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县委大院》没能像《人民的名义》那样成为爆款?
- 382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看一个县委大院的评价很贴切:
你看这个剧里,所有官都是心怀苍生,所有老百姓都是愚昧无知胡搅蛮缠,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的根本矛盾是人人成圣的基层干部和愚昧盲目的基层愚民的矛盾。
发布于 2022-12-14 20:56・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岁寒时 - 22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封建帝王都知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君,舟也;人,水也。”
是谁养活谁,这电视剧连这点都给搞反了。
都21世纪了,思维还没走出中世纪,还TMD为民父母官的心态,给人民当爹的心态。
完全没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观念,一副刁民想坑我的态度,本质就是穿着21世纪服装的劣质清宫戏。
编辑于 2022-12-23 01:31・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战斗民族真不行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其他的问题可能不太明显,但是有个最大的败笔就是,一个县的大领导频繁的和群众或者基层办公人员接触,就个人的工作经历而言,基本是在过节加班被慰问的时候,还有下班电梯里偶尔可能会遇到大领导,其余时间其实是一般比较少会见到的,因为作为书记而已,他负责的除了统筹本县的工作外,还会时不时与邻县交流学习,还偶尔去县里的其他机关单位看看工作开展的情况,而且还要和市里的老大哥们开会学习等等,基本上不会出现像剧里面稍微有点小事情就亲自跑去解决,而且也不符合现实情况。
因为解决一个事情,书记负责统筹安排,然后负责各个板块的副职或者领导班子成员就会按要求再把工作稍微细化一下再往下面一级一级安排,最终的实行者应该会是底下的科员带领着几个合同制的小伙子去干。如果是需要联合其他部门去开展的,会直接由专门负责某个板块的领导安排发文要求其他部门协助,所以大多数情况都是合同制或者事业编的同志作为主力去完成与群众接触的基层工作。
还有可能就是主题方面实在不是很突出,只是大概点出主线说要发展经济怎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好像就很空乏,没有具体的实施过程。就像我这里是十八线的县级市,这几年基本下半年都是一直在修路,要么就是修缮公园,要么就是在弄道路黑底化,这种其实反而就是发展经济的一个相对比较具体的做法,而不会说我就要发展经济如何如何,一般而已都是直接瞄准一件事情,就直接落笔挥毫了,不会说天天想着去哪里拉赞助,去哪里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因为领导很清楚,你不把自己的底子打好,你那些美好的想象真的就是想象。
另外就是开会的座位也是看起来很无语,我虽然没参加过领导班子的会议,但是我去摆放过台牌,基本上县领导班子是坐同一排的,这种真的是低级错误了,随便去当地县级的官网看一些宣传类的照片或者干脆就是平时公众号给你推送的一些会议的照片都可以看到正常就是领导班子坐一排,其余参会人员对面的一排。
编辑于 2022-12-16 19: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只愿人间万事春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海绵坏宝宝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莫穿林 - 1 个点赞 👍
人民的名义跟县委大院根本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人民的名义里面都是省委,平常人根本没机会见到省级干部,所以人民的名义他们怎么演都不会觉得假,因为我们老百姓根本不熟悉。
而县委大院就不同了,他里面出演的是县级干部,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自然就没有好奇感和陌生感了,况且县委大院根本演得不像是县级干部,换句话说就是太假了
还有一点就是,人民的名义是借助老百姓的名义去打压异己,把人民当作工具。但是县委大院是直接把老百姓写成反派,老百姓又一次当回了历史的大反派,干着一些害人害己,令人操心的事情,谁会乐意自己变成反派啊。
