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看了一圈才算是摸出了最有可能的真相,一句话总结就是整条线上所有人都在以最合理的方式犯蠢,酿成了如此大祸。
事情的起因是园长或者管理层某个人一拍脑门想做点颜色鲜艳的面点来吸引小孩,为此也专门发了公众号宣传(时间大概是三个月前,符合家长反应的第一次摄入大剂量铅后出现不适的时间点)。然后厨房接到命令,派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厨师(他甚至不一定是做过面点的,因而对色素的使用一窍不通)去买几种色素。然后这个厨师就上淘宝或者pdd一搜,他也不懂这些色素叫什么,就按颜色搜。而好巧不巧,你在淘宝搜黄色色素的时候,就会弹出来这样的东西。

首页四个产品里,两个食品色素,两个工业色素。负责买的厨师可能根本没细看什么工业之类的,看到个柠檬黄,量大又便宜就买了。然后同时他肯定也买了粉色和绿色色素(做三色发糕用),也都是粉末状的,视频里只放了他们揉黄色面团的那一段。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园用剩下的颜料粉往里倒”这个说法很容易站不住脚,只用查一下另外两种色素粉是不是正常的食品色素就可以了。虽然目前通报里没提到,但我觉得大概率另外两种色素粉就是普通的食品色素,唯独是这个黄色色素买成了工业色素。
然后呢,这个厨师负责买来之后,大概是厨房的另一波人负责拆分整理。于是另一个人在也没有细看的情况下(或者包装上的不可食用本身就不够明显)把铅铬黄分装到了透明瓶子里(视频里用的那一个)。于是这下整个厨房的人都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工业色素了,就当成普通食用色素来用。因而制作面点的师傅也没有发现异常,只是发现和出来的面异常鲜亮,她们也只是当色素买的鲜艳的一种而已,没有问题。

可以看到透明瓶子,而且制作人员直接用手接触,如果知道是化工色素的话肯定不会用手直接碰了。
再然后,整个厨房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用铅铬黄做了几批黄色馒头和三色发糕。视频里应该是最近一次制作,从色素的用量来看也应该是至少是在三个月内做了两三轮了(当然也不是天天做)。但这一罐子的铅铬黄,随便加一点就足够铅中毒了,因而哪怕只是学生在这几个月内就吃了几个色素馒头,都足够查出高血铅。吃的多的孩子就直接吃出铅线了(符合上海诊断的慢性铅中毒,因为常理来说正常环境污染暴露下整出铅线要很久,医生也没想到是直接吃铅铬黄,所以一开始说是慢性铅中毒是合理的)。
然后到了事情曝出来的时间点,也就是最近一个月,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把这件因蠢事而起的悲剧抬到了舆论爆炸的高度,容我再展开讲解一下这里面是如何的无巧不成书。
三个月里哪怕就吃了几次铅馒头后,铅中毒的迹象就慢慢展现出来了。大部分家长已经发现了孩子的不对劲,于是在六月份陆陆续续带着孩子去检查。但由于常规检查里并没有查铅含量这一条,所以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一段可以去b站看某个博主采访的受害者父母,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然后有上心的家长怀疑到了铅中毒。结合能上这个幼儿园的都是当地比较有实力的家庭,所以铅中毒一开始必然是某几个比较敏锐的家长先发现,然后通知其他家长一起管幼儿园要说法。然后幼儿园也按照家长的要求,组织了全体抽血化验。(这也能进一步说明园方是不知情的,如果知道自己往面里掺了化工品,在家长要说法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跑路了,而不是还费力组织全员检测)。
然后呢就到了最魔幻的一步,也就是后续为何天水没有给检测结果。你想医院拿着这几百个孩子的血样一测,好家伙直接一两百个高血铅。这在任何医院都是必须立马上报领导请示的重大事件,远非检测中心可以当场做决断出报告的范围。于是医院领导被紧急通知,发现这事儿也不是他能判断的,于是立马上报更高级领导,等待进一步指示。
