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举国体制效率高?
- 3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举锅去抄作业,效率当然高,因为人家已经试完错,知道了正确的方法。
举锅去搞创新,毛都剩不了一根,因为谁都不知道正确途径是什么,人家试错你也试错,代价你根本避不了。更别说,抄作业出身的本来就没啥创新了。
发布于 2023-09-18 20:1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刺猬手套 - 26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似效率高,其实浪费也一样高,当年为了全民大炼钢,把好多古树名木一夜之间都砍光了,结果炼出了什么?别说钢了,浪费人力物力,浪费大量珍贵木材,只整出一大堆没用的废铁渣,这种效率你想要吗?
编辑于 2023-09-18 18:5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冷眼看你倒 - 9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WCD00 - 6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709394 - 3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非举国体制效率分配逻辑:科技60%,商业60%,福利60%,分配60%。
举国体制效率分配逻辑:领导的政绩120%。科技10%,商业1%,福利0%,分配0%。
发布于 2023-09-19 12:0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阿阿菜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哥几个,又来团建啦?
手动狗头!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建国以来,七十四年,三代人。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成为最大工业国,有成为超级大国的趋势。
靠的不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很多人吃饱了,放下碗开始骂娘了。
这种人就应该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放到偏远山区改造个十年八年,也就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了。
没有举国体制,你以为你能有手机电脑,在这里大放厥词?
古人云:吃水不忘挖井人。
你们一边吃水一边想把井埋了。
也是奇葩。
发布于 2023-09-18 13:4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团建带头人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位兄台是刚出来?全中国就22年和20年年初第一波有大面积封控,其他时候除了有零星疫情的倒霉蛋,都是自由行动。这位兄台还开了关注3天评论。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发布于 2023-09-21 13:2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政府两个字打不出 - 81 个点赞 👍
明白举国体制是什么意思,国是什么,代表了谁,是你吗?是我吗?都不是,就是一个人,那就是顶头领导1个人说了算。
这个就是一个类似于赌博,全部社会资源的调遣全部押注到一个人身上,赢了通吃,输了全盘皆输。
而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强,还是发挥更多人的决策智慧强,不是绝对的。
绝对强者会胜出,但是,大部分时间也许是,只要一次犯错了,将不会有纠错机制,历史倒退几十年。
历史有血淋淋的教训,只看眼前效率,就是一个短跑。而现实是长跑,发挥群体智慧,更具有优势。
查看全文>>
永不迷路 - 6 个点赞 👍
举国体制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在某些方面效率高是因为损失了另外更多的东西,导致破坏力更大。
查看全文>>
有余 - 4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安辣卡列梨辣 - 26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rwan - 1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澎湃 - 131 个点赞 👍
从思想层面上说,举国体制隐含一种蜂巢思维:
个体是服从于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他们不具备其独立身份和独立形象的,而必须是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好还能服务于集体的目标。
就好像在蜂群中,蜂后的意识就是群体的意识。
蜂巢思维建立起来的社会,在执行某些社会政策上的确是有“优势”。
譬如,COVID-19到来的时候,集体意识告诉你我们必须牺牲个体的权利和尊严,来保护某个集体意义上、抽象的生命权(暂且不讨论它是否真的做到),那么它便有能力推动相应地政策,并采取行政手段或暴力消灭不服从于集体意识的个体。
不仅统治者喜欢这种思想,被统治者服从于集体意识后,也很容易产生功利主义上的“满意的奴隶”,将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咒骂成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并开始党同伐异。
这种蜂巢思维与秦法家、极权主义都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可惜上述优势都难以作为令人满意的一个价值判断(比如,更好),而只是一个事实评价(比如,更快,更强力)。
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效率”最多是efficient,而不是effective。它能够快速采取应对策略压制问题或者延缓其发生,但最终不能有效地、正确地解决问题。
因为它永远有两个致命缺陷:
1. 抽象的集体意识到底如何产生(由谁产生)?如何确保其方向是正确的?
2. 即使其方向是正确的,它也不适用于更多,更广泛的,无法简单地用行政力量就能解决的社会问题。
譬如,举国体制用在技术创新上,我是持高度悲观的态度的。
进一步解释原因,要复杂的多。但有一条我奉之为普遍真理:
在Mill论证自由主义时,他的理由是自由,(自由的辩论)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真实,从而推动进步和创新。
一如当年高中物理课本教育我的:
没有学术的民主和思想的自由,科学就不能繁荣。
民主,自由。
这恰好是举国体制最害怕的。
编辑于 2023-09-18 01:1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梅渊清 - 78 个点赞 👍
团建账户开始团建举国体制了
举国体制好不好,效率高不高,我不知道,没研究过。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举国体制是因为有国可以举。
某些西方大国,举个几把?
