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化债的玩法,与其说是放水通胀,不如说是场精密的债务乾坤大挪移。
债务不是消失了,而是换了张身份证。城投把年息8%的非标定融置换成3%的建制县债,AMC左手接盘烂尾项目右手打包成ABS产品。这本质上是用时间换空间,把地雷引信延长到十年后。就像把高利贷换成房贷,月供压力轻了,但总负债反而变多——所以短期根本不需要大印钞来制造通胀。
AMC们收购的可不是普通破产公司,而是带着政府隐形担保的特殊资产包。比如某市城投把价值30亿的物流园作价10亿卖给AMC,转身就能用这10亿现金还债。等三年后物流园改个名叫"跨境电商示范基地",估值又能回30亿。这哪是市场交易?分明是政策套利的魔术戏法。
所以别被"大通胀"吓到,真正要命的是财富分配机制加速极化。当北上深核心资产成为债务货币化的蓄水池,普通人连参与游戏的入场券都被通胀掉了。这哪是经济周期,分明是场社会结构的格式化重组。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大家一起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