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水通报幼儿血铅异常,食品添加不可食用彩绘颜料,8 人被刑拘,暴露出哪些问题?嫌疑人将承担哪些责任?/
共128个回答0条评论

天水通报幼儿血铅异常,食品添加不可食用彩绘颜料,8 人被刑拘,暴露出哪些问题?嫌疑人将承担哪些责任?

liisu
排序方式:被封时间
时间排序由新到旧
  • 458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刘微良
  • 34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欧阳凡
  • 3330 个点赞 👍

    听说血铅检测是美国搞出来的,呵呵,有点意思

    查看全文>>

    修过的路好走
  • 32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日上三竿我独眠
  • 3083 个点赞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颜崇淮表示,新华医院7月8日上午已收治一名甘肃天水血铅异常患儿,正在为其办理入院,其牙龈出现铅线,初步判断在铅下的暴露时间较长,可能超过3个月,综合来看,需要数周疗程进行排铅。颜崇淮介绍,血铅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铅元素转移到骨骼等身体其他部位,还会在牙齿与日常食物残留的硫结合形成硫化铅沉淀,即所谓的“铅线”。

    还是上海敢说真话,慢性中毒超过3个月,可以从这个细节里推导出一丝真相。

    查看全文>>

    墨语楼
  • 30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h xiao
  • 3023 个点赞 👍

    所以天水的医院为什么没检测出来呢

    查看全文>>

    mxdlzg
  • 29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herry
  • 2933 个点赞 👍

    我记得老美上个世纪的案子,当地人用含铅水管喝水,血铅也就150μg/L,

    就天水这个数据,说是添加剂?

    鉴定为:放tm的屁。


    一、成本

    彩绘颜料和可使用食品色素,去淘宝搜搜,价格都是几十块一公斤的水平,那使用动机是什么?

    来来来借一个答主的图:

    用量是0.01g/kg,也就是做100kg的发稿能用1g色素,也就是2毛钱。

    也就是四个幼儿园就按一天消耗100kg发稿,颜料是天上掉下来的压根不花钱所以换成用颜料,

    可以省下2毛钱,一个月竟然可以省下6块钱诶。

    最搞笑的是通告还说,园长和投资人都知道,并且同意用颜料。

    嗯,投资几百万建一个幼儿园,然后买颜料给孩子食物上色,为了省6块钱,

    终我三十年的人生里还没见过如此人类。

    二、剂量

    再说通报的另一点,

    “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mg/kg、1340mg/kg”,

    水彩颜料含铅量的国标主要参考《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20)。该标准规定,14周岁以下学生使用的水彩画颜料中,可迁移铅元素的限量值不应超过90mg/kg。

    也就是想生产出铅含量900毫克/千克的食物,需要10公斤颜料。

    也就是按上面的,假设四个幼儿园一天消耗100kg发糕(而且还是铅含量仅有900mg/kg的发糕),那需要一天消耗1000公斤,也就是1吨颜料。

    字打到这我都笑了。

    真的,别说是添加颜料了,说刷了一层油漆吧。

    哦不对,油漆的国标含铅量也是90mg/kg,单纯给发糕刷一层油漆,真的不够。

    打个补丁,如果用的是违规的非14岁以下学生使用的颜料,那适用于QB/T 4106—2010《固体水彩画颜料》也规定,固体水彩画颜料中可溶铅元素的限量值为1000mg/kg

    也就是幼儿园一天需要消耗100公斤颜料,可以说荒谬的有限。

    经评论区补充再打个补丁,譬如使用部分含铅量超过60%的工业涂料,譬如铬黄、铅丹、氧化铅

    剂量上是可行了,但是这染料得符合,

    溶于水溶于油反正和到面里没有零碎渣子,

    吃起来和加热散味没有金属味没有苦味,

    成本还要显著低于0.2元/100公斤食物的可食用色素,

    还得兼顾让部分家长带饭的孩子也得铅中毒。

    别当厨子了,改行炼金术吧。


    三、行政力量

    更何况能让当地医院集体隐瞒血铅数据,当地政府全力压消息甚至派人到西安医院去压消息,这样的行政力量,原来是一个撑死千万级的幼儿园老板去解决后厨偶发事故就可以动用的?

    我觉得现在还是关注下距离幼儿园1.5公里的铅锌厂,最近是不是突然停工了吧。

    毕竟二十年前当地都有这种集体血铅事件,也是铅锌厂周围,

    再说了,刚看到的,去年5月可就有了。


    之前几次也是这种突然爆发性并且症状严重的,

    所以说幼儿园这次的事件如果也是偶发性的,那也不是不能用工厂偶发性的大量偷排投放一次污水烟尘来解释,就跟之前几次污水烟尘一样,正好有一波人赶上。

    至于有人说工厂污染那得是附近所有人都有症状。。。

    妈嘞,2025年了,发个抖音甚至发到外网也就几分钟的事,就算你打通所有关节,开了工厂铆足了劲天天排污水,一个月下来几万人几十万人被你送进医院甚至ICU,你开工厂是为了搞钱还是为了青史留名的?

    我偶尔在河里拉泡屎是为了省卫生纸,我天天在河里拉是生怕别人发现不了没人管我?

