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上,是中国更需要美国,还是美国更需要中国?
- 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目前中国一切对美国丑化和敌对情绪的内宣,
究其原因,
是美国不愿意继续买中国廉价商品导致的。
就好比最近的阿根廷牛肉,
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好事,吃到了便宜的牛肉。
但因为大量便宜牛肉冲击了国内市场,所以国内牛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
而养殖户们遭受到的冲击,美国人全盘接受过。
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
美国人特别开心,能买到极其低廉的中国商品,大大降低生活成本。
但问题也来了,
中国是产能是全方位的,很快美国本土的中低端制造业就被全面压垮了,只保留了金融和高科技的上层建筑。
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这是经济学最基础的概念。
这导致了美国中下层就业压力剧增,大家都没了收入。
尤其是美国底层,没有任何文化水平和基础技能的红脖子们完全被地球另一边的人给淘汰了。
美国的中低产业,几乎全经历了类似“阿根廷牛肉”的大冲击,全线惨败。
一个国家基础产能全面衰败,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所以如何解决低价商品倾销导致的产业崩溃,是美国亟待解决的难题。
美国想的办法,是去全球化,让国家先能自给自足。
而美国的去全球化,最惨的就是中国。
中国的经济结构又非常奇怪。因为历史原因,真金白银全在百年前赔光了,几乎没有任何原始积累,所以资本都是外部引入的,产业也全是对外的……导致其经济几乎全权依赖外贸出口,中国劳动工人,工作时间长,赚的极少,工资占GDP必中奇低,仿佛天生就是为了给外国人客户生产廉价商品而活似的。
中国一边害怕劳动阶层薪资待遇上去了,失去了全球中低端产业竞争力;一边又因为劳动阶层太穷了导致国内经济没有内部循环的能力,不敢放弃外部市场。
非常矛盾——升也不是,降也不是。
但是还有第三条路,就是发展高端产业。通过技术发展来掩盖这个内生性矛盾。
而这第三条路,在美国人看来,像是点了死穴一般了——中低端产业全被击垮了,现在连高端产业也要来分一杯羹。
像极了洪水马上要冲击山顶了。
美国最早提出的方案是G2,它做高端,中国做低端,大家各退一步到此为止。
中国否了,因为中国有内生性矛盾,不发展科技是解决不了的。
中美彻底闹掰,蜜月期结束。
于是矛盾在09年之后,逐年扩大。
那么回到问题,
是中国更需要美国,还是美国更需要中国?
其实大家需要的是一个平等。
美国需要中国给美国中低端产业一个机会,
而中国需要美国给中国高端产业一个机会。
但现在是,中国在掘美国高端的根,而美国在挖中国中低端的根……双方都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对方,属于标准的囚徒困境了。
是的,联合会双赢,但谁先背叛,谁血赚;
为了避免背叛,大家互下死手。
所以,对于双方来说,引导仇视对方的内宣,在全人类的视角上来看都是极其愚蠢的,
如果人类发展到现在还需要你死我活来解决问题,那么人类还有多少未来,真不好说了。
其实最近欧盟《禁止强迫劳动法案》就是在发出一种信号,
是这被逼急了才这么做的。
得两方面得到满足才能完美的解决问题:
1.中国好好处理一下对劳动阶层严重剥削的问题,降低中低端产业给全球的压力,发展高端产业,完善社会福利;
2.美国放开高端技术封锁,重建中低端产业和中国中低端产业形成良性的平衡,解决中低技术人群生存压力。
双方都相信人性的善,就是双赢;
双方都认为人性本恶,必然丛林法则。
双方都应该放弃一些无聊的宏大愿景,比如伟大复兴或MAGA,好好交流,好好思考下未来。
地球离了谁都转,
没有人类它也转。
编辑于 2025-01-14 06:09・IP 属地瑞典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咩咩羊 - 321 个点赞 👍
不仅美国,中国很需要其它国家的监督和帮助,没有国际压力,很多领域直接就暴走了。
就比如三鹿奶粉案件,最早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对三鹿奶粉进行质量检测时,发现了三聚氰胺的存在,立即向中国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要求三鹿集团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奶粉。
