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TikTok 难民」转移阵地,给国内互联网公司带来了哪些新的机会?怎么样才能抓住这波用户?
- 69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先不说如何抓住这波用户,我觉的这波用户如果能在小红书坚持3个月,将对整顿国内自媒体生态起到奇效。
首先,第一波来的人很有进取心和好奇心,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所以他们也很真诚,愿意分享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比如很多人声明愿意教别人英语,介绍美国的历史,本地美食等等。
其次,这些博主大多在TIKTOK有成熟的内容和运营模式,并且很多人的领域是国内没有的。比如有的博主是从事电影制作、摄影,有的博主擅长滑冰、滑雪,甚至有位博主是一名气象学家,他的工作是追逐风暴,到风暴眼去拍照、观测。
他们有很多赛道是以前中国的博主完全没有的赛道,这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去关注,而关注和热度进一步刺激他们去制作更多、更好的内容。
第三,不少博主的内容质量很高,比如音乐博主,舞蹈博主都非常有料。获得方法超级简单,你连续听几个博主的作品就可以了,小红书会源源不断的把优质音乐博主推荐给你,比网易云还方便。并且他们的内容质量非常高,这将会拉高人们的品味,让国内的同类博主拿出点真东西来。
这两个也巨好听,抛开成见你会发现我们对美好的东西同样没有什么抵抗力,耳朵就像要怀孕了一样。
第四,昨天还陆续刷到一些会中文的外国人账户。他们可能是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等等,曾经都在中国读书、工作、生活过很长时间,后来因为生活、发展的原因又去了其它国家。而这波流量让他们又再次来到了小红书,捡起来许久不讲的中文。
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相对比较了解,也大多都报有好感,他们都可以是我们的朋友,是为我们辩经的西方大儒。
甚至老外开始翻唱或写中文歌,这真是没想到的。
小红书上国外博主带来的这一切变化,都会让中国的观众感到惊奇、新鲜,继而引发原有博主的担忧和焦虑,如果他们还想持续获得关注,就只能跟着制作更好的内容。
这对于我们的自媒体内容生态,将是一次极大的改变!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小红书上没有聒噪的印度人和嘴比鸭子硬的韩国人!
很多人担心小红书会不会被隔离,这个确实不好说。不过有个好的现象是在观察力2天后,昨天中央四台新闻播放了关于TIKTOK博主大批涌入小红书的事儿。这可能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保持开放的倾向。
编辑于 2025-01-16 09:47・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大脐二橙 - 957 个点赞 👍
先不说如何抓住这波用户,我觉的这波用户如果能在小红书坚持3个月,将对整顿国内自媒体生态起到奇效。
首先,第一波来的人很有进取心和好奇心,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所以他们也很真诚,愿意分享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比如很多人声明愿意教别人英语,介绍美国的历史,本地美食等等。
其次,这些博主大多在TIKTOK有成熟的内容和运营模式,并且很多人的领域是国内没有的。比如有的博主是从事电影制作、摄影,有的博主擅长滑冰、滑雪,甚至有位博主是一名气象学家,他的工作是追逐风暴,到风暴眼去拍照、观测。
他们有很多赛道是以前中国的博主完全没有的赛道,这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去关注,而关注和热度进一步刺激他们去制作更多、更好的内容。
查看全文>>
大脐二橙 - 797 个点赞 👍
我都要笑死了,没人看媛了,全是高质量洋妞,啥样都有,各种原生态美式女孩,甚至还有onlyfans来引流的。
两国钓鱼佬各种晒鱼获友好交流。
国内外锤佬打成一片
最搞笑的的是那些美式复古穿搭博主,天都要塌了,正儿八经的美式穿搭来了。
查看全文>>
嚒嚒拿 - 697 个点赞 👍
看到这个绷不住了。
查看全文>>
滕尊 - 361 个点赞 👍
老外主动把“外面的世界”抬给简中人看了,以后就再也听不到某些人天天挂在嘴边的
“为什么不能睁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整天困在信息茧房里真是可怜”
以后能听到的都是诸如:
“国外的事关我们什么事,国内的xx事怎么就没有关心!与其关注别人不如关心自己!”
