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个评价背后有什么玄机?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出自曹操之口,可谓千古流传
- 4 个点赞 👍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二代”打下来的。
姬昌带着姬发打下周天下。
李渊和李世民打下唐天下。
宋代也是在第二个皇帝赵光义这儿才算统一。
朱元璋也是从他岳父郭子兴就开始起兵了。
杨坚也是杨忠打下的基础。
司马炎从他爷爷就打基础,“富三代”。
清代顺治才统一,前边努尔哈赤、皇太极,也是“富三代”。
元代忽必烈统一,富三代。
还有秦始皇这种“富六代”……
一代就能统一的朝代,其实挺少的。只有刘邦一个。
三国之所以谁也统一不了,很大原因是三位二代,曹昂、刘封、孙策各种原因挂了。
二代不是凭空牛逼的。
是需要战火历练的!
曹刘孙三家,大号(大儿子)练废之后,都没时间练小号了。
相比起来,因为父兄死的早,孙权这个小号还算是历练比较多的。曹操看了当然有些眼馋。
查看全文>>
黄金蛮牛 - 4 个点赞 👍
主要就是感叹一下,孙权争气。
汉末三国时代,其实也是有【辈分】这种讲究的。
辈分最老的,应该就是灵帝甚至桓帝时期的那些老人儿了。比如皇甫嵩段颖朱僑这几个,董卓董仲颖比这几个晚一些,但还不至于差一辈儿,算是这一波里最后出头的小老弟。
然后,袁绍袁术曹操公孙瓒孙坚刘备这些,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算是一个阵营,并且年纪也差不多,算是一辈儿。
所以,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主要就是在感叹孙坚后继有人。
他们这一辈儿,孙坚扑街比较早,只留下吴国太和孙策孙权孙尚香这些孤儿寡妇的。
本以为,孙家就这么倒了,但谁想到,孙策那是真猛啊,以孙策的表现来说,并不逊色于任何一路诸侯,甚至还能排到前几名。
也就是说,孙策的表现,让其他人都忽略掉了他的辈分——他其实是子侄辈儿啊。
可惜,孙策死的早。
孙策一死,大家又觉得,老孙家估计要凉。
就算不是马上扑街,但也是【后继无人】,只能苟延残喘,甚至被别人摘了桃子,夺了家业啥的。
可是,孙权又站了出来,并且撑住了孙家。
这就比较神奇了。
当年一起创业打天下的老兄弟伙儿,很多人扑街后
查看全文>>
犹格泡泡有个泡泡 - 4 个点赞 👍
我看到这个问题时的状态:
这句是名言,千古流传靠的是谁?
靠的是辛弃疾,南乡子,文学作品。
在此之前靠的是谁?
裴松之。因为他在三国志注里面为了对照史料,把吴国人胡冲的《吴历》、魏国人鱼豢的《魏略》相关的记载全都附在陈寿的《三国志》相关的记载之后,说白了《三国志注》是史学作品。
(其实《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这事,但考虑到资治通鉴在民间的流传依赖的是《资治通鉴纲目》,还不如《三国志注》呢。故只是提一笔)
源头靠的是谁?
靠的是胡冲,靠的是《吴历》。
因为通过对照史料会发现,胡冲写这话当年是曹操说的。
但是,《魏略》记载的同一场战争,压根没有曹操说这话。
(就《魏略》的风格,如果曹操说了这话,鱼豢怎么可能不记载?)
吴国人比魏国人更懂曹操?什么傻话,不存在的。
综上,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的背后玄机:
这话大概率是胡冲自嗨,而不是历史上的曹操真的说了这话。
相关回答请移步:
孙权能在江东立足,到底凭借什么?以上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3 个点赞 👍
不得不说,知乎上有独立思维的人还是太少,生子当如孙仲谋怎么就成孙权的评价了?还玄机都出来了,一开始是古人为了写诗断章取义玩梗,结果后人看见诗里有这句话就高潮了,不顾上下文,就闭着眼吹,仿佛吹的慢了就要被人视作不合群。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是裴松之引用的吴历里的话,如果把他看做是对孙权的夸奖,那么就是夸孙权比“豚犬”强,这是夸人还是骂人?如果把这句话当作对孙权的侮辱,但曹操说的是刘琮豚犬,怎么就侮辱到孙权了?
只是东吴这边自我表现欲太强,强行把配料当成主菜。这种表现欲甚至遗传下来影响到了现代的某些粉丝团体,真是看的人心焦(厌蠢症的无奈)
查看全文>>
肤浅 - 3 个点赞 👍
不要刻意的,甚至阴谋论的去解读,它真的只是一句感慨而已,是曹操当时复杂心情的流露,有对孙权后起之秀的肯定,又有对自已统一霸业受阻的无奈感叹!