然而,三鹿集团不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反而试图掩盖事实,甚至还威胁恒天然公司,不让他们公开这一消息。
恒天然公司无奈之下,只好向新西兰政府求助,新西兰政府随即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彻查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
中国政府在接到新西兰政府的通报后,立即展开了调查,很快就查明了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事实,并于2008年9月11日,正式向全国发布了三鹿奶粉的召回和警告。
所以,如果没有国际压力,你家的孩子就长这样了
查看全文>>
William Guan - 92 个点赞 👍
这个问题属于很快就能知道结果的,明年开始美国可能就要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关税加上去后,两国经贸往来会迅速萎缩,脱钩已经是眼前的事情,等脱开后再来看这个问题自然就清楚了。
查看全文>>
David - 71 个点赞 👍
Let's see the value of the US to China :-
让我们看看美国对中国的价值 :-A. Capital Markets
资本市场Even with all the restrictions by Bide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US raise almost $ 56 Billion a year in funding from US markets and hedge funds
即使拜登采取了所有限制措施,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每年仍从美国市场和对冲基金筹集近 560 亿美元的资金This is much lower than the peak of $ 91 Billion in 2017/18 but still way higher than any other country except EU ($ 161 Billion) and Japan ($ 83 Billion)
这远低于 2017/18 年查看全文>>
方世玉 - 65 个点赞 👍
这几位说得非常好:
农业时代的人一直认为谁有货谁就更硬气,你看评论区多少人依然是农业思维。工业时代是谁有市场,谁更硬气。
……
美国不买中国产品,还可以买印度,东南亚,他有钱还怕买不到吗?中国产品不卖给美国,不卖给欧洲,难道卖给非洲?你说谁需要谁。
……
有什么是中国可以生产而美国没有或者无法生产的吗?好像没有
事实就是,美国没有的是便宜并且好用的劳动力,其实很多国家只有便宜的劳动力,或者贵且好用的劳动力。所以,明显是中国更需要美国,而非美国需要中国;甚至中国也是在美国“帮助”下才得以发展的。
同时,中国是美国最大威胁,并且这个威胁在美国“帮助”下愈发严重,这是美国两党的共识。
证得:
特朗普和拜登通共罪名成立。
查看全文>>
春过雪消 - 59 个点赞 👍
能做世界工厂的国家好像有点多。
查看全文>>
云浅雪 - 54 个点赞 👍
现在最高赞回答说中国消费是美国60%,事实是从汽车手机家电到肉类到观影总人次中国消费都是美国的1.5倍到2倍,中国人到餐馆消费的频率已经接近美国人,没有任何有效衡量标准下中国消费只有美国60%,而美国消费比中国高出来的是高昂的医疗、教育、法务、保险、交通等等开支,比如中国大学学费平均不到美国十分之一,中国公共交通价格也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美国高出来的这部分消费额是光荣吗?
第三高赞说五六年后中国老龄化会导致印度东南亚更有优势,中国会过依赖欧美,太好笑了,这人家里人生下来就能上班??中国高中和大学以上文化劳动力供给在2040年前都是持续增加的,中国有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印度东南亚加起来培养的工程师都赶不上中国一国,欧美日韩加起来也赶不上中国一国。
第五高赞用改开后的历史论证什么时候都是中国更依赖美国,按这逻辑美国到今天还是依赖英国?英国到今天还在依赖意大利?意大利到今天还依赖希腊?希腊到今天还依赖埃及?于是今天的美国依赖埃及???
