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称「老师」被叫滥了,你怎么看?如果不叫「老师」,该叫什么更合适?
- 1676 个点赞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健忘于江湖 - 147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刑部郎中沈家本 - 1025 个点赞 👍
有一个很拧巴的过往事实:2024年以前,在美国,犹他州并不属于临近的洛杉矶,旧金山甚至休斯顿领事区,而是属于华盛顿领事区,由使馆代办——在来犹他之前,我在马里兰呆了几年,那里毫无疑问也是华盛顿领事区。我彼时常跟人说:我搬来犹他,开了三千多公里,居然还没开出华盛顿领事区啊——这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使馆工作人员每年都要组团来犹他,代办当地华侨的事务,比如登记换护照,办理旅行证之类的。
2018年,使馆的人员五月份就来了,我去填了换护照的申请表,准备好材料,然后寄往华盛顿。果然,由于一些疏漏,我在程序上略有些瑕疵——简单的说,我的旧护照是19年六月份到期,按流程最早应该是18年七月才能换;以及未能在信封上标记办理内容。于是,某一天我接到了一个从华盛顿打来的电话——
“喂,我们是中国大使馆”
“哦,您好”——此时我把对方当成骗子,有过海外经历的人都知道,冒充大使馆/领事馆是常见的诈骗套路。
“你是办什么业务的?怎么信封上什么都没有呢?我们差点退件知道吗?”
老实说,跟所有的华人华侨一样,我对大使馆的印象也很差,懂得都懂…他们的语气,大抵如此。但也是因此,我知道对方确实是大使馆无疑——好笑的是,骗子就礼貌多了,反倒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于是我就认真了起来。
“哦,对不住,办事员同志,我是办理换护照业务的,忘记做标记了”
“同志”两个字出口,我感觉得到对方显然愣了一下。
“您是要办换护照吧?现在是不是有点早?”
“哦,因为今年来犹他的使馆同志们这时候就来了,我不想拖到明年,就想着可不可以提前办理”
“这样啊,那您写一份声明,也不用寄原件,签字按手印之后拍照发给使馆电子邮箱就行。这次要注意写上换护照啊。”
“好的,麻烦您了”。
于是我当天就写好了声明,签字按手印发给了大使馆。
五天后,我收到了我的新护照。
我并不会认为那句“同志”把一切事情都变得顺利,但我切实觉得,在面对代表祖国的人员时,这个称呼确实是很应景。
2024年中秋,我去参加犹他华人晚会,在人群外面看里面画灯笼。这时一群人走到我的身后,旁边一个相熟的大叔介绍为首的一个人说,这是洛杉矶领事馆的副领事,来与我们一起参加晚会的。我转过身,伸出手 —— “您好,副领事同志”。
据大叔说,我是当晚唯一一个没有安排却能跟他说了几分钟话的人。当然,我认为那主要是因为我话密…
查看全文>>
Zihou Zhang - 800 个点赞 👍
我幼时不是少先队员。
少年时不是共青团员。
长大后不是共产党员。
我也没有任何意向加入这样或者那样的组织。
我没有一颗建设共产主义的心,只有一个苟活于世的身。
生活不过吃喝拉撒,所求不过三餐一宿。
不要叫我同志,我哪有那个资格和您当同志。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凉心四十八天 - 769 个点赞 👍
我这辈子第一次被人称呼“同志”,是2018年12月10日午后。当时我坐北京到无锡的高铁商务座,回家去。邻座有位白寸头穿军大衣的老人。大概是儿女买的票,他对车上的许多细节不大懂,用方言问列车员:这个按钮是干什么的?这个垫子是用来干啥的?如此云云。
商务座为图安静,列车员惯常不在车厢里,有事打招呼叫他们即可。那老人两次要上洗手间,并没叫人,独自站起来——他站起来时,我才发现,他左手左腿似乎动不了,靠右手的四脚拐杖撑着,斜身走。我起身,扶着他:开门(移动门,站一刻即开,但他不知道,还在寻门把手)、开洗手间门,关洗手间门。等他上完洗手间了,弯腰冲水的事,我代劳了。
他很客气,中间不停说谢谢,我逊谢几句,彼此无事。
列车员因不在车厢里,看到我扶老人家出来才发现,事后也谢了几声。
老人在滁州站下车时,我扶他到车门口。
他回头,对我说了一句:
“同志,谢谢你。”