    而且如果只是偶发性偷排,孩子倒霉撞上,其实都不是最恐怖的情况。

    如果真是持续性排污,这次是长期累积出的剂量,

    孩子铅中毒,当地医院直接不出具检测报告,突发情况在西安检测才爆出来,

    而当地其他人在当地并没有检测出铅中毒。

    那么,

    当地医院如果并不是专门为了掩盖这件事儿给孩子的血铅检查结果作假,

    有点恐怖了,我只能说当地人最好都跑外地去查查血铅,我希望去外地查的人都没事,纯粹是我想多了哈。

    查看全文>>

    猎风牧云
  • 2922 个点赞 👍

    这事儿我看了一圈才算是摸出了最有可能的真相,一句话总结就是整条线上所有人都在以最合理的方式犯蠢,酿成了如此大祸。

    事情的起因是园长或者管理层某个人一拍脑门想做点颜色鲜艳的面点来吸引小孩,为此也专门发了公众号宣传(时间大概是三个月前,符合家长反应的第一次摄入大剂量铅后出现不适的时间点)。然后厨房接到命令,派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厨师(他甚至不一定是做过面点的,因而对色素的使用一窍不通)去买几种色素。然后这个厨师就上淘宝或者pdd一搜,他也不懂这些色素叫什么,就按颜色搜。而好巧不巧,你在淘宝搜黄色色素的时候,就会弹出来这样的东西。

    首页四个产品里,两个食品色素,两个工业色素。负责买的厨师可能根本没细看什么工业之类的,看到个柠檬黄,量大又便宜就买了。然后同时他肯定也买了粉色和绿色色素(做三色发糕用),也都是粉末状的,视频里只放了他们揉黄色面团的那一段。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园用剩下的颜料粉往里倒”这个说法很容易站不住脚,只用查一下另外两种色素粉是不是正常的食品色素就可以了。虽然目前通报里没提到,但我觉得大概率另外两种色素粉就是普通的食品色素,唯独是这个黄色色素买成了工业色素。

    然后呢,这个厨师负责买来之后,大概是厨房的另一波人负责拆分整理。于是另一个人在也没有细看的情况下(或者包装上的不可食用本身就不够明显)把铅铬黄分装到了透明瓶子里(视频里用的那一个)。于是这下整个厨房的人都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工业色素了,就当成普通食用色素来用。因而制作面点的师傅也没有发现异常,只是发现和出来的面异常鲜亮,她们也只是当色素买的鲜艳的一种而已,没有问题。

    可以看到透明瓶子,而且制作人员直接用手接触,如果知道是化工色素的话肯定不会用手直接碰了。

    再然后,整个厨房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用铅铬黄做了几批黄色馒头和三色发糕。视频里应该是最近一次制作,从色素的用量来看也应该是至少是在三个月内做了两三轮了(当然也不是天天做)。但这一罐子的铅铬黄,随便加一点就足够铅中毒了,因而哪怕只是学生在这几个月内就吃了几个色素馒头,都足够查出高血铅。吃的多的孩子就直接吃出铅线了(符合上海诊断的慢性铅中毒,因为常理来说正常环境污染暴露下整出铅线要很久,医生也没想到是直接吃铅铬黄,所以一开始说是慢性铅中毒是合理的)。

    然后到了事情曝出来的时间点,也就是最近一个月,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把这件因蠢事而起的悲剧抬到了舆论爆炸的高度,容我再展开讲解一下这里面是如何的无巧不成书。

    三个月里哪怕就吃了几次铅馒头后,铅中毒的迹象就慢慢展现出来了。大部分家长已经发现了孩子的不对劲,于是在六月份陆陆续续带着孩子去检查。但由于常规检查里并没有查铅含量这一条,所以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一段可以去b站看某个博主采访的受害者父母,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然后有上心的家长怀疑到了铅中毒。结合能上这个幼儿园的都是当地比较有实力的家庭,所以铅中毒一开始必然是某几个比较敏锐的家长先发现,然后通知其他家长一起管幼儿园要说法。然后幼儿园也按照家长的要求,组织了全体抽血化验。(这也能进一步说明园方是不知情的,如果知道自己往面里掺了化工品,在家长要说法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跑路了,而不是还费力组织全员检测)。

    然后呢就到了最魔幻的一步,也就是后续为何天水没有给检测结果。你想医院拿着这几百个孩子的血样一测,好家伙直接一两百个高血铅。这在任何医院都是必须立马上报领导请示的重大事件,远非检测中心可以当场做决断出报告的范围。于是医院领导被紧急通知,发现这事儿也不是他能判断的,于是立马上报更高级领导,等待进一步指示。

