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为什么《县委大院》没能像《人民的名义》那样成为爆款?

番石榴
412个点赞 👍

《县委大院》,你比《人民的名义》差在哪?

首先,差在演员选人;其次,差在《县委大院》更像是《镇委大院》;最后,差在剧情推动无对手戏、不写实。


一、先说演员安排,领导无“霸气”,基层无“匪气”,太假

上访、拆迁、数据造假、职场宫斗要素齐,可以说今年的年度大剧《县委大院》,开篇是拔得很高的。悬念、冲突也在不停设置,但看完几集,感觉……八成要高开低走扑街。

首先就是演员安排的差。

黄磊演出的县委书记,真是越看越出戏!

愁眉苦脸的奶油小生,哪有一点点执掌一方的霸气?

这气质,不是更像蜗居里面那个女友跟人跑了的小贝吗?

说起话来,没有一锤定音的决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愁容满面,怎么能带领一个县干部群众?

你已经把束手无策写到了脸上!如何镇得住一方!

杀伐果断、大权在握的成竹在胸才是县委书记该有的风采!

说句不敢说的,走路摇摇晃晃的张嘉译如果来演这个角色,肯定比他要演的好。

没有一点城府的人畜无害脸真是出戏!

如果你喜欢看综艺,更容易被带偏,直接联想到那个极限挑战嬉笑怒骂的家伙。

喜欢上综艺的黄磊演绎起县太爷来显得人虚气短,假模假样的像小孩子在过家家。

成也综艺,败也综艺,一个演员综艺上多了,往往就和大屏幕、和大角色绝缘了,因为综艺来的快,轻轻松松挣了,谁还去苦哈哈琢磨剧本?

张涵予、张译都说过,像刘亦菲等更不可能随便上综艺。所以, 反过来,上综艺的往往是演艺生涯到了天花板甚至下坡路的才会去变现。

《小别离》《小欢喜》《小敏家》之后的黄磊再无惊喜,只剩油腻。

胡歌演的差在哪呢?

没有一点当官的样子,更像一个文艺中年或者中学老师甚至忧郁的律师,这个县长演的比梅长苏差太远了。

给人感觉一直端着,没有入戏,倒是一直在出戏。

形象气质和真实的县领导差别太大了,太帅这可以理解,女观众喜爱,

但是,你一个县长下乡穿的一尘不染,天再热都不出汗,就和抗战神剧里面穿着紧身连衣裙的敌后女战士一样不真实了。

你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县长,要统筹全县的发展,要管财政、民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等,每天是开不完的会,怎么可能天天板板正正一尘不染去街坊邻居家?

王骁等配角们反而比主角要出彩的多。

尤其是村支书任程伟,处处接地气,真实!你看他第一集一边跟着镇里一把手去截访,一边又偷偷给厂里的几个人发信息提醒去哪闹,还提前教他们话术!双面间谍村支书!

形象语言处处都丝滑,没有一点“演”的成分在里面。狡黠的村支书,很容易因为接地气被观众喜欢上的。

演过《风吹半夏》的陈宇宙在《大院》中变成了“官场老油条”,眼神和表情非常到位,很出彩,仿佛身边的同事。张新成演的初来乍到的新录用公务员也比较贴合实际。

再说剧情设计,明显太小家子气了

编剧们肯定没有一个在体制内呆过的,还宣传说演员跟班县里跟了半年学习!

但连基本的流程都没掌握啊!

先说一集,上任环节。

县长来,是不是要召开全县大会,让各个部门的头头都出场认识一下?

起码,县里四大班子要凑齐吧?不是两大班子,人大和政协都是县处级的。

一个县长上任,会让市里组织部长等你,你说你上厕所去了?你不提前等候?你一点点时间掌控能力没有?

插一句话,剧里面的市委组织部长,言行举止等方面看,倒是完全符合一个厅官的形象。

不要小看上面俩人吃个便饭,实际情况是他们俩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很难很难这样坐下来拉家常一样吃便饭的。就像《人民的名义》里面不会安排剧情让李达康和高育良这样没事吃个便饭我给你剥蒜吗?某种程度上也是岗位决定的。

再说到任后开展工作情节

城关镇一把手处理拆迁,一个兵不带!这可是按照正常下一个副县长的储备干部。

鹿泉乡一把手处理上访,一个兵不带,带了个村支书还要给他开车!

那么多副乡长副书记跑哪去了?

拆迁正常推进中的困难,县里一把手、二把手齐刷刷去解决,他们真这么闲吗?不出大的事件的时候,这些工作肯定是乡镇、街道最高到分管副县长来牵头的!

你一个县里的一把手二把手天天去忙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怎么统筹全县的大事?这明显与实际不符。

往暗黑方面来说,这些冲上去打头阵的工作,办好了没有县里书记和县长的一点好处,出了差错却成了当事人!损害自己威信甚至会连累仕途,你觉得他们都会没事干就抢着去干这脏活?