同志这词,我从小听。老电影里字正腔圆的声音,老连环画里刚正不阿的英雄形象。多用此语。后来战争题材电视剧,对这个词用得越来越少,而喜欢用“兄弟”之类词的用意:的确,历来对同志的用法,太刚毅了,所以说成“兄弟”,大概想显得更人情味,更生动,更血肉连心。
我外公——他出生在1929年——跟我说过,他年少时,这个词很光荣,亮堂堂。
“同志”二字对那年代的人,的确意味不同。1946年3月5日,叶挺将军出狱第二天,给延安发电报。延安拟回电时,在“叶挺将军”还是“叶挺同志”的称呼间斟酌许久,最后如此称呼:
“亲爱的叶挺同志”。
孙文先生遗言“同志仍需努力”,也是这个意思。齐心合力,图创理想,不是兄弟,不是同胞,是为同志。
而且寄托了别的意味。
现在我们知道,同志这个词,在日常口语里,不太用了——哪怕用了,也有别的意思。当初林奕华先生在港办了个以LGBT为主题的电影节,并将其中文名定为“香港同志影展”。他的意思,就是取孙文先生“同志仍需努力”。的确LGBT一向弱势,需要彼此协力,为LGBT的权益鼓呼。
但还有一重原因:“同志”这词原初意味,是带着一种氛围感的。
我小学的语文课本里,还保留着1980年代初质朴和谐的审美:我国幅员辽阔,各族相亲相爱,农民伯伯勤劳勇敢,城市居民积极向上,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烂漫璀璨,秋天丰收圆融,冬天瑞雪纷纷;孩子们如何去为五保户老爷爷扫雪,如何拾金不昧,如何立志远大……甚至连数学课本里,都会不经意的编些诸如“红星农场秋天苹果丰收,一共有30吨苹果,问能载重2吨的3辆卡车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如此云云。那是一种互敬互爱、推心置腹、万众一心的审美。
多年以后,经历了些世情的我们,难免觉得这种氛围消散了。
因为“同志”这两个字负载了太多那个年代的意味,所以这氛围消散时,有些说不上来了吧?
1990年代,有杂志报纸讨论过当时社会对其他人的称呼:师傅?听来像在称呼体力劳动者。先生?太生疏。
所以就有了老师这称谓。不亲不疏,还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尊重。
我印象里,老师这词,最初是大城市文化圈里流行。我某个编辑说,最初他们是称呼作者的——作者们普遍没头衔,叫先生太生疏,叫名字没那么亲昵;老师这词,不分性别,表达了尊敬,而且是对文化的尊敬,挺好。
——上海司机有时叫老板,敬重的是您的腰包。绍兴以前有段时候还反讽,有人叫你老板,你回一句“扳牢”,意思是咱不是老板。
——重庆出租车师傅对谁都叫老师。
日常叫老师,如果是前辈,表敬重,老师二字,跨性别,永不会错。如果是平辈,老师可以表一点调皮、揶揄和小恭维,而且适合在第三人场合使用。
比如我和甲朋友见乙朋友,那么:
我(对乙):甲老师上个月刚出了本新书,可棒了。
甲(对乙):张老师每天就这么挤兑我,我写可慢了。
但老师这词用多了,又衍生点别的意思。比如,许多人明明不是老师,而且年纪也不大;称呼一声老师,既表敬重,又带点借着卖萌透出亲昵戏谑的味道。
比如,苍井空苍老师,这就精确地表出一种,既敬重,又亲昵之感了。想想,如果没有老师这个词,我们要么直呼其名苍井空,要么很生疏的苍女士,偶或还有人表达遥不可及的苍女神,那都不如苍老师三个字,既敬重又亲近还带点戏谑。
所以“同志”的淡去,“老师”的浮起,也可算是两个时代的交替。
前者代表着曾经“万众一心不分你我”的时代氛围。
后者是相对有边界感、同时尊重知识的姿态。
当一个时代给予一个称呼太深厚的意味时,如果想让这个称呼重归其本初意味,也需要相应的时间:这个词承载了多久的过去,就需要相应的时间来重新沉淀。
查看全文>>
张佳玮 - 7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飞行荷南人 - 6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桩先生 - 56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5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武陵长乐生 - 3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哲 - 375 个点赞 👍
扯点有的没的。先建立公民社会,把老百姓,草民,屁民,刁民之类的词扫进垃圾堆吧。
同志咋的,同志就一条心,同志就和你一个志向?