县委大院不敢往真的拍,但是人民的名义尺度就很大,开局就已经爆燃了,丁义珍的出逃,反贪局被车撞,还有贪污钱的场景,也是令人大开眼界。
查看全文>>
玖玖 - 1 个点赞 👍
剧情节奏有点慢,没有直接将观众带入到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里。
“人民的名义”开头就告诉观众,是反贪人员与贪污处长的斗智斗勇。而且一番比一番精彩。从家里,到办公室里,最后到贪污处长的豪宅里,每一个场景里,都带着悬念,吊足观众的胃口。
当贪污处长情绪激动得说“谁把钱放我家冰箱里”,陆毅义正言辞地批评他时,把情绪也推倒了最高点 也让问题、冲突得到了解决。满墙的人民币,也冲击观众的感官。
这些都是“县委大院”所不具备的。
-----一孔之见,不喜勿喷。
查看全文>>
小峰 - 1 个点赞 👍
体制外的老百姓不愿意看到官员们怎么为了老百姓辛苦干工作的,更愿意看到刚开始高高在上的官员怎么在结尾因为贪污锒铛入狱的
体制内的公务员更不愿意看到一个县级领导天天讲着省部级领导的话,干着乡镇的活
查看全文>>
邪邪 - 0 个点赞 👍
什么海瑞罢官
查看全文>>
Casket - 0 个点赞 👍
看了7集,看有人说黄磊演的不行。我没看过他综艺。我只是觉得他演的也有可取之处。虽然少了些层次感,也是受制于剧本吧。但是也把人物性格演出来了,不能说毫无演技的。
光明县上一任县长因为伪造政绩被撤职,剧中并没有说书记是否连带收到了处分,默认是没有。可见他是受制于人,也只能明哲保身。最后走的时候他没有和同事道别。尤可见其无所安放的状态。他知道光明县是一潭死水了,很难盘活。而且从他去见市长那里就可以知道,其实他早就想过离开光明县,这是在他计划之内的。但他对光明县还是有一份情怀的。他跟老书记并没交集,可能还是敌对的关系,但还是不惜卑躬屈节去求老书记,想最后留下一点为人称道之处,也为新单位铺路。而对新县长从忌惮到信赖,更多的是相信对方是有能力盘活这盘棋的人。
另外我觉得胡歌演的还不够,少了一份默契。他凭借关系空降光明县。做事情可以自由施展,不必受制于人。但因为他没有书记这样的经历。有些事情是他想不到的。所以他做不到对书记的感同身受。而且以他的伟光正的定位,不必对所有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不必为
查看全文>>
学为好人 - 11592 个点赞 👍
《人义》开场就直接炸场,丁义珍出逃,侯勇一分钱不敢花,反贪局被车撞,后面又有大风厂事件,凤凰男配官小姐,跪式窗口等等等等,从市井到高堂,全是现实里随处可见的案例,人人都能找到共鸣点。
这县委大院有什么?除了体制内公务员,谁能有共鸣?引不起大众的共鸣,他凭什么火?
发布于 2022-12-13 18:0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2610 个点赞 👍
很简单,我来告诉大家,
人民的名义是他们内部斗,对我们呢顶多是个信访窗口办低了
县委大院是让咱们体谅他们,你看剧就能看明白,这个大院里边都是好人,最差最差顶多就是一个不讲情面,按规矩办事,可是出了大院呢,全是坏人,人民群众全是坏人呀,我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普通人,你却让我体会体会书记,县长,还有各个局长的“艰难生活”
编辑于 2022-12-15 23:04・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我很皮的 - 2217 个点赞 👍
有一个情节,县长的母亲在省医院的墙角加床。
嗯……怎么说呢,我老家一个县级市(曾经也是个县),某个小局的小领导(都不是一把手),领导夫人是全职太太,领导的两个孩子都是初中(13岁)去美国上学了。
几年前,这位领导母亲到省会的医院住院,提前一个星期就安排好双人间病房和看护。
说到底,《人民的名义》里省长级别的人物,我这种老百姓日常接触不到,可发挥空间太大了 ;
但是“县长”这种级别的官,对我这种老家就在小县城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某个小学/初中同学/曾经的邻居的某个亲戚 。
县委院里的弯弯绕绕,我知道的可能比挂职五个月的编剧多(吃瓜.jpg)
编辑于 2022-12-17 10:4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纸醉金迷小汾蛋 - 15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东南板根 - 1274 个点赞 👍
因为……
「每户从境外返宁的外籍人士,仙林街道都要建一个专门的微信群,群里有街道班子成员、网格人员、医生、翻译、物业等,自愿居家隔离后的一应生活服务由街道负责。」