往领导艺术上说,一点点小时就把县委书记和县长齐刷刷怼上去了,这就好比打牌,你开局就把四个2王炸都扔下来了,然后你咋玩?

后面群众再有进一步要求的时候,你们县还有退路吗?你去请市长来给他们谈?

正常情况下,是股级科级盯着解决都足够了。然后才是层层升级(如果必要的话)。

再说,其他情节硬伤。

拿下小油坊,用“纳税额”作为“要挟”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个体工商户本来就没几个税,你拿食品安全都更可信一点。

黄磊走访发现了女人当家,就让妇女工作领导带头上阵,这还讲得通。

但是,县妇联主席包顿饺子就把事儿搞定了,核心利益不值一顿饺子,你信吗?

当群众傻吗?

第三、第四集里面,政府的常务会,怎么各个乡镇的书记来汇报了?明显是乡长们的会议啊。

申请10台办公电脑要到常务会研究?牛根生说当年他在伊利被刁难,买个拖把扫把都没签字权,一样的夸张。

拆坟这个工作,在南方工作难度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你刨了别人祖坟,别人不找你拼命?这是一个鞠躬就能解决的吗?想想这件事的素材是河南南边某地搞的,当时影响有多大?四方声讨络绎不绝。

剧里面的开会座次也有问题。

机关,不是民企,

所以,县委书记一般不会独自一人坐一边,让其他人坐对面。除非是讲课之类的情况。

正常会议,是和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等县领导坐在窗户一侧,以书记为中心排开坐。

这是会务安排的常识!

刘涛饰演的宣传部长,一个堂堂县委常委,居然没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

新入职的年轻普通干部倒是演的很像,但还是情节上有败笔。

新人报到,按照惯例会是带着去认门,相关领导和科室那晃一晃的。

不然,要你人事科干什么?

林志为是剧中的初入组织小白,第一天上班和我一摸一样,谁也不认识,不知道该干点啥。

热心的帮同事分担点工作,熬夜加了班,最后却被另一个同事抢功,这事有几个人没经历过。


我们再看道具硬伤


如图,政府大楼的牌子明显错了。

任何一县政府前面都不会加上某某市。

八成是编剧看到了某某乡镇的牌子前面加了某某县,就以此类推了。

上面这个领导讲话,只要是在体制内写过一点点材料的,也能一眼看出来,字体不对、行间距不对。

体制内对材料格式规范是有明确要求的,除非是某人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讲话稿就打印大一点。

综上所述,剧本打磨的还远远不够!

硬是让编剧把《县委大院》演成了《乡镇大院》。

那么,我们再对比一下剧情设计上和《人民的名义》差距在哪

《县委大院》可以排在最前头的差距就是缺少了斗争主线!

没有斗争主线,剧情拿什么推进?

梅晓歌、两任书记、乡镇书记……等等人员似乎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他们没有七情六欲,

他们有的只是认识的冲突,

要环保优先还是经济优先的冲突!

你信吗?

能产生共情吗?

我们再看看《人民的名义》:

反腐是不是阻力重重?

李达康就一定是对的吗?他的残酷无情,一心追求政绩,没有错,但是他又何尝不是甩锅高手?

他的副手甚至老婆是不是前仆后继出了问题?真实不真实?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多少官员身边人干偷鸡摸狗的事儿?

高育良没有好结局,但是他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他半辈子教书育人,半辈子走向仕途,偏向提拔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学生,他基本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只在一件公事和一件私事上犯了大错,就再没有了退路,是不是更有血有肉?

祁同伟就是一坏到底吗?他曾经因公负伤到差点丢命,可是还是因为喜欢他的女人利用父亲权力来了一次“权力的小小任性”就让他在偏远的地方再无出头之日,然后绝望的他黑化了。

这个坏人是不是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他是不是也曾想做个好人?

你看完有没有感受到小人物在权势面前命如蝼蚁?

赵瑞龙商人就是图利,他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靠关系发家致富远远比靠本事容易的多。

哪怕是有危险了,总能在关键时刻接到关键的电话!

对比一下,《县委大院》除了把体制内官话套话表现的不错,把新人菜鸟的喜怒哀乐展现的不错,它展现的大人物有血肉吗?

是不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模糊,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难道《大院》的对手戏“反派们”就是撒泼打滚的拆迁户?做假账的粮油店?反对迁坟的乡亲们?

所以,我们拿《人民的名义》来比较,就会发现《大院》表面上是缺对手戏,

实际上是缺写实!

《人民的名义》值得三刷四刷,《大院》你觉得值得吗?


最后,我们再聊聊这个剧的亮点吧。

我感觉第8集,还是惊喜满满的,真实再现了县市区之间抢项目,向上级争取项目、迎接检查调研的工作情况,总算有了你追我赶的感觉!

专门写了个豆腐块,欢迎一起探讨

《县委大院》第8集,精彩开始:总算切入到中国式人情社会赛道 - 西北小哥的文章

发布于 2022-12-14 03:09・IP 属地新疆
西北小哥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