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拧巴的过往事实:2024年以前,在美国,犹他州并不属于临近的洛杉矶,旧金山甚至休斯顿领事区,而是属于华盛顿领事区,由使馆代办——在来犹他之前,我在马里兰呆了几年,那里毫无疑问也是华盛顿领事区。我彼时常跟人说:我搬来犹他,开了三千多公里,居然还没开出华盛顿领事区啊——这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使馆工作人员每年都要组团来犹他,代办当地华侨的事务,比如登记换护照,办理旅行证之类的。
2018年,使馆的人员五月份就来了,我去填了换护照的申请表,准备好材料,然后寄往华盛顿。果然,由于一些疏漏,我在程序上略有些瑕疵——简单的说,我的旧护照是19年六月份到期,按流程最早应该是18年七月才能换;以及未能在信封上标记办理内容。于是,某一天我接到了一个从华盛顿打来的电话——
“喂,我们是中国大使馆”
“哦,您好”——此时我把对方当成骗子,有过海外经历的人都知道,冒充大使馆/领事馆是常见的诈骗套路。
“你是办什么业务的?怎么信封上什么都没有呢?我们差点退件知道吗?”
老实说,跟所有的华人华侨一样,我对大使馆的印象也很差,懂得都懂…他们的语气,大抵如此。但也是因此,我知道对方确实是大使馆无疑——好笑的是,骗子就礼貌多了,反倒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于是我就认真了起来。
“哦,对不住,办事员同志,我是办理换护照业务的,忘记做标记了”
“同志”两个字出口,我感觉得到对方显然愣了一下。
“您是要办换护照吧?现在是不是有点早?”
“哦,因为今年来犹他的使馆同志们这时候就来了,我不想拖到明年,就想着可不可以提前办理”
“这样啊,那您写一份声明,也不用寄原件,签字按手印之后拍照发给使馆电子邮箱就行。这次要注意写上换护照啊。”
“好的,麻烦您了”。
于是我当天就写好了声明,签字按手印发给了大使馆。
五天后,我收到了我的新护照。
我并不会认为那句“同志”把一切事情都变得顺利,但我切实觉得,在面对代表祖国的人员时,这个称呼确实是很应景。
2024年中秋,我去参加犹他华人晚会,在人群外面看里面画灯笼。这时一群人走到我的身后,旁边一个相熟的大叔介绍为首的一个人说,这是洛杉矶领事馆的副领事,来与我们一起参加晚会的。我转过身,伸出手 —— “您好,副领事同志”。
据大叔说,我是当晚唯一一个没有安排却能跟他说了几分钟话的人。当然,我认为那主要是因为我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