吧啦吧啦
查看全文>>
靓女杨东东 - 357 个点赞 👍
其实之前有一个可以类比的事,就是144小时免签政策,同样是单方面放老外进来
这个政策现在看是比较成功的,并且比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优待政策有用多了
放开之后越来越多的老外来到中国旅游,从东边的上海到西边的喀什都留下了老外的足迹,他们看到了相对真实的中国,口碑总体上也不错,形成了自发宣传的热潮
有趣的是,老外也自发地开始了解中国文化,效果比之前各种“文化输出”都有用得多
于是乎,放开免签的国家越来越多,放开的时间也从144小时延长到240小时,以至于现在上海出现了一堆韩国人
所以很简单,根本不需要做什么,适当放开一点进来的门槛,最好加上一些简单的引导,和翻译功能,自然而然地就会有老外想进来看看,如果他们发现这里不错,自然地就会继续用下去
其他的,该怎样就怎样,像以前那样就行
查看全文>>
路篱 - 315 个点赞 👍
稍微聊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很多人说目前进入小红书的还是普通人、正常人、乐子人,等聊到中国人的工资、待遇、加班问题后,两国民众矛盾就放大了。
我个人以为,这个问题反而不太大。原因是互联网社区阶级的扎堆性。
以我身边观察来看,年龄大一点的,从事基础制造业和农业的老一辈人,往往玩的是快手和抖音;年轻一点的,生活水平一般的中产,或者说大城市中产、小市民阶级,往往玩的是小红书、微博和B站。
这种阶级扎堆特性,导致的就是错位观察——你以小红书这种中产扎堆的社区作为观察对象,会感觉中国的问题是加班严重、大城市房价等等。就像以互联网行业为观察对象,会感觉加班太严重了。却忽视了更为庞大的,“6亿人月均1000元这个问题”。
进入小红书的美国人,他们会很自然地观察到小红书上,占多数的中国小市民阶级的真实生活;但这里的问题是,中国的小市民阶级所获得的待遇和西方小市民阶级相比,差别还真没人均GDP差别那么大。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凸显出来“啊原来中国的生活很不错,中国原来不是我们想象中贫穷落后”这个现象。
小红书里
查看全文>>
KK 小小 - 308 个点赞 👍
我觉得小红书的这一波跨文化交流可以与club house进行一个对比:
结果clubhouse随同互联网的记忆一起隐入尘烟了 Clubhouse一经面世同样也引起了空前火热的跨文化交流热潮,但是不到72小时被监管部门速通,而目前小红书和监管部门仍没有采取强硬措施“驱逐”tik tok难民。
其中的一大差别就在于clubhouse由于是国外的媒体平台,里面的用户都在讨论碰都不能碰的话题,无法被管辖;而小红书作为国内平台,内容便于审核管理,再加之对政治内容卡得很死和社区氛围高度去政治化,这一轮跨文化交流尚没有被有形的大手遏止。
如果站在下大棋的角度来看,这也与西大的封禁Tik Tok针尖对麦芒。不是说东大加剧与西大的对立,而是东大贯彻既往外交方针继续释放缓和对立的信号,同时彰显自己对外开放的姿态。
至于兔友拿这事开香槟还是太早,别看现在社区讨论氛围其乐融融,但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区议题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动荡都可能打破这一脆弱的平衡。
查看全文>>
虽9死其犹未悔 - 302 个点赞 👍
今天刷到个美国大兵,分享航母上的东西。各种机密不要钱白给。
美国政府说抖音搜集个人隐私,危害国家安全,要禁了。
然后美国人在小红书拿个人信息当头像,为了对抗政府也是拼了。
以这帮人的怨念,我毫不怀疑后面还有会有美国各个机密部门的人来泄密。CIA员工执行任务前先来小红书打个卡不过分吧。毕竟只要不露脸,美国政府还没办法查。
这下老美的骚操作是真的要危害国家安全了
查看全文>>
阳虹 - 217 个点赞 👍
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有没有新的机会、能不能抓住这波用户不好说。
知乎肯定是不行。
查看全文>>
不想上吊王承恩 - 178 个点赞 👍
已经被小红书上的歪果仁刷屏了,千奇百怪,有问作业的,有教英语的,有交换两国底层生活信息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件好事,自古以来,沟通交流就能消解误会。政治层面上,老外见过的中国人越多,脑海中的刻板印象会被消除,那么这部分人投票时会对鹰派政府有抵触。但是双方政府都不希望两边人员自由交流。他们都希望自己民众对对方的印象全部来自于自己的宣传。比如今天一个chat里老中给老美普及国内看病价格,吃饭价格。比如老美给老中普及美国打工挣多少钱等等。次元壁一破,那宣传就会显得很蠢。中国人发现美国人挣得也不多,但也没水深火热。美国人发现中国虽然挣的钱少点,但是东西便宜的令人发指。
但是tiktok refugee这件事注定不会长久。美国为什么ban tiktok?因为tiktok数据会给中国查阅。那你小红书就不查阅吗,前后脚的事。
对小红书而言,这不是泼天富贵。这帮外国人首先就很难变现,而且这帮人口无遮拦,尺度大,随随便便就引爆。估计少不了被上面点名整改。
我只希望不要让我在美国上不了小红书。
查看全文>>
二蛋 - 176 个点赞 👍
作为一个想要长久运营这个平台而不是想让他昙花一现,我觉得小红书完全会采取限流的措施,也就是让ttrefugee这个标签被限制。
这倒无关什么意识形态抑或是政治问题,而是纯粹是在小红书上装老外太容易了,你知道收购小红书这样变现能力极高的账号的价格是非常高的,而我现在看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我相信小红书的运营绝对也注意到了
就是大量的mcn在批量注册,装老外,然后迅速起号,随便发个什么有的没的,甚至于直接把海外的ins搬过来,然后自己配文,说自己refugee,就能快速获得几百上千的关注,你说这群人你关注他们的意义在哪里呢?