「有的老外一次只买4片面包,确保每天吃新鲜的,我们就每天送上门。」
「老外要喝桶装纯净水,一次性购买了4大桶,我们就帮他一桶一桶从小区门口扛到楼上。」
「有一位外国友人买了大件物品,没有电梯,我们硬是派了两个人抬上4楼、送进家里。」
「有个小年轻酷爱淘宝,我们有一天帮他送了20多趟快递……」
「这户老外的高中生儿子过生日,同学把生日礼物送到了家门口,孩子并未出门,觉得很委屈。第二天一大早,街道同心园园长郝智慧立即带着生日蛋糕上门,疏导老外小伙子的委屈心理。」
现实和电视剧之间,现实看起来戏剧性更高。
发布于 2022-12-14 13:1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orchimike - 1013 个点赞 👍
因为真的80后副县长是这个样子的……
人民的名义演的那群官员对于老百姓来说级别太高
99.99%的人除了新闻,都没见过那么高级别的官员
他们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普通人也不知道
体制内的大部分也不知道
群众看那个差不多等于刘姥姥进大观园
眼花缭乱只觉得高端有层次
但是群众很多人包括体制内
都接触过县长和县委书记那个级别的官员
大家拿电视剧演的和身边接触的一对比就发现太假
演的太假自然就不会有好评
尤其从新闻看编剧还去挂职副县半年就更扯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脱离人民已经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更别说那些官了。
晋惠帝问出那句何不食肉糜的的时候一定是发自肺腑的真诚。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编辑于 2022-12-14 17:4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鹿野苑的大迦叶 - 981 个点赞 👍
你以为的《人民的名义》是这样的。
其实观众真正喜欢的人民的名义是这样的
如果让你看这样的人民的名义,你看吗?
《县委大院》也一样。
剧本、选人,哪一样能比的?
发布于 2022-12-14 14:1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怀疑自己做了假律师 - 796 个点赞 👍
99%的人没接触过省级领导,跟着人民的名义,yy 一下,情有可原。
县乡级干部,见得多了,是什么样的,能是那样的吗?
县委大院,你就也别虚构,你就按恩施州陈行甲的经历拍,你试试火不火?
书记县长上下一心,清廉正直有人脉,还能发展不好经济?你糊弄鬼呢?当中国老百姓是非洲土著部落吗?
发布于 2022-12-14 19:5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vladimir - 739 个点赞 👍
1、缺少劲爆题材
说的难听点,没有满足观众窥阴癖的需求。
比如黄磊搞女企业家婚外恋,胡歌老丈人是个反派省级大佬,女常务是靠着做情人上去的,哎,这样就劲爆了,收视率就狂飙了。
2、缺少说服力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火爆?祁同伟占了很大的功劳。
寒门出身,考入名校,成绩优异,被发配乡村。
就这一行经历,共鸣的观众群就海了去了。
有多少人,因为没有背景,奋斗一生,不过尔尔?
有多少人,专业能力拔萃,因为不懂搞关系,而虎落平阳?
又有多少人,没有勇气迈出祁同伟那一步,而看到了祁同伟圆梦的样子。
这些,与祁同伟后来的黑化没有关系,前面的坎坷以足够观众回味了。
侯亮平、钟小艾夫妇,拍的是真实的,他们住着帝都的大房子,不用操心什么学区,一个电话,老季都得客客气气的,而侯亮平与祁同伟能力上有什么区别吗?没有。
不同的,只是侯亮平去了有背景的钟小艾,而祁同伟不愿意娶同样有背景,但大自己十岁的梁璐。
这样的电视剧,观众能不爱看吗?这才是他们眼里平日里看到的真实。
反观县委大院,胡歌是孜孜不倦的,万茜是毫无架子的,夫妻俩活生生的就像教科书里走出来的一样。
黄磊和胡歌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就像上学时两个挚友玩伴一样,共同商量难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法,他们没有各自一派,没有我的人、你的人,没有黄派、胡派。
他们有的忙出了高血压,有的半夜起来去现场。
现实中若是这样,鱼儿与水的关系还会那么紧张吗?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合着电视剧里,只有刁民?
