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张爱玲?
- 42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拖拉机 - 26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就问你,当年你要是张爱玲,是选择跑路,还是选择留下来和老舍一个下场。
要我说,不挨十年毒打,没资格说什么小民尊严不重要。就是自己没被锤疼过罢了。
发布于 2023-06-19 11:2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哪有什么千秋万代 - 24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香格里拉 - 21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没有被挂牌子游街、没有带高帽、没有做喷气式,最后死在大陆,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她竟然不愿意成为“曲折探索”“时代局限”“必要牺牲”“学费”,而是投入腐朽的资本主义的怀抱,不愿意成为人类最崇高理想的燃料和耗材,其心可诛。
好多人差不多得了,还有脸嘲笑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凄惨,按照政治光谱,张爱玲的政治可靠性应该在丁玲之下,那么丁玲一定过的很幸福吧。
确实很幸福,肉眼可见的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发布于 2023-06-21 16:1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屋檐吻月 - 19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建国后的知识分子,大概分为三个级别:
一、未卜先知型
典型代表是胡适。胡适这个人争议很大,左派对他咬牙切齿,右派不喜欢他的人也很多。但是没有否认他的判断很准,那篇《某某某统治下决没有自由》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对建国党抱有任何幻想。
二、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
典型代表就是张爱玲,他们往往对政治并不关心,但是对于体制有非常高的敏感性,从初期一些对个性的泯灭和对人权的践踏上立刻判断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走的足够快。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倪匡,跑的也很果断,虽然没有张爱玲快,但是考虑到建国时他还不到14周岁,见识上不如张也是情有可原。
三、自投罗网型
代表人物老舍、钱学森、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建设新中国”的知识分子,识时务的如郭沫若,运气又好有人罩着,就算这样儿子被迫害致死连一句话都不敢说,开国务会议时装作没事人一样一言不发,面无悲色,老乌龟当之无愧。
发布于 2023-06-23 02:3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吕旻园 - 19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很多人说张爱玲多么多么有先见之明,那只是因为你们对那段历史太不了解。
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张爱玲从服装穿着上,一叶知秋:
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是瞎扯。
我可以打包票,张爱玲润出去的原因绝不是这个。因为她是1950年7月穿旗袍参会的,而她润到香港已经是1952年7月的事情了,时隔足足两年。
真正让她下决心开润的,根本不是1950年那点事情,而是发生在1951年的大事。
这件大事,直接导致那些“成分不合格”的人,都知道自己未来面临的是什么,因此有能力跑路的,都会心生润意。
什么叫成分不合格呢?你不是祖孙三代贫下中农穷得叮当响,你不和雪山草地集团沾亲带故,那你就有可能变成“成分不合格”。
这个大事是什么呢?
以下摘自《建国以来XXX文稿 第二册(1951.1~1951.12)》:
1952年,张爱玲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得批准。7月张爱玲持港大证明出国,经广州抵达香港,住于女青年会,并未再入港大复学。
编辑于 2023-07-13 16:57・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wanyun - 18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八道行成 - 16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删号再来 - 15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虚假的老舍:安享晚年,幸福安康,子孙满堂,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真实的老舍:太平洋潜水大将,心怀大志盲进雷区。
虚假的爱玲:晚景凄凉 ,穷困潦倒,虚伪,小资产阶级。
真实的爱玲:安享晚年,遗产几十万(几十年前w)在倒计时逃离雷区先见之明,反诈宣传代言人。
发布于 2023-07-10 02:3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八千字 - 12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润有润的层级。
第一层:解放前就润,比如胡适、傅斯年、金庸等;
第二层:解放初期润,比如张爱玲、余英时等;
第三层:百花齐放后润,比如傅聪、王家卫父母等;
第四层:文哥期间润,比如马思聪、倪匡等。
第一层,最为高明,有未卜先知。
第二层,亲身实践,全身而退,不为睿智。
第三层,迷途知返,也算聪明。
第四层,身陷重围,以求脱身,虽千难万险,最终安享晚年 。
怕就怕,连这四层都搞不明白的,那就只能玉石俱焚或者苟且偷生了。
编辑于 2023-06-20 20:21・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南塘少阁主 - 7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敌人把她骗到上海,准备百花齐放引波大的就去批她,没想到人家太聪明在百花齐放之前就溜了。敌人余孽自然生气啦。
敌人越反对张爱玲就越证明他们的奸计被识破后他们越生气,越说明张爱玲做太对了
发布于 2023-06-17 20:5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mipha - 5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别说和政治很有可能扯上关系的文人了,就说好无关系的,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被小将迫害死,开膛破肚……
作为一名戏迷我非常难受,就先不说太多了。总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发布于 2023-07-02 16:2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HF历史学渣 - 4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柿油党不收Q - 1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个问题下面又成了经典神兔之争,真就屋子里只有唯一一头大象了
不过这个问题我并不想探讨她的机智选择和晚年生活,我反而想聊聊她本身
“通向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道”
我对张爱玲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震惊的
因为这完全不符合传统教育下对女性的描述
但是随着泡妞经验的丰富,就越发震惊于张爱玲这句话的犀利与真实
张爱玲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写言情小说的
但是作为民国时代的一代大师(我知道某些群体一看到“民国大师”四个字就犯ptsd,所以我就是故意的),哪怕是写个言情小说,也能看出来她对两性关系,尤其是对女性的深刻认知
发布于 2023-07-02 09:1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屠龙少年在前进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现在活在中国大陆的人莫非要同情一个汉奸吗?
