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军在万吨大驱、六代机、电磁弹射均不再占优势?
- 1892 个点赞 👍
我只是好奇,这些结论是怎么的出来的
就只说电磁弹射吧, 美军的电磁弹射投入实用了很多年了,也公布过很多数据报告
比如根据美国国防部作战测试与评估办公室(DOT&E)2023财年的报告,EMALS在2022财年的无故障工作周期(MTBF)约为614次弹射。
而传统的C-13型蒸汽弹射器设计指标为每405次弹射出现一次故障。实际操作中往往是200多次弹射出一次故障,可见电磁弹射已经大大优于蒸汽弹射,实战效能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同时美电磁弹射系统的能量效率约为60%,远高于蒸汽弹射器的4%至6%,这也有助于降低能量消耗和维护成本。
既然这位提问者说美军在电磁弹射不再占优,那么某国的电磁弹射系统开始大规模实际运作了么?故障率到多少了? 能量效率如何?此外在加速均匀性和力量的可控性、能量输出调节范围等方面,是不是也达到了超越美军电磁弹射的技术能力?
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样问:
为什么所有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的性能参数的技术领域,比如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民航客机,民
查看全文>>
David - 609 个点赞 👍
因为你想看到美军不占优势,于是你看到的都是各种美军不占优势的消息
伯克级驱逐舰一口气造了60多艘,现在仍然在建造,每一艘排水量都在9000吨以上,现在仍然有一大批伯克3在建,足够证明伯克级驱逐舰是一款成功的军舰。9000多吨就已经够用的东西,非要超过万吨完全没有必要
至于六代机,美军早在2020年就试飞所谓六代机,当时简中互联网一片冷嘲热讽。去年美军B21轰炸机首飞,简中互联网也是各种嘲讽。最近传出来所谓六代机试飞的视频,官媒都没说是六代机,简中自媒体立马开始炒作所谓的六代机,于是简中互联网立马赢麻了
电磁弹射就更不用说了,全世界的电磁弹射系统都仍然处于测试阶段没有正式服役,美军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上舰测试了,中国的仍然停留在地面测试阶段
查看全文>>
银色黎明 - 423 个点赞 👍
咱一个个捋一下:
万吨大驱:目前满载吨位最大的驱逐舰还是朱姆沃尔特级。超过3000公里射程的高超音速导弹上舰也只有朱姆。高度隐身舰体全电力推进系统集于一身的万吨大驱也只有朱姆。它的劣势就是数量而非性能和技术先进性。
六代机:目前为止没有公认的六代机标准。五代机(原四代机)有公认的4S标准。六代机啥标准都没有。你可以说新的歼轰原型机是六代机,也可以说B21是六代机。甚至于配上CCA无人机以后,F35都可以变成六代机近似能力……现在是定义混乱阶段,没法比较优劣势。
电磁弹射:这个优势在哪里?是能弹更重的飞机,还是弹射速度或可靠性等性能指标比美军的好?还没投入实际操作的航母去和美军已经实际部署运作了几年的电磁弹射航母比优势么?
题主你的问题除了提供点自嗨的情绪价值素材,根本经不起剖析……
查看全文>>
pnxk - 302 个点赞 👍
【殖畜又开始集中团建了,哈哈】按丑国的军费使用效率,怕是再也没法拿回优势了。1957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美国工业实力是苏联的3倍以上,苏联的优势是虚假的。而这次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中国的工业产值远超美国,。不过没关系,美国人可以试试跟open AI说:给我自动变出下一代武器。
查看全文>>
学贷萝莉枪击毒品 - 274 个点赞 👍
我劝你不要管航母、高超、五六代什么飞机。
研究一下真正的“国之重器”战略核导弹吧。
哨兵遇到的问题不比NGAD小,花的钱还更多,现在连发射井都建不好了。
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洲际导弹也敢作妖吗?
查看全文>>
太田秋明 - 143 个点赞 👍
别整天吹了,至少人家美军能击落F18,解放军呢?
