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公开征求意见,拟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网证」,会带来哪些影响?
为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推进并规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应用,加快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
- 4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马克 - 263 个点赞 👍
教大家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判断一个这政策的好坏。关注几个建制派大v就行,比如王承恩,安好心,龙牙等。
但凡这个政策是对老百姓有好有坏的、中性的政策。甚至但凡有那么1%的好处,比如前阵子的公开ip这种。
这群大v都会反射性的找出这个政策为数不多的好处大加赞美,光速开起赢趴,比如公布ip可以满足大家对抓间谍的幻想。他们反应速度之快仿佛看到主人扔出盘子的狗一样,Chatgpt看了都自愧不如的那种。
当对于某个话题,连他们都偃旗息鼓,集体装作没看见的时候。
你就该明白:
这个政策是真的他大爷的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编辑于 2024-07-31 17:43・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Roman Boulevard - 255 个点赞 👍
其实整体设计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公共身份SSO,各位看我之前的回答可以
这套设计理想情况是能切实保护身份信息的,因为身份信息始终掌握在这个统一平台手里,其他网站拿到的是一个无法和真实身份关联的token,而且不同网站token不一样,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这套设计思路是很先进很好的,但落实有难度也可能出现执行偏差,所以最终效果取决于到底落实的怎么样
但不管怎么样,做比不做好,有问题可以逐步改进毕竟
大伙不必那么悲观,说实话我个人觉得相比某些潜在的限制,把身份信息流入资本家手里后果更严重
这东西最大的缺点,仍然是中心化导致的鲁棒性不足,这个统一认证平台是否能承受如此高的访问量,是否能确保其数据足够安全,是否能始终保持中立,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编辑于 2024-07-31 12:29・IP 属地澳大利亚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琴梨梨OvO - 2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心无月 - 1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ean - 128 个点赞 👍
新闻最怕连起来看,
结合这两天某面相看上去就有点唐的卖课二流子自称“有能量”然后成功开盒驻边现役军官,
这种所谓的“保障信息安全”的旗号显得无比滑稽和可笑。
发布于 2024-07-31 13:3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小小小oil 汰 - 97 个点赞 👍
这要看是否在近期或者远期变成只有这一种认证途径了。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因各种原因出现报错、不稳定、疑似异常需要申诉恢复等等,都是难免的。届时很多原本在网上解决的事情,就没法在网上解决了,因此或许最好是做好心理准备,许多无法线上处理的事情必定要积极主动线下处理,不要再瞻前顾后、心怀侥幸。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线下办事往往难度和代价太大;但其实如果真的线上解决不了,那么线下也就不会留有很多余裕,人们可以逐步见证到更具挑战性的处境,从而易于培养更强的能力、更热烈的感情和更坚定的意志。
编辑于 2024-07-31 07:2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天海砂时 - 92 个点赞 👍
现在所有能发言的地方都要用手机号码注册,然后手机号又绑定了身份证。不知道还要搞这个网证干嘛?
我倒是希望能多查一查那些领外国人的狗粮,吹捧洋人,贬低中国人的账号能多查一查。这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已经暴露得够明显了。
发布于 2024-07-31 20:24・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greatmatch - 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时雨宫雪风亲王 - 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嘎嘎嘎 - 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 62 个点赞 👍
下午刚下载了app,已经申领过了。需要扫身份证和扫脸验证,之后就会给分配一个网号,和一个用来验证的二维码。
网号应该是通过某种哈希算法算出来的,体现为如果注销了,重新再申请,还是同一个号。
整体来说对保护隐私是一个利好。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的网站都需要实名,也就是所有的平台都有大部分人的实名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对于平台来说是有点多余的。平台为什么需要知道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呢?同样的道理,我们去酒店住宿,酒店也要看我们的身份证。酒店凭什么要看?