发布于 2023-09-19 12:2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李归连 - 69 个点赞 👍
插科打诨一下,举国体制效率高这个,想起一个笑话。
面试者: 我算数特别快
面试官: 213*12451 等于几
面试者: (脱口而出)2312453
面试官: 124*42等于几
面试者: (脱口而出)4098
面试官: 3*7等于几
面试者: (脱口而出)49
面试官: 怎么都是错的
面试者: 你就说我快不快吧
面试官: 滚----
编辑于 2023-09-18 19:3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小白 - 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嗯嗯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古古 - 28 个点赞 👍
很多人把“效率”这个词当作”速度“来用了。高效率=高速度+高产出。高速度+低产出=低效率。不要拿那种”五分钟做完一套卷子然后得零分“的例子当作优越性到处吹嘘了。
编辑于 2023-09-20 22:5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庞安常 - 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际翔 - 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烟之骑士蕾姆 - 22 个点赞 👍
你眼中的举国体制效率高:举国抄作业速度>国外从无到有建立科学体系的速度。
实际上真要对比抄作业,日本比C国强太多了,日本抄欧美的作业。从二战失败,到GDP成为世界第二,用了23年。
日本抄作业的同时,已经不满足于抄作业,开始搞创新了。
举国体制抄作业,效率低于战后改革的日本(日本当时都不算是举国体制了).
举国体制搞创新,清朝远远落后于国外。
结论:举国体制只要时间线稍微长一点,拉到二三十年的长度,效率就低的可怜了。
发布于 2023-09-19 18:28・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冷漠 - 19 个点赞 👍
这几个高赞不要太荒谬。什么秦国都变成“举国体制”了,然后又开始“唉,秦制。”
从商周到明清,社会制度的进步核心在于从上至下的行政能力提升,减少中间人的权力分包,提升国家整体的税收和动员能力。
周制本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分封臣属体系。类似于中世纪欧洲,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那套。整体的稳定性看起来很高,各自诸侯都有税权军权,诸侯与诸侯,大夫与大夫之间的小冲突不断,属于落后的制度。
秦制的所谓“举国体制”我猜是设郡县,抛弃诸侯大夫,国家直接管理。奈何生产力和技术都不够,无法直接管理,直到汉文武两帝终于把诸侯国干废了。后来的东汉魏晋门阀,中后唐五代的藩镇,都是对国家行政各项权力职责的分包。直到明清两代,国家权力可以彻底下到县一级,然而对在村落宗族、地方土司的行政能力就无法到位了。直到解放前,地主阶级一直代行部分国家权力。雍正执行的摊丁入亩已经是封建体制的巅峰,限制了基层官员和地主通过税务分包剥削的能力。
秦能灭六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知乎津津乐道的军功体系。很多人认为这个是唐汉尚武的根源,而宋朝的文武分化是华夏民族武德衰败的起点。这观点很片面,就不一一论述了。
而中国现代的举国体制,按照2022年9月《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是: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请问,这个和秦制有任何关系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本来就和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那套理论格格不入。国家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货币工具、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调控,攻克关键技术,建设核心制度,本来就是中国发展之道。至少从过去四十年看,比只会空喊无形之手的自由主义要强得多。
发布于 2023-09-19 15:2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耳东进皆 - 14 个点赞 👍
谢邀,因为实践结果如此,人类历史上两次远远超出时代的科技进展——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计划,都是举国体制的产物
肯尼迪:我们决定登月 建议高赞回答都认真一点,众所周知,那个年代的美国确实是文明灯塔。你们搁这儿对着美利坚的昔日荣光一通阴阳怪气,就不怕拜登生气吗?
附上肯尼迪登月演说,来见识一下真正的举国体制:
During the next 5 years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expects to double the number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this area, to increase its outlays for salaries and expenses to $60 million a year; to invest some $200 million in plant and laboratory facilities; and to direct or contract for new space efforts over $1 billion from this center in this city.
