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取名字,直接到《一键登录》多好,取个“网号”,让好多人连用途都没搞清楚就开始喷
我首先诚挚邀请大家看一看这次意见稿的原文,如果连原文都没看就跟着节奏发表评论,很容易陷入其他人的逻辑陷阱。
我说一下我的理解,相信大家用过移动或者阿里腾讯的一键登录,就是不用输入手机号码或者账号信息直接登录的操作,这次“网号”就是要实现这个目的,政府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认证平台,帮助网民提供认证服务,从而避免互联网公司滥用公民信息,仅此而已。
网上辩论得最厉害的地方是把网号等同于健康码,会限制网民上网,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成立,有以下理由:
- 当政府真的不允许你上网时,现在没有网号,也能通过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定位到个人,不需要额外增加网号(例如被微博禁言的思聪、马逆,以及最近的老胡)
- 就像儿童防沉迷一样,政府不允许未成年的身份证在禁用时间登录游戏,但小朋友可以拿父母长辈的号照样上网,网号限制不了自然人访问网络
而网号的好处在于:
- 国家建立统一的认证平台,如果强推,以后登录任何软件都能一键登录,甚至做到无感登录
- 个人信息由国家统一掌管,互联网企业不得获取超出许可的个人信息,避免了信息滥用
- 对于生物信息,比如人脸和指纹数据,可以严格禁止第三方平台从公民处获取,由统一部门统一保管,就像现在的公安身份信息,保障信息安全(虽然也有被攻破的风险,但严防一处比处处设防要好)
综上所述,我支持网号,但有一点,就是信息集中之后,信息使用的监督机制也需要完善,建议关于这类全民数据的使用设立专门的监督审核机制,并定时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这个定时和公布信息的范围要立法来完善,欢迎来辩
欢迎大家看原文并提交自己的意见
公安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moj.gov.cn)
以下是我反馈的意见
网号认证服务集中管理公民信息,方便公民使用网络应用,是一个很实用和便捷的服务,我大部分支持,但对于监督制度的创建还需要完善,至少需要建立一个官方的查询渠道,查询个人的认证服务历史,形成群众监督机制,避免认证服务被滥用(参考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提升工商企业的数量用村民信息注册企业的事件),其次是对于未成年人申请、使用网号认证服务我认为不应当加以限制,网号对于网络世界等同于现实中的身份证号,应当在公民进入网络之时就获取并绑定,不应该加以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认证服务也不应该让监护人进行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已经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规保障,不应该再在认证服务时加以限制,如果未成年人可以被限制,那么成年人同样可以,会让人误解该平台不是一个认证平台,反而是一个监控公民使用网络,限制公民网络自由的平台,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