查看全文>>
Lynn - 114 个点赞 👍
【美军失败史】早在2012年,美军就已经在极少数领域落后中国或出现落后技术的苗头。
反舰弹道导弹,因为中导条约中断原本潘兴-2导弹的技术储备,直到LRHW导弹出现。
超音速巡航导弹,美军原本的LRASM-B项目终止。计划中的HALO(高超声速空射反舰导弹)一直没有落地。
高超音速导弹,HGV和HCM都是美国人先搞的,但是LRHW勉强追上DF26,AGM183A项目终止,雷神公司还在努力中,总体而言是起大早,赶晚集。
大型无人机,本来死神和全球鹰已经占领技术优势了,然后遇见彩虹、翼龙、攻击家族和飞鸿、鸣镝等新产品就失去这么明显的优势了。
四旋翼无人机、穿梭机、巡飞弹,本来也是美国人先走一步,现在又是中国人在占领市场和广泛的搞研发。
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052C型驱逐舰首舰是2003年下水,052D型驱逐舰首舰是2012年下水,美国人一直没有把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实装,2017年055型驱逐舰首舰,美国人仍然没有改正朱姆沃尔特项目的错误路线。
舰炮,中国人拿出H/PJ38型单管130mm舰炮,美
查看全文>>
公平正义合订本 - 97 个点赞 👍
谢邀!
我有一个朋友叫做伊迪尔特,毕业于美国肯斯尼州工业学院,前两年在军方某基地当了一段时间临时工,积累经验后终于找到了一家美国的高科技设备制造公司的正式工作,老板是一个美籍华人。
关于朋友之前的经历可参见我另一篇高赞回答:
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大?他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对公司不是很了解,只是发现公司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几乎人人都是军迷,人人都对军事感兴趣。正好他也算是半个军迷吧,当然为此而高兴,可是也禁不住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后来,等到和周围人混熟了才打听出来,原来公司老板曾经在美国军队服过7年兵役,甚至还在911之后参加了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上过战场,参加过战斗,据说还立过不少战功!实在是一位神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公司的员工才几乎全都成了军迷,由于是一家高科技设备制造公司,所以对武器装备有其感兴趣,在工作之余,总是离不了聊起世界各国先进武器的话题。只要谁一起头,大家基本上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很多时候,大家的观点都会不一致。而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拉上老板来说说,征求一下这个曾
查看全文>>
蒋周泰 - 73 个点赞 👍
你是说勋贵子弟们都走错路了?
查看全文>>
玫瑰腐乳 - 62 个点赞 👍
土五老师早有论断:
人种不行
查看全文>>
熊大力9527 - 38 个点赞 👍
殖人和1450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认定中国军事、科技能力不如美国,中国新装备新能力都是假冒或者吹嘘的,实际不行。然后它们都语重心长的说战争会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语重心长的劝人们不要支持对抗美国,不要解放台湾。
如果中国对抗美国和台湾必然失败,中国现政权必然因为战争垮台,那么这些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充满刻骨仇恨的群体难道不应该期望中国立即发动战争吗?或者美国立刻天降神罚,直接把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化为齑粉吗?为什么那么害怕战争爆发呢?
查看全文>>
mlion - 32 个点赞 👍
武器装备好不好不靠嘴说,靠的是实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纸上谈兵再好,一到实际拉胯不也没用吗?真要论证这个,就实际打一场,所有武器装备的成败都需要实战的检验,演习都不能算。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
评论区的某些真的是很有意思,我一说实战反而急了,来反驳我。我也没说实战谁强谁弱。一件武器发明制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战,不说实战说什么?难道说谁照片拍的好看?这么基本的道理有什么可争的?
而且如果真的有信心有自信,觉得天朝就是比霉菌强,那应该赞同我说的话: “对,就是应该真刀真枪的实战过过招,分出个上下高低,我们不怕! ”
这才是有自信有底气该说的话,但是一堆人却来反驳我,这就有点奇怪了,显得这信心好像不太足啊....