    然后当地疾控应该是最先参与的,发现是铅中毒后可能还通知了环保工业等部门,于是一帮领导紧急坐在一起开会商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好巧不巧天水这个地方之前真的发生过化工污染导致的铅中毒事件,于是在真的没有人知道原因的情况下,领导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可能是化工污染。于是当地立马组织检测,生怕是大规模化学物质泄漏导致的铅中毒(这一点我从某个自称当地人的知乎用户看到的,也符合现实逻辑)。这一步花了比较久的时间,而在排除大规模化学泄漏之前,这帮孩子们的报告必然是不可能出来的。因为一旦出了报告就会联网到国家疾控,整个流程就会更高规格处置,当地官员为了自保。同时如果在查明真相之前就官方公布几百个孩子铅中毒的信息的话,结合当地群众经历过之前的铅中毒事件,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群众恐慌,所以当地部门选择先调查冷处理的方式也是最为符合基层行政逻辑的。但是问题在于没有第一时间救治孩子们,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行政失责,也会有人为此担责的。

    在排除了化工污染,确保受害者只在这个幼儿园的范围内后,当地开始了对园区的调查(这两个也可能是同时进行的,但一开始没人往色素那边想,可能先去查水源污染啥的了,所以直到最近才查出来)。发现原来真相真的就是这么蠢,就是一个人错买成了工业色素没人发现喂了这帮孩子们三个月的铅。于是领导们都松了口气,以为把园长抓了就行了,至少没人为此掉乌纱帽了(但现在闹成这样估计帽子也是保不住了)。于是赶紧抓人发通告,视频也确实是立马从园区那儿调出来的,特地选了黄色素这一段,是确实查出来了黄色素是工业染料铅铬酸。

    但是在这漫长的开会讨论和排查期间(从时间线上来看差不多花了两周多,其实考虑到这里面的工作量已经是效率拉满了),家长们的耐心完全被耗尽,认为政府不作为甚至是刻意隐瞒真相的论调在家中群体中广为流传。于是有家长带头去西安做检测,西安的医院没有像天水那样一次拉来一百多人的高血铅构成重大事件,于是很自然而然地出示了高血铅的报告。

    于是第一批跑到西安测的家长崩溃了,在天水那边为了维稳可能口头传递过一些安抚性的消息(至于当地是否给了假报告这个事儿确实值得追问,目前有人说是口头通知,有人贴出了低血铅报告,但不好说究竟有没有假报告,如果有的话就是另一件严重的事情了),结果转头一查自己孩子已经铅中毒达到了不可逆的标准。于是号召所有家长来西安检查,一查一堆高血铅(因为比较分散且没有掩盖的动机所以都正常出报告了),家长们全部愤怒了,认为自己被天水欺骗,进而在网络发声,媒体跟进,于是这件事便正式进入了公共舆论。

    而后大家的质疑点也非常合理,首先是通报里最大的失误是用了“彩绘颜料”这个词。首先,铅铬黄确实可以被用于彩绘颜料,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哪怕是用“工业色素”、“化学染料”或者直接说铅铬黄,都不会造成后面舆论这么大的误解和猜疑。我只能理解是写这篇稿子的人也没搞清楚状况,上面要求尽快发一篇稿子平息事态(因为事实已经确定,只等着后面走法律流程而已,所以没有考虑舆论效应)。但大家看到“彩绘颜料”第一反应肯定是画画用的那种管状颜料,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颜料比色素贵,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猜疑。也会更进一步地想颜料加到面里肯定有很大的味道,学生们怎么可能发现不了。这些都算是非常合理的疑点,但如果确实是用铅铬黄的话,一是有人做了测试确实做出来无异味且颜色和视频中的非常接近,二是确实价格比食用色素便宜。但我倾向于认为并不是有意为了省这点钱而故意买工业色素,毕竟色素用量也就那么点,省几十块钱的区别动机上完全说不通,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不懂误购。

    但通报里又写了一句“经园长同意…”就又构成了误解,首先厨师买色素这件事肯定是经过园长同意的(最可能的就是厨师买了之后报销找园长签字,就被通报成了“经园长同意”,但其实园长非常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但关键是这个通报并没有写清楚园长甚至是厨师是否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含铅工业色素,因为哪怕厨师啥都不懂,园长作为能投资四家幼儿园的人肯定知道工业色素是不能往食品里掺的常识。所以这个写法又一次挑战了群众的逻辑底线。我知道这么写是为了将责任人撇清到园长这一层,让这个事儿归结于单一意外事故而非系统性事故,但是审稿人哪怕真的没有想过一点这么写出来会造成多大的误解和逻辑上的漏洞。明明就是误买就能够理解的事儿却搞成要假设所有人都蠢到极致才能解释,不得不说是官方通报与民间舆论的彻底脱节。你这么写通报也就别怪大家往阴谋论上想。

    于是阴谋论就开始传播了。实话实说这个阴谋论确实非常唬人,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被唬住了。但就是之前说的,无巧不成书,就是一帮蠢人整出的蠢事儿刚好踩到了这个地方的敏感点(铅中毒)上,于是上演了一出巨大的罗生门。估计现在当地领导也慌了,开始咂摸网友们提出的质疑发现还真是自己舆情工作完全没考虑到后果,现在当地应该在加班加点的赶稿子和新闻发布会,不然这个舆情就真的刹不住了。

    这背后当然也有除了巧合之外的结构性成因,郑州红码、鼠头鸭脖和油罐车之后公信力这块确实跌倒了谷底,加上这个事儿确实蠢的超出人认知且又加上了巧合,再加上语焉不详的通报和一贯装死的媒体,这件事儿的阴谋论版本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群体情绪的构建,这背后的原因当然值得好好思考。