这不科学。
3、只说难处,不剖析原因
第七集里,交通方面又缺钱了,这是实情,都不容易,都难。
像这样的不容易,大院里的不容易,观众都看到了,从第一集看到了第七集。
但不能一味的拍难处,更要拍出造成难处的原因。
糊涂账,一届传一届,泡沫越吹越大,任上都想平稳升迁,走后哪管你揭不开锅。
直到传到胡歌,盖子实在不够了。
这些问题不剖析,只说如今多么多么难,
就像一个男人, 整天腰疼,腿疼,抱怨活着太难,
却不说当年他是怎么抽烟喝酒的。
这,不科学。
发布于 2022-12-13 13:00・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大隐者的深度影评 - 637 个点赞 👍
胡歌再怎么演,也不像老百姓平日看到的县委模样,仅这一点,就足够致命,足够让这部剧脱离实际,疏离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反而更靠近主旋律,让人们觉得又虚又假。
县级政府单位办事是最喜欢摆谱的,屁大点的事都会考验你的人际关系,腐败及复杂程度绝不比《人民的名义》低多少,但在这部剧里看的让人发笑。
你既然装模作样,不敢来真格的,导演又强行找一个连胡歌本人都觉得自己不像官员的人来演这部剧,那也休怪大家觉得你这部剧不行了。
发布于 2022-12-14 14:05・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李嫑嫑 - 595 个点赞 👍
剧本太平了。
这是一个“主旋律命题作文”式的原创剧本,俗称“任务戏”。
而群众喜闻乐见的官场戏,其实是“官斗戏”。
《人民的名义》编剧兼原著作者,周梅森先生,随便拿他一部早期小说,都能轻松把这部《县委大院》给秒了。
1998年,《人间正道》(鲍国安、廖京生,姜华,宋春丽主演),
写的是一个“市委书记吴明雄”带领贫困市的领导班子,如何脱贫致富,反派是一心谋官求私利的“市委肖副书记”,以及他的后台“谢副省长”。
论级别比《县委大院》高了一级,然而,非但不觉得虚假,反而极切合当时现实。该剧也是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收视率超过10%。并获得飞天奖一等奖,金鹰奖优秀剧奖。
剧中饰演“市委陈副书记”的姜华老师,作为男三号,获得飞天奖视帝。
——有趣的是,该剧"大男主"鲍国安老师,此前在94版《三国演义》剧里,也是剧中男三号“曹操”,越过男一号“刘备”(孙彦军)男二号“诸葛亮”(唐国强),拿下飞天奖和金鹰奖的双料视帝。
换了现在的影视圈,那些整天吹自己偶像是“大男主”“大女主”的饭圈粉丝,营销团队,真遇到这种事,早骂翻天了。
之后,则是周梅森创作的黄金时代:
《忠诚》(张国立、焦晃主演)、飞天奖二等奖,收视率8.27%。张国立获得金鹰奖视帝。
《至高利益》(孙海英、何赛飞主演)、飞天奖优秀剧提名,平均收视率7.6%。
《绝对权力》(唐国强,斯琴高娃,高明主演)、金鹰奖优秀剧奖。
然而,2003年的《国家公诉》,(斯琴高娃、高明主演),然而,折腾了两三年,修改达八、九百处,还险些被压剧,只能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这样的地面频道播出,没有在省级卫视上星。
要知道,一部电视剧如果不能及时上星,在央视或省级卫视的黄金档播出,只能压个两三年,然后上地面频道,淹没在众多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剧里,就等于全无水花,难以给制作方带来回报,与根本没拍无异。
像周梅森此后的《我主沉浮》和《我本英雄》,原著小说本身写得很好,比此前几部大作,有过之无不及,
但是不能上星黄金档,没有大额投资,电视剧请不来大咖演员,主演阵容都是用上海话剧院的班底。
