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看了几道题,没觉得多新鲜,倒有一种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的感觉。我自己二三十年前上小学时,有几年减负、素质教育喊得特别凶,也开始出类似的试题。具体题目怎么样早不记得了,反正就一个思路,数学题套个奇奇怪怪的壳。不过,我们那会哪怕不减负,负担也远比今天要“作业熔断”的小学生轻。
某种意义上讲,我还挺理解老师出这样的题目的。学科融合、寓教于乐、贴近生活、……,可以用一大堆好词去形容这样的试题。末了还能写几篇论文,说不定还能拿奖,给自己和学校加点教科研荣誉。
但是这样的创新毫无意义,它偏移了数学本身的意义。数学固然可以考虑应用,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现实问题,是重要的能力,但这显然和类似的数学考题不是一回事。这类考题只会把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带偏了。
好有 @淡腾铲屎官二号 写回答批评过现在的教师公开课,是“表演”,而不是上课。这类试题和公开课是一回事,殊途同归,都属于没活硬整。
前几天我写了回答批评老师留堂,说这是可老师自己、学生、家长三方找不愉快。结果,激怒了不少网友,说教师负责无偿加班还不行。这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