    回头来看,这事儿还有一个问题是电商平台没做好化工色素和食品色素在购买时的管理,目前仅靠卖家自觉和尽到告知的义务。估计各大平台不久后就会把所有化工产品卖家分隔管理,并在购买时加弹窗提示不可食用,让想购买食品添加剂的买家无法通过一般搜索购买到化工添加剂,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

    总的来说,这是一件由平台疏忽和蠢人灵机一动而起,由领导们下意识捂盖子,再由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机制失灵和媒体的调查权被剥夺(只能转发官方消息,没有一手消息源)而导致信息失真,最终在物理层面和舆论层面都闹出了巨大混乱的悲剧。当这一个问题暴露出来时,其下是太多结构性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

    集中回答一下评论区的几个质疑:

    首先是质疑不可能是厨师私自购买而是肯定有专职采购的。一方面官方通报也说了购买人确实是厨师,所以不管这家幼儿园的水平如何,这件事就是管理上的疏忽导致购买原材料时出现了如此之大的纰漏。另一方面哪怕是有专职采购,这个事儿就是这么很不小心地发生了(墨菲定律)。你当然可以说这事儿很蠢,但不是不可能,总比假想是整个链条上下一起配合着演戏的说法靠谱。

    其次是质疑铅铬黄放进面里做不出来那个效果的。我是看了辛吉飞的视频初步认为是可以的(假设他没有用其他色素骗人炒作)。其实这个也很好验证,实在不信的人自己买来和一次面就行了(请注意安全),欢迎和大家分享结果。

    最后是质疑监控的。大家的对监控的各种异常的解读我一方面觉得是有点过了,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伪造监控视频要上下打通的人可是难以想象的,不可能是处理问题的第一选项。而且如此低劣地伪造证据可是重罪,我相信地方处理这件事儿的人应该没谁有胆量或者能量在十几天之内就想出伪造监控这种手段并实施的。

    我理解大家对这件事的愤怒(我自己也非常愤怒),希望所有的不合理都能得到解释,但当下舆论生态就是情绪远比事实来得直接。我自己也是在看了大量的信息,辨别真伪之后才逐渐摸清了事实的真相。虽然仍然痛心和难以理解,但用清楚的事实和基本的逻辑还给这件事一个真相,而不是任由情绪发酵引发更大的问题,用清晰的教训来改进食品安全工作而非用臆想的阴谋作为情绪的出口,对当下互联网舆论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也希望我的文章(两三年没写知乎了,看到这事儿忍不住出来写一篇)能够在繁杂的非理性情绪中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感谢大家!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Aooo
  • 2838 个点赞 👍

    从头到尾,这都不是一场单纯的“添加剂事故”,这是一场体制掩盖、监管失职、数据造假的合成事件,一整套链条都坏了,现在却只拿点心说事,这是在自欺欺人。

    前天我就说了,这事最后一定会往食品安全上靠。

    果然,通报来了,画风一点不陌生:两块点心出问题,颜料含铅,八人刑拘,两个取保候审。

    流程熟悉得像剧本提前写好,处理迅速、干脆,看起来非常有力度,实则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场“止血式处置”。

    本来我也猜到了园方可能为了压缩成本,会在食物环节动点手脚,但真没想到能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他们不是用劣质原料,不是偷换添加剂,而是直接在饭里兑了“彩绘颜料”,包装上明确写着“不可食用”,居然敢用来给三四岁的娃做发糕和肠卷。

    这还不是普通的违法,是明知有毒还长期投喂,是系统性、持续性地在制造慢性中毒。

    但你要真相信这事就只是“厨房出事”,那你就被这场通报给绕进去了。

    现在官方说的问题是“后厨用不可食用颜料”。

    我不说这不可能,但你能不能告诉我,是哪个时间段开始的?

    用的是哪种颜料?哪家公司生产的?从哪里购买的?有没有采购记录?谁签的字?批次、浓度、摄入量怎么算的?孩子们血铅爆表的数据,是不是能和这个量级对得上?有没有医疗机构给出科学结论?有没有根据孩子的进食频率、体重、代谢水平做过暴露评估?

    有没有把饮食、呼吸、接触等所有渠道排查一遍,最终锁定是这两块糕点的问题?

    还是说,一上来就决定了“我们要从食品方面解决”?

    我甚至怀疑,这一整套说辞,是提前想好的。

    先找出一个具体物件,再从食品安全法里找一个罪名,塞进去,然后赶紧出公告、刑拘几个人,做一个姿态。

    这种事,很多地方都这么干过。

    一套操作下来,责任明晰、处理迅速、舆论可控,关键是不用动监管、不用动检测、不用动任何体制内的人。

    可问题是,这锅甩得太快了,快得不合常理。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两块点心的问题,而是二百多个孩子同时中毒。

    你告诉我,是因为这两种食物里加了彩绘颜料?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有些孩子已经不在这个园所上学了,血铅也超标?为什么有的孩子没吃当天的饭,只是吃了姐姐从幼儿园带回来的点心也中招?

