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先生的历史贡献能否与被誉为“千古奇丐”的武训相提并论?
- 1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能。
我从不批评张桂梅和武训本人,他们确实做的是利大于弊的事。但是他们终究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的秩序内做事也没有打破秩序,这绝不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我只批评鼓吹张桂梅和武训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
编辑于 2023-11-26 01:37・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红细胞 - 283 个点赞 👍
武训传—清宫秘史—海瑞罢官…,一脉相承。质疑教员—理解教员—崇拜教员…
看到大家的评论很高兴,毕竟当年教员批判武训传的时候有好多人不理解,现在理解的人多得多了。同时,历史也证明了这么多年来文艺圈(juan)从来没有变过
编辑于 2023-11-26 22:4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George - 189 个点赞 👍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出门左拐都能看到大学生。当我们回顾前三十年的影视作品的时候,部分人会感到很有些直白说教,过分强调集体精神,忽略个人情感。而教员作为国家领袖,对《武训传》《清宫秘史》这些影视作品居然大动肝火,似乎有些小题大做。然而,如果结合当时的中国历史背景,这却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因为中国当时接受教育的人只占极少部分,大多数是文盲,他们不懂过分隐晦的艺术表达方式。所以那个年代的影视作品,都以简单直白为主,减少灰色地带,避免信息失真,尽量降低人民群众接受信息的成本,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然而,当时舆论话语权掌握在代表旧生产力的知识分子手里,他们在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夹带私货,扭曲人民的思想。事实证明,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来没有消失过,张桂梅和武训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我本是高山》却是另一部《武训传》,通过解构崇高,庸俗信仰,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编辑于 2023-11-26 17:33・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水陌轻寒 - 177 个点赞 👍
相比《武训传》,李德胜更痛恨电影《清宫秘史》。因为片中珍妃对光绪帝说:“各国一定会原谅皇上”“我相信各国非但不会伤害皇上,还会帮助皇上恢复皇位,重振朝纲。”大臣孙家鼐也声称:“东西各国的使臣,也都向着皇上。”李德胜认为这是仗着洋人的支持在内部展开政斗,依靠帝国主义的力量来恢复其执政地位,宣扬的欢迎帝国主义帮助中国“重振朝纲”的卖国主义理论,完全是一副极端可耻的恐帝、崇帝、亲帝的奴才买办面孔。性质比《武训传》严重太多!
按照阴谋史学的大历史视角,1948年国共总决战的历史时刻,李祖永在上海成立永华影业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国魂》,就是借文天祥的事迹,为垂死的常公在大陆的统治招魂、招殉难的忠臣,在1949年元旦前后大决战败亡气氛中在国统区大规模上映、开足宣传机器鼓吹,以凝聚人心士气。当年永华影业拍摄的第二部影片就是《清宫秘史》,显然借珍妃、光绪帝之口宣扬得洋人支持的政治势力才能得天下;被洋人反对的政治势力,即使一时得势,也都是要很快败亡的。发布于 2023-11-25 20:30・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Eric Qiang - 167 个点赞 👍
当年读毛选,到《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那一篇的时候我翻来覆去读了很多遍都没太读懂,可以说是基本没弄清毛主席想表达的意思。直到现在看到这些对我本是高山的评价,才似乎有点理解了。
评武训传是建国初期对文艺界批判的一个重要事件。武训本为不识字的贫农,因为不识字吃了大亏。后来发家之后开办私塾什么的。但具体事件还要复杂很多。建国初期拍了《武训传》这部电影。《评武训传》基本立场是批评,但是当年读这篇文章还真不太理解到底批评的是什么。
很多人批评《我本是高山》那个电影,说人家能做到这些是靠的坚定的党员信仰,拍出来的却成了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文艺作品除了娱乐大众以外也带着传播思想的责任,如果夹带私货太多,就会让人警惕。
直接引用毛选里的一段话吧
……我以为有这样一些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就现在而言,文艺作为宣传工作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把那些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对的东西不断美化和宣传,对普通人争取自己利益是一种很大的妨害。
一部剧宣扬的是真善美,但是达到真善美的途径不一定靠谱。很多作品大概就处在这么一个境地。
武训传三个多小时的电影,前面两个小时讲武训前三十年受的苦难,然后对武训如何在二十年里积攒财富一笔带过只说了个放贷买田,最后一个多小时讲义学办起来之后的事。同时里面还穿插了农民起义。起义首领还是一个在武训挨打时替他出头而被陷害入狱的人。首领杀了狱卒带领囚犯(有些是太平军)逃了出来,去做响马的路上还曾邀请武训入伙。武训没有同意,而是继续坚持自己办义学的想法。最后武训要做的事成了,起义军却败了。当然用历史的眼光看,武训失败了,起义军转化成了革命者。
