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轮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全市因灾死亡 30 人,具体情况怎么样?为什么本轮降雨强度这么大?
- 1093 个点赞 👍
翻了翻相册,2015年那会我还在北京,那年也是下暴雨,我印象特别深,天是一下就黑了,雨点子劈头盖脸砸下来,还夹着冰雹,整个城市像突然失去了秩序。
那场雨之后,有人在广渠门淹死了,就在二环边上,相当于市中心。
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北京这座城市,别看是首都,真碰上极端天气,也没什么招架能力。
这次又是大雨,但跟2015年不一样。
2015年那场是市区受灾重,主要是城市内涝,这回我看了下灾情地图,最严重的地方基本集中在密云、怀柔,再往北一点就是河北承德的滦平,那里也遭了殃。
这几个地方挨着燕山脚下,是北京典型的山前地带,而这次给北京带来最大影响的河流,还是潮白河。
潮白河这个名字,北京人其实不太熟,更多时候你听说的是密云水库、白河、潮河,其实这几条河是连着的。
白河从河北沽源下来,潮河从丰宁下来,两条河在密云水库汇合,出库以后就叫潮白河,往东南一路流进天津,最后入渤海。
所以一旦上游出问题,潮白河就吃紧,而潮白河一涨,北京东北方向的几个区就先遭殃。
我们再说地形。
北京这个地理结构其实挺复杂的。
南部是平原,北部是山地,像密云、怀柔、延庆这些地方,海拔一下子就上来了。
很多村子都在沟里,周围是高坡,一旦山上下雨,水就像倒水一样往低处冲,汇成小溪、小河,最后全灌到大的河道里。
如果降雨集中,哪怕三五个小时,也能让一条本来安安静静的小河变成滚滚洪流。
密云这次受灾重,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地处潮河和白河交汇处,而且就在密云水库的上游口子上。
水库往年都是调蓄用的,可这次连水库都撑不住了。
7月27日下午3点,密云水库破例开闸泄洪,这是自1959年建库以来入库水量最大的一次。
你就想,几十年都没遇到过的情况,这次就来了。
那这次雨到底有多大?
根据北京气象台的数据,这轮降雨从7月23日开始,密云黄土梁站点最高达到315.3毫米,而整个北京平均降水量是165.9毫米。
正常年景七八月加起来也就200多毫米,这一下相当于半个月的雨在一夜之间下完了。
而在河北那边,滦平局地也超过了300毫米,直接拉响山洪预警。
为什么这么大?
气象专家的解释挺明确,这回是典型的“列车效应”叠加山地地形。
所谓“列车效应”就是对流云团一波一波地从同一条线上走过,就像火车车厢一个接一个从你头上开过去。
你这地方刚挨一场雷雨,刚歇口气,下一波又来了。
而在北京北部这种有山地阻挡的地形下,这种现象会被放大。
你得知道,北京北边是燕山山脉,等于是一堵墙。
这回南边来了暖湿气流,北边又有山体阻隔,气流一旦上升就形成对流云,云在山前积着出不去,雨就集中砸在这些地方。
专家说,这次气流下沉之后想往北走被山挡了,想往南走又撞上副热带高压的暖湿气团,于是云团就像堵在半路的车,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原地爆发。
而且,北京的雨季就是“七下八上”这段时间。
你看历史记录,7、8两个月的降水量,占了汛期雨量的七成以上。
这时候气温高,空气湿,任何小系统都可能变成大暴雨。
这次再加上气候变暖的背景,极端天气出现得更频繁,暴雨来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跟以前的几次大雨比,这次虽然没有2012年“7·21”那么大面积致命,但特点很明显:它是山前暴雨,突发性强,强度集中。
2012年是市区被淹,死了79人,其中很多是被困车里,这次的30人死亡,几乎全是在密云山区,主要是山洪冲毁了民房、道路,很多人是在夜里被困。
还有一点值得说,北京虽然是个大城市,但山区占了三分之二,像密云、怀柔这些地方,很多村子就在山沟里,这种地理结构注定了在极端天气下不占优势。
而且近年来农村搞建设,铺硬路、盖新房、建民宿,原有的自然排水系统反而被破坏了,雨水一下来,地表径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这也加重了洪水风险。
还有潮白河本身也是个问题。
根据水利部分析,潮白河流域的水量这几年在极端气候影响下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也就是说,它不像以前那样温和稳定了,一旦发水,量大得惊人。
加上河道下游就是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行洪空间越来越小,只能靠密云水库拼死拦水。
一旦水库超负荷,下游就没缓冲了。
所以说,这次北京的暴雨,不只是一次自然灾害,更像是一次“城市体检”,检查出了水利系统的短板、山前区的风险点和预警反应机制的时间差。
未来可能这种事还会来,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
我们过去总以为,山洪这种事只发生在西南、山区,跟北京无关,但现实是,现在这种极端天气,哪里都躲不了。