    你说这是“个别孩子吃多了”,但数据不是这么说的,251个孩子,233个血铅异常,这不是个别,这是整体性。

    更关键的是,这事在天水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2006年,天水麦积区吴家村就爆发过一起集体铅中毒事件。

    和这次如出一辙:孩子陆续出现厌食、肚子痛、耳朵流脓、脸色发青,家长跑去医院看不出原因;本地检测说“没事”,兰州研究所、天水疾控中心反复测,还是“正常”;最后家长自掏腰包带孩子去西安职业病医院,一查,全是铅超标,200多个娃,68个被确诊为铅中毒。

    调查后才发现,是村边偷偷上马的一家铅冶炼厂常年排放废气。

    结局呢?企业关了,人没事。

    20年过去了,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故事,又演了一遍。

    这次剧本几乎不变,只是角色换了:冶炼厂变成了彩绘颜料,工厂废气变成了厨房“自制”。

    你要说问题出在食品,那我问你,数据造假的人呢?

    那些拿着几百微克的血铅报告,对家长说“你孩子一切正常”的人呢?

    那些根本没抽血,报告却提前出来的案例,是谁安排的?

    家长要纸质报告,一推再推,说“还在复核”的,是哪个部门?

    家长一去西安,结果全变了;孩子一住院,医院走廊都加床。

    可在天水检测中心眼里,这一切都“无异常”。

    你说到底是谁在撒谎?是谁在掩盖?

    现在通报里抓了八个,厨师、园长、投资人,一应带走。

    我支持依法追责,他们确实有错。

    但这场事故真是他们几个搞出来的吗?

    彩绘颜料是他们从淘宝拍的,那采购报销怎么过的?监管抽检怎么年年合格?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的平时巡查去哪了?为啥就能让这种事一直发生?

    更荒唐的是,调查到这一步了,环保系统一句话没出。

    有没有查空气?有没有查周边土壤?有没有检测水质?有没有去幼儿园附近两公里内排查是否有小作坊、翻新厂、电池拆解点?有没有检查锅炉设备、老旧管道、油烟净化装置?

    都没有。

    你要说彩绘颜料是源头,那就得把这些通通排除。

    可现在这通报一出,媒体焦点、公众怒火全都集中在厨房,谁还追后面那层更深的灰?

    而且最关键的事没人提:现在西安的医院还在加床,家长还在排队,娃还在抽血、做检查、吃药、住院,天水的通报却已经进入“归档模式”了。

    有始无终,有头没尾,只要舆情一稳,就能结案。

    到最后,这件事可能就只剩下几个做饭的人坐牢,几个孩子家长打官司,其他人呢?

    啥事没有。

    这种时候我们不能只看“谁被抓了”,更要看“谁没被动”。

    那些提前做假数据的、串通口径的、拖延报告的、假装不知道的,真的就什么责任都没有?

    如果这都不查,那下次出事还是一样的套路。

    从头到尾,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添加剂事故”,这是一场体制掩盖、监管失职、数据造假的合成事件。

    一整套链条都坏了,只拿点心说事,是在自欺欺人。

    孩子中毒,不是因为吃了“毒糕点”,是因为长年在一个“毒系统”里,没有人真的在意他们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测了什么。

    他们信任的学校、负责的监管、出报告的机构,没有一个真的站在他们那边。

    这事不能结,结了,就是集体纵容。

    别再拿彩绘颜料遮羞,这场灾难,从来就不是厨房一个角落能解释得了的。

    现在孩子们还在西安住院,大医院楼道都加床了,本地的通报却已经进入“结案模式”,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所以我不接受现在这个结局,也不希望大家太快接受。

    你说是彩绘颜料,好,那就公布采购记录、物流信息、使用时间、使用量、原材料检测报告、孩子血铅对比数据。

    说清楚了,我信;糊弄过去,我不信。

    最后说一句,我们是成年人,可以忍事。

    但孩子是信任你的,把吃饭这事交给你,你得对得起这份信任。

    别让“铅超标”的报告只换来一句“添加剂过量”,别让哭着求真相的家长只听到一句“人都抓了”。

    这事不应该也不能这样了结。

    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家长称「血铅检测甘肃正常,西安却为铅中毒」,这是怎么回事?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中毒,疑似毒源曝光,发糕和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可能是什么添加剂?对健康影响有多大?

    天水 74 名幼儿血检报告 70 人超标,血铅数据最高达 528μg/L,超正常五倍 ,这意味着什么...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子任
  • 2173 个点赞 👍

    看了回答,大部分人没有逻辑思维或者没有面对真相的勇气!

    不合理一:食用色素价格便宜安全你不用非要用颜料,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故意投毒吗?

    不合理二:在我印象中一般绘画颜料味道都不好闻,至少我接触的颜料都是味道刺鼻!这种东西加进去能好吃吗?

    不合理三:幼儿园老师幼儿园职工也吃同样食品,这样做是把自己也毒了吗?小孩吃不出来不对老师吃不出来吗?

    不合理四:就算厨房职工脑子有问题,幼儿园园长和投资人会同意这么离谱的做法把颜料加进食品里面!还有据说园长还管理着另外三家幼儿园,既然要加颜料为什么只加这一家幼儿园的?

