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中国经济就恢复了」,如何看待?用此种方式刺激消费合理吗?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都2023年了,
唱空房地产的自媒体唱成了财经大V,全款买了商品房,
分析恒大要玩的反手抄底地产股已经赚爆,
装断供哭惨的挣了流量钱,还上了贷款,
最后还是剩下一堆等等党,
比央行懂货币,
比地方懂财政,
比开发商懂融资,
比银行懂利率,
天天当流量电池,为中国地产做贡献。
等学和赢学真是相得益彰,受众是什么画像,懂的自然懂。
发布于 2023-01-11 18:5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Chartsman - 14 个点赞 👍
“用此种方式刺激消费合理吗?”,这不是刺激消费,而是在做韭菜盒子。
我在房改专家劝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钱用于买房,在当前,专家凭什么这么说?说过:
首先,说这话的人是中房集团原董事长,现担任汇力基金董事长。汇力基金是不动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白话讲,以前是直接卖房子的,现在是投资卖房子的。这样的人让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不能不说是心怀叵测;
其次,去年增加的15万亿储蓄,如果你看过Gemfield:信贷创造货币 ,你就知道,储蓄是增加了,但处于货币上游的人增加的多的多,大量处于下游的人可能不但没增加,还减少了;
最后,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正确途径是:开征房地产税、废除一切限购政策(Gemfield:Gemfield:关于发展改善经济的20条建议 之第6条)。其它刺激消费的政策,一并参考G20条:
Gemfield 20条 发布于 2023-01-11 11:21・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Gemfield - 7 个点赞 👍
别这么含蓄啊,你直接说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捐给地方政府,中国经济就恢复了,岂不是更直接!
城投公司和银行是地方楼市最大的撑盘侠,现在,这最后一根支柱要倒了!就在前几天,遵义最大城投宣布「156 亿债务展期 20 年,前 10 年仅付息不还本」,简单来说,遵义城投违约暴雷了。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成都完成了第三批土拍,这次土拍一共有48块地,流拍4块,成交44块,看起来拍卖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这次土拍呈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是拿地的大多是城投,一共44块地居然有35块都被城投公司拿了,占比高达78%。
这里有朋友就要问了,什么是城投公司?
我举个例,比如在武侯区有两块地是被这家叫武侯资本的公司拿的。
详细查武侯资本背后的股东,其实就是武侯国有资本,是武侯区用来支持城市发展而设立的公司,购买地的收入最后又划拨到武侯财政局,在本轮购地的企业中,有几家企业的股东甚至直接就是地方财政。
好家伙,这一套流程下来,地方政府卖地,再组建一个子公司买地,子公司找银行贷款,成交后再把土地抵押贷款,土地都不用自己开发,直接找个外包公司让他修建楼盘,自己当开发商,全程都是轻资产交易,自己只做一个左手倒右手的中介,房地产变成了一个轻资产行业,美得很!
这种操作手法简直是一举多得,自己地卖出去了、财政收入提高了、银行贷款发放出去了、地产商也能参与外包,吃口外包的肉,最后房子还卖出去了,而且市场还普遍相信国企开发商,这种操作模式简直完美。
10月8日财政部印发的文件中提到“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无论怎么看,好像城投公司拿地,都符合这条政策限制啊,为什么这么完美的模式,还要被监管限制,为什么明显是顶风作案,全国城投公司拿地仍然大量进行,而没有被处罚呢?答案是现在的楼市,已经被这种模式给绑架了。
就以成都土拍为例,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如果城投和央企国企不参与这次土拍,那将会有41宗地流拍,流拍率高达85.4%,这种幅度的流拍,那就意味着当前这套房地产运行体系已经彻底无法运转,当前市场的房价支撑体系已经彻底不再,整个楼市价格再无安全垫。
所以这些城投和央企国企参与拿地,实际上是在用地方信用支撑当前楼市的价格,在保护有房一族在房地产上面的虚拟资产,前期是觉得这种操作模式来钱快,现在是不得不用高价去拿地维持前期虚假的泡沫,反倒被这种运行模式绑架了。
另一个问题是,民企为什么不拿地了?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拿地的价格就已经过高,而市场需求下降,高价拿地之后无法高价卖出,利润空间太小,甚至修一栋亏一栋,那还有什么拿地的必要呢?而且城投和央企国企亏损之后还有其他解决方法,而民企的背后空无一人,既然玩不过,不陪你玩了还不行吗?
