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拼好饭】大牌外卖,天天低价,0起送费0配送费,低价吃好饭!
共8个回答0条评论
分享
美团外卖拼好饭,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呢?你用过吗?
小唐子子
排序方式:被封时间
时间排序由新到旧
- 19 个点赞 👍
美团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我既点拼好饭,基本就10-15块钱,下班兼职也送外卖,每单5块钱,就这种单,你猜商家和美团怎么赚钱?
事实上,如果美团单单只接这种二三十以下的单,那么美团是必然亏损的,美团估计很快就倒闭了。但是,经常有富哥点一两百的外卖,美团抽四五十,而只给骑手5块,那么美团就赚大了。
从这个角度讲,美团是狠狠薅10%对钱不敏感的富哥羊毛,然后补贴给90%精打细算算满减的穷哥。这美团是真正的劫富济贫,是真正的二次分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查看全文>>
搬砖搬砖搬砖 - 1 个点赞 👍
看了看前面好几个回答没答到点子上的
拼好饭提供的价值在于调配运力
多个单点在同一地址,骑手只跑一趟就行了,省的是运力,即配送费
查看全文>>
q2e4t6u - 1 个点赞 👍
打开家里冰箱,图一鸡翅根,鸡腿排,牛仔骨。图二薯条。
从冰箱拿出来放进烤箱(空气炸锅)一会就可以吃了。
拼好饭就是在巷子里租个地方重复以上流程。
查看全文>>
黄大头 - 1 个点赞 👍
作为一个美团众包骑手,我只想说点拼好饭一定要慎重。
绝大多数拼好饭的制作环境,如果你亲自去看过,你会恶心的吃不下饭。
我也点拼好饭,但我基本只点奶茶。霸王茶姬,茶颜悦色之类的大品牌是不会自降身价参与拼好饭的,但是吾饮良品、蜜雪冰城之类的都有参与。偶尔花比店里现点还便宜的钱点一杯奶茶冷饮喝也是不错的。
至于正餐小吃,我只点我线下去过的店。比如兰州拉面的饺子什么的,有些马香远、老乡鸡之类的品牌餐饮也会推出出拼好饭套餐,吃的放心。
配送这块,我送拼好饭经常有配送费超过顾客实际支付金额的情况,很多人会好奇这样平台和商家怎么赚钱?
平台肯定不会亏,美团不过是让出一点大头的利润补贴到拼好饭的配送费里罢了。商家也不会因为骑手配送费超过支付金额而一毛钱都拿不到。总体来说只要你会挑选,拼好饭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很实惠的。
查看全文>>
流浪巨引源 - 278 个点赞 👍
前几天,我在深圳湾,想点个外卖,打开美团时,居然看到 “拼好饭”入口,内心非常震撼。“拼好饭”踏进“深圳湾”,这剧情,相当于外卖版的流星花园,“杉菜踏进了贵族学校英德学院”。在按照城市建设、城景风光、进驻企业、周边商圈,是要被划分到《小时代》的地方,在均价50+的餐厅外卖包围圈里,“拼好饭”是怎么生存的……
因为好奇,我点开了拼好饭页面,带着像要去逛外卖的“古董玉石市场”的警惕:担心售卖的东西真假、好坏难辨;怀疑进驻的餐厅长着只能“网恋”的脸; 表面占便宜实际全是坑……没想到,进去的感觉,像到了外卖的“奥特莱斯”,都是“熟悉的面孔”,日常也会点的“大牌”:Tims、马记永、汉堡王、老乡鸡……然后,标价低到,比起用“降价”,动词用“跌”形容更恰当。甚至还有个位数就能吃的连锁正餐、奶茶、小吃,比如库迪、蜜雪、老乡鸡、塔斯汀……
拼好饭上线大牌外卖,“爆品一口价”专区,上美团搜【606拼002】,或者点击下方卡片,跟胖崽一起下单,1.9元起吃大牌
爆品一口价卖的,不是“穷鬼套餐”,这价格的近义词应该是“霸王餐”。
Tims的鸿运蛇果美式,我之前用了买一送一的券,叠加95折优惠,亲自去拿,算下来,竟然没有“拼好饭”便宜?!