然后当地疾控应该是最先参与的,发现是铅中毒后可能还通知了环保工业等部门,于是一帮领导紧急坐在一起开会商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好巧不巧天水这个地方之前真的发生过化工污染导致的铅中毒事件,于是在真的没有人知道原因的情况下,领导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可能是化工污染。于是当地立马组织检测,生怕是大规模化学物质泄漏导致的铅中毒(这一点我从某个自称当地人的知乎用户看到的,也符合现实逻辑)。这一步花了比较久的时间,而在排除大规模化学泄漏之前,这帮孩子们的报告必然是不可能出来的。因为一旦出了报告就会联网到国家疾控,整个流程就会更高规格处置,当地官员为了自保。同时如果在查明真相之前就官方公布几百个孩子铅中毒的信息的话,结合当地群众经历过之前的铅中毒事件,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群众恐慌,所以当地部门选择先调查冷处理的方式也是最为符合基层行政逻辑的。但是问题在于没有第一时间救治孩子们,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行政失责,也会有人为此担责的。
在排除了化工污染,确保受害者只在这个幼儿园的范围内后,当地开始了对园区的调查(这两个也可能是同时进行的,但一开始没人往色素那边想,可能先去查水源污染啥的了,所以直到最近才查出来)。发现原来真相真的就是这么蠢,就是一个人错买成了工业色素没人发现喂了这帮孩子们三个月的铅。于是领导们都松了口气,以为把园长抓了就行了,至少没人为此掉乌纱帽了(但现在闹成这样估计帽子也是保不住了)。于是赶紧抓人发通告,视频也确实是立马从园区那儿调出来的,特地选了黄色素这一段,是确实查出来了黄色素是工业染料铅铬酸。
但是在这漫长的开会讨论和排查期间(从时间线上来看差不多花了两周多,其实考虑到这里面的工作量已经是效率拉满了),家长们的耐心完全被耗尽,认为政府不作为甚至是刻意隐瞒真相的论调在家中群体中广为流传。于是有家长带头去西安做检测,西安的医院没有像天水那样一次拉来一百多人的高血铅构成重大事件,于是很自然而然地出示了高血铅的报告。
于是第一批跑到西安测的家长崩溃了,在天水那边为了维稳可能口头传递过一些安抚性的消息(至于当地是否给了假报告这个事儿确实值得追问,目前有人说是口头通知,有人贴出了低血铅报告,但不好说究竟有没有假报告,如果有的话就是另一件严重的事情了),结果转头一查自己孩子已经铅中毒达到了不可逆的标准。于是号召所有家长来西安检查,一查一堆高血铅(因为比较分散且没有掩盖的动机所以都正常出报告了),家长们全部愤怒了,认为自己被天水欺骗,进而在网络发声,媒体跟进,于是这件事便正式进入了公共舆论。
而后大家的质疑点也非常合理,首先是通报里最大的失误是用了“彩绘颜料”这个词。首先,铅铬黄确实可以被用于彩绘颜料,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哪怕是用“工业色素”、“化学染料”或者直接说铅铬黄,都不会造成后面舆论这么大的误解和猜疑。我只能理解是写这篇稿子的人也没搞清楚状况,上面要求尽快发一篇稿子平息事态(因为事实已经确定,只等着后面走法律流程而已,所以没有考虑舆论效应)。但大家看到“彩绘颜料”第一反应肯定是画画用的那种管状颜料,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颜料比色素贵,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猜疑。也会更进一步地想颜料加到面里肯定有很大的味道,学生们怎么可能发现不了。这些都算是非常合理的疑点,但如果确实是用铅铬黄的话,一是有人做了测试确实做出来无异味且颜色和视频中的非常接近,二是确实价格比食用色素便宜。但我倾向于认为并不是有意为了省这点钱而故意买工业色素,毕竟色素用量也就那么点,省几十块钱的区别动机上完全说不通,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不懂误购。
