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大部分的机构(不单纯指教育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或者说危机公关能力,真的极度欠缺。
如果这位校长,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冷静下来,不要打断,快速考虑对策,等学生说完后,上台做如下发言,效果会如何呢?
“非常感谢XX同学的发言和褒奖,作为校长,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我觉得特别荣幸,相信在座的各位教职工也是一样的心情,我特别喜欢“牛马学校”这个称呼,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的,我们所有教职工就是这样三年又三年,一届又一届的给学生们当牛做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其中考上清北的至少有6位,在其他领域,我校学子也颇有建树,这是我的荣耀,也是“牛马学校”所有师生的荣耀,再次感谢XX同学对学校的高度表扬”
我就不信校长说完,那个学生还能再次上台澄清,说校长理解错了?
按照我的剧本,全程录下,网络播放,校长同志当教育局长指日可待呀,可惜了。
可现实里他的反应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除了体现自己没水平,还能怎样呢?
那么,问题来了,校长为什么那么气急败坏?不允许学生玩个梗?往小里说,是个人素养太差,往大了说,是“官本位”思想?还是“制式化教育”的背景下,发言必须统一模板?值得思考。
编辑于 2024-07-29 03:54・IP 属地河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