义学办好后的武训在电影里给人的感觉有点魔怔,办义学是他的执念,执念成了之后他又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是已经很难被大家理解了。
通常而言放贷这活都粘血,但是电影里没说武训因为放贷做过什么恶。那我就当他放贷但是没害人,那他在经济方面的水平一定很高。
五十年代的武训历史调查对武训发家的这段历史描述又有所不同。一个是高利贷使很多人破家。另一个是武训并非孤身一人,而是一个大流氓团伙的头子,类似丐帮帮主。还有就是办的义学收的学生大多是富家子弟,穷人孩子没几个有机会去义学读书的。
电影里武训是苦行僧的形象,但此种形象和我们的革命传统有分歧。就实际而言他的做法对社会进步推动有限。
电影里武训的形象在我看来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是他的道德还是行为。缺点是比较怯懦,不敢抗争也没找到什么靠谱的抗争途径。
历史调查里面武训的形象却不一样,发家不单单是靠行乞,还有一群乞丐供他支配。发家后经营方法和常规地主没什么不同,且在高利贷这块颇有心得。地位提高后也和士绅官僚勾结做事。
历史上明朝末年普通人的识字率是高于清朝前中期的,清朝不仅搞文字狱,也在有计划的关闭一些私塾,破坏基层教育。这也是武训那地他没机会上学的原因之一。武训在清末办义学受到了官府支持朝廷封赏,换清前中期可能就给定个罪名处死了。武训办义学和清末兴建学堂这个时期正好重合起来了,否则他的钱大概率还是被别人侵吞。
引用一下谢玄1991大佬对封建权谋的评述:
这些扭曲的规则和玩法,这些龌龊的盘算和勾当,我们揣测它理解它,最终是堪破它唾弃它挣脱它,而不是拜服它宣扬它继承它。
武训传刚出来的时候文化界吹捧的很厉害,毛主席对此的看法在他那篇文章里已经说明白了,歌颂武训且以起义者的失败反衬,是保守且投降。他着眼的不是武训个人的品行,而是对这种不敢革命的趋势的警惕。
编辑于 2023-11-23 12:1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自我西来 - 82 个点赞 👍
本来吧,现在的年轻人搞不清站在历史高度的教员为何和一部电影过不去
感谢这些导演演员以及艺术圈的人,帮助大家看明白了教员的思想深度是何等的宏伟磅礴
编辑于 2023-11-26 15:5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大钦岛别处书馆 - 17 个点赞 👍
共产党的先进性在于改造这个世界。
中国农村小学从何而来的?
过程说起来很简单,没收地主的土地,消灭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腐败统治。
成立人民公社,收集剩余。
利用剩余的粮食建立学校,招聘老师。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人也还是中国人,但共产党改造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农村穷人的孩子却几千年来第一次都能上学了。
而武训的区别就在于他一切努力,最终仍旧是维护地主的剥削统治。
他学堂教出来的孩子,哪怕科举做了官,最后也不可能站在穷人那边,而是继续剥削穷人。
就比如中国足球,足协换了一批人统治,他们就能冲进世界杯吗?
共产党做的是改天换地,武训则是在旧的反动统治秩序下辗转腾挪。
这就像一个人要把旧土坯房子拆了,地基夯实,然后建造砖瓦房甚至大楼。
而另一个人说祖宗之房不可拆,我们换一层窗户纸不也能亮堂一点吗?
所以大清吹武训,民国吹武训,但唯独代表着革命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共产党要批判武训传。
不去颂扬改天换地的革命者,反而歌颂辗转腾挪的愚昧者,甚至剥削者,这才是旧文艺工作者落后和应该批判的地方。
在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不是以阶级斗争去推翻应当推翻的反动的封建统治者,而是象武训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我们的作者们不去研究过去历史中压迫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些什么人,向这些敌人投降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还有一些问题没法说出来,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多思考。
编辑于 2023-11-27 13:46・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1000米恐惧症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夜末未央 - 8 个点赞 👍
武训为腐朽的人才选拔(bilei)添砖加瓦,通过先乞讨再放贷最后圈地的封建手段积累财富捎带办义学曲线巩固科举体制,用营建名为义学的基层关系网一边争取官方背书地方接纳一边扩散儒学思想,收编拉拢本来可能投入革命的力量反过来为义学以及支撑义学的田产站场,将社会不安定风险消弭于无形,总之除了他自己,办学始终没有培养出一个得见历史的阶级跨越典型,足见其对维护等级秩序稳定社会生态的贡献
后者相对单纯许多,这份单纯就值得表彰
发布于 2022-11-15 17:19・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natiahs Hou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tton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3小蘑菇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迷茫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