排名第七的高赞说中国天天怼业务额六千亿的大
查看全文>>
白颐路观潮 - 53 个点赞 👍
中美关系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美国逐渐认识到已经打不赢中国了。
从特朗普及其即将上任的各位高官的谈话和态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中国之所以在最近不断放卫星,展示科技和军事实力,都是为了让美国精英层,特别是特朗普即将上任的管理层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让美国彻底放弃能够打败中国或可以随意压制中国的幻想。下一步美国会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争取在合作中获得最大利益。下一步就是利益的博弈。
美国需要中国怎样配合他们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呢。第一停止或放缓高科技的发展。第二,停止或放缓军事科技的发展。第三,扩大从美国的进口。帮助美国减少贸易赤字。第四,加大力度更多的购买美国的国债。第五,要求中国企业大规模到美国投资建厂,增加美国就业和税收,当然军事敏感领域除外。
作为利益交换,美国能给中国的好处包括。第一,减少或停止在台海和南海的军事围堵和挑衅。第二,支持并帮助中国和平统一台湾。第三,减少或停止对中国企业的制裁。第四,在所有国际重大问题上与中国讨论并合作。
以上的分析
查看全文>>
闫泽林 - 26 个点赞 👍
目前中国一切对美国丑化和敌对情绪的内宣,
究其原因,
是美国不愿意继续买中国廉价商品导致的。
就好比最近的阿根廷牛肉,
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好事,吃到了便宜的牛肉。
但因为大量便宜牛肉冲击了国内市场,所以国内牛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
而养殖户们遭受到的冲击,美国人全盘接受过。
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
美国人特别开心,能买到极其低廉的中国商品,大大降低生活成本。
但问题也来了,
中国是产能是全方位的,很快美国本土的中低端制造业就被全面压垮了,只保留了金融和高科技的上层建筑。
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这是经济学最基础的概念。
这导致了美国中下层就业压力剧增,大家都没了收入。
尤其是美国底层,没有任何文化水平和基础技能的红脖子们完全被地球另一边的人给淘汰了。
美国的中低产业,几乎全经历了类似“阿根廷牛肉”的大冲击,全线惨败。
一个国家基础产能全面衰败,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所以如何解决低价商品倾销导致的产业崩溃,是美国亟待解决的难题。
美国想的办法,是去全球化,让国家先能自给自足。
而美国的去全球化,最惨的就是
查看全文>>
咩咩羊 - 21 个点赞 👍
中国更加需要美国。中国产能占世界1/3,美国消费占世界三分之一。出钱的是甲方,甲方比乙方稀缺得多。没有美国的市场,中国就是现在这样的产能过剩通货紧缩,学生无意义的内卷,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中年人破产失业,只有老人高兴每天跳广场舞。美国却可以在世界上寻找其他替代方案,代价是通胀上升。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可怕多了。更何况,美国是全世界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中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尤其需要美国的先进技术和基础科研支持。我们引以自豪的光伏、电动车、电池技术,其实最早都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优势在于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离开美国的技术,这个优势会大打折扣。
查看全文>>
中原北望气如山 - 11 个点赞 👍
日本是一个只有1亿多人口的国家,这人口基数承担完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期的工业体系完全可以,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至少数亿的工业人口要求,就远远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能力。但是美国的驻军,让日本不需要过多投入费事、费人、费钱、见效慢、收益低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只需要把有限的人力集中到民用科技领域,而西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的绝大部分科技成果和专利又是向日本开放的,这些生生把工业化的人口必备额度砍了7成,更让人嫉妒的是,西方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竟然把市场大门大方的向日本敞开,加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国对日本的技术和资金扶持,这些让以色列眼红的超级私生子的待遇,让日本短短几十年了就重新站了起来,成为后来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但是,日本因为人口过少,国土过小,所以工业体系先天不足,乖乖成为美国全球产业链的一环,还可以赚的很惬意,但是一点美国切断技术交流和产品供应,日本将立刻陷入停滞。
工业人口的匮乏,让日本没有资格谈完全的独立,它能够选择的,也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抱大腿,区别只是抱的是谁的大腿。
工
查看全文>>
孟良崮上床单飘 - 11 个点赞 👍
我很清楚战狼们都会说美国需要中国。
但实际上是中国广大群众国民,更需要美国,不仅需要,还必须强烈依附美国,广大普通国民才有好日子过。
并不是中国需要美国,或者说底层民众之上的人需要美国。对于底层民众之上的人,有没有美国都无所谓。
没有外部欧美的存在,或者说没有欧美的外部压力,主要是美国,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改革开放,甚至后面双休日也不会有,更不会有人会知道八小时工作制,劳动法根本就不会存在。
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总把自己当成GCZY接班人,好像没了美国就能过上好日子。只能说这群人真的太天真了。
真与美国对立了,分分钟回到古代皇朝,国人有点权力的都热衷于皇权富贵,整个中国官僚环境与古代皇朝并没有多大区别。
庆幸有欧美的强大外部压力,底层民众活的才有点尊严,你才能有机会用上互联网,有机会在知乎上发言。当然,分分钟切断互联网也是很容易的,让你规规矩矩说话也是轻轻松松。
——以上是我对这辈子二三十多年最大的体会和感悟。
查看全文>>
Steven汤圆 - 9 个点赞 👍
美国买中国东西、找中国借钱:“美国离不开我们的产品和援助,赢!”
中国买美国东西:“我们是美国的最大消费国,我们不买他们就会饿死,美国需要中国,又赢!”
中国富豪或企业去美国:“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没有我们美国发展不了这么快,再赢!”
美国富豪或企业来中国:“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没有中国他们早倒闭破产了,还是赢!”