查看全文>>
王小吞 - 27 个点赞 👍
以色列和乌克兰不是已经告诉大家了。
以后的战争是定点清除,不是焦土作战……
查看全文>>
重少 - 26 个点赞 👍
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东大的战略目标和美国的战略目标不在一个层面上。
美国裹挟着整个北约把俄罗斯和中国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可东大的眼中钉肉中刺是来自于赛博坦的霸天虎和汽车人.........
查看全文>>
真正的川皇 - 24 个点赞 👍
工业克苏鲁和金融哈斯塔的区别
查看全文>>
荡海 - 22 个点赞 👍
这是西方世界在三十年战争后第一次无法在同主要战争对手的主战装备竞赛中取得优势。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300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基础的军事逻辑。
查看全文>>
呜喵呜喵 - 22 个点赞 👍
未来不占优势的项目会越来越多,直到美国接受自己搞不死也打不赢中国为止。
其实中美之间的斗争和美苏之间的斗争很不一样,中美之间的斗争比起拉阵营搞圈子的美苏冷战更像全球争霸而且这个争霸不再是冷战后美国这种字面意义上的霸权,一个短短三十年就遇见超级对手的霸权。中美斗争的赢家是真正的赢家通吃再也不会有第三方国家在三十年内超越你了,赢家会从各种意义上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导国家而非美国当前这种后冷战拉阵营模式,科技和经济加持下的全球化对未来赢家之友好会远超当年赢下冷战的美国。
这种巨大利益下,中美真的是在全球各个领域斗争,不限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舆论甚至都不限于国家制度和路线,中美之间的斗争更像是在人类未来到底会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这个世界性全球性的问题下的正确答案之争。
美国秩序下的世界正在衰退,这个才是美国真正的命门,这种情况下只要中国不死,美国这个命门就是无解的,世界各国都会有想法选一个新秩序说不定会更好,这就和特朗普赢了拜登一样,不需要特朗普更好只是拜登太糟糕。
你说为什么美国对新的军事技
查看全文>>
光暗 - 21 个点赞 👍
因为制造业完蛋了。军工业是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的。和普通制造业主要区别就是参数更高,价格高,量小。
全世界没有什么公司能只靠军工单子存活,必须有足够的副业,哪怕洛克西洛这种军工巨头也一样。
所以普通制造业为军工养了足够基数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保证军工能有足够的零部件采用或者足够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供其筛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几年军工突飞猛进的根本,有足够规模的制造业。
而美国制造业凋零到,连普通船只维护都很勉强了。所以美国的技术就逐步偏向理论化,而造不出来。最后就是恶性循环。军工产业从来就不是空中楼阁。在大航海后的欧洲军工突飞猛进也是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导致基础科学,材料学,冶铁技术发展,使得军工大发展。而反观大清后期,同样是制造业衰败,缺乏足够的冶铁需求,导致技术断代,甚至几百年前的技术都不掌握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军工衰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查看全文>>
屠猪之枪 - 20 个点赞 👍
大殖子们别怕,只要马思克开源个英文版,这些美军也都有了。
查看全文>>
欧阳 - 18 个点赞 👍
建国300年,正是贪腐的好时候。
明末啥样美国啥样,一点不差的。
党争+贪腐,基本无解,海量的军费全进了史密斯专员的口袋。
底层天天飞叶子,中层专注lgbt,高层常驻萝莉岛。
研究个鸡毛啊。
查看全文>>
七十二刀皮外伤 - 15 个点赞 👍
我也挺奇怪的,为什么明明美国各项工业科技都不行了,反倒是更加科幻的基因武器气象武器地震武器美国能造出来?谁能给我解释解释?众所周知,你不能只在美国人干好事的时候才开始论证美国衰落
如何评价 up 主心医林霖的视频「全球极端天气频现,警惕美国气象武器对台海峡和地球环境的破坏」?为什么土耳其在多国撤侨关闭领馆后马上就发生了连续的强烈地震?土耳其地震为什么全世界都震惊了?美总统候选人称美正收集中国人DNA,针对中俄研发生化武器,你怎么看? 如何反驳单位老头儿说“土耳其地震是美国造成的”言论?查看全文>>
周胥国 - 15 个点赞 👍
然而,肉眼可见的,中国在远程养殖业上仍将处于并且长期处于劣势
只要嘴替狗子水军殖人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查看全文>>
Bf-109s - 15 个点赞 👍
歼8II:不是,你怎么还倒了呢!
