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被忽视的一点,整个东欧平原西南部2024年长期持续的严重气象干旱,可能导致不利于使用自然水文屏障(河流、沼泽、湖泊、秋季泥泞)迟滞敌军行动。这个方面的突变因素,同时影响到攻防两方。
欧洲干旱观测所9月15日实时旱情地图[1]。乌克兰、地图统计范围内的俄罗斯西部、外高加索,包括整个巴尔干、西安纳托利亚,大部至少3-4级的警报状态。
放大到库尔斯克地区的焦点,Seym河上游流域:
顿巴斯,更加不容乐观。
根据卫星遥感地表土壤水分含量的观测[2][3]数据,4月份的情况,当时水资源主要靠春季融雪补充,旱情尚未发展:
进入6月的第一个10天,由于5月降水距平比常年同期低了50-75%,整个波兰以东瞬间一片红。
7月,波罗的海东部略微好转;黑海北岸和高加索继续深红色;巴尔干成为新的旱区。
7月中旬的历史极值高温过程,进一步深化干燥。从贝尔格莱德到明斯克一路,超过100年的纪录纷纷被打破。
当初发想法时,实在没想到居然能一直晴热到现在。
美国中期预报到10月1日为止的顿巴斯-乌东降水,一大片0-5mm之间,迫真滴雨不下,距平直接打下去95%-100%。。。作为半个爱好者民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绝对是活久见水平,要不是那里在打仗,早上新闻了。
一看雨全部因为西风南支槽超级异常,引发地中海气旋,落在中南欧,同期距平上浮500%-1000%。
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本次干旱仅次于1947、1975、1983、2010年。如果相关机构持续到秋冬、甚至暖冬少雪旱到25年春天的预计实现,打破历史第一记录并不遥远。
放在平时年份,一定导致非灌溉区大面积歉收甚至绝收。东欧黑土地区作为重要国际商品粮来源地,足以波及全球,2010年的干旱就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诱因。讽刺的是今年这一带无论气象条件如何,注定不会收获多少作物,即使收获,因为黑海军事封锁+波兰农民抗议的双重卡死,也运不出去。。。
【不在此过多讨论战局——毕竟这个回答是我万般无奈下塞进来的,在知乎95%的时候都是回答先写好,再到处找合适的问题,后者总是令人崩溃地根本找不到。】
第一个可以让人瞬间反应过来的结果:极端异常干旱少雨的背景下,水位、流速降低,装甲车辆泅渡河流、架设浮桥变得相对容易。长期被重点讨论的Seym河桥梁炸毁后俄军补给问题、恰索夫亚尔/库皮杨斯克的河流/运河问题,直接决定双方决策,哪怕再浅,补给线也必须架设桥梁后再开始运作。
典型的东欧平原内陆气候,呈现有趣的全年各个月互相之间平均,单月同比距平却很大,动不动50%-90%上下浮动。异常多雨的夏季一般表现在7月以前(在东欧也不少见,今年6月俄罗斯奥伦堡地区就爆发洪水冲垮了大坝)。夏季降水在5-7月的高峰结束后,8月往往存在一个低谷。9-10月又上升,尤其是10、11月气候接近冰点时的降水高低,直接决定道路泥泞出现与否。
生活在季风气候下的人的本能反应难以理解,一条河在夏季没水。50mm的夏季雨量,除去50%,立刻只有季风区旱季水平。这也是为什么东欧历史上长期被干旱引发的饥荒困扰。
当然,广域气候投射到范围相对小的前线,效果还有待检验。目前倒没有证据表明Seym和支流水系,真的“见底”之类。8月15日左右现场航拍,处于看到干流有水,并未淹没河漫滩涂的植物、沙土的状态。只能说明并不处于汛期,不一定处于旱期。
最近另一条和河流有关的新闻是,乌方发现Desna河(第聂伯河二级支流,从布良斯克州流向苏梅州,Seym河汇入它)出现大量死鱼、散发臭味,怀疑上游故意投毒,俄方则怪罪于高温。
除了短期因素的河流天堑实现与否,还可以做一些中长期推测:
一般东欧泥泞季、俗称的“泥将军”在10月中旬开始。过去2年,双方始终都没有克服这一拿战、二战就存在的老牌地理障碍,春秋泥泞季军事行动明显放缓。回看过去几个泥泞季,22年冬春冷湿、23年、24年(强厄尔尼诺)暖干,产生了什么作用,留给人们深思的空间。还是不在军圈大佬面前随便班门弄斧下结论吧。
那么接下来还是不下雨,泥泞就会消失,直到12月道路上冻。如果真的发生,可比几条河水位高低影响大多了。俄军秋季在顿巴斯会不会一反常态地继续攻势,值得进一步观察。
参考
- ^https://climateimpactcompany.com/europe-western-russia-week-2-4-outlook-dry-hot-pattern-east-europe-west-russia-slowly-fades-2-2/
- ^https://joint-research-centre.ec.europa.eu/european-and-global-drought-observatories/current-drought-situation-europe_en
- ^https://drought.emergency.copernicus.eu/tumbo/edo/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