由此可以看出,是美国更需要中国,倘若中国与美国彻底断交,不出三月,美帝必然崩溃倒塌。
查看全文>>
未阁 - 9 个点赞 👍
如果只给你吃的喝的,但是不给你钱,那么你活上几十年应该没问题。
如果只给你一大堆美元,却不给你吃的喝的,估计你能活上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
现在中国有最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美国有美元。如果大家彻底掰了,那么中国会没有钱花,官僚富人会没法去全世界嗨皮,没法去买奢侈品。但美国人就可能会饥饿甚至回到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谁更需要谁,不言自明。
但是,原先的等级秩序中不劳而获的那帮人会鼓吹中国离不开美国。因为它们的地位和收益来自于原先的美国支撑的统治秩序。如果让中国人明白是美国在依赖中国,而不是中国依赖美国,那原先的剥削秩序就会被打破。它们也就无法不劳而获了。中国人自己生产产品,自己养活自己,使用自己的人民币。那,美国吃什么?官僚富人们吃什么?
********************************************
评论区有人吹牛说别的国家也能制造产品,但能产美元的只此一家。这些人真的是疯狂了。我们中国人一样可以印美元,而且比美国人印的快多了。印钱谁不会?
查看全文>>
未名湖畔铁拳虎 - 8 个点赞 👍
中国产业链在切切实实去美国化,金融上也在去美国化。并且取得很多成效。
美国想摆脱中国产业链,尝试扶植东南亚、墨西哥,结果他们搞转口贸易,扶持印度,结果是杀猪盘。即便是这种情况中国对美直接出口额也没降低太多。
现在是彼此都离不开,过几年就不好说了
查看全文>>
乒乓兵 - 8 个点赞 👍
其实,中国更需要美国。说不好听的,中国的出口产品的80%都进入了美国,每年中国的顺差3000多亿美金。
占中国总顺差的25%。而且美国还对中国是最惠国待遇,就是极低关税。所以特朗普感觉到这点不公平,所以对于我们国家据说要加征10%的关税,但是中国利用汇率降,降到了降到了是出口商无损失的地步,现在我们中国的变成7.3,其实就是应对这次加征关税的兑换率。
所以说中国的产品一定不能失去美国市场,一旦失去美国市场,对国内的制造业和国和所有的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金融全部是不小的打击,因此美国内部有这种声音,把中国五大银行剔出SWIFT系统,那有可能就是跟中国断绝了关系,但是美国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美国的国债发的太多了,只有中国带头买,才有其他国家买,如果中国不买,所有的国家都不会,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会买,而一旦美国的国债发行不动,而且国内的持有国债的人机构和个人发现情况不好,大致抛售美国国债,美国国债有可能瞬间就破产。
美元的指数瞬间就会降到1美元换1人民币多有可能,美国就会爆炸金融危机
查看全文>>
天堂与地狱 - 8 个点赞 👍
谁都不需要谁。你邻居再富有再好客,你啥时候靠等着隔壁开门宴客过日子了?你再缺钱缺米,还不是得靠自己解决一日三餐?
美国起源建国可追溯到中国的明清时期,那时候的美国貌似比现在更需要中国,但那时候双方基本互无交集,明清还在做着天朝上国大梦,并且各有自己家里的棘手事。美国人没靠中国的熏陶发展出了自己的体系,中国也没把美国当回事,埋头过自己的日子。
到了有交集,那已是晚清风雨飘摇的时候了。
慈禧同志四处树敌全球开战,以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被代表被浓缩的印象。中国被英国锤,日本欺,沙俄揍,全民全国似乎对美国依然无感,甚至不如对法国荷兰德国的关注。美国默默的对口帮扶,助建燕京大学清华园协和医院,其他国家热衷于建教堂,美国倒是甚为别开新意,都是用最新式的输出,但架不住古老的中国人陈旧的内心那种复辟怀古的执着。旧中国人用上了新美国学校和医院,走出来的还是整群病人愚者。
美国的经济强劲到横扫全世界之时,中国人正在忙于抢龙椅游戏,根本没空喝可乐看电影,更别提开车了。所以,全盛时期的美国经
查看全文>>