事实上,这两部剧的主演,都是上海话剧界的真戏骨,陈逸恒、尹铸胜、何麟、吕凉、黄丽娅、王静……这些老师名气或许不大,演技却是业内公认的炉火纯青,一翻他们的个人简历,全是话剧奖大满贯或准满贯,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金狮奖拿了无数,
近年来,他们偶尔到《长安12时辰》这样的热播剧小试牛刀,饰演“郭力仕”(吕凉)、“林左相”(尹铸胜)这样的角色,不多的戏份,偶露锋芒,精湛功底便令新一代观众刮目相看。
如果论剧作本身的质量,也是周梅森创作的最高峰,代表“官场剧”的最高水准,此前的《人间正道》《忠诚》《绝对权力》,此后的《人民的名义》《突围》皆不能及。
可惜,题材限制,进不了央视和一线卫视黄金档,所以影响力甚微。
《我主沉浮》,2005年杀青,同年先后在浙江经济频道、上海东方电影频道、江苏城市频道、四川电影频道等地面频道播完,没有上星;
《我本英雄》 ,2006年杀青,压剧三年半,2009年底在江苏城市频道首播,没有上星。
所以,周梅森一开始创作的5年,5部大剧,大咖云集,那以后封笔十年, 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作家不想写,编剧不想编,导演不想导,问题是根本没法干。」
直到10年之后,他开始了《人民的名义》小说和剧本的创作。同时,演员阵容中,张丰毅、吴刚张志坚、侯勇、许亚军……再加一群有“国家一级演员”头衔的老戏骨组队,才算是重回巅峰。
事实上,《人义》之所以大获成功,就是能把“官场(斗)剧”写到尺度拿捏得当,外行能看热闹、内行能看门道,雅俗共赏,老少共乐的程度。
然而,既然《人义》播出后,都再没有二轮重播,除白玉兰奖外,也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而周梅森之后两部新作《突围》《大博弈》,都改去写国企题材了,观众们并不那么感兴趣,也是必然。
发布于 2022-12-14 13:01・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狐狸晨曦 - 5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花离笙 - 563 个点赞 👍
对对对,人民群众都是刁民,人民干部鞠躬尽瘁。
06年农业税就取消了,乡里干部是怎么腆着脸挨家挨户敲门又多收了几年的,突然不来了我爸还不放心大年三十亲自送到干部家里,他收的那是心安理得。
乡村大学生补助,其他乡同学都领了,我连个通知都没有,我爸去大队问,支支吾吾不给就算了,你给开个贫困证明是想恶心谁。
传言要拆迁的时候谁家送烟酒就可以明目张胆盖违建,私自盖的就要拆除,送红南京还不收,扔出去,当了一年村委书记好大的官威啊。
职位任免需要代表投票,代表都是50块钱请的群众演员,举手投票都有安排,会计离奇失踪离岗难说是不是剧本。
今年我们县老大进去了,镇会计也进去了,我们的村委书记前两年也被清算了,但缺了人总会补上。切身感受就是,不要求大人们能体察民情,能不添麻烦就非常感谢了。
发布于 2022-12-15 02:1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天干物燥 - 527 个点赞 👍
很多体制外的回答的很长,却都没回答到点上。第一,那几个演员不是小生就是流氓,根本不像基层干部。第二,编剧完全就是把别人当傻子。人民的民义里的省委很多人确实没见过,基层政府多少人没见过?是他们演的这个样吗?三个字:太假了!
发布于 2022-12-13 16:0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阿拉丁 - 434 个点赞 👍
因为这更应该叫县委大院主题宣传片。
首先,这是一个还不错的剧。
他们只是想表现自己工作有多辛苦。多不容易。
你说人民在哪里?