说到底,北京虽然是大城市,但自然规律不看你GDP,不看你是首都,雨说来就来,水说冲就冲,地形决定了你该受这份罪,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回潮白河发了大水,密云水库罕见开闸,很多路段被冲断,山区通讯、电力全断。
这不是哪个环节没做到位,而是整体系统被压到了极限。
真说补救,也不是靠临时安排,而是要从规划层面考虑河道宽度、蓄洪能力、转移预案等等。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编辑于 2025-07-29 10:40・克罗地亚查看全文>>
子任 - 6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胖猫卡尔 - 3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叶赫乎 - 294 个点赞 👍
全球性气候灾变的中国解决方案——写在北京大暴雨之后
就在昨天晚上,一场猛烈的暴雨袭击了北京,到今天早上已经造成30人遇难。
而早在昨天晚上,国家气象局和北京市地方各应急部门就已经发布了措辞极为严厉的预警信息,各大媒体和信息渠道都进行了转发,远在四川的我都收到了好几条关于暴雨即将来临的信息,可见形势之严峻、准备之充分。即使在如此充分的准备之下,依旧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可见这场罕见的暴雨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数据上看同样触目惊心:昨晚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543毫米!这是什么概念?我国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就是所谓“400毫米等降水线”,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就没法种庄稼了,只能长草、放牧。
这个降水量等于一晚上就把一年的雨给下了!
今年我国北方强降雨新闻频发,仅就目前就有河北、河南、吉林、北京、天津等地有遭强降雨袭击的新闻,而雨季还远远没有过去,要到9月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度降雨高峰才会过去。
一场席卷全球的气候灾变正在到来。
国外,严重高温干旱和强降雨、台风等灾害也越来越频发,各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很多人还埋头在战争、贸易等等人为纷争中不可自拔的时候,一场全人类共同的考验正在悄无声息的来临。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国家环保局居然即将宣布排放温室气体对人类无害,将解除车辆、发电厂和其他行业等所有排放限制。并称限制气体排放才真正影响人类健康,因为这将导致价格上涨和消费者选择减少。
毫无疑问这个报告的科学性严谨性非常成问题,长期鼓吹环保来压制中国发展的美国如今来了个180度调头,很难说这是出于负责任的考虑,很可能仅仅是刺激经济、改善糟糕的财政状况的权宜之计。
简而言之,饮鸩止渴。
远水接不了近渴,美国很显然等不及慢慢产业升级了,长期寅吃卯粮导致“今天这事儿必须要办”,也就顾不了那么多。
覆巢之下无完卵,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都必须要认真面对未来越来越严峻的气候问题和极端天气频发的挑战,这种时候抱怨与推诿都是最没有力度的行为,船都要沉了而你在船上,怪船长、怪船东、怪瞭望手,都是在耽误你寻找救生艇的时间。
中国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灾变方案已经提上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项目的正式动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志性工程,预示着迫不得已之下“自扫门前雪”的大幕拉开。
人类,这个星球上最伟大也最脆弱的生物。
人类总会像水银泻地一样找到自己的出路,至于谁找得到、谁找不到,那就两说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都在青藏高原活动,青藏高原号称“亚洲水塔”,同时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中央高地,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而水资源又极为丰富,是整个欧亚大陆气候环境形成的关键地形。在这个气候灾变的前夜,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青藏高原,是极为重要的。
据我个人的观察,气候大灾变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一是雪线普遍上移。
