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聊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很多人说目前进入小红书的还是普通人、正常人、乐子人,等聊到中国人的工资、待遇、加班问题后,两国民众矛盾就放大了。
我个人以为,这个问题反而不太大。原因是互联网社区阶级的扎堆性。
以我身边观察来看,年龄大一点的,从事基础制造业和农业的老一辈人,往往玩的是快手和抖音;年轻一点的,生活水平一般的中产,或者说大城市中产、小市民阶级,往往玩的是小红书、微博和B站。
这种阶级扎堆特性,导致的就是错位观察——你以小红书这种中产扎堆的社区作为观察对象,会感觉中国的问题是加班严重、大城市房价等等。就像以互联网行业为观察对象,会感觉加班太严重了。却忽视了更为庞大的,“6亿人月均1000元这个问题”。
进入小红书的美国人,他们会很自然地观察到小红书上,占多数的中国小市民阶级的真实生活;但这里的问题是,中国的小市民阶级所获得的待遇和西方小市民阶级相比,差别还真没人均GDP差别那么大。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凸显出来“啊原来中国的生活很不错,中国原来不是我们想象中贫穷落后”这个现象。
小红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