    不合理五:结果显示铅中毒剂量很大是长期摄入,难道每天都有发糕?每个人都吃了?发糕多久开始列入食谱的吃了多久有这么大效果!

    不合理六:请讲明是什么种类的颜料含铅量究竟多少能否达到中毒效果,还有留样食品是否和颜料相吻合?中毒人员体内毒物是否与颜料成分吻合?!问询过中毒人员是否是长期都食用此类糕点吗?!

    家长们应该问一下自己小孩是究竟吃了多少糕点,然后在问一下老师她们是不是天天吃糕点?最后求证一下铅中毒的老师她们是不是也大量摄入过!这么多疑点都讲不清楚就来下结论!

    查看全文>>

    学海无涯
  • 2096 个点赞 👍

    我一直以为《九品芝麻官》中糖水加一斤砒霜的桥段是瞎编的,

    我还是太天真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查看全文>>

    import 潘多拉
  • 18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红红帽子
  • 18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aomao
  • 1708 个点赞 👍

    只能说这通告写的漏洞百出,过于离谱,无法相信。

    如果要平息大家的质疑,需要解释两个问题:

    1、彩绘颜料食品用色素价格差不了几块钱,是什么原因让厨师有动机去用彩绘颜料做糕点?

    2、最重要的一点,天水本地为什么检测正常,到西安才检测出来?一个幼儿园有这么大的能量?

    只能说天水本地的通告基本没有任何公信力了,还不如通告厨师厌世报复社会...

    查看全文>>

    choas ion
  • 15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露韦霜
  • 1480 个点赞 👍


    王晶和星爷真特么天才

    查看全文>>

    SevenAsuka
  • 13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愿透露姓名的潘先生
  • 13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cccc
  • 10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哦哦哦哦
  • 1026 个点赞 👍

    “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根据《染料产品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GB 20814-2014),彩绘颜料(属于染料产品)中铅的限量值为100 mg/kg(颜料本身的含铅比例就比馒头的低了,你确定幼儿园是稀释颜料而不是提纯?)

    相当于每生产1千克食物,我们将消耗掉10公斤的颜料。(注意,这一步没有进行任何颜料稀释,就是纯纯把颜料拌进去!)

    一个馒头我算重量100g,250个儿童,我们假设每天吃一个馒头好了,差不多25千克的食物,也就是说这个幼儿园每天光制作馒头要消耗差不多250公斤的颜料!

    你算这个幼儿园每月有10天吃馒头,它每个月要购入2.5吨的颜料,一年就是30吨,是开染坊还是幼儿园啊?

    好了请调查组出示一下幼儿园的购买记录吧。


    官老爷们对250公斤颜料有概念么?能想象出往食品里拌入250公斤的颜料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吗?

    星爷的《九品芝麻官》大家都看过吧。

    鉴于有人对染料、颜料的标准有疑问,我贴张颜料标准的截图吧。


    网友再分析下去幼儿园这几个大厨要成绝命毒师了,哈哈哈。


    晚上回家看了b站上的监控视频,好家伙直接倒手上揉进去。评论区那些说铬酸铅的大神知不知道这玩意误触皮肤都要立刻清洗消毒的?但凡有高手裸手抓一把拍个照放到评论区,我高低给老哥点个赞,哈哈哈。

    六价铬成人致死量约50~70 mg/kg,这一把下去做成的馒头我相信不会让小朋友有机会进医院抽血。

    查看全文>>

    邵滔滔不绝
  • 989 个点赞 👍

    这个事情最奇怪的地方在于,安全的食用色素并不贵,何况食物中添加色素量也不会太多,不然颜色太重。这个幼儿园251名幼儿,这些幼儿的食品消耗量也不会太高。

    所以整体看,把食用色素替换成彩绘颜料,收益并不高,风险却特别大,难以理解这样做的动机。

    查看全文>>

    贾式某人
  • 911 个点赞 👍

    我投资几百万开幼儿园就为了每个月省几块钱?

    查看全文>>

    破军
  • 884 个点赞 👍

    甘肃天水医院识大体、顾全局、有担当、明得失、懂取舍、有敬畏。

    查看全文>>

    云螭
  • 863 个点赞 👍

    如果你在体制内干过,你会发现这个通报初看很离谱,细品非常可信。

    我给大家捋一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幼儿园不用便宜的食用色素,而用更贵的颜料?

    食用色素是比颜料便宜,但是比工业色素贵。我看了很多评论,其中有人指出来幼儿的症状不但是铅中毒更有铬中毒,怀疑是铅铬黄,我搜了一下

    25kg/29.5元,很便宜,而且和目前各大媒体报出来的监控视频里的黄色粉末很像。

    二,为什么西安天水两地医院检测数据不一样?