成6代:大爷你这也太不小心了,飞的也太快了,你开加力了?你看把人给吓坠机了。
歼8II:我,我,他(指着F22)不是我吓的呀。
成6代:大爷别激动啊,你这老胳膊老腿的,我来处理。
(查看倒地不起的F22)
同志啊,这个没摔坏吧?疼不疼啊?
F22:哎呀我这火控系统啊,哎呀我这航电飞控啊,哎呀我这态势感知啊。
成6代:都还挺好?
F22:都过时了!
成6代:都这会了,就别用排除法了,没事走两步,咱俩比划比划呗。
F22:比划是能比划,但打你肯定得拿命堆了。
歼8II(颤颤巍巍):你怎么还拿命堆上了呀。
F22:(指着成6代尾翼)那飞控都成啥样了,闹了半天,比我家NGAD出来还早啊。我这还能打得过?这要打起来,我不得拼掉八架才能换一架下来呀。
歼8II(捂着心口):你哪用拼掉八架呀。
F22:那我拼掉几架?都这会了,还跟我较一架两架的真儿,有意义吗?
歼8II(颤抖的双手指着自己,带着哭腔):他说的,全是我的词儿啊!
查看全文>>
鸭蛋摸鸭蛋 - 12 个点赞 👍
这个问题让大殖子们破防了,大规模团建。倒是国人挺无所谓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殖子们各种证明当前还有优势,那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
再接再厉就行,055正在造下一批,16只还不够的话再加8只055A。电磁弹射18和51服役就赶上数量了,后面看哪边建得快吧。两边谁先弹射5代机还不一定了,看福特先弹35还是福建先弹35吧。六代机慢慢看了,20的数量远超22了,看35怎么暴产能吧,20S这种双座西大看来是搞不成了。唯一吹牛逼的B2和B21,如果隐身被破,那也只是B52改了。
查看全文>>
無心飛翔 - 11 个点赞 👍
均不再占纸面优势。
查看全文>>
第二类永动机 - 11 个点赞 👍
说几句不太好听的。
海基路基武器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飞得再快,也有空气造成的上限,跑的再远,也有全天候雷达,潜的再深,也要到达深纳雷达探测范围,都无法形成绝对领先,更无法完成一击毙命。就算再强,在这么一个整体瓶颈期,也会变成菜鸡互啄,相互堆人头。
而一切的突破大家都知道,也都明白发展方向——太空,拥有太空主导权,海里的、陆地上的,都成了活靶子。
但是发展太空有一个巨大的障碍:成本奇高。
技术都不是问题,成本才是核心问题,怎么降低成本成为未来军事发展最重要因素。
如果说现在还大力发展航母,但是要让航母形成战斗力,这个投入也不低,不是家里有矿,航母战斗群真没几个国家养得起。新式战斗机也还行,但还是需要数量堆积,其成本及后续养护成本,依然奇高,都是吸金黑洞——现代化武器装备就是这样,完全就是烧钱维持,必须要有能持续赚钱的能力。
但是太空就不太一样了,运送到太空的成本降下来,以太空为平台发展军事武器,很容易对地面、海里目标形成降维打击,并且太空移动比陆地、海里要容易的多,成本也低很多,
查看全文>>
Steven汤圆 - 10 个点赞 👍
某些人很喜欢使用一种逻辑谬误来攻击他们眼中“不透明”(自己不了解还懒得查)的事物,在这些人看来所有的行业都是线性相关的,只要一项落后就是行行落后,他们可能不知道我国在六十年代这样一个疯狂的时代背景下,都能抢先合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