每天都有落马的,哪个落马前不是同志同志的叫?
查看全文>>
小桥流水哗啦啦 - 3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的笑容 - 3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蓝华真希 - 3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永嘉慧星 - 30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歖斐斋 - 281 个点赞 👍
某位希特勒的小学同学(?)曾经曰过,说一种语言就是在进行一场特定的语言游戏。就是说,你用什么词,说什么话,就是在cos(?)一个你特定的社会角色。
所以,比如你是公职人员,来到行政领导办公室,或者和上级开会的时候,你就要cos“一个严肃正经的行政职员”,和其它的职员和官员一起玩大型社交真人游戏“官场の闘”;
如果你走在路上,在考虑今晚吃什么的时候,路边招呼你的阿姨叫到“老板里面坐啊,火锅烧烤都有哦!”这时候你就知道,你正深陷资本大战前线,这时候,你要和老板、餐厅服务员以及其它路人一起玩大型社交真人游戏“肚子と钱包の天人交戦”。
如此等等。
因此,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个称呼,这似乎意味着这样一件事,即所有人在这个社会中只有一个角色,只玩一套cos游戏,比如大型社交真人游戏:
将軍様のご恩に報いるために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归伶昌 - 18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仰望星空孙连城 - 1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YOUNG·Y - 1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射声校尉 - 96 个点赞 👍
同志,你知道核酸检测亭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们了。
我就随口一问同志,没有别的意思。
请问同志,我什么时候寻衅滋事了?
不要这样啊同志!不是说好的人民晶哥为人民的吗?
什么同志?我已经不属于人民了?
同志你们不要再打我了!!!啊!!!
我错了同志……
同志……以上……与我所说内容……相符……
能,明白,同志。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Laszlo是个日子仁 - 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QAQ emmm - 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或跃于渊Yueyuan - 17 个点赞 👍
这个,还真有一言难尽的感觉。建议媒体别用自己的资源乱呼吁啊~~·
倘若有人称呼我为「同志」,我的第一反应会是:你是做什么的,你的志向是什么?我的志向未必和你相同,别瞎叫一通啊~
不过我倒是对被称呼「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做自我检讨,竭力找寻看看我能否有一些已经形成自己鲜明观点的内容分享给到对方。同时,我也不会对除却本身职业是老师以外的人随意的就称呼为「老师」,一旦当我称呼对方为「老师」的时候,必然是我发现对方身上有超出我的地方,我需要向对方学习。因此当我听到婚介机构或者教育机构打我电话做推销的时候自称自己是XX老师,我通常是嗤之以鼻后挂断电话。也的确心生感叹:「老师」这个称呼的确是被叫泛滥了。
自我参加工作之后,也的确经历了题主所描述的叫“靓女、小姐,后来叫“姐”,再后来叫“老师””的系列阶段,这些称呼无一不让我感觉不大舒服,总算外资公司的称呼习惯解救了我,直接叫名字挺好。
我是觉得媒体也不用呼吁将「同志」称呼重归主流,毕竟如今是价值观百花齐放的时代,尤其在一些城市依然是GAY文化众所皆知,即使处于对此尊重的基础上,还是有不少正常性取向的男人很介意被称呼为「同志」(插一句,不少酒吧即使有名称,也会被称为“同志酒吧”,你懂哈~~)!而且连我这样很介意志向是否一致的人,也不赞同在还不认识、不熟悉彼此三观的时候就被叫「同志」的话,那会让我立即想起身离开的了。
你想想看一个满眼满心都是“钱”的唯利是图,你压根看不上的人,热情的称呼你为「同志」,你是开心呢?还是不开心呢?
