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别嘲笑辛吉飞了,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乎友不配。
至少辛吉飞真把柠檬铬黄买来蒸馒头了,结果发现乎友声称的“铬黄不溶于水蒸不成馒头”、“铬黄蒸馒头有异味”等意见全都不成立,辛吉飞用柠檬铬黄蒸出来的馒头颜色、气味和状态和普通馒头相比都没有什么异常:

辛吉飞还指出了问题所在:一些商家在网络平台出售的柠檬铬黄没有尽到提醒义务,甚至把商品名称直接写为“柠檬黄”,很容易和食品级的柠檬黄造成混淆。
以上这是真真切切的实践,下面是真真切切的理论部分:
柠檬铬黄,化学式3PbCr04⋅2PbS04+AI(OH)3+AIP04,很明显,主要成分是铬酸铅和硫酸铅,瞅一眼化学式都能发现这玩意含铅量爆表了。
根据国标GB/T 3184-93,铬黄类颜料含铅量至少为50%(否则不合格),即一斤颜料就有至少半斤铅:

而官方通报中提到“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被大量网友质疑非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铅含量不可能这么高,声称这是“一锅糖水放一斤砒霜”。
这令我不禁怀疑网友们是否知道毫克是多大的单位?
1000毫克=1克,而铬黄颜料含铅量至少50%,也就是说:只需添加2克多颜料,就能让1千克成品馒头铅含量达到官方通报的1000多毫克/千克。
按照一斤面粉能蒸出来两斤馒头的经验,可知只需在500克面粉中添加2至2.6克的铬黄类颜料就能达到官方通报的铅含量。
铬和铅都是重金属,铬黄的密度必然不小,区区两克,就算两克盐,用小盐匙舀盐,一不小心都能舀出来比这个大得多的量。
而你看视频里那个放料的手法,以及最后面团和成品的颜色,放两克都是少的。
因此官方通报的含铅量其实非常容易达到,“一锅糖水放一斤砒霜”明显是无稽之谈。
再说食用者能不能发现的问题。
区区两克加进去,你确定真能闻得出来?吃得出来?
铬黄是颜料,它加进去必然是不会轻易结块的,否则怎么染色?就算一斤面粉里加两克沙子你都吃不出来,更何况颗粒应该小得多的铬黄颜料。
还有高赞说“铬黄不溶于水不可能用来蒸馒头的”。
这更给我整蒙了,难道你家面粉溶于水?
你是蒸馒头,又不是配溶液。
热知识:馒头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不是面粉溶液做的,不是面粉溶液做的,不是面粉溶液做的。
溶不溶于水跟蒸馒头有什么关系?
俗话说:只要不好好学习,天天都是未解之谜。
高赞的一大堆质疑反而显示出物理化学常识的匮乏。
最后,污染源的逻辑判断问题。
其实只要知道中毒者的共同交集点,就很容易推断出来污染源。
中毒者都是一所幼儿园的师生,那说明污染源一定在幼儿园内部,而食品污染显然是最大的可能。
假如是环境污染导致铅中毒,怎么可能定点导致一个这么小范围的人群中毒呢?记者大量采访也证实了:中毒的都是幼儿园的师生,而这些幼儿的家人却没有中毒。

个人看来,官方的通报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凡是小范围中招,一般都是投毒的可能性最大,但没想到不是坏人投毒,而是蠢人投毒。
必须澄清一个误区:网络观点喜欢质疑官方的公信力,但无数次事实证明,就现在这个环境,大多数网络言论的可信度才是低到没边了。人们只是意识不到,自己的不经任何调查研究就抒发的观点也是在透支自己的公信力。比如在这里,你甚至可以看到大几千人堂而皇之的认同馒头是一种面粉溶液制成的食品,必须由溶于水的原料制作。
拓展:国外同样的因食品中添加铬酸铅类染色剂导致铅中毒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