整个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只有刁民。好像所有反对质疑的都是耍小聪明的刁民一样。通篇都表现着着老百姓不知道朝廷的难处的既视感。。
尤其是看到妇联深入基层,团结妇女们的方式,是一起包饺子,我真的是吐了。
反正我这么多年来从来没见到过妇联在哪里。。。。。。有谁的家人吃过妇联的饺子,请联系我删帖。
更新:
关于包饺子剧情,有“理中客”假装看过剧情说我曲解剧情,很有迷惑性和煽动性。我把他的评论置顶了(我尊重每一个给我的回答评论的人,所以即使不同意他的观点,我也给他的评论点赞了)
我能认真截这么多图,我肯定是认真看过原作品才来评价的。如果不是这个地方过于离谱,过于搞笑,我也不会专门截好几遍图。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剧情~
排名莫名靠后了呢。。哈哈哈哈为什么呢?
编辑于 2022-12-15 19:0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当位以节守正出奇 - 412 个点赞 👍
《县委大院》,你比《人民的名义》差在哪?
首先,差在演员选人;其次,差在《县委大院》更像是《镇委大院》;最后,差在剧情推动无对手戏、不写实。
一、先说演员安排,领导无“霸气”,基层无“匪气”,太假
上访、拆迁、数据造假、职场宫斗要素齐,可以说今年的年度大剧《县委大院》,开篇是拔得很高的。悬念、冲突也在不停设置,但看完几集,感觉……八成要高开低走扑街。
首先就是演员安排的差。
黄磊演出的县委书记,真是越看越出戏!
愁眉苦脸的奶油小生,哪有一点点执掌一方的霸气?
这气质,不是更像蜗居里面那个女友跟人跑了的小贝吗?
说起话来,没有一锤定音的决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愁容满面,怎么能带领一个县干部群众?
你已经把束手无策写到了脸上!如何镇得住一方!
杀伐果断、大权在握的成竹在胸才是县委书记该有的风采!
说句不敢说的,走路摇摇晃晃的张嘉译如果来演这个角色,肯定比他要演的好。
没有一点城府的人畜无害脸真是出戏!
如果你喜欢看综艺,更容易被带偏,直接联想到那个极限挑战嬉笑怒骂的家伙。
喜欢上综艺的黄磊演绎起县太爷来显得人虚气短,假模假样的像小孩子在过家家。
成也综艺,败也综艺,一个演员综艺上多了,往往就和大屏幕、和大角色绝缘了,因为综艺来的快,轻轻松松挣了,谁还去苦哈哈琢磨剧本?
张涵予、张译都说过,像刘亦菲等更不可能随便上综艺。所以, 反过来,上综艺的往往是演艺生涯到了天花板甚至下坡路的才会去变现。
《小别离》《小欢喜》《小敏家》之后的黄磊再无惊喜,只剩油腻。
胡歌演的差在哪呢?
没有一点当官的样子,更像一个文艺中年或者中学老师甚至忧郁的律师,这个县长演的比梅长苏差太远了。
给人感觉一直端着,没有入戏,倒是一直在出戏。
形象气质和真实的县领导差别太大了,太帅这可以理解,女观众喜爱,
但是,你一个县长下乡穿的一尘不染,天再热都不出汗,就和抗战神剧里面穿着紧身连衣裙的敌后女战士一样不真实了。
你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县长,要统筹全县的发展,要管财政、民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等,每天是开不完的会,怎么可能天天板板正正一尘不染去街坊邻居家?
王骁等配角们反而比主角要出彩的多。
尤其是村支书任程伟,处处接地气,真实!你看他第一集一边跟着镇里一把手去截访,一边又偷偷给厂里的几个人发信息提醒去哪闹,还提前教他们话术!双面间谍村支书!
