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美团外卖拼好饭,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呢?你用过吗?

小唐子子

这价格你敢信呀?1.9元的奶茶,3元的汉堡,8元的宫保鸡丁盖饭,乍一看,仿佛直接退回到20年前。这可不是穿越,而是美团拼好饭的日常价格。


2020年,美团悄悄上线了拼好饭功能。当时很多人看到价格表,眼珠子差点掉出来。用户点外卖的那份钱,平台要抽成,商家要付配送费,还得保证盈利,一枚硬币掰成四瓣花,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呢?所以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心想现在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这个价格怎么可能赚钱,这根本不符合商业规律啊。


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就像当年拼多多差点把传统电商巨头打得满地找牙,拼好饭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业务,同样用4年时间实现了日订单800万、年订单量11.6亿、用户总量1.2亿人,相当于每4个点外卖的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用拼好饭。如此庞大的用户市场,自然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场,像华莱士、百道、蜜雪冰城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纷纷从传统外卖业务中腾出一块“好地”,分给低价的拼好饭。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玩法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到底能不能赚钱,又是谁赚到了呢?这么便宜的饭,消费者到底能不能放心点?


要理解拼好饭,字面意思就是好几个人拼一单。消费者点餐时会自动和其他已点餐的订单进行拼单,如果不想拼,也可以花几毛钱买一个免拼福利,直接下单。比如说你今天想吃烤肉饭,如果是普通外卖,就是选一家评分高的店铺,在里面选购种类,想买套饭买汤、想加料加料,最后下单。


而打开拼好饭的主页,推荐首页都是一个个单品和套餐,弱化了店铺的存在感。这些套餐也不接受加料和备注,用户只能选完后拼单付钱,就像打车的一口价。有用户做过对比调查,在同一家店点一份广州烧鸭配饭,单独点要掏28.8元,而选择拼单只需要11.2元。对于每天都要吃外卖的打工人来说,一天就能省下17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500块。如果你想每顿都吃上肉,又想让钱包喘口气,想不选拼好饭都难。


但这么便宜的价格真的不会让商家赔钱吗?在理想状态下,虽然低价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但价格一便宜,点餐的人就多了。而且用户集中下单,也方便商家集中出餐,骑手实现集中送餐,整体提高了配送效率,最终三方都能实现薄利多销。


咱们就打个比方,原本一份烧鸭饭,商家能赚个8元左右,在拼好饭模式下,利润被压缩到2到3元,但因为多卖出了3份,最终到手的钱还是差不多的。哎,这里是不是就有一个逻辑漏洞了呢?虽然赚的钱一样,但出餐量增加了,这成本计算好像有点对不上账了。


所以,拼好饭的忠实受众也不得不承认,缺斤少两那也是常见问题,原本一份饭里是盛满烧鸭,现在可能被压缩到只剩三四块。不少消费者也说了,我都点拼好饭了,还有啥自行车呀,只要主食够吃能吃饱就算不错了。至于剩饭剩菜啥的,倒是不用太担心,一是拼好饭每天那么多单量,哪来的剩菜剩饭呀?二是依赖拼好饭的商家,这一类订单甚至能占到总订单的60%,坏评一旦传出去,相当于自砸招牌,很少有人敢这么玩。


不过也要注意了,前面说的只是理想的情况。对于商家来说,除了砍成本、加单量,还要应对平台不断收紧的政策。最初做拼好饭,有个新手保护期,评价和订单数量都能和主站完全打通,相当于拼好饭巨大的单量能变相地带动店铺的曝光量,将主站的普通外卖也能卖得更好。


但三个月后,“口子”就收紧了,和主站互通的时间也结束了,商家只能进一步依赖拼好饭的薄利多销订单,这样的变化进一步让赚钱变得更难。


同时,拼好饭里还有一种常见的爆款活动。比方说你家的某个单子销量还不错,稳定在130单以上,就能被平台推荐参加活动,优先推荐到用户的手机上。但一款单品很难一直是爆款,一旦单量下滑就会逐渐从拼好饭推荐榜单上掉下,最后取消爆款资格。


到了这种时候,商家只能咬咬牙、狠狠心,再便宜1块钱,就能参加一个叫超级爆款的活动。据说就这区区1块钱的差价,带来的可是300单和150单的单量差距。而这些爆款活动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商家们陷入到了更加疯狂的内卷漩涡,一旦销量有下滑迹象,就必须立即降价自救,否则就会被砍掉爆款资格,这场没有尽头的价格马拉松,谁先停下来,谁就出局。因此,也有很多商家没法节省成本,而是直接选择退出战场,同样逃不过低价魔咒的还有配送员。


有的用户反映,很多骑手拒绝将拼好饭的餐品送上楼,还有的故意放在垃圾桶上、厕所门口。骑手们消极反抗的原因也很简单,拼好饭的配送费太低,有的时候甚至直接没有费用。


原本在二线城市,骑手在高峰期送一单外卖就能拿到5元左右的配送费,如果下雨了,还有额外的天气补贴。但拼好饭配送费被压缩到3元左右,而且没有任何补贴。同时,送外卖最花时间的就是等待出餐和送到指定用户门口,这两项的时间节省下来,外卖小哥才能多跑单子,勉强赚到和以前普通外卖一样的收入。


那既然拼好饭那么难跑,不接不行吗?你想想,现在拼好饭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骑手们也是实属无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对于骑手来说,就算不接拼好饭,但主站外卖的单子也减少了,收入的下滑,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实在是太致命了。


降级消费的风刮到餐饮行业,其实是一种必然,拼好饭之所以能在美团跑通,正是因为它戳中了市场的痛点,有足够多的人在等待这样一个选择。放在其他外卖平台上,未必能做得这么火热。这些订单的背后,可能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风吹日晒的工地工人、清晨就开始忙碌的环卫工,就像拼多多上那些9.9元的羽绒服,在城市人眼中可能纯属搞笑,但在贫困山区却收获了清一色的好评。低价并不只是营销策略,还给底层人民提供了一种选择。


当然,拼好饭虽然火起来了,但并不是已经完美了,商家的血泪内卷、骑手的压力和妥协,都不应该被消费者的好评声淹没,未来如何平衡好三方利益,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调整。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都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共赢。在这场低价革命中,或许我们需要问自己:真正的好坏到底由谁来评判呢?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发布于 2025-04-08 20:02・IP 属地湖北
苏晚轻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