少了民企的参与,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绝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人说国企修的楼盘要好得多,我看未必,我之前买的楼盘就是国企开发商,无论是质量和是服务态度,还比不上万科这些民企,尽管都是一个价位的楼盘,国企并不意味着品质的保障,顶多是不太会烂尾。
而且这次土拍数据还表明连国企和央企都不想拿地了,就剩城投在拿,自己的城市,自己托盘去吧,连国企都不跟你玩了。
除了参与企业性质之外,这次土拍还出现第二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乎全都是低价成交,在48宗地块中,仅仅只有两宗地出现些微溢价,其他的全都是最低价成交,只要你敢报价,恭喜你,地是你的了。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底价成交的占比也是越来越高,还是那句话,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已经明确的看到了未来几年楼市会持续低迷,就算报出的最低价,也没有购买的意义,无论怎么降息或者给政策利好,房地产都是一蹶不振。
不要再幻想楼市的低迷是短暂的,房价下跌已经是个明牌信息,我这都还没考虑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所以,就算这3万亿土地出让金,就是地方政府卖给自己的城投公司,左右倒右手,算是真实成交?
前两天中央明确说,不会给地方兜底,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还是那句话,凛冬已至,留住现金,就是留住了希望。
最后,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原来是凌乐
发布于 2023-01-12 21:2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凌乐 - 4 个点赞 👍
叫我说让全国所有公职人员,拿出他们存款的十分之一买房。中国的经济能恢复的更好。认可的请点赞。
发布于 2023-01-13 19:06・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爱好文学的大灰狼 - 2 个点赞 👍
首先,这15万亿存款,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存的?
第二,就算这15万亿都是普通老百姓存的,平均下来,每个老百姓存了多少?1万,2万,还是15万?中国可是有14亿人啊!
第三,拿出三分之一,假如存款户有一个亿,每人存了15万,拿出三分之一,是多少?5万?5万能买房?你逗我呢?
第四,后来我想明白了,按照第三步的假设,六个人存款(6*15=90万)的三分之一,就是30万了,够了,首付凑够了!耶!
第五,我又想了一下,不对呀,那要是有这样的双独生子女结婚的家庭,我觉得人家应该不缺房子吧,如果人家四个老人再没扛过这一轮疫情爆发,人家可能最少都有两套房子了,人家还买房干啥?
所以啊,我建议专家还是别瞎建议了。
编辑于 2023-01-13 05:30・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东风起 - 1 个点赞 👍
房价按下暂停键,房产理性消费,中国经济才会正常恢复!
以货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财富体系,必然会遭遇相应的诅咒!因此财富的多元化,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土地使用权+身份+货币+家庭结构+社会保障+金融投资+外币持有量+持有的可用商品+保险将作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财富主架构!当放弃国民身份的时候,会失去部分资产!引导家庭资产比例的调整,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多数专家出于某种目的,胡乱说话,大都是废话!
发布于 2023-01-11 20:15・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whillims - 1 个点赞 👍
把三分之一的砖家抄家了。家产充公,也能解决中国经济问题。
私以为这种办法更好更快更简单,可执行性更好。
毕竟3成“专家”只有全中国一个零头的人口数量。
发布于 2023-01-12 05:5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柔梢披风打人柳 - 1 个点赞 👍
这话咋一看是没啥毛病,但其实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老百姓的存款总量看着多,但实际上存款中位数大概也就几万元,大部分存款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真正能托起房地产大盘的广大百姓是接不住当前这么高的房价!
而那些有钱人,人家也不傻,手上那么多房子还等着套现,他们怎么可能再砸钱进去买房?
