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女士的业绩,留在润学史上的,实在比在文学史上的还要大。
平科很喜欢说她晚境凄凉,却不知道她晚境凄凉的根本原因是她还能有晚境。老舍在湖人队里的时候,也希望自己能在米国有个凄凉的晚境,可他能得到吗?
更何况张爱玲于1995年去世,去世时留有遗产2万8千多美元,当时的汇率是8.35,相当于23万多人民币,如果在上海广州买房,也能买个100平的大豪斯了,何穷之有?
经知友补充,张爱玲留下的28000美元只是现金,还有30万左右委托宋淇夫妇代理(此二人也是张爱玲遗嘱指定的遗产继承人)。那张就不是只能买100平的大豪斯了,可以在一线城市买个大别野了。
在座知乎诸位,几个人家里在95年就能住上一线城市100平大豪斯的?
说过题外话,其实要说润学大师,胡适也好,张爱玲也好,倪匡也好,都远远比不上杨振宁李政道。1.和搞文科的不同,理工科作为实用学科,一方面更容易得到重视,另一方面不存在主义之争,容易抱有侥幸心理,在那些年死去的科学家大多抱有侥幸心理。2.胡,张,倪三人对()都是有亲身经历。杨振宁李政道那段时间一直在美国忙着读书,对()完全缺乏了解。3.胡,张,倪三人都对政治有所接触,而且从事文学,心思细腻。杨振宁李政道属于“理工科直男”。但是就是这种不了解时局,心思不细腻的理工科直男,却能凭男人的第六感,直接在留学生回国潮中坚决不回,并且劝友人别回,而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回,然后被誉为爱国人士。
然而世人谈及杨李,只知其诺奖,而不知其润学,不亦悲乎?
编辑于 2023-08-21 23:44・IP 属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