接下来5年,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这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翻倍,希望将工资和开支提高到每年6千万美元,希望在工厂和实验设施上得到2亿美元的投资,希望指导或与这个城市的航天中心签订超过10亿美元的合同。
To be sure, all this costs us all a good deal of money.
显而易见,这些会花掉我们一大笔钱。
This year's space budget is three times what it was in January 1961, and it is greater than the space budget of the previous eight years combined.
今年的航天预算是1961年元月的三倍,比过去八年的总和还要多。
That budget now stands at $5,400 million a year--a staggering sum, though somewhat less than we pay for cigarettes and cigars every year.
预算现在保持在每年54亿美元――一个令人震惊的数目,尽管还稍小于我们在香烟和雪茄上所消耗的年消费额。
Space expenditures will soon rise some more, from 40 cents per person per week to more than 50 cents a week for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we have given this program a high national priority--even though I realize that this is in some measure an act of faith and vision, for we do not now know what benefits await us.
航天支出很快就会从全国人均每周40美分上升到每周50美分,因为我们赋予了这个计划极高的国家优先权――即使我认识到,目前这个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停留在信念与梦想中,因为我们无从知晓人们将会从中获得怎样的收益。
But if I were to say, my fellow citizens, that we shall send to the moon, 240,000 miles away from the control station in Houston, a giant rocket more than 300 feet tall, the length of this football field, made of new metal alloys, some of which have not yet been invented, capable of standing heat and stresses several times more than have ever been experienced, fitted together with a precision better than the finest watch, carrying all the equipment needed for propulsion, guidance, control, communications, food and survival, on an untried mission, to an unknown celestial body, and then return it safely to earth, re-entering the atmosphere at speeds of over 25,000 miles per hour, causing heat about half that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n--almost as hot as it is here today--and do all this, and do it right, and do it first before this decade is out--then we must be bold.
但是我想说,我的同胞们。让我们向那个距离休斯敦控制中心远隔24万英里的月球发射一枚超过 300 英尺高,与这个橄榄球场长度相当的火箭。这枚火箭采用了新型合金材料,其耐热性与抗压性比现在使用的材料强好几倍,只是个别部分还是未知数。其装配的精密程度堪比最精确的手表。它运载着用于推进,导航,控制,通讯,食品和维生的各种设备,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使命,登上那个未知的天体,之后安全返回地球。以超过2万5千英里的时速重返大气层,由此产生的高温大约是太阳温度的一半,像此时此地一样热――如果我们要在这10年间,正确地实现这些目标――那我们必须敢做敢为。编辑于 2023-09-20 01:32・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赞美愚者 - 5 个点赞 👍
举国体制是风险最高,效率最差的方式。
比如要研发半导体芯片,就把所有资源都集中于芯片研发。这相当于把十几亿人的资源都拿走给了几个人,让这几个人挥霍巨额的资源。这就是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风险很大。
科技的进步有很强的随机性,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喊口号,砸资金就能取得的,凡是说要砸钱做什么研发的,一律都是为了给他们自己人输送利益。
举国体制就是命令体制。所有人都是为了往上爬,项目如何谁也不在乎。一个谁都不在乎的东西能有什么效率?
发布于 2023-09-15 19:37・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深度量化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滴水epi - 1 个点赞 👍
我觉得这个值得商榷,你所看到的高效率,背后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毫无疑问,举国体制玩得最溜的,一定是中国,无论是科技攻坚,还是抗震救灾,都能看到这种制度的强大威力。
而这种制度能落实,最主要的还是从上到下,组织都能覆盖,这种方法的优势,无疑是基层能快速响应召集,把群众发动起来。
但是,有人算过这种体制的成本么?其成本低么?在最终展现出来的高效率背后,到底花了多少成本呢?
发布于 2023-09-19 05:14・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云之南 - 1 个点赞 👍
离开举国体制,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新中国,就难以展开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数百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基础;
离开举国体制,“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就不知何时能取得突破,进而铸就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
离开举国体制,就难以创造出三峡工程、高速铁路、“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等一大批标志性成就;
离开举国体制,就更难以想象,何以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
毫无疑问,举国体制蕴藏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秘诀之一。
发布于 2023-09-20 21:5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米嘉山2019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i007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hiningFish - 0 个点赞 👍
商鞅变法证明了:举国体制只是虚火,一个王朝只会有回光返照,而不是武运长久。而要想长久,只有靠暴力和谎言,当然也可能会死得更快。
发布于 2023-09-18 21:54・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美槑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