    我觉得这个问题从开头就是错的,天水医院不会出具检测报告。目前搜了下,天水医院也确实根本没有检测报告流出。

    事情经过大概如下(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家长们统一组织孩子去有监测能力的医院检测血铅,医院一检测,好家伙上百个幼儿全部血铅超标几十倍,赶紧给医院负责人打电话通知,医院负责人直接一个好家伙。赶紧命令不允许出具任何报告。

    为什么呢,因为出具报告就会联网,联网了上百个血铅超标,系统会直接上报中央疾控。没记错的话食物中毒一个医院同一时间有20人的话系统就会自动通报中央疾控,所以一般食物中毒。地方都会组织人员分散去不同医院。

    医院负责人肯定同一时间疯狂给当地疾控,当地政府负责人打电话通知此事。这叫zz站位敏感性。当地政府一听到这个消息肯定第一时间以为是当地哪个铅工业泄露了,但这个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所以准备要压下去平息此事。

    但在这个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家长都不差钱,也有体制内,不管是内部得知小道消息还是敏锐意识到不对,立刻组织孩子去最近的省外大医院检测。这步操作也是我觉得家长里也有体制内的最重要的原因。这步操作非常妙,因为外省的医院一看前来检测的不是本省的人,绝对不会帮忙捂盖子。这就叫客观中立

    所以才有了西安医院检测超标的检测报告出具。但我敢肯定天水医院的检测报告绝对不会出具。

    三,幼儿园是贵的私立幼儿园,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曾经去过本地贵的私立的幼儿园的后厨,后厨人员平均年龄四五十岁,大概率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很有可能都没高中毕业。而且近几年出生率跌得厉害,很多私立幼儿园根本招不来孩子,为了节省开支,招的人也就一般般。

    对于有孩子要上幼儿园的,告诫你们可以选择最近新建好的公立幼儿园。因为国家对新建的公立幼儿园有统一的标准。学费比所谓的私立幼儿园便宜,质量也好。但是公立幼儿园有一点劣势,教育局不允许超出幼儿年龄教学,对于想鸡娃的家长不友好。

    四,老师也吃同样的饭,为什么老师没及时意识到问题?

    我不是歧视幼师专业,但这些私立幼儿园的幼师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我只能说低的超过你们想象。因为这些幼儿园招人首先看幼师长得好不好看。为啥?因为家长就吃这一套,收费这么贵的幼儿园的老师就得好看。这么好看,一看就很专业,一看幼儿园水平就好。

    如果这是一个小的幼儿园也罢,老师会去后厨帮忙,再笨估计也会发现这个事。但偏偏它还是一个收费贵的大的私立幼儿园,这类幼儿园管理严格(别觉得好笑),一般后厨只会和专门的后勤老师对接,而这个所谓的后勤老师很多都不负责具体教学业务,关系户具多。几个臭皮匠估计都没意识到有啥问题。

    五,为什么官方通报缺失很多东西

    这才对味,因为这个通报的事故原因越是这么蠢越可能是真的。

    事情经过大概如下(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上百个幼儿出事啊,天水的官员乃至省里官员都提心吊胆的,这得掉多少乌纱帽啊。这时候,基层公安突然重大发现,实际事故原因这么蠢,赶紧上报一级级领导。领导一看事故原因这么蠢,是不是下面在糊弄我,赶紧联系在场心腹去现场确认,心腹回报事故原因确实这么蠢。领导心里还不保险,自己亲自看了相关证据,一看事故原因真就这么蠢。大喜过望啊,大部分人的乌纱帽保住了,当地的财政也保住了。赶紧命令尽快把事故原因通报出去。

    笔杆子部门收到命令,肯定想写的详细点,但具体办案的基层肯定还想把案子做的更扎实点,好让落到自己身上的板子轻一点。所以只能给上面先发个大概情况说明。笔杆子部门一看这不行啊,这证据链不完善啊。领导大笔一挥,没事,反正事实原因已经明确了,板子落不到我头上了,先尽快把通报发出来平息事态。所以笔杆子部门只能发出来一个完成度非常低的通报。

    所以这个通报为什么证据缺失,因为真正要背锅的正在处理案件的基层正在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证据证明,让落在自己身上的板子轻一点。而高高在上的领导们只想着通过通报把自己从漩涡里推出去。

    查看全文>>

    瞌睡的笨熊
  • 857 个点赞 👍

    我也曾怀疑过整件事有其他原因,存在着巨大的阴谋;幼儿园使用铅铬黄做面点染料,太不符合常理了。

    甚至看到辛吉飞的复现视频也不敢轻信,觉得是辛被骗了,买到的不是铅铬黄,而是柠檬黄色素

    直到我找了复现视频里出售铅铬黄的店铺,直到我看到了视频里提到铅铬黄卤鹅哥的评论;我才认识到: 有时候我们太过用常理去推测,太过高估一些人的下限和他们的无知程度了。

    现在合法售卖工业染料的店主都在瑟瑟发抖,店铺尽到了所有告知提醒业务,但不知道会不会被这些人渣牵连到。

    辛吉飞复现视频中用的柠檬铬黄



    我在PDD里找到的店铺的柠檬铬黄

    铅铬黄卤鹅哥的评论


    卤鹅哥得意洋洋的发表了自己的作品,买了500克,用来做卤鹅,还在评论里写道: “值得购买不错不错不错”

    连说了三个“不错”