铁树心 - 7 个点赞 👍
魏玛共和国时期,当时的德国人,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他们做出的结论是:要与当时拥有广大消费市场和丰富资源的美国抗衡。德国必须整合西欧地区大部分的土地,人口,资源才行。后来小胡子就这么做的。后来,结果大家也就知道了。所以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说,答案也已经很明显了。
查看全文>>
溪山行旅 - 6 个点赞 👍
可能很反常识,目前实际上美国更需要中国。
中国深深融入了世界经济循环,成为制造业产业链的主体,但是通过人民币与美元的绑定,中国经济实质上成为了美元稳定支柱之一。
二十一世纪美国经济增长远超G7其它六国,可以说在新兴产业方面美中两国配合发展的结果。
重建一个这么配合美国的经济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客观的制约。
查看全文>>
独醒难眠 - 6 个点赞 👍
1,美国更需要中国。
没有美国这个国家之前,中国经济已经长期运行几千年了。
2,中国更需要美国。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美国经济已经长期运行一百多年了。
你是不是感觉我只是简单的调侃?对“中国”这个概念刻意表达了两种意思,一下子角度就变了?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中美两国的经济需要的是“心目中的彼此”。两国显然都不是足够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都受到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社会习俗、国际关系等等很多方面影响和干扰。中美两国的经济都是需要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彼此”,但是目前越来越不能遂愿。
查看全文>>
吐息间时光中 - 6 个点赞 👍
当然是中国,中国还是个穷国,需要赚美国人的钱,美刀不是一张制造成本17美分的纸,而是能在地球上买到任何东西的硬得不能再硬的硬通货。
查看全文>>
赵星 - 6 个点赞 👍
1.在2018年之前,中美相互拥抱,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很高,而且美国的技术,美国的资本,美国的管理,都是中国需要的事情。
2.但时间点到2025年来看,美国的技术优势已脱钩几年,中国已然发展出没那么优但已经可替代美国技术的产业。而中国的产业资本实质已严重过剩,对于美国资本的需求并不高。另外,川总开始的关税战也使得美国已非中国最大出口市场。
3.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完整走出独立于西方的道路,无论市场还是技术,中国都远优于美国。
4.而在半导体的产业也是一种中国已在成熟制程层面大幅提升市场份额。现在中国仍需向美国学习技术,但是对于以往的代差,中国已经能够脱胎于美国的独立之路。
5.而在现在这个时间点里,中国摆出的一套套反制措施,美国人真的毫无办法,镓锗锑等原材料一卡,美国许多产业都匮乏?美国的军工也必将停滞不前。
6.总体来看,中国在美国疯狂制裁时选择的办法是隐忍,不断修练内功,加强产业投入,直到现在有了反制的底气。
7.我相信川普2.0时代,想狠也不一定有办法。中国反制的筹码实在太多了。
查看全文>>
云与山 - 6 个点赞 👍
这个问题就是把中美两个大国拟人化了。
虽然总说中美夫妻论,但是它们毕竟不是真的人,而是各自拥有几亿十几亿人的大集合。
有的中国人依赖美国赚钱,有的中国人依靠美国生存,有的中国人不靠美国生存,有的中国人脱离美国也能吃香喝辣,这些都是中国人,美国同理。
同样的,一个人依靠美国生存他就一定喜欢美国吗?那未必,同样的 一个人移民美国也不妨碍他一边骂美国爱中国,这都不是一个回答讲的清楚的。
查看全文>>
夜泊姑苏 - 5 个点赞 👍
说了半天都是什么美国是消费国 中国是出口国,没有美国的消费,中国的出口就卖不出去,这都是什么人在回答啊!在一个理想状态下,没毛病,现在是正常状态吗?