形象语言处处都丝滑,没有一点“演”的成分在里面。狡黠的村支书,很容易因为接地气被观众喜欢上的。
演过《风吹半夏》的陈宇宙在《大院》中变成了“官场老油条”,眼神和表情非常到位,很出彩,仿佛身边的同事。张新成演的初来乍到的新录用公务员也比较贴合实际。
再说剧情设计,明显太小家子气了
编剧们肯定没有一个在体制内呆过的,还宣传说演员跟班县里跟了半年学习!
但连基本的流程都没掌握啊!
先说一集,上任环节。
县长来,是不是要召开全县大会,让各个部门的头头都出场认识一下?
起码,县里四大班子要凑齐吧?不是两大班子,人大和政协都是县处级的。
一个县长上任,会让市里组织部长等你,你说你上厕所去了?你不提前等候?你一点点时间掌控能力没有?
插一句话,剧里面的市委组织部长,言行举止等方面看,倒是完全符合一个厅官的形象。
不要小看上面俩人吃个便饭,实际情况是他们俩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很难很难这样坐下来拉家常一样吃便饭的。就像《人民的名义》里面不会安排剧情让李达康和高育良这样没事吃个便饭我给你剥蒜吗?某种程度上也是岗位决定的。
再说到任后开展工作情节
城关镇一把手处理拆迁,一个兵不带!这可是按照正常下一个副县长的储备干部。
鹿泉乡一把手处理上访,一个兵不带,带了个村支书还要给他开车!
那么多副乡长副书记跑哪去了?
拆迁正常推进中的困难,县里一把手、二把手齐刷刷去解决,他们真这么闲吗?不出大的事件的时候,这些工作肯定是乡镇、街道最高到分管副县长来牵头的!
你一个县里的一把手二把手天天去忙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怎么统筹全县的大事?这明显与实际不符。
往暗黑方面来说,这些冲上去打头阵的工作,办好了没有县里书记和县长的一点好处,出了差错却成了当事人!损害自己威信甚至会连累仕途,你觉得他们都会没事干就抢着去干这脏活?
往领导艺术上说,一点点小时就把县委书记和县长齐刷刷怼上去了,这就好比打牌,你开局就把四个2王炸都扔下来了,然后你咋玩?
后面群众再有进一步要求的时候,你们县还有退路吗?你去请市长来给他们谈?
正常情况下,是股级科级盯着解决都足够了。然后才是层层升级(如果必要的话)。
再说,其他情节硬伤。
拿下小油坊,用“纳税额”作为“要挟”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个体工商户本来就没几个税,你拿食品安全都更可信一点。
黄磊走访发现了女人当家,就让妇女工作领导带头上阵,这还讲得通。
但是,县妇联主席包顿饺子就把事儿搞定了,核心利益不值一顿饺子,你信吗?
当群众傻吗?
第三、第四集里面,政府的常务会,怎么各个乡镇的书记来汇报了?明显是乡长们的会议啊。
申请10台办公电脑要到常务会研究?牛根生说当年他在伊利被刁难,买个拖把扫把都没签字权,一样的夸张。
拆坟这个工作,在南方工作难度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你刨了别人祖坟,别人不找你拼命?这是一个鞠躬就能解决的吗?想想这件事的素材是河南南边某地搞的,当时影响有多大?四方声讨络绎不绝。
剧里面的开会座次也有问题。
机关,不是民企,
所以,县委书记一般不会独自一人坐一边,让其他人坐对面。除非是讲课之类的情况。
正常会议,是和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等县领导坐在窗户一侧,以书记为中心排开坐。
这是会务安排的常识!
刘涛饰演的宣传部长,一个堂堂县委常委,居然没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
新入职的年轻普通干部倒是演的很像,但还是情节上有败笔。
新人报到,按照惯例会是带着去认门,相关领导和科室那晃一晃的。
不然,要你人事科干什么?
林志为是剧中的初入组织小白,第一天上班和我一摸一样,谁也不认识,不知道该干点啥。
热心的帮同事分担点工作,熬夜加了班,最后却被另一个同事抢功,这事有几个人没经历过。
我们再看道具硬伤
如图,政府大楼的牌子明显错了。
任何一县政府前面都不会加上某某市。
八成是编剧看到了某某乡镇的牌子前面加了某某县,就以此类推了。
上面这个领导讲话,只要是在体制内写过一点点材料的,也能一眼看出来,字体不对、行间距不对。
体制内对材料格式规范是有明确要求的,除非是某人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讲话稿就打印大一点。
综上所述,剧本打磨的还远远不够!