    于是我和工业染料店铺客服聊天,提醒客服有人用他们工业染料做食品。应该早有人提醒过了,客服直接发来了和铅黄卤鹅哥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店铺穷尽了提醒义务,但铅铬黄卤鹅哥的人渣程度让人胆寒


    真是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家了。

    还有,大家尽量别在外面吃饭了。

    翻了一下评论,400多个评论里,从买家买家名称看,至少有三个是食品行业

    不寒而栗



    查看全文>>

    姚志
  • 7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un Knight
  • 762 个点赞 👍

    以后别嘲笑辛吉飞了,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乎友不配。

    至少辛吉飞真把柠檬铬黄买来蒸馒头了,结果发现乎友声称的“铬黄不溶于水蒸不成馒头”、“铬黄蒸馒头有异味”等意见全都不成立,辛吉飞用柠檬铬黄蒸出来的馒头颜色、气味和状态和普通馒头相比都没有什么异常:

    辛吉飞还指出了问题所在:一些商家在网络平台出售的柠檬铬黄没有尽到提醒义务,甚至把商品名称直接写为“柠檬黄”,很容易和食品级的柠檬黄造成混淆。

    以上这是真真切切的实践,下面是真真切切的理论部分:

    柠檬铬黄,化学式3PbCr04⋅2PbS04+AI(OH)3+AIP04,很明显,主要成分是铬酸铅硫酸铅,瞅一眼化学式都能发现这玩意含铅量爆表了。

    根据国标GB/T 3184-93,铬黄类颜料含铅量至少为50%(否则不合格),即一斤颜料就有至少半斤铅:

    而官方通报中提到“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被大量网友质疑非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铅含量不可能这么高,声称这是“一锅糖水放一斤砒霜”。

    这令我不禁怀疑网友们是否知道毫克是多大的单位?

    1000毫克=1克,而铬黄颜料含铅量至少50%,也就是说:只需添加2克多颜料,就能让1千克成品馒头铅含量达到官方通报的1000多毫克/千克。

    按照一斤面粉能蒸出来两斤馒头的经验,可知只需在500克面粉中添加2至2.6克的铬黄类颜料就能达到官方通报的铅含量。

    铬和铅都是重金属,铬黄的密度必然不小,区区两克,就算两克盐,用小盐匙舀盐,一不小心都能舀出来比这个大得多的量。

    而你看视频里那个放料的手法,以及最后面团和成品的颜色,放两克都是少的。

    因此官方通报的含铅量其实非常容易达到,“一锅糖水放一斤砒霜”明显是无稽之谈。

    再说食用者能不能发现的问题。

    区区两克加进去,你确定真能闻得出来?吃得出来?

    铬黄是颜料,它加进去必然是不会轻易结块的,否则怎么染色?就算一斤面粉里加两克沙子你都吃不出来,更何况颗粒应该小得多的铬黄颜料。

    还有高赞说“铬黄不溶于水不可能用来蒸馒头的”。

    这更给我整蒙了,难道你家面粉溶于水?

    你是蒸馒头,又不是配溶液。

    热知识:馒头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不是面粉溶液做的,不是面粉溶液做的,不是面粉溶液做的。

    溶不溶于水跟蒸馒头有什么关系?

    俗话说:只要不好好学习,天天都是未解之谜。

    高赞的一大堆质疑反而显示出物理化学常识的匮乏。

    最后,污染源的逻辑判断问题。

    其实只要知道中毒者的共同交集点,就很容易推断出来污染源。

    中毒者都是一所幼儿园的师生,那说明污染源一定在幼儿园内部,而食品污染显然是最大的可能。

    假如是环境污染导致铅中毒,怎么可能定点导致一个这么小范围的人群中毒呢?记者大量采访也证实了:中毒的都是幼儿园的师生,而这些幼儿的家人却没有中毒。

    个人看来,官方的通报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凡是小范围中招,一般都是投毒的可能性最大,但没想到不是坏人投毒,而是蠢人投毒。

    必须澄清一个误区:网络观点喜欢质疑官方的公信力,但无数次事实证明,就现在这个环境,大多数网络言论的可信度才是低到没边了。人们只是意识不到,自己的不经任何调查研究就抒发的观点也是在透支自己的公信力。比如在这里,你甚至可以看到大几千人堂而皇之的认同馒头是一种面粉溶液制成的食品,必须由溶于水的原料制作。


    拓展:国外同样的因食品中添加铬酸铅类染色剂导致铅中毒的案例

    查看全文>>

    zhmzjqa
  • 758 个点赞 👍

    先说结论:大概率又是鼠头鸭脖。

    先引述报道:“经检测,221份样本检验合格,培心幼儿园2份样本检验不合格。一份为早餐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一份为晚餐留样的玉米卷肠包,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


    请注意,这里的浓度都超过了1000mg/kg…千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值了。

    2020年发布的GB 18582-2020 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的铅浓度是90mg/kg。


    我不知道做成食物的糕的铅含量,怎么能做到比添加剂本身还高那么多的。


    你用盐水和面,然后做成的馒头可以当咸菜吃?

    而且颜料是添加剂,调色的,不是当水和面的。


    我就等着看,折腾这么大一圈编出来的故事,最后是为了掩盖什么。

    查看全文>>

    不可说

5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