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八国联军司令的瓦德西,生怕德国国内的老爷们听不懂,在《瓦德西拳乱笔记》中掰开揉碎地仔细解释了为什么不能瓜分中国。
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后,遂成停顿不进之象,尤其是对于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未能加以理会。而且数世纪以来,未有外敌严重压迫,以致养成一种不能战争之民族。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盲目反对白人。至于官吏人员,则为腐败之气所充塞,毫无精神之可言。其在皇室方面,则又似乎不能再行产出振作有为之人物。
……
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余认为中国下层阶级,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吾人若一观察日本维新之迅速与成功,则此处实值得吾人加以特别注意。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其中大部份,甚至于并火器而无之。
……
若此种观察不错,则无论为德国或英国利益计,皆宜以此之故,扶助中国,使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而吾人商业关系,当然亦将随之而进步。至于吞并土地一事,与其谓为促进商业,则毋宁谓为阻碍商业。盖余之意,以为德国若以胶州为根据,实能享用山东利源,而且由此更将获得一个较大活动区域。
……
关于德国在山东方面并吞较大土地一事,尚有一种困难,即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是也。就该地大抵贫乏之居民中,欲得多数税收,可谓希望甚少;其中尤为重要者,则该地距德太为遥远。假如中国一旦复欲夺回山东,则德国方面——除开列强特为德国而设之各种困难不计外——对于此种战事,非至财政破产不可。
发布于 2024-10-17 08:02・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