多重优惠下的购买价 “拼好饭”标价 更离谱的是,几块钱的外卖,还免配送费,要知道,我日常点外卖,看到4.9、3.9、6.9……这类数字,一般旁边都带着提示——“还需4.9、3.9、6.9……元达到起送价”。
因为我既不是“商家”,也不是“骑手”,所以当时对“拼好饭”的直接感受是——“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毕竟“又便宜又好用”的,除了“公司里的我(们)”,不敢想还有其它同类存在。
但想了一下,“拼好饭”的现状,很像“咖啡”的过往。咖啡一杯卖30+也不是很多年前的事,10元以下咖啡刚出现时,虽然迅速占据年轻人消费群体,引起舆论,但主流市场一片不看好与看不上,结果现在平价咖啡既是主流,也是潮流。平价咖啡品牌也没有“亏”到倒闭,反而越来越多。
所以我觉得,当大量连锁餐饮也进驻“拼好饭”,“拼好饭”就肯定不是“亏钱买卖”,“拼好饭”的便宜,也不可能靠“偷工减料”、“压榨商家”、“剥削骑手”做到。它一定是有道理,有逻辑,有可持续发展性,是通过算法提高效率,让每一份饭获得“精算过的极限性价比”。
“拼好饭”,拼的是“饭”,更是“人”
大家都说,跟传统外卖比,“拼好饭”就是从“零售”转为了“团购”,但我想了下整个流程,跟“团购”主靠“拼大量的货”,以获得“优惠价”相比,还是有差别的,外卖的“拼好饭”,拼的是“饭”,更是“人”。传统外卖模式,1个人下一个外卖单,需要一个厨师做,一个骑手送,而“拼好饭”多人同时拼单,集中时段下单,同一片区集中配送,等于几个人,只需要一个厨师做(一锅炒),一个骑手配送,通过平台跟大数据智能化调配,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人工成本的摊薄,比食材成本的摊薄,更重要。
“拼好饭”,让利的是效率,不是人
“拼好饭”里的餐饮品牌多,但每一家餐厅,上架的食品种类并不算多。不太恰当地比喻,我认为在“拼好饭”模式下,餐厅已经不是餐厅,是“工厂”,食材进货量更可控,同一食材大量进货压缩成本。厨师也变成了“打螺丝钉的”,追求的是高效率,批量制作、标准化流程,快速出餐,所以最终的成品饭也是“工厂价”,肯定是最便宜的。
另一方面,骑手从“专车司机”变成了“拼车司机”,别看对于“乘客”来说,“拼车”付的费用少了,但从“司机”角度,去同一个目的地搭载更多“乘客”,花同样时间,赚得不一定比“专车司机”少。
“拼好饭”,不精致的一日三餐
好像现在提到“拼好饭”,有一种调侃的意味,但在我看来,同一家店,拼好饭跟贵价外卖的差别,就是“大城市的精英”过年回乡前后的形象差,只是减少了精致的外壳,本质并不会有啥变化。如果没点“拼好饭”时,多花钱的外卖不会让人产生虚荣感,那点“拼好饭”时,就无需因为少花钱,而有羞耻感。
上美团搜【606拼002】,或者点击下方卡片,跟胖崽一起薅羊毛,1.9元喝蜜雪、9.9元大牌通吃!
一家探店时给过优秀的咖啡店,它的标语是“只为1%的人提供咖啡”,虽然我还蛮喜欢它家的口味,但日常我就是那“99%”,去Manner都要自带杯减5元。
我希望“拼好饭”的未来,是平价咖啡的“现在”。
查看全文>>
胖崽 - 2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q2e4t6u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懒da王 - 0 个点赞 👍
这价格你敢信呀?1.9元的奶茶,3元的汉堡,8元的宫保鸡丁盖饭,乍一看,仿佛直接退回到20年前。这可不是穿越,而是美团拼好饭的日常价格。
2020年,美团悄悄上线了拼好饭功能。当时很多人看到价格表,眼珠子差点掉出来。用户点外卖的那份钱,平台要抽成,商家要付配送费,还得保证盈利,一枚硬币掰成四瓣花,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呢?所以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心想现在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这个价格怎么可能赚钱,这根本不符合商业规律啊。
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就像当年拼多多差点把传统电商巨头打得满地找牙,拼好饭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业务,同样用4年时间实现了日订单800万、年订单量11.6亿、用户总量1.2亿人,相当于每4个点外卖的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用拼好饭。如此庞大的用户市场,自然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场,像华莱士、百道、蜜雪冰城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纷纷从传统外卖业务中腾出一块“好地”,分给低价的拼好饭。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玩法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到底能不能赚钱,又是谁赚到了呢?这么便宜的饭,消费者到底能不能放心点?