说真的我非但没觉得这是一次简中互联网的胜利,反而是一次集体媚洋的国际大秀,只要你顶着一张白人脸,上去说,我是tt难民,就能拿到这么多的关注,点赞,评论,说真的,有点贱了,你不妨想象你顶着华人脸,去外网发帖,说自己来自中国,说句不好听的,和你说来自巴基斯坦,伊朗,没毛儿区别
这股热度很快就会散去,这是因为小红书冲上下载量第一的本质是美国人在向他们的政府施压,吐槽,抱怨
查看全文>>
平江故人 - 110 个点赞 👍
难怪美国国力这么强,gdp世界第一,原来美国人都干2份活,还为公司考虑不要社保。
真的是中国人睡觉的时候美国人都在努力工作,何愁美国不永远伟大。
查看全文>>
持续低烧 - 95 个点赞 👍
我觉得倒是证明了一点,不同国家人之间的对立、隔阂、情绪和偏见大多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直接与不同文化里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直接沟通,就有机会跨越一些人为制造的阻碍,看到地球另一端新闻、谣言、政治因素和都市传说以外的一面。
只不过以往的期待是大家能学一点英语,不管是互联网上还是物理上有机会多主动走出去,去看看、去听听、去感受感受也让别人多看到我们。
虽然重重障碍,但始终有人在坚持这么做。
好在如今时也势也,一些国际政治的因素,反而让结界以外的人主动走进我们的生活。
虽然并不知道这股子热度能有多久,甚至已经难免在一些tiktok refugee的页面和言语中看到了中国MCN乃至中国人反串操盘的影子,但能更简单、更低成本、无需特殊技巧和工具、能借助自动翻译少一些语言障碍地多一些与不同文化人开放式交流的,肯定是好事,这也是这一波各个互联网平台能不能有机会抓住的关键。
至于不喜欢的人,就不喜欢好了。
查看全文>>
手抖毛大夫 - 82 个点赞 👍
别想了,反正不可能来你乎的,还国内互联网新机会,关你们这些公司啥事?
查看全文>>
画画的花噎菜 - 71 个点赞 👍
说一点比较敏感的话题,中美两国网友在小红书对答案这件事,可能会在互相自嘲翻老底的过程中,同时增加两国处理负面舆论的难度。
中国网友在小红书上说自己996大小周加班太多、六个钱包三十年房贷房价太高、35中年危机65领养老金,股市对股民割韭菜……
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说自己大学学费昂贵、房屋租金太高、税收保险支出大、打两份工才能维持家用、治安条件差经常枪击案、没人管森林火灾……
严格来说,无论是中国网友还是美国网友,都不算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底层人群,真正的底层人群没那个闲工夫上网,甚至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美国更是有相当比例的文盲、流浪汉和难民群体。
最后网友们对着对着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普通人都身处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都怪资本家和上层社会的压榨,两国的无产阶级反而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之间的国家矛盾,容易转移为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之间的根本矛盾,这是两国的利益人群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无论是国内的利益阶层还是大洋彼岸的金融财阀们,对方的存在既是个巨大的威胁,却也是个方便转移矛盾的
查看全文>>
很无名少年 - 66 个点赞 👍
原来小红书有80%是女性用户,现在正在向80%的男性用户倾斜。
倒反天罡!
就离谱!
查看全文>>
爱研究的华圈圈 - 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甄昊元 - 33 个点赞 👍
我快笑死了,美国人上替课逃课而不上真正的抖音是因为什么呢?
那美国人上小红书和上真正的抖音有什么区别呢?墙内允许墙外大规模的信息输入吗?
小红书涌入的新内容发布账户不会被封号吗?涌入的新浏览账号不会被无聊的信息冲淡进而放弃吗?
你们抓不住这个机会,替课逃课或者抖音都只是载体,是传播内容的平台。如果在替课逃课上说的所有内容都能在抖音上说,那字节就没必要再搞个替课逃课。同样的,在抖音上说不了的东西,在小红书一样说不了。
墙里的人永远别想吃墙外的红利,除非你跳墙出去。
查看全文>>
穆然 - 26 个点赞 👍
韩国人在上海
美国人在小H书
中国人在缅甸
老外发现红红没有打赏功能
慢慢会消退…
查看全文>>
言西月 - 25 个点赞 👍
新机会是不假
闹的沸沸扬扬其实也挺热闹
文化互相冲击双向选择同时
谨防鱼目混珠钓鱼骗钱嘎腰子
查看全文>>
Diablo - 25 个点赞 👍
不好留,小红书内部的创作者不具备生产国际化内容的能力,而外国人也很难在小红书上获取收益,因为设计跨国带货必然需要实名,否则跨国诈骗,人口拐卖就难以追责,王星事件还历历在目,稳定比一切都重要。
没有收益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利益关系来维持这跨国生态。没有足够的国际博主来产出内容,这样的盛况就是不可持续的,风头一过,必然会瓦解。
至于什么政治交流,对西方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查看全文>>
尼美舒利 - 25 个点赞 👍
我是来歪楼的。
我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分为五类国家。
1、中国。
2、西方狗国。
3、西方狗国的伥鬼。
4、想当西方狗国的伥鬼却当不上的西方狗国的舔菊者。
5、那些不重要的国家。
现在我们来看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