如果想抗混叠,应在传感器前端做一个光学低通,而不是削弱传感器本身的采样率。

还是希望富士能认识到xtrans问题,早日在apsc机器上投奔拜耳。不过若是定位文艺产品或许也不用纠结了,怎么样都是能拍的 。

关于采样率/拜耳滤镜等可以看我的视频:

编辑于 2023-07-31 18:11・IP 属地加拿大
致远Neon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