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应该严谨点,加上“现在”、“直接”二字,也就是“公共账户现在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因为只要这笔钱:
- 不是来自外国定向捐赠;
- 不是来自对富人的定向征税(比如资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
那么这笔钱肯定是间接老百姓出钱,这点道理我想大家应该没啥疑问。
这还没完,为啥要加上“现在”二字呢?这就是要考验人们逻辑的时候了,我在《Gemfield:迎接房地产税》中讲过这个逻辑:
2,从财政上来看:一个城市要花的钱是和城市规模相关的,卖地的一次性收入面临的问题就是,当城市规模很大但增量很小的时候,卖地收入和预算就严重不匹配了。
奥妙就在于城市的增量和存量,我们的城市基本上都已经进入到“存量越来越大、增量越来越小”的阶段。换言之,要享受养老待遇的房子越来越多,刚出生的房子将越来越少......那么什么样的税费制度设计,才能适应要修缮的房子越来越多(且要出让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情况?
那必然是存量房持有人掏钱,这个逻辑才能闭环。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没有相应的利益反馈设计,买高质量住宅的人缴纳的房屋养老金,将补贴买低质量房屋的人。
所以在未来,围绕房屋的费用大概层级如下:
- 土地出让金:(平摊下来)覆盖业主房屋建面范围内的事情;
- 住房养老金:覆盖单元楼或栋楼的修缮费用;
- 物业费:覆盖小区的维护费用;
- 房地产税:覆盖不动产所在城区/街区的修缮及公共服务费用。
发布于 2024-08-26 13:57・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