硬是让编剧把《县委大院》演成了《乡镇大院》。
那么,我们再对比一下剧情设计上和《人民的名义》差距在哪
《县委大院》可以排在最前头的差距就是缺少了斗争主线!
没有斗争主线,剧情拿什么推进?
梅晓歌、两任书记、乡镇书记……等等人员似乎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他们没有七情六欲,
他们有的只是认识的冲突,
要环保优先还是经济优先的冲突!
你信吗?
能产生共情吗?
我们再看看《人民的名义》:
反腐是不是阻力重重?
李达康就一定是对的吗?他的残酷无情,一心追求政绩,没有错,但是他又何尝不是甩锅高手?
他的副手甚至老婆是不是前仆后继出了问题?真实不真实?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多少官员身边人干偷鸡摸狗的事儿?
高育良没有好结局,但是他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他半辈子教书育人,半辈子走向仕途,偏向提拔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学生,他基本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只在一件公事和一件私事上犯了大错,就再没有了退路,是不是更有血有肉?
祁同伟就是一坏到底吗?他曾经因公负伤到差点丢命,可是还是因为喜欢他的女人利用父亲权力来了一次“权力的小小任性”就让他在偏远的地方再无出头之日,然后绝望的他黑化了。
这个坏人是不是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他是不是也曾想做个好人?
你看完有没有感受到小人物在权势面前命如蝼蚁?
赵瑞龙商人就是图利,他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靠关系发家致富远远比靠本事容易的多。
哪怕是有危险了,总能在关键时刻接到关键的电话!
对比一下,《县委大院》除了把体制内官话套话表现的不错,把新人菜鸟的喜怒哀乐展现的不错,它展现的大人物有血肉吗?
是不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模糊,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难道《大院》的对手戏“反派们”就是撒泼打滚的拆迁户?做假账的粮油店?反对迁坟的乡亲们?
所以,我们拿《人民的名义》来比较,就会发现《大院》表面上是缺对手戏,
实际上是缺写实!
《人民的名义》值得三刷四刷,《大院》你觉得值得吗?
最后,我们再聊聊这个剧的亮点吧。
我感觉第8集,还是惊喜满满的,真实再现了县市区之间抢项目,向上级争取项目、迎接检查调研的工作情况,总算有了你追我赶的感觉!
专门写了个豆腐块,欢迎一起探讨
《县委大院》第8集,精彩开始:总算切入到中国式人情社会赛道 - 西北小哥的文章
发布于 2022-12-14 03:09・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西北小哥 - 392 个点赞 👍
《县委大院》生动的刻画了一群优秀的,先进的,清廉的领导干部,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消灭了落后的,愚昧的,贫穷的人民群众。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民群众又当回了历史中的那个大反派,整天干一些让领导们头疼的事。
编辑于 2022-12-15 13:3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吴心聚 - 34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夜北风紧 - 272 个点赞 👍
看下来只有一个疑惑,在如此落后愚昧又贪婪,见识如同井底之蛙一般的人民之中,是怎么才能产生这样清正廉洁志趣高雅的领导?
毕竟你们也承认自己“来自于群众,是人民的儿子”,对吧?
发布于 2022-12-19 10:54・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无力的善良 - 147 个点赞 👍
县委大院是用来邀功的,让人看看人民的公仆是多么不容易,不是来捅窗户纸的。
县委书记来劝油坊主搬迁,搞笑呢。我们这强拆摔残人了,连个镇长都见不着。
右下角那个礼赞新时代是跟你开玩笑的吗?人民的名义后面在电视台重播过一回吗?县委大院将来是要巡回播放的。
发布于 2022-12-14 11:58・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