但通报里又写了一句“经园长同意…”就又构成了误解,首先厨师买色素这件事肯定是经过园长同意的(最可能的就是厨师买了之后报销找园长签字,就被通报成了“经园长同意”,但其实园长非常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但关键是这个通报并没有写清楚园长甚至是厨师是否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含铅工业色素,因为哪怕厨师啥都不懂,园长作为能投资四家幼儿园的人肯定知道工业色素是不能往食品里掺的常识。所以这个写法又一次挑战了群众的逻辑底线。我知道这么写是为了将责任人撇清到园长这一层,让这个事儿归结于单一意外事故而非系统性事故,但是审稿人哪怕真的没有想过一点这么写出来会造成多大的误解和逻辑上的漏洞。明明就是误买就能够理解的事儿却搞成要假设所有人都蠢到极致才能解释,不得不说是官方通报与民间舆论的彻底脱节。你这么写通报也就别怪大家往阴谋论上想。
于是阴谋论就开始传播了。实话实说这个阴谋论确实非常唬人,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被唬住了。但就是之前说的,无巧不成书,就是一帮蠢人整出的蠢事儿刚好踩到了这个地方的敏感点(铅中毒)上,于是上演了一出巨大的罗生门。估计现在当地领导也慌了,开始咂摸网友们提出的质疑发现还真是自己舆情工作完全没考虑到后果,现在当地应该在加班加点的赶稿子和新闻发布会,不然这个舆情就真的刹不住了。
这背后当然也有除了巧合之外的结构性成因,郑州红码、鼠头鸭脖和油罐车之后公信力这块确实跌倒了谷底,加上这个事儿确实蠢的超出人认知且又加上了巧合,再加上语焉不详的通报和一贯装死的媒体,这件事儿的阴谋论版本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群体情绪的构建,这背后的原因当然值得好好思考。
回头来看,这事儿还有一个问题是电商平台没做好化工色素和食品色素在购买时的管理,目前仅靠卖家自觉和尽到告知的义务。估计各大平台不久后就会把所有化工产品卖家分隔管理,并在购买时加弹窗提示不可食用,让想购买食品添加剂的买家无法通过一般搜索购买到化工添加剂,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
总的来说,这是一件由平台疏忽和蠢人灵机一动而起,由领导们下意识捂盖子,再由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机制失灵和媒体的调查权被剥夺(只能转发官方消息,没有一手消息源)而导致信息失真,最终在物理层面和舆论层面都闹出了巨大混乱的悲剧。当这一个问题暴露出来时,其下是太多结构性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
集中回答一下评论区的几个质疑:
首先是质疑不可能是厨师私自购买而是肯定有专职采购的。一方面官方通报也说了购买人确实是厨师,所以不管这家幼儿园的水平如何,这件事就是管理上的疏忽导致购买原材料时出现了如此之大的纰漏。另一方面哪怕是有专职采购,这个事儿就是这么很不小心地发生了(墨菲定律)。你当然可以说这事儿很蠢,但不是不可能,总比假想是整个链条上下一起配合着演戏的说法靠谱。
其次是质疑铅铬黄放进面里做不出来那个效果的。我是看了辛吉飞的视频初步认为是可以的(假设他没有用其他色素骗人炒作)。其实这个也很好验证,实在不信的人自己买来和一次面就行了(请注意安全),欢迎和大家分享结果。
最后是质疑监控的。大家的对监控的各种异常的解读我一方面觉得是有点过了,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伪造监控视频要上下打通的人可是难以想象的,不可能是处理问题的第一选项。而且如此低劣地伪造证据可是重罪,我相信地方处理这件事儿的人应该没谁有胆量或者能量在十几天之内就想出伪造监控这种手段并实施的。
我理解大家对这件事的愤怒(我自己也非常愤怒),希望所有的不合理都能得到解释,但当下舆论生态就是情绪远比事实来得直接。我自己也是在看了大量的信息,辨别真伪之后才逐渐摸清了事实的真相。虽然仍然痛心和难以理解,但用清楚的事实和基本的逻辑还给这件事一个真相,而不是任由情绪发酵引发更大的问题,用清晰的教训来改进食品安全工作而非用臆想的阴谋作为情绪的出口,对当下互联网舆论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也希望我的文章(两三年没写知乎了,看到这事儿忍不住出来写一篇)能够在繁杂的非理性情绪中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