这里的难题是:如果平台/酒店不扫描身份证,就无法验证「用户是谁」,就无法在满足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处理我们的业务。
这是一个区块链世界喜欢举得一个例子:有时候人们不得不暴露不必要的隐私来验证自己。法律规定不能卖给未成年人酒,如果一个人长得年轻,就必须要出示身份证给店员才能买酒。但是其实商店并不需要知道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这个人的地址,商店只需要知道这个人的年龄 > 18。只是因为技术的限制,所以不得不看身份证来获得这个信息。
那么,现在如果有了这个网号,用二维码扫一下,对着自己的手机照一下脸,系统返回一个 True,那就可以卖,如果是False那就不卖,店员可以在完全不知道对面信息的前提下验证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顾客的隐私就得到了保护,法律也得到了执行。
所以可以把网号看做是一个中心化的隐私解决方案,给定国家无论如何都能知道人们大部分信息的前提下,用毫无字面意义,加密过的网号作为ID更有助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的隐私,同时对国家保持透明。相比现在大大小小的平台和商店都持有用户的身份证信息,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
在作比较的时候,尽量不和一个想象中的场景做比较,而是和现实作比较,很多的事情还是能看到积极的一面的。
看了下评论区,大概理解很多人的担心了,大略是认为网号会成为网络账号注册的一个「前置」要求。但是这个情况其实用身份证一样可以做到:比如说每次注册美团和京东的时候,平台可以要求必须要先输入身份证才能注册成功。显然,现在各大平台并没有这么做是肯定有其考虑的。现在把没有加密的身份证号码换成了加密的网号,为什么就会成为账号注册的「前置」要求呢?
一码归一码,如果账号注册的实名前置,那么确实是压缩了人们网络活动的空间,但是这一点和网号本身无关,是另外的博弈了。
编辑于 2024-07-31 22:06・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司马懿 - 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到我狗叫了 - 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湖南名菜烹笨蛇 - 40 个点赞 👍
这个措施如果一开始就有,而不是整手机号认证那套烂活,我会叫好。身份认证和提交身份信息明文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有太多密码学的手段可以做了,Alice和Bob摩拳擦掌中。
但现在手机号泄露已经满天飞的情况下,还弄什么网号,已经不是亡羊补牢了,是羊一只没剩了开始修羊圈了。
发布于 2024-07-31 11:40・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Peter - 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源流年 - 30 个点赞 👍
我理解“网号”这个东西可能是这么回事。
以前有名字、身份证、人脸、手机号等等这些东西,你要用哪家网络公司的APP,在实名时就要向那家公司输入全部的身份信息。
现在有了网号,你所有的身份信息只在国家管的一个小黑盒子里呆着,你要去网易、腾讯、微博、游戏验证的时候就输入网号,人脸识别。
接着网络公司拿着这个网号和人脸信息,输入进那个小盒子,小盒子只反馈“对”或“不对”。而网络公司本身接触不到盒子里的信息。
听上去很不错,但盒子安不安全,我不是特别放心。
更何况,有了网号以后,最方便的就是“一键”断链。要让一个人从网上消失会变得更加容易。
发布于 2024-07-31 19:3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纽太普 - 26 个点赞 👍
我看评论区还有一堆人不明白,为啥知乎上懂点技术加点文本阅读能力的这么少。再给你们简单解释一下,这近似于把实名制退回到半实名制了。
你们到底在反对啥啊!
既然反对不了实名制,先争取一下半实名制也是好的啊。
如果你们说半实名制也不值得信任,关键是实名制也不值得信任啊,你们不是已经在被实名制了吗?
我知道有些人担心这次是又加强了,成为健康码之类的了,但只从文件上看,内容都是只限于增加了套牌功能。如果增加了其他功能,至少从这个法条上是不合规的。
所以反对这个法条没有道理的。
一些人不要乱提意见,搞得大家连半实名制也退回不了了好吧。。。。
————————————
一堆评判者,你们到底仔细看过法规的正文没有?