BTW:题主举例称呼警察为「同志」的例子,其实我觉得称呼为XX警官,会更合适。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唐安妮 - 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床前明月光 - 14 个点赞 👍
有人认为大家并没有“志同道合”,所以都叫同志不合理,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统一称呼。这种统一的称呼目的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强化平等意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者为了抹除身份等级界限,就要求所有人互称公民。前30年也是为了破除等级意识,要求全社会所有人互称同志。
而且这种文化上的变革必须只能通过政治运动或社会运动来改变,很难通过私人生活的微观抵抗来改变。
比如我在参加北大组织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时候,里面对成年人的问卷称呼就是“您”,对小孩儿的称呼就是“你”,我就觉得很不舒服,这不就歧视未成年人嘛。但是我也只能这么问,北大也只能这么出问卷,因为你把小孩称呼为“您”很奇怪,把成年人称呼为“你”又不太礼貌。
这种文化就只能通过社会运动(不管是类似西方LGBT那种民间运动,还是前三十年那种政治运动)才能改变,废除尊称,统称为“你”。
查看全文>>
家庭制度研究社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你个大老粗 - 11 个点赞 👍
感觉建政的人,很奇葩,不在于他们发对当局,而在于他们反对当局,却不知道当局要说的真实意思。
同志代表基于信仰的平等。
老师,师傅,师父,是恰恰带有封建儒家文化的等级尊卑。
也就是老师,天然带有教育你,规训你,指导你的意味。
叫老师,其实是故意放低等级,讨好对方的一种姿态。人人平等社会,何必放低自己的身份?
要知道,在中华民国,还有对知识分子脱帽行礼的风俗。
一看对方戴眼镜,兜里别个钢笔,是知识分子,赶快脱帽问好。
后来无产阶级闹革命,先抓戴眼镜,上衣口袋别钢笔的。
在日本这个儒家文化熏陶的社会,老师也是等级尊称。
也就是教师,医生,律师,才能叫森赛。
还有一种身份,也可以叫森赛。
就是干的这个职业时间长了,世袭了,也称森赛了。
比如日本说相声的,都是门派使徒相传,属于世袭。也叫森赛。
还有就是艺妓,祖传卖淫的,好家伙,世袭多少代,都是艺妓,也能成森赛。
魏文帝曹丕他妈卞太后,要放在日本,就是森赛。
为什么?因为卞太后家里,著名的琅琊倡户,世代都是歌舞伎。家族专门培训女孩子当歌舞伎的,培训好了,送到宫廷王府,专门伺候上流社会。
干什么?三陪。陪你跳跳舞,陪你唠唠嗑,陪你生生娃。
卞太后出道的时候,甚至都不是王侯公卿的府邸,而是在民营夜总会。
曹操求贤若渴,一进去,马上看上了,把森赛聘请回家当私教去了。
查看全文>>
大蔚王 - 6 个点赞 👍
以前叫小姐是尊称,后来被用滥了。现在你去叫人家小姐,人家得打你。
以前叫大姐是尊称,人宋庆龄还被称为宋大姐呢。现在你去叫人家大姐,人家保准给你个白眼。
以前叫美女拉近好感,不管年龄大小,职业好坏,叫美女总没错吧,现在你去人美女,人家只觉得你油滑。
以前分不清人家职位高低,聪明人想出来叫老师,反正老师不管年纪大小,从事何种行业,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叫你老师总没错,既不会让对方不开心,又减少了不知对方地位身份的尴尬。后来就是势必老师,不管是娱乐圈 刚出道的小鲜肉,还是菜场 管理员收电费的,都 是老师。
现在终于也觉得叫滥了?想想也是,把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正儿八经的“老师“与一些岛国动作片女星”老师“统一称呼,确实是对五千年礼义之邦“天地君亲师”的亵渎。
改为同志?,呵呵,这是打算给”同志“群体正名吗?哈哈。
呵 呵,想起一个笑话,《父母爱情》里安杰请奶妈孙妈过来照顾自已大肚子。孙妈很开心的称安杰”小姐“,人家叫小姐叫了十几年。然后江司令听到了,就一本正经的对孙妈说,你不能叫安杰小组。这不符合纪律 。孙妈问我该 叫什么呢?江司令说,你得叫她同志,叫她安同志。然后把孙妈给整不会了,一句安同志,吃饭了,差点把舌头给咬了。
想不到,时至今天,还能现实重演的。怪不是说艺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他娘的真理。
要我说吧,人的心灵健康不起来,叫什么都 是错。
查看全文>>
123 - 6 个点赞 👍
真无聊,真的,媒体真无聊
贵州部分地区的洪灾重建工作怎么样了?
天水血铅中毒事件怎么样了?
青岛大学、哈工大等大学空调装上了吗?
那尔那茜还要不要追问?
黄杨天价耳钉有后续吗?
火车砸窗到底有没有规定?
大陆人航母什么时候能登上航母看看?
东航那个飞机直坠到底还出不出公告?
实在不行就报一报天气预报,怕报错了就报昨天的,随便一个社会热点深度追踪都比讨论这同志老师的有意义吧,真是无语。
查看全文>>
山东精神病院院长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luetr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