这里是四川西部四姑娘山山区的某个不知名冰川,可以明显看到雪线向高海拔地区移动,高寒流石坡上植被覆盖情况来看,这一段冰川消融裸露出来的地表还没有植物来得及覆盖。这充分说明该地块裸露的时间并不长,冰川是最近才消失的。
同时我本人从2012年开始到2020年,每年夏季固定时间会去同一个冰川,西藏拉萨当雄县境内念青唐古拉山身处一个叫“雪格拉山口”附近无名冰川徒步,离开公路之后沿冰川融水河上溯至源头冰舌处,再摆放一块大石头做好标记,观察冰舌的退缩。
该冰川自2012年以来不断退缩,根据我自己摆的石头看,攻击退缩了超过50米。
并且冰体本身也在坍塌、缩小,这个冰舌从冰川的粒雪盆处形成并延伸下来,不断剥蚀山体、带走石头,融化后这些石头会堆积在冰舌处形成所谓的“冰碛垄”,甚至肉眼都能看出来一条新的冰碛垄正在形成。
这在地质年代上是一个极为恐怖的场景:长达万年计算的气候变化,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发生了。
雪线抬高、冰川消失,这个速度很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力极限。
二是植被普遍扩张。
高山植物总会找到自己的方法扩张自己的地盘,大量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海拔的植物,随着气候变暖也把自己的种子撒到了更高处。
这是一个冰碛湖,是冰舌退缩以后留下的石头堆积阻断冰川融水流走,形成的冰舌附近的小湖泊,会季节性封冻、消失。比如这个同样位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冰盖,脚下这个湖泊,在冬季会因为降水不足、融水消失而干涸掉,这对于植物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事情。
但就在这么高海拔而恶劣的地形下,居然长出了荨麻。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查看全文>>
龙牙 - 159 个点赞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事情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感觉与己无关。
北京下午晴空万里,碧蓝如洗,让人看到心情好得不得了。
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望着满地狼藉,才会明白,气候变化原来既不遥远,也不是一句玩笑。
下午有读者问我,还怀疑这里面有没有“人祸”的成分,问为什么一场大雨搞得这么严重,特别是在郑州的事件已经有了借鉴的前提下。
我多方了解了一下情况,包括全程参与的同学的复盘,可以很负责任地说:
几乎已经做到了所能做的极致。
这不是说从前天才开始应急反应,而是从两年前门头沟洪灾后,北京市已经在防控、预警、应急、救援等多个层面为各种极端气候做准备。
而在此轮大雨预警之前,气象部门、应急部门、各区特别是山区、水库旁都已经达到了最高戒备水平。
即便如此,面对大自然,水火无情,人类依然是渺小的。
但人,却很难知道自己的渺小。
据法新社26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准备推翻一项关于温室气体危害的基础科学认定,改称温室气体无害。这项认定被认为是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及温室气体监管法规的基石。
一些政客之短视、无知和无耻,不是我们所能想象。
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环境,已经进入失控状态。
这个之前的文章写过多次:
感觉全世界,只有中国是在玩真的,其余的,大都在开玩笑。
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改造后,它们站在“保护全人类”的道德制高点上,动辄以“环保”为武器攻击发展中国家,无理要求发展中国家也要在环保问题上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它们还鼓捣出“碳排放权”这一概念,划定了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限。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锁死进入发达国家的大门。与此同时,它们还屡屡以“环保”为“武器”,向那些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发起攻击。中国,也就成了在环保问题上受西方发达国家攻击最多的国家。现在,其余的国家,已经指望不上了。
根本不存在任何合作的可能,跟新冠疫情一样,相信未来X病毒来,也一样的操行。
现状基本就是:各自祈福,各安天命。
北京这次的雨,包括上次郑州的雨,都不像是过去北方的雨,而像是广东的那种雨。
下之前几天潮湿得要命,跟南方一样难受。
下的时候猛的要命,一天下半年。
面对这种极端状况,我们能做什么呢?
