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6个

住建部将试点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上海等 22 个城市正在试点,资金从何而来?将带来哪些影响?

没头脑
509个点赞 👍

去年6月份,住建部部长就说要建立所谓的“房子社保、房子养老金”。具体就是:每平方收费标准分三类,一类2.7元 二类2.25元 三类1.8元,而且征税范围也包括农村:

所谓的“房屋养老金”的用途,与日本房产税的用途完全一致,所以完全可以称其为“换皮房产税”。

但是,除了和房地产税是“换汤不换药”的关系,与另一笔已基本成为“闲置资金”的钱的用途也有部分冲突:大修基金

这笔钱,是住建委房管部门主责,由买家在一手新房办理产权证书时,按面积和房价的百分比收取的公共维修资金。此笔资金的使用在该房产保修期过后,如果公共区域出现需要维修的设施设备等问题,经物业管理部门(或者业委会自管就是业委会)发起,由本楼或者本门栋超过70%业主和面积超过70%的同意之后,报请建委部门动用。

有人认为说的对老破小的“利好”影响也是不会有的,因为这样分析下来政策动机也很直白了: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增速仍在上升,但用于民生类的支出反而有明显下降:

对房价也不会有拉升,还未结束的房地产下行随便一点降幅就能抵消这种政策效应。拉升房价也不是这项政策的出发点。

这个事情传递出两个重要信息:

1.肯定要继续吃土地财政这碗饭,其他板块的收入增速和建设难度,对于财政收入的支出需求和已经形成路径依赖来说“边际效用”太低。

土地财政收入增量,重心将从原来的单一侧重卖地收入,逐渐偏向于“存量房”的费用/税务征收。这个强制征收的所谓“房屋养老金”就是开始。

这又会明显挤占普通人/家庭的日常消费支出,内需还要继续萎缩。还会使得货币政策/放水和财政政策/补贴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更小。

三中全会前,有不少经济学家建言要大水漫灌。任泽平说只有10万亿计划才能提振市场信心,刘煜辉希望能有5万亿计划。而现实是,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

去年各地方的预算赤字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元人民币(2.1万亿美元);今年到目前为止,赤字似乎只小了一点。

2.房地产税短期3-5年内多半不可能全国推广了。

不过更坏的情况是,随着经济预期下行、土地财政总贡献度的减少,财政收支压力必然会更大,不排除到时候同时推行房产税和“房屋养老金”这种制度。上面说过了,必定是要继续吃土地财政这碗饭。“增量”没了、“存量”还够吃很久的。

经济有压力都是减税降费,休养生息,共渡难关,这是经济学常识也是世界各国经验。倒查税、罚没等非税收入大增、增设换皮费,只会加重整个社会的成本。

“财政收入是发展出来的,只要经济繁荣,税自然就有了”。

编辑于 2024-08-25 11:08・IP 属地浙江
35号庇护所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