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用的类比有「普鲁士」[1]、「流水线」[2]、「监狱」[3],但这些都是从国外的教育者那里偷来的,不够中国特色。
思来想去,还是「宗教」最能体现中国教育的本质。
拜做题教
据说死而复生的事情在两千多年前发生过,至少基督教的经文里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和大家一样,曾是拜做题教的信徒。从小我就谙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核心叙事用一句话概况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苏秦到底有没有扎自己大腿?苏秦是不是受虐狂?我不好说,因为没有证据,但起码古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其实,这件事到底存不存在,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信徒都相信它存在。
做题作为一种全民现象,其实可以在诸多本质方面和禁食月对应:
- 例行化的、无风险的
- 具有轻度而持久的痛苦
- 需忍耐并有修行的意味
- 没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是通过愿景呈现意义
- 意义是群体内高度建构出来的,外人难以理解
- 成员之间相互指导并监督
- 个体可以抱怨过程辛苦,但不对该活动产生质疑
——摘自 Ciszewski 的回答《如何看待中国人没有信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