郑州、北京,这都不是终点和结局。
而只是个开始。
未来,我们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出现这种极端情况,而且,频次越来越高,类型越来越复杂,程度越来越深。
不仅是我们国家,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不论草原沙漠冰川,都一样。
所以,大家说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谈到了大国博弈,谈到了中印,谈到了经济效益,却不怎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水利工程项目,超大项目的目的一定复杂多维,但最顶层那个设计,就是,最终决定它战略意义的,一定不是小打小闹的东西。
这个工程,看似着眼的水,实则是人类对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最勇敢的尝试。
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愚公移山”。
放眼全球,除了中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在地质条件如此复杂的背景下,建设这么宏大的水利基础工程。这都要得益于我国在基建和制造业方面的多年积累,精进迭代,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全球、人类、文明、中华民族。
这个中轴线,决定了它的真正意义。
这个水电站,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特别地理区位,在世界屋脊之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极大。
未来,人类最大的矛盾点,是水资源。
我们并不是要争什么,更不会狭隘到控制印度的水,但是,我们要确保,这么重要的资源,是在中华文明手里福泽世界。
就像统一战线为什么要争夺领导权,因为我们在与国民党的合作中吃了大亏,知道引领方向多么重要。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你手里要有东西,而只有中国,才能分配好。
其次,才是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考虑,然后是边疆发展、地缘战略、经济等等。
比起西方世界的短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他们能够想得着的维度。
我们甚至都没必要再去花精力批驳。
因为用不了多久,每个国家都会被气候变化折磨得体无完肤,同时束手无措。
谁能存活更久,是第一位的事情。
对于一个5000年文明传承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不中断到现在,必然有它的道理,不是短短几百年的落后就代表永远。
在事情还没发生到自己身上,就能够意识到,并且未雨绸缪、做自己能掌控事的,方能积跬步至千里。
别人当玩笑的,
中国,
从来不开玩笑。
查看全文>>
牧之野 - 1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超人 - 14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努力做一只牛马 - 8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糯苞谷 - 58 个点赞 👍
说一个暴论:水库这种东西对存在,会加大洪灾发生的概率
理想化状态:旱期补水、洪涝期间蓄洪
实际情况:旱期不放水,因为水值钱呀。洪涝期间放水,因为水库扛不住了。把大降雨变洪涝。
为啥,水是钱呀,这么多钱,咋可能随随便便就放出去,万一要是天气预报误报,提前放出去岂不是亏大了。只能等遇到极端暴雨时,水库扛不住了,一下子全放给下游。
然后把责任推给极端天气就行了。
就跟银行一样,天天想着把钱借给不差钱的人。
原本想着熨平波动的玩意,结果搞成了加大波动的存在,黑色幽默了。
查看全文>>
Jimmy仔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疙瘩汤 - 27 个点赞 👍
本次强降雨已经造成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其中密云死亡疑似是全部由农家乐民宿贡献,违建责任和预警不到位责任不可推卸。
警情主要地区灾情严重的石城镇,东接密云水库,西倚云蒙山,镇域内有黑龙潭风景区、京都第一瀑、清凉谷等多个自然风景区,周围村庄内民宿产业聚集,民宿最集中的张家坟村共有96家民宿。恰逢暑期旅游旺季,不少游客和村民一起被暴雨围困。
报道中的画面显示冲毁的房子大多数是临时搭建的农家乐民宿,并且一开始往外淘水而不是转移,一开门被洪水冲走想必不少人这样死去。
潘女士是滞留在张家坟村的游客之一,她与丈夫于7月26日下午抵达村中一农家院,赶上降雨,看到水漫进院子里,大家往外舀水、堵门,情况还不算危急。
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她听到窗外一阵吵闹声,发现外面水已淹至胸口,“堵门的东西也被冲回来了。”
他回忆,7月26日下午5点起,村民家中陆续进水,次日零点左右开始转移村民,转移过程并不容易。凌晨3点左右,他带领一行人前往村委会途中,突遇前方道路塌方,不得不临时更换路线,前往地势较高的民宿安置点。截至7月27日凌晨4点半,转移工作完毕,共转移村民360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8865418284648944&wfr=spider&for=pc
简易房屋倒塌相关视频疑似已经被和谐掉。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安逢龙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摆渡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