要理解拼好饭,字面意思就是好几个人拼一单。消费者点餐时会自动和其他已点餐的订单进行拼单,如果不想拼,也可以花几毛钱买一个免拼福利,直接下单。比如说你今天想吃烤肉饭,如果是普通外卖,就是选一家评分高的店铺,在里面选购种类,想买套饭买汤、想加料加料,最后下单。
而打开拼好饭的主页,推荐首页都是一个个单品和套餐,弱化了店铺的存在感。这些套餐也不接受加料和备注,用户只能选完后拼单付钱,就像打车的一口价。有用户做过对比调查,在同一家店点一份广州烧鸭配饭,单独点要掏28.8元,而选择拼单只需要11.2元。对于每天都要吃外卖的打工人来说,一天就能省下17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500块。如果你想每顿都吃上肉,又想让钱包喘口气,想不选拼好饭都难。
但这么便宜的价格真的不会让商家赔钱吗?在理想状态下,虽然低价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但价格一便宜,点餐的人就多了。而且用户集中下单,也方便商家集中出餐,骑手实现集中送餐,整体提高了配送效率,最终三方都能实现薄利多销。
咱们就打个比方,原本一份烧鸭饭,商家能赚个8元左右,在拼好饭模式下,利润被压缩到2到3元,但因为多卖出了3份,最终到手的钱还是差不多的。哎,这里是不是就有一个逻辑漏洞了呢?虽然赚的钱一样,但出餐量增加了,这成本计算好像有点对不上账了。
所以,拼好饭的忠实受众也不得不承认,缺斤少两那也是常见问题,原本一份饭里是盛满烧鸭,现在可能被压缩到只剩三四块。不少消费者也说了,我都点拼好饭了,还有啥自行车呀,只要主食够吃能吃饱就算不错了。至于剩饭剩菜啥的,倒是不用太担心,一是拼好饭每天那么多单量,哪来的剩菜剩饭呀?二是依赖拼好饭的商家,这一类订单甚至能占到总订单的60%,坏评一旦传出去,相当于自砸招牌,很少有人敢这么玩。
不过也要注意了,前面说的只是理想的情况。对于商家来说,除了砍成本、加单量,还要应对平台不断收紧的政策。最初做拼好饭,有个新手保护期,评价和订单数量都能和主站完全打通,相当于拼好饭巨大的单量能变相地带动店铺的曝光量,将主站的普通外卖也能卖得更好。
但三个月后,“口子”就收紧了,和主站互通的时间也结束了,商家只能进一步依赖拼好饭的薄利多销订单,这样的变化进一步让赚钱变得更难。
同时,拼好饭里还有一种常见的爆款活动。比方说你家的某个单子销量还不错,稳定在130单以上,就能被平台推荐参加活动,优先推荐到用户的手机上。但一款单品很难一直是爆款,一旦单量下滑就会逐渐从拼好饭推荐榜单上掉下,最后取消爆款资格。
到了这种时候,商家只能咬咬牙、狠狠心,再便宜1块钱,就能参加一个叫超级爆款的活动。据说就这区区1块钱的差价,带来的可是300单和150单的单量差距。而这些爆款活动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商家们陷入到了更加疯狂的内卷漩涡,一旦销量有下滑迹象,就必须立即降价自救,否则就会被砍掉爆款资格,这场没有尽头的价格马拉松,谁先停下来,谁就出局。因此,也有很多商家没法节省成本,而是直接选择退出战场,同样逃不过低价魔咒的还有配送员。
有的用户反映,很多骑手拒绝将拼好饭的餐品送上楼,还有的故意放在垃圾桶上、厕所门口。骑手们消极反抗的原因也很简单,拼好饭的配送费太低,有的时候甚至直接没有费用。
原本在二线城市,骑手在高峰期送一单外卖就能拿到5元左右的配送费,如果下雨了,还有额外的天气补贴。但拼好饭配送费被压缩到3元左右,而且没有任何补贴。同时,送外卖最花时间的就是等待出餐和送到指定用户门口,这两项的时间节省下来,外卖小哥才能多跑单子,勉强赚到和以前普通外卖一样的收入。
那既然拼好饭那么难跑,不接不行吗?你想想,现在拼好饭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骑手们也是实属无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对于骑手来说,就算不接拼好饭,但主站外卖的单子也减少了,收入的下滑,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实在是太致命了。
降级消费的风刮到餐饮行业,其实是一种必然,拼好饭之所以能在美团跑通,正是因为它戳中了市场的痛点,有足够多的人在等待这样一个选择。放在其他外卖平台上,未必能做得这么火热。这些订单的背后,可能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风吹日晒的工地工人、清晨就开始忙碌的环卫工,就像拼多多上那些9.9元的羽绒服,在城市人眼中可能纯属搞笑,但在贫困山区却收获了清一色的好评。低价并不只是营销策略,还给底层人民提供了一种选择。
当然,拼好饭虽然火起来了,但并不是已经完美了,商家的血泪内卷、骑手的压力和妥协,都不应该被消费者的好评声淹没,未来如何平衡好三方利益,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调整。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都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共赢。在这场低价革命中,或许我们需要问自己:真正的好坏到底由谁来评判呢?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发布于 2025-04-08 20:02・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苏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