发布于 2023-01-12 17:42・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Vico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EAN - 1 个点赞 👍
中国的货币,目前正在以每年13%的速度在贬值。而除了房产,你几乎没有任何投资渠道可以保值增值。如果老一辈父辈还有记忆的话,都喜欢津津乐道当年“36元”大学生毕业月工资。而现在36元可以买什么,星巴克门口一杯咖啡!真的是越有钱的人越买房,越没买房的越观望,买了房的都想再买一套,没买房的总想着房价什么时候会跌!在中国,越买房的人越有钱,越不买房的人越穷,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真理。按照通货膨胀的方式来算,投资不动产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比投资股票稳定的多的多!有个定律叫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坚持学习某领域超过1万小时,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发布于 2023-01-13 23:51・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热河传奇 - 1 个点赞 👍
这个说法要辩证来看。微观角度有问题,宏观角度有一定道理。
第一,每个家庭买房动用的存款不止家庭存款的1/3,而是倾其所有。
恐怕每个家庭买房时都是动用所有存款来买房,年轻人往往需要动用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丈母娘的六个钱包,才能买得起房;而且所有这些存款也仅仅是凑够首付款,剩下的钱还要贷款。当前购房者都是倾其所有存款,再加上贷款买房的。说一辈子当房奴也不况外。
第二,从宏观角度,我国储蓄率是世界最高的,动用存款刺激消费,有一定道理,但1/3是否够用,需要进一步考证。
我国居民储蓄率当前为36%。西方经济学有个原理——节俭反论,即越是节俭,一个国家越穷,越是奢侈浪费,一个国家越富。如同美国人不存款,疫情下他们一个家庭400元都拿不出来。但是他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富。
所以,我们的宏观调控取向就是刺激消费,释放储蓄。从这个角度而言,鼓励消费,减少储蓄是对的,但拿出1/3是否就能恢复中国经济还要具体测算。
每个观点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发布于 2023-01-14 07:5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赵秀池 - 1 个点赞 👍
不合理!房是一种生活用品,经济旳恢复不能靠高房价去维持,正确理清经济发展新思路,如何走好经济稳定之路,不能只着老百姓口袋中的那点钱,这是错误之概念?
发布于 2023-01-14 07:40・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北风 - 0 个点赞 👍
个人见解,图之一乐。
首先呢分析一下2022年老百姓存款增加15万亿元,中国人口按照之前官方统计数据大约为15亿,此处假设按照经典的二八法则,(此处无数据统计,有先了解的乎友请自行查询)百姓占比大致为12亿,人均财富为1.25万元。按照一户之家为3人,每户总增加资产为3,75万元,按照数据来说这些日常消费都勉力维持,又加之疫情肆虐,已经入不敷出。况且我族优良传统有“存粮过冬”的忧患意识,自会留出抵御风险的储蓄。如按照专家所言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去投身房地产消费,能够拉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国出力,本义不容辞,只要专家能够将房产价格拉至百姓三分之一存款价位。百姓自发投身房地产行业,何须专家点评。
其次专家话语内包含将房地产行业的复苏等同于国家经济复苏,强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支柱。反过来弱化了其他经济活动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此类话语传递出一个信息将房地产行业作为三百六十五行的行首,错误的引导了市场。此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总之这段话不应该是从一个学者专家的口中说出。
发布于 2023-01-11 16:3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飘洒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小贤 - 0 个点赞 👍
国内的专家是什么成分,我们难道不知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想要平稳落地,又在一个人唱戏,
但又怕人唾弃,继续和群众博弈。什么刚需不刚需,我如果买房子我就是你孙子!
编辑于 2023-01-11 16:09・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蓝色的幽默感 - 0 个点赞 👍
我小时候总是幻想,全国人民每个人给我1块钱,我就有10亿了。
学了小学数学之后,梦想升级了。
不再是1块钱而是梦想着全国每个人都把兜里三分之一的钱给我。
发布于 2023-01-11 15:59・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homer lv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熊猫打瞌睡 - 0 个点赞 👍
这题我有点搞不明白,是老百姓三分之一的存款收入就能上车买房的意思吗?全国4万左右的人均可支配,一家两口算8万,三分之一,意思是不到3万就能够首付吗?按照20%的话,一套80平的房子只有15万,如果真实性这个房间,那绝对能刺激消费,果然还是专家厉害啊,知道如今的房价虚高,需要脚踝斩,赢赢赢
发布于 2023-01-11 18:1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若星汉天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不知道 - 0 个点赞 👍
恢复个球。
存量解套而已。多房人那可得谢谢这位zazhong了。
到时候是经济大崩盘,立刻陷入大萧条,消费无限下滑(人们口袋里),成本无限上涨(各种社会矛盾),消费低迷裁员。被裁员断贷疯狂增长。断贷增长楼市崩盘。楼市崩盘弃供增长。弃供增长消费反而回暖,跳楼的也增长,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加速萧条。
循环中等待触底。
编辑于 2023-01-11 17:52・IP 属地福建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毒瘤团团长 - 0 个点赞 👍
我建议专家每次提出建议,都要献出三分之一的积蓄
如何看待,用这种方式刺激消费合理吗?