美国政府有很大的赤字,还有很高的国债,一部分债让华尔街买了,一部分债让其他国家买了。债的本质是国家信用啊,美国无法一直印钱去买自己的债,这道理不用多讲吧。那美国靠什么回血?美元潮汐是啥应该知道吧。现在美元潮汐不好用了。那就只能靠殖民,日本现在也输不动了,那老美靠什么消费啊?现在利率那么高,通货膨胀那么高,慢慢的老美银行就又要自爆了。
中国需要美国消耗产能没错,我们现在也在寻求可替代市场,金砖,东盟,肯定不如老美能力强,但是现在民生必需品,中国真的是价格优势很大。
现在就是两方在消耗,看谁先挺不住,起码我们国内物价还没那么高,我们还要存钱的习惯,民众消费降级,都在熬,老美消费习惯一时改不了,信用卡爆单,银行就容易跟着炸,华尔街还等着美联储降息,美联储还不降,华尔街已经开始掀桌子卖美债了。慢慢熬吧!不是谁离不开谁的问题,是谁先挺不住的问题
查看全文>>
稳就得了 - 5 个点赞 👍
是中国更需要美国。
根据沈逸发布在观察者网平台上的视频显示,美国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是最大的也是获利最多的,中国在这方面还达不到美国的规模。美国在进行“资源二次分配”时并没有把其国内应得的资源分配出来,只好鼓吹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比了很多,一些本应该属于美国的资源和市场被中国抢夺了。
这种错误的思想通过西方媒体和NGO渠道传播到国内后就给民众产生了一种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比最多、获利最大的假象,让人们误以为真的是美国需要中国,忽略了其背后「美国想要占有更多的全球市场」的野心,也让国人麻痹大意。
查看全文>>
安因斯康帝 - 5 个点赞 👍
在2016年以前,那是中国更依赖美国,中国是美国的第一进口大国,中国的大部分商品是销往美国的,毕竟中国商品廉价,且老美已经将低端制造业都交给中国来生产了,从这个角度去看,中国是过度依赖美国的消费能力的,但是自从2016年开始,中美发生贸易战,中国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的第四进口大国,欧洲,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排在前面,但是老美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调查,因为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销往美国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中国卖给他们的,然后二次包装再销往美国,于此同时,美国才会大打关税牌,去加这些国家的关税,尤其是墨西哥的商品,要求不允许是中国工厂代为生产的,以及包括任何中国制造元素。
这就说明了,老美已经在经济上的牌都打完了,能制裁的都制裁了,目前中国的经济出口已经快速的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么出口额到美国的只会越来越少,并且中国进口美国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少,并且大量的进口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东西,尤其是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额,已经达到了历来的峰值。
中美脱钩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个也不要奇怪,不是我们要与
查看全文>>
架构随笔录 - 5 个点赞 👍
说这么多干啥,脱钩,赶紧的!!!
说了这么久脱钩,你以为是他们“善”才不跟你脱钩的吗?!
教员早就说了——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
引用丁院士的话——咱走着瞧!!!
查看全文>>
九元 - 5 个点赞 👍
这还用问吗?改开前国人过得啥日子?
查看全文>>
懒惰的码农 - 5 个点赞 👍
中国人只是在思维上还转不过来。而美国人则是在客观上没有供货者。
现在工业品物价非常低,但还有很多人穿破洞袜子,发黄白短袖,没有破洞但已馊了的内衣。不少中年人衣柜里有超过十年的衣物。没有专用的运动衣。
拼多多的衣服现在质量不错,价格极低,绝大多数有工作的人都可以穿的更好。
不光是衣服,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如此。中国人过分节俭。那种缺钱的感觉是一种思想上的枷锁。
你也许缺一笔大钱买个房子,但你绝不缺买几双新袜子新衬衫的钱,而且你省这种钱也不会帮助你更快的攒够你要的大钱。
中国有些人,只要不是绝对有钱,就不敢花钱不肯花钱。这并不是他遭遇过什么打击,破产过导致的。而是精神枷锁,是思想钢印。
我穷,所以我得省。
很多人没注意到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穷了。
但是所有人最后都不得不客观看待事实,你早已没那么穷了的事实会打破精神枷锁。
中国人的思想钢印被消除的时候,中国将释放巨型的消费市场,将产生内循环。中国人自己买自己的货,让中国的工厂运转下去。
中国有十四亿人,是三点五亿的四倍。中国开始内循环开始消费的时候
查看全文>>
卡卡罗特 - 5 个点赞 👍
我发现很多人的经济思维还停留在19世纪的重商主义上,认为国家间经贸关系就全看进出口数值,所以“美国纯甲方”,“中国依赖美国市场”。
单看进出口,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三四百亿美元的手机,而美国几乎不对中国出口手机。
理论上应该美国人都用中国手机,而中国人不用美国手机才对。
实际上美国市场根本没有多少人使用中国手机(只有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是个例外,OV华米在美国都买不到)
反过来,中国却到处都有苹果手机。
一个简单的道理:
在中国生产的,出口到美国的,未必是中国产品。
在中国生产,销售在中国的,还可能是美国产品。
表面上,中国通过手机出口赚了美国数百亿美元的顺差;
实际上,中国才是美国手机的甲方和消费市场,美国却不是中国手机的主要市场。
如果继续深究,中国向美国出口了数百亿美元的手机,就等于真的赚了几百亿美元吗?
根本不是,众所周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手机主要是苹果,而苹果仅仅是在中国组装,按价值计算,只有5%左右的零件是真正在中国制造的,算上代工组装的劳务费,一部手机的出口额里,中国只赚了不到10%。
查看全文>>
zhmzj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