一、对孙权能力的肯定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出自《吴历》,当时曹操亲率大军进攻濡须口,因为久攻不胜,便与孙权胶着对峙。
后来,孙权居然亲自乘船来到曹军寨前挑衅,曹操呢也就亲自出来观阵,远远地看见孙权水军阵容井井有条,纪律严明,不禁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从曹操的称赞中,可见当时曹操很是欣赏孙权的胆识,肯定孙权的能力,并羡慕孙坚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好儿子。
二、对自已统一霸业受阻的无奈感叹
首先,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同龄人中只有刘备被曹操称之为英雄,孙坚更是从来没有被曹操重视过。
孙权是孙坚的儿子,但孙权的能力突出,独据一方,以至成三国鼎立之势。
反观曹操的诸多儿子中,没有一个可以和孙权比肩,曹操钦慕孙坚有个好儿子,同时又担忧自已儿子的能力会阻碍统一大业。
其次,曹操平定北方后,曾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企图夺取江东,一统天下。
面对强敌压境,孙权排除异
查看全文>>
咸鱼话史 - 2 个点赞 👍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藏诸多玄机。
从孙权个人能力看,他年少承业,当时东吴局势复杂,内有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外有曹操、刘备两大强敌环伺。但孙权迅速稳定局面,重用周瑜、张昭等旧臣,又招揽鲁肃等新人,展现出卓越的领导与用人能力。赤壁之战,他果断联刘抗曹,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其决策力和判断力令人赞叹。曹操作为乱世枭雄,深知成就霸业所需的素质,见孙权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自然欣赏。
从势力竞争角度,曹操统一北方后,欲进图江南。孙权据江东,凭借长江天险和麾下人才,构建起稳固防线。曹操南征,在濡须口与孙权对峙,见东吴军队军容整肃、部署得当,孙权更是亲自乘船观察曹营,镇定自若。曹操深知孙权绝非易与之辈,其领导下的东吴是统一路上的强大阻碍,这句感慨,也有对对手实力的认可。
再者,从曹操对后辈期望而言,当时曹操子嗣众多,他在培养接班人过程中,深知守业不易。孙权守江东,能让基业稳固且有所发展,这正是曹操希望自己儿子们具备的能力。他希望曹氏子孙能如孙权一般,守住并壮大这份基业,而非坐
查看全文>>
回忆历史 - 1 个点赞 👍
一般人对于孙吴政权包括其领导人孙权的错误认知,主要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如果将三国时期的历史看作一场大戏,孙吴政权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弱了,故事主要是围绕曹魏与蜀汉的冲突而展开的,主角自然也就是曹操与刘备了。孙吴似乎就是一道背景墙。为数不多的戏份可能就是赤壁之战、偷袭荆州之类的大事件了。以大家最为熟悉的赤壁之战为例,孙吴这边的主角似乎也是周瑜,而非主公孙权。所以许多人对于曹操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不理解也是非常正常的。为了破除大家对于孙权的误解,我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张磊夫教授的《南方的将军:孙权传》。张教授是澳大利亚研究东汉以及三国史的先驱,曾获得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如果大家对于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感兴趣,我个人也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张教授所写的《国之枭雄:曹操传》,两本书都写得非常精彩。
其实张教授关于孙权的传记,不仅仅写了孙权,也写了孙权的老爹孙坚以及孙权的哥哥孙策。我就先从孙坚讲起。孙坚三十出头,凭借时代机遇以及自己的军事天
查看全文>>
大话高校 - 1 个点赞 👍
曹操,这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以其雄才大略和深远的政治眼光著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和政治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孙权的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不仅是对孙权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的高度赞扬。
曹操与孙权的对抗,主要体现在多次战役中。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赤壁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三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曹操与孙权智慧的较量。在这场战役中,孙权联合刘备成功抵御了曹操的大军,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赤壁之战后,孙权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政治上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政策等,使东吴逐渐成为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政权。
曹操在多次与孙权的对抗中,逐渐认识到孙权的非凡才能。特别是在濡须口大战中,曹操面对孙权的坚固防守,深感其治理有方,防守到位。这种认识促使他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曹操的这一评价不仅是对孙权个人的赞扬,更是对其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的认可。孙权的成功在
查看全文>>
后山人 - 1 个点赞 👍
赤壁之战时,曹操53岁了,那时候孙权26岁。后来两人在濡须相遇,孙权又一次用勇敢与睿智征服了曹操,所以曹老板才说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也是在勉励自己的几个儿子。
查看全文>>
风雨云台 - 1 个点赞 👍
曹操为何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古代的历史中,曹操的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流传千古,不仅彰显了他对孙权的钦佩,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这句话的背景源于三国时期的一场关键战役——濡须之战。
曹操亲率大军南下,与孙权军队在濡须口(今安徽省境内)对峙。面对曹操的强大军势,孙权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领袖气质。曹操在观察孙权的军队时,发现其军容整齐、士气高昂,心中不禁生出赞叹。尤其是在孙权亲自驾船深入曹军营地观察敌情,曹操虽未下令放箭,但孙权的勇敢和胆识已深深打动了他。
孙权年少继位,面对江东复杂的局势,成功化解了内部的动荡,维持了国内的安定。他善于用人,纳谏如流,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击败曹操,更令曹操看到了他不同寻常的军事和政治才能。相比之下,曹操的儿子们,如曹丕和曹植,虽然各有千秋,但在曹操看来,都未能达到孙权的高度。
曹操的这句感慨,不仅是对孙权个人能力的极高赞誉,也包含了他对自己子嗣的期望与对未来的担忧。他深知,生子并非仅仅意味着血脉的延续,更在于能否培养
查看全文>>
随缘 - 1 个点赞 👍
就曹操而言,有一个能够守成的儿子是重中之重,所以看到金盔银甲,威风凛凛,对自己毫无惧色的孙权之后有感而发: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之子,豕犬耳!
众所周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候,曹操,刘备都属于孙权的上一辈,跟孙坚,孙策是同一级别的开拓之主,而孙权在曹,刘二人面前,属于二代,属于晚辈。
所以早期的二人也许谁都没有把孙权这个从未临阵,而坐享江东的‘富二代’放在眼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