你们对tg的仇视都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位可是实打实的胡兰成小三,人家可是参与过各种日本搞得文学活动的,如果不是日军投降的早这就奔着川岛芳子去了
她用你们同情?她用你们感慨?作为官宦之家的大小姐,日军没到的时候这位张爱玲家里面看到门的老头都比你们县的县长有气派,日军到了之后转身称为汪伪政权的在文学方面的棋子继续作威作福
现在一个个感慨她跑得快,也确实需要感慨一下,当年为啥没弄死她
发布于 2023-07-19 10:34・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阿昆的门徒 - 7 个点赞 👍
润对于个人而言是轻松的,但是对于这土地上的所有人来说,驱除想要拖住人们的黑暗才是好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润。
查看全文>>
琴梨chan - 1614 个点赞 👍
有人说丁玲、冰心仍然高寿,可难道竟然不知道这二位其实是红朝勋贵,地位显赫,张爱玲这种前朝余孽怎么好和她们相比?
丁玲是个“老革命”。左联作家出身,1932年入党,1936年赴延安,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她是毛的老乡,开会坐毛身边,多次卷入政治风波都一直受到很好的保护。毛一生仅赠诗五位女性,丁玲是其中之一。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早年旅日,归国后周总理亲自接见,任政协委员。
即使如此,两人也曾住过牛棚。以张爱玲的背景,怎么可能有好结果?
其实给张爱玲参考的最佳对象是苏青。两人年纪相仿,经历相似,身份相似,也曾经在上海滩齐名。
苏青出生于1917年,比张爱玲大3岁。
她骤得大名在1943年,当时连载发表的《结婚十年》广受欢迎,后来集结出版时印了36版,可谓盛况空前。也是这一年末,苏青创办《天地》杂志,亲任主编。同样是1943年,张爱玲发表了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也开启了其成名生涯。
作为杂志编辑的苏青,和展露头角的作家张爱玲,两人年纪相仿,经历相似,又都是女性,彼此都颇有好感。在那几年,苏青和张爱玲同为上海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1944年苏青散文集《浣锦集》出版,张爱玲为她写序《我看苏青》。1945年初,苏青散文集《饮食男女》出版,代序为《苏青张爱玲对谈记》。
跟张爱玲和胡兰成有感情纠葛一样。苏青和另一位汉奸,陈公博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
1952年,张爱玲远赴香港,而苏青却留在在上海。
如果张爱玲不远走他乡,接下来苏青在上海经历的一切恐怕也会变成她的梦魇。
因为受到历史问题的影响,苏青一开始无法找到糊口的生计。但她并没有放弃去适应新社会,先是加入了妇女团体“妇女生产促进会”,又报名上海市文化局戏剧编导学习班。毕业后改编了郭沫若的《屈原》,此剧获奖无数,然而苏青因为历史问题而不能具名。
1955年风云突变,苏青被打成胡风分子,被关进监狱。1957年被“宽大释放”,但已无事可做,只能去看剧场大门。1966年文革爆发,苏青被抄家批斗,生活无着。她晚年极为凄凉,所居住的环境简陋,要与邻居共用厨房、卫生间,且经常受邻居欺负。
临终前,她与女儿、外孙三人住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相依为命。她在致老友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成天卧床,什么也吃不下,改请中医,出诊上门每次收费一元,不能报销,我病很苦,只求早死,死了什么人也不通知。”
1982年12月7日去世前,她很想再看一看《结婚十年》,但家中没有这本书。
很多人说张爱玲晚景凄凉,无非是她晚年没有更多的作品,无非是居所不是豪宅,无非是遗产只有32万美元。但跟苏青在上海的经历相比呢?