没看懂的,我给你们翻译翻译,之后你们再来喷好不好?包括那个什么清华教授的发言,我怀疑也是根本没看懂法规就匆忙写了吧。
这个法规的核心思路只有一条:即给身份信息套个皮套人。你们理解了吗?
1.现在不是要求网络实名制吗?在实名制过程中,估计有关部门发现电信诈骗、网络信息倒卖越来越猖狂,屡禁不止,而且公安部门压力越来越大。只好来想办法从源头解决了。
回头一分析,原来都是以前弄得”网络实名制“搞出的问题。一方面,各地都权力滥用,你不是要实名吗,我所有网络都打着”网络安全“的名义,明目张胆的收集个人信息。
比如还有搞游戏的,不是要防沉迷吗,那么都需要实名制注册,这样公民信息安全就基本上没发保护了,这就是”网络实名制“匆忙上马执行弄出的后果。
现在呢,解决办法是,这些人肯定不能把网络实名制推翻,只能打补丁解决。
所以这个推出个人身份证的皮套人模式,来解决网络实名制信息泄露的危机。
所以,知乎上,大部分人都在莫名其妙的喷啥呢?
这个皮套人,意思就是,以后去公安部门申请一个网号,再有让你登记实名信息的地方,你就直接等级网号这个皮套信息就可以了。
这。是好事。
不过,未来身份信息泄露的锅就只能找公安部门了,因为只有他们知道网号皮套和身份证信息的对应关系。这样对公安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要求更高了。
最后,至于跟踪监控,健康宝等,你反对网络实名制的时候可以提,不过和这次的补丁没关系。
另外,你们应该聚焦于供给言论自由,对实名制的人,如任冲昊、胡锡进等人的莫名封号,这才是矛盾的重点。
实名制的人的发言权力,才是你们应该关心得重点。
至于这个补丁政策,如果你们看都看不懂,还盲目跟风,喷都喷不对,真是证明了社会的良好的匹配机制。
编辑于 2024-07-31 19:2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姆拉克爵士 - 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ierenhao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rcasm - 19 个点赞 👍
网号的性质相当于护照号。
中国公民有两个物理层面的身份证明,一个是居民身份证,一个是中国公民(因公、因私)护照号,后者如果是国家公务人员,就同时拥有2个不同的护照号,但持有者是同一人。身份证号由于国内管理的原因,是和很多网络私人信息与服务挂钩的。
目前国内流行的所谓开盒,实质就是利用网络公司违规收集的私人信息,对被开盒者进行信息凌霸。
中国公民出国使用护照号,国外人员并不知道这个公民的具体身份内容,无法将护照持有者的个人画像与国内身份证对应的形象做对比。客观上保护了护照持有者的私人信息。
所以网号的本质,就是将个人的私人信息与网络足迹隔离,使现在泛滥的私人信息泄露情况得到控制。由于网络身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相当于个人的虚拟身份,是现在个人信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将网络身份信息纳入政府管理系统是必然趋势,只是各国用什么手段去实现而已,比如美国财大气粗,就不需要这么公开,直接监视用户ID相关联的IP地址和网络足迹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有些人对自己的所谓隐私看得过重,却不在意商业公司收集自己的私人信息。其实政府真对你的个人隐私没兴趣,甚至对公开的台独人士如钟明轩,都是自由往来大陆,政府根本不管。而且网号对应身份证号加密后,即使政府内部有人违规查询你的隐私,也只能看到身份证相关、或网号相关内容,两者根本无法直接联系,属于变相的加强你的私人隐私。真担心政府看了自己的隐私会对自己不利的,这样的人还真是政府要关注的对象。
我说个例子,我的微信号因为长期不用被腾讯冻结,再次启用,腾讯居然要我找7个人的身份证号和相关电话号码,让他们用微信来给我的微信号解封。这是吃果果的在搜集我的人际信息,对此我非常不满!如果是政府要求的,那我认了,可这是腾讯要求的,一个商业公司凭什么以我的私人人际信息来勒索我使用公共信息服务的权利?!所以,我宁可这个要求由政府来提。(不要跟我说这是政府的要求,因为我问过政府方面管大数据的人士,对方说没有这个要求和规定)
编辑于 2024-07-31 15:5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余鹏 - 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能载舟 亦能 - 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哲学主大人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会写小说的猫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夏日蝉鸣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lex Zou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加小油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刻 - 4 个点赞 👍