发布于 2023-01-11 17:43・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百里钟鸣 - 0 个点赞 👍
第一,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了!
第二,老百姓三分之一存款能买房?
第三,有一点是对的,全国人民的确得多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内循环!房子?算了吧
第四,实在没钱啊
发布于 2023-01-11 17: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高中数学王 - 0 个点赞 👍
如果中国的有一个亿或一个亿往上的富豪们拿出他一半的钱来送给国家做经济支持的话,那么这个效率以及成果要比我们这群平常老百姓掏钱好得多。
所以专家不应该把目光放在我们这群平头老百姓上面,而是应该放到那些有资源,有能力,也有条件去购买这些房子的人。
或者来说,咱们的专家也可以把自己的工资掏出来分发给百姓,改善民生,这可比所谓的GDP增速要好看的多,也好听的多啊!
编辑于 2023-01-11 19:2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笑出声,真要拿出1/3存款就能买到房,我真的做梦都能笑醒。
小镇做题家北漂到北京郊区,一年总收入15万,假设有个老婆也是这种情况,则新组建的小家庭,一年总收入30万。
买房子也不好高骛远,盯着东西海海淀买不起算自作自受,就在工作地点买,80年代老破小均价3.5万,响应生孩子号召,85平米的两室吧,总价300万。
0首付贷款25年,则每年还款20万的房贷。
一开始说的收入多少来着:30万,不吃不喝全部变成存款,那也是2/3的存款用来买房了。
真要1/3用来买房,而且买得到房,对应均价1.75万,我真的笑出声。
编辑于 2023-01-11 19:1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防弹背心 - 0 个点赞 👍
这种说法太有歧义,肯定是要被人喷的体无完肤的。
六个口袋+几十年贷款才搞定的事,三分之一存款那能搞的定?
要没有歧义,就要说的精确一点,银行居民存款总量的三分之一能转化成买房资金。。。那中国经济就恢复了。 能不能恢复另说,这个是原作者意思。
发布于 2023-01-11 18:4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左岸未央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太阳元素 - 0 个点赞 👍
真的建议砖家少提点建议,谢谢,顺便查查这位砖家是不是和开发商有利益牵连!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占用了太多的资金了,中国人民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资产被固定在房子上。
中国目前要经济复苏,得先拉动内需。要拉动内需,就要保证老百姓手里有钱。现在你还让老百姓把钱投到房地产?你是咋想的?
发布于 2023-01-11 21:2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爱心理学的静火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QAQ emmm - 0 个点赞 👍
这个专家就是干地产的,所以希望大家倾家荡产去买房子。可是他太着急了,也不算算可行不可行。据统计2022年中国人民币存款总额是17万亿,人口是14亿,也就是人均一万多存款!每家算6口人,拿出三分之一也就是两万元,买什么房?鹤岗市下面的县镇买?还是给他交定金,然后买不起不退还?比抢划算多了!
照我说啊,这位专家的身家肯定高,认识的肯定都是高身家的人,所以不如这么算。根据《2020胡润财富报告》,中国资产过亿的家庭达到13万户。亿元人民币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总财富为94万亿元。专家去找这些人多聊聊,都拿出十分之一来买房,这就将近十万亿了,既不影响头部玩家的排名和生活舒适度,而且真正能建的起买的起房子,不仅中国经济起来了,而且能租出去获取租金,没几年就回本了!这多好!
发布于 2023-01-11 20:2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肉山骑士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82416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