都知道十年浩劫,但我们所熟知的在十年浩劫中受到冲击的那些作家,比如老舍、吴晗、周瘦鹃,多是解放后的座上宾。杨沫、柳青,《欧阳海之歌》的作者金敬迈,这都是新社会里才成长起来的作家。连胡风都是左翼大拿、履历干净。
回头看,你很容易看到才华横溢的他们是如何在不断极端的政治天气中一步步被非人化。有的远走他乡,有的身陷囹圄,有的为求自保而互相攻讦,有的贪求高位而曲意逢迎,有的苦心钻营一着不慎即身死名累,有的一时炙手可热却转瞬灰飞烟灭,有的受尽屈辱只能自尽,有的贫困潦倒但求速死。
许多人苦苦煎熬,却至死等不来翻身的一刻。有时恍若看见乌云边角一丝光线,立刻又风雨如晦。
而那些履历不够“干净”的,早在十年浩劫之前,早就已经割过几茬了。如果张爱玲不走,她又有多少运气可以挥霍呢。
编辑于 2023-06-27 09:0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安邑生 - 14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橘.希尔芬福特 - 13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 1188 个点赞 👍
1957年的反右运动是一个分水岭,海外科学家回国报效祖国,99.9999%都集中在1957年之前。
之后反而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跑出去了,比如说马思聪,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是一个音乐家没点用,对,你可以这么说,但是问题就是人抗战八年半壁江山沦陷,他也没有想着要出国,这就比较讽刺了。
另外,你如果看了钱三强同事的回忆,他就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钱三强半夜睡着了,被人喊起来去背尸体,不去还不行。
编辑于 2023-06-26 21:3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ding yi - 1095 个点赞 👍
与张爱玲齐名的苏青,也是旧xx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1949年底因找不到工作而无法糊口,曾为投稿香港报纸,写了《市妇运会请建厕所》等几十篇文章,不仅没得到稿酬,反而受到xx市公安局的警告。
后来苏青被分到越剧团工作,为配合“xx”、“xx”,她写了很多剧本。1957年被“xxxx”后,回到剧团的苏青去给剧场看大门。xx后被区文化馆收留,退休时,每月退休金43.19元。晚年多病的苏青卧床,不得不请中医上门,竟为每次一元的出诊费不能报销而苦恼,她“只求早死”。
旧xx文坛上,与张爱玲、苏青齐名的另一女作家是关露,她是安排潜入日伪机构的地下党。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的进步文人纷纷撤离上海。关露则根据组织的安排留在上海。1945年日本投降后,军统特务首领毛森在上海下达了“肃奸令”,大规模抓捕汉奸。关露被社会上视为“汉奸文人”或“文化汉奸”,其真实身份又是xx,故处境十分危险。关露找到吴成方,提出希望迅速转移到解放区,但吴成方拒不同意。不久,重庆的周恩来、邓颖超亲自下令将关露转移到解放区,交由夏衍具体安排。1949年后,关露背负xx骂名,两次被关入x城监狱,几度神经失常。结束十年牢狱不久,关露服药自杀。她的房间,紧挨公共厕所,连张写字的桌子都没有。
夏衍,不断反复被强迫“xx”,遭遇近九年的“牢狱之灾”,锁骨被打断过,腿骨也被踢断过,眼睛几近失明。
将张爱玲引入上海文坛的作家周瘦鹃,1949年后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几次xx,他将领袖赐给他的芒果、烟卷供奉在家中“领袖像”前,直至芒果腐烂、烟卷发霉,还是恭敬供奉。xx开始后,周瘦鹃被逼跳井。
张爱玲自幼热爱的作家老舍,懂得都懂
主演过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的女演员上官云珠,tl
编辑于 2023-07-26 22:31・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Azure - 1004 个点赞 👍
我以为女士的业绩,留在润学史上的,实在比在文学史上的还要大。
平科很喜欢说她晚境凄凉,却不知道她晚境凄凉的根本原因是她还能有晚境。老舍在湖人队里的时候,也希望自己能在米国有个凄凉的晚境,可他能得到吗?
更何况张爱玲于1995年去世,去世时留有遗产2万8千多美元,当时的汇率是8.35,相当于23万多人民币,如果在上海广州买房,也能买个100平的大豪斯了,何穷之有?