两部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取名字,直接到《一键登录》多好,取个“网号”,让好多人连用途都没搞清楚就开始喷
我首先诚挚邀请大家看一看这次意见稿的原文,如果连原文都没看就跟着节奏发表评论,很容易陷入其他人的逻辑陷阱。
我说一下我的理解,相信大家用过移动或者阿里腾讯的一键登录,就是不用输入手机号码或者账号信息直接登录的操作,这次“网号”就是要实现这个目的,政府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认证平台,帮助网民提供认证服务,从而避免互联网公司滥用公民信息,仅此而已。
网上辩论得最厉害的地方是把网号等同于健康码,会限制网民上网,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成立,有以下理由:
- 当政府真的不允许你上网时,现在没有网号,也能通过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定位到个人,不需要额外增加网号(例如被微博禁言的思聪、马逆,以及最近的老胡)
- 就像儿童防沉迷一样,政府不允许未成年的身份证在禁用时间登录游戏,但小朋友可以拿父母长辈的号照样上网,网号限制不了自然人访问网络
而网号的好处在于:
- 国家建立统一的认证平台,如果强推,以后登录任何软件都能一键登录,甚至做到无感登录
- 个人信息由国家统一掌管,互联网企业不得获取超出许可的个人信息,避免了信息滥用
- 对于生物信息,比如人脸和指纹数据,可以严格禁止第三方平台从公民处获取,由统一部门统一保管,就像现在的公安身份信息,保障信息安全(虽然也有被攻破的风险,但严防一处比处处设防要好)
综上所述,我支持网号,但有一点,就是信息集中之后,信息使用的监督机制也需要完善,建议关于这类全民数据的使用设立专门的监督审核机制,并定时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这个定时和公布信息的范围要立法来完善,欢迎来辩
欢迎大家看原文并提交自己的意见
公安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moj.gov.cn)
以下是我反馈的意见
网号认证服务集中管理公民信息,方便公民使用网络应用,是一个很实用和便捷的服务,我大部分支持,但对于监督制度的创建还需要完善,至少需要建立一个官方的查询渠道,查询个人的认证服务历史,形成群众监督机制,避免认证服务被滥用(参考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提升工商企业的数量用村民信息注册企业的事件),其次是对于未成年人申请、使用网号认证服务我认为不应当加以限制,网号对于网络世界等同于现实中的身份证号,应当在公民进入网络之时就获取并绑定,不应该加以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认证服务也不应该让监护人进行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已经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规保障,不应该再在认证服务时加以限制,如果未成年人可以被限制,那么成年人同样可以,会让人误解该平台不是一个认证平台,反而是一个监控公民使用网络,限制公民网络自由的平台,得不偿失。
编辑于 2024-07-31 16:34・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xwup - 3 个点赞 👍
统一网号是不是就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别人要获取你信息就一下全拿走了?
过去的经验表明,大多数以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为名的政策最终都只会让信息更容易泄露。
我们国家的网络实名应该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且严格,但是全民信息泄露也是世界少有的全面且严重。很多时候你上一秒填完个人信息,下一秒就被泄露给相关利益方了。
很多实名制与安全并无直接联系。以日本为例,大多数app只需要一个邮箱注册即可,比如打车app—Uber,但是日本的安全有目共睹。而且日本的信息保护做的很好,你填的邮箱通常不会被泄露给第三方,不会收到乱七八糟无关联的邮件。
信息化时代,思路应该是将自己的信息分散化,增加别人盗取的成本。现在统一一个网号,如果有人有渠道盗取你信息,都不用费力,你就被一览无余了。
发布于 2024-07-31 12:2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with so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