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风度背后的五石散
——夫五石散者,魏晋南北朝时,制作之英华,群方之领袖,通仙之妙物,时代之风尚。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在上层社会风靡许久的中药散剂,名曰五石散。它的主要成分是五种名称都带石字的中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于是,时人便以五石散称之。
这种散剂据说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发明的。道医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时,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很好的补益。
西晋时的名医宋尚在他的医书中说:五石散能“包治百病”。南北朝时期的名医秦承祖也高度评价五石散,说它是“制作之英华,群方之领袖”,吃了能“延年益寿”。
魏晋时期,上流社会的士人们发现,五石散除了治疗伤寒,还存在其他一些功效,特别是,五石散有一种类似摇头丸的功用。服药后,人体忽而发冷,忽而发热,精神可以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之中,
所谓: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局牖,八荒为庭衢。那种恍若喝醉酒后的忘我状态,特别符合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对通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