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圈,几乎所有观点都在「改装权」这里,但实际上问题关键不是「改装权」,而是更重要的「维修权」。
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改装,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免不了修车,如果未来修车只能去官方售后,你能忍吗?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私自“解锁”新能源汽车电池 法院: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把这个案情回顾转成白话,就是这个车的电池包有个电子锁,一旦检测到碰撞,电子锁就会锁上, 这车就再也不能开了,你只能把车送到官方售后去开锁,如果第三方来开锁,就是犯法,人家就告你。
至于碰撞是不是真的损伤电池了,谁也不知道!正因为不知道电池是否受损了,所以才有这么个锁,在官方售后检测到电池没受损后,再给你打开。就算你的电池没坏,这个检测还是要单收你钱的,而且很可能收的钱还不少,否则本案中的修理厂也没必要研发这个技术。
更有趣的是,有些情况下连主机厂都不能修理/检测电池包,必须把电池包供应商叫来,从而导致更大的花销,比如下面这个著名的例子,小米 SU7 首撞首修:
撞墙小米SU7,全网首次大修!_哔哩哔哩_bilibili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