经知友补充,张爱玲留下的28000美元只是现金,还有30万左右委托宋淇夫妇代理(此二人也是张爱玲遗嘱指定的遗产继承人)。那张就不是只能买100平的大豪斯了,可以在一线城市买个大别野了。
在座知乎诸位,几个人家里在95年就能住上一线城市100平大豪斯的?
说过题外话,其实要说润学大师,胡适也好,张爱玲也好,倪匡也好,都远远比不上杨振宁李政道。1.和搞文科的不同,理工科作为实用学科,一方面更容易得到重视,另一方面不存在主义之争,容易抱有侥幸心理,在那些年死去的科学家大多抱有侥幸心理。2.胡,张,倪三人对()都是有亲身经历。杨振宁李政道那段时间一直在美国忙着读书,对()完全缺乏了解。3.胡,张,倪三人都对政治有所接触,而且从事文学,心思细腻。杨振宁李政道属于“理工科直男”。但是就是这种不了解时局,心思不细腻的理工科直男,却能凭男人的第六感,直接在留学生回国潮中坚决不回,并且劝友人别回,而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回,然后被誉为爱国人士。
然而世人谈及杨李,只知其诺奖,而不知其润学,不亦悲乎?
编辑于 2023-08-21 23:44・IP 属地英国查看全文>>
穿风过林 - 9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前排狗头 - 9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镜花水胖 - 948 个点赞 👍
这就是中国人思想的某种“下作”之处。
看到清纯的姑娘,拉她下海。
看到妓nv, 劝她从良。
说孔乙己的悲剧,就说他读书读傻了,心气盛。要放下身段,去干体力活。
说到骆驼祥子的悲剧,就说他没文化,只能干没有出息的体力活。应该多读书,提升自己。
文化人也是。
有人写书喜欢抨击社会问题,有人就说了: 你们只关注自己就行了,那些社会问题你们别管,你们也不懂。
有人真的一点社会问题都不管,只关注自己的家事,这时候就该抨击她不关注社会了。
人家知识青年写书说自己到农村受苦了,有人就骂:农民更苦,你怎么不写他们?
我们还真有乡土作家,写农民的苦难,结果又有人骂:揭露社会黑暗,给美国递刀子。
最后总结: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有骂你的理由。那么,自己爽就行了,千万别考虑别人怎么想。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反正都是要挨骂的,不如先让自己爽了再说。
要以自己为主,不要考虑别人。
这并不是自私,而是教你有独立人格。你先做好了自己,然后才能帮助他人。整天想着取悦别人,是成不了事的。
所以,张爱玲做得很好,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编辑于 2023-06-26 09:59・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Michael - 911 个点赞 👍
张爱玲算是很有领悟力和行动力的了。
最了解他们的张国焘和王明,走的时候都必须带上全家一块走。
王明为了带上两个孩子,甚至求助了苏联驻华大使。
事实证明确实英明,王、张三代以内的近亲,在改革开放前没有一个能读大学的。
发布于 2023-06-23 22:4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841 个点赞 👍
真正的聪明人,会明白对付坏人,最划算的方式不是硬抗,而是不给坏人欺负你的机会。
如果说张爱玲有大智慧,其实不知道多少的普通人,一样也有大智慧。
比如我的一位阿姨,在去年上海封城前,不管别人怎么安慰劝说她,上海是不会乱来的,可她仍然紧急改行程飞回英国,当时多少人不理解呀,估计暗里笑话的也有。事后却发现,这就是真正的聪明人,她们普普通通,可能哪里都不比不上张爱玲,然而关键时刻她们却是那么相似,都有同样的智慧。
编辑于 2023-06-20 08:5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Stray birds - 817 个点赞 👍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都2023年了,她在知乎这个“目田派,1450团建的大本营”都能得到一片骂声。
那她在那个年代会得到什么下场,不是也很显而易见了吗?
你可以说她小资,反动,不爱国,这都是正确的评价,甚至你直截了当的说,这人该死,是封建余孽,应该留下来被图,虽然激进一点,但还是能勉强能说过得去的。
但是能不能不要拿那套晚景凄凉论出来论证她不润出去会更好,她出去了再烂也有晚景,没错,她留下来晚景确实不凄凉了,因为根本她没有晚景了。
编辑于 2023-06-26 21:09・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Almks - 781 个点赞 👍
美国大片中常有的桥段,主角在敌人基地/舰船即将爆炸前的最后一秒,高高跃起,潇洒落入水中,身后的冲击波慢他一秒。
而她,她的轻盈一跃的戏剧性拉满了。
发布于 2023-06-20 00:2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能能需要 - 7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404Not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