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称「海鲲」潜艇如果用于「以武谋独」,早晚都是解放军的网中之鱼,释放了什么信号?
据国防部网,7月25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据台媒报道,台湾首艘自制潜艇“海鲲...
- 8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Terminus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gaoyunfei8848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赤子之心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Bluffey - 57 个点赞 👍
其实吧,海琨潜艇是一路带病上马,能下水都让台湾各界长舒了一口气。在台湾自造潜艇过程中麻烦不断,屡屡爆出丑闻。
首先,负责潜舰自制的技术顾问新华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美娟被爆系原台湾海军战斗系统工厂员工,外界怀疑是台湾海军内部利益输送。
接着,新华荷国际股份被爆资质有问题,该公司资本总额只有一百英镑,被台湾国船要求增资至100万英镑。
再接着,台湾媒体爆料有咨询委员质疑新华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台湾海军背景,疑似被国际军火商控制。
再再接着,好不容易定型之后,台湾民意机关、台湾防卫部门、台湾海军、伪总统府等多个核心单位对潜舰自造计划展开激烈辩论,以一位台湾海军上将被解职为代价,海琨号潜艇计划才宣告通过。
再再再接着,国际造船被爆缺乏足够的厂房。
再再再再接着,国际造船和台湾中山科学院互相扯皮,国际造船认为台湾中山科学院设计参数不合理,并且双方官司一路打到台湾防卫部门和台湾国安咨询会。
再再再再再接着,2020年台湾选战韩国瑜表态应当设立潜舰产业园,结果被台湾媒体和政界疯狂嘲讽,并且被质疑利用军备制造来圈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台湾媒体和军界哀嚎,世界各国造潜水艇都是极为机密,唯独台湾是如此大张旗鼓。
再再再再再再接着,台湾从意大利订购的制造潜舰装备被意大利情报单位扣押,同时以敏感技术外泄为由拒绝向台湾出口。
台船在2021年高调宣布铺设潜舰龙骨,但是在2022年6月爆出请韩国海军现役军官来帮忙监制潜舰。由于韩国潜艇技术来自于德国,德国怀疑韩国有泄露机密技术,向韩国提出天价违约金和赔偿金。原本韩国政府对韩国企业参与台湾潜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韩国企业挣点小钱。一听德国提出赔偿金要求,立即下令在台韩国海军官员和技术人员全部回韩。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台湾媒体爆料设计潜舰工程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甚至连设计舰船的资质都没有。有传闻说是台湾技术顾问弄来潜艇模型玩具一点一点拆开,按照玩具构造来画图。
台湾自造海鲲号潜艇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证明了台湾工业水平很高,蓝星上能造潜艇都是制造业出众的国家。但是从潜艇技术来说,海鲲号只不过是美国二战潜水艇丁鱥级潜艇(Tench-class submarine)的逆向工程和加长拉皮以及大改。考虑到丁鱥级潜艇是1944年造的潜水艇,台湾海军拿到都已经1973年了,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现代战争作战要求。在建造过程中,台湾还参考了剑龙级潜艇构造,导致海琨号潜艇技术五花八门。至于内部武器来源也很杂,有美制还有台湾自制以及其他国家技术。
按照台湾计划,海琨级潜艇至少要建造8-10艘。但是海琨级潜艇成本过于高昂,且建造的过程中麻烦不断,能不能建成这么多是个未知数。此前台湾造舰计划都没有如数完成,军舰自制计划就因为庆福集团挪用台湾海军造船资金到漳州投资房地产项目,导致项目彻底完蛋。此前推进的沱江舰造舰计划,首舰和次舰就相隔五年,又因为成本上涨差点没有完成。本来计划再建造第二批次,从2021年到现在都没有下文。根据公开时间表,第二批次沱江舰将会在2026年下水,但是台湾2023年又野心勃勃宣布要建造自己盾舰,还分为防空和反潜两个型号。
所以,台湾有那个钱,不如早点弃甲来降,为什么不把这个钱修下水道,台湾这次暴雨水淹泽国。看来台湾良心不够,需要充值了。
小彩蛋,八一八台湾海军是怎么被庆富集团坑,钱都拿到漳州做房地产项目了。
编辑于 2024-07-26 07:36・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前燕吴王慕容垂 - 21 个点赞 👍
从远处定眼一看,“海鲲”号潜艇与解放军现役的039B“元级”级常规潜艇有几分相似,不过从细节来看,“海鲲”号可谓是集成了多个国家的潜艇建造技术。从台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海鲲”号全长70米,艇宽8米,高18米,水下排水量2500吨,动力系统为柴油发动机,武器系统则为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以兼容MK48重型鱼雷以及潜射“鱼叉”反舰导弹。从上述数据来看,台湾自造潜艇的起点很高,台湾造船工业已经具备了建造先进潜艇的能力。
从细节上来看,“海鲲”号采用了“X”全动尾舵,该技术可能源自日本以及欧洲,这种舵面比传统的十字尾舵工作效率高20%~30%,使得潜艇在水下的操控性更好,机动性更强。不过“海鲲”号并没有采用泵推进技术,依然采用了需要机械传动的7叶螺旋桨,水下航行时动力系统噪声肯定不会小。
另外,“海鲲”号还配备有较为全面的声呐探测系统,包括舰艏的主被动声呐系统,侧面的被动测距声呐系统以及被动声呐探测系统,而这些探测系统的供货方大概率是美国,很明显“海鲲”号的水下态势感知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由于体型限制,“海鲲”号并没有配备拖拽声呐系统,远距离探测能力较世界顶尖潜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从结构上来看,“海鲲”号舯部有一个方形凹陷结构,这是采用单双壳体设计的典型特征,而台湾现役的“旗鱼”级潜艇也采用了这种混合壳体设计。从布局来看,“海鲲”号舰艏以及舰艉为双壳体结构,舯部则为单壳体结构,单壳体结构内部容积较大,可以为艇员提供更多的生活空间。
不过“海鲲”号并没有配备先进潜艇标配的AIP系统,并且配备的电池并非锂电而是铅酸电,这就导致其水下自持能力非常有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上浮换气充电,隐蔽性受到很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从台湾网友发布的现场照片来看,“海鲲”号围壳表面出现了大面积褶皱现象,显得非常粗糙。有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橘皮现象”,是船体钢板在焊接和使用时受到各种复杂应力以后,形成的皱褶,也有一些人认为“海鲲”号围壳是安装消声瓦的缘故,因此才显得凹凸不平,然而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掩盖“海鲲”号装配工艺粗糙的事实。
通过局部放大来看,“海鲲”号围壳各钢板之间的缝隙很大,并且观察口边角也没有找平,直接翘了起来,显然台湾造船工业的焊接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在这种粗糙的装配工艺下,一旦水下压力达到一定限制,“海鲲”号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渗水的问题,潜艇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外,粗糙的表面还会产生较大的水下噪声,对“海鲲”号的静音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对比,解放军现役039B“元级”潜艇围壳就显得非常光滑,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因此两岸潜艇制造工艺水平高下立判。
从建造成本来看,“海鲲”号研发以及建造费用高达500亿台币(约合110亿人民币),这对于常规潜艇来说可谓是天价,要知道110亿都可以建造两艘055驱逐舰了。“海鲲”号之所以如此昂贵,主要是因为这艘潜艇采用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荷兰等国家的技术,而每个系统的供应方都是漫天要价,例如一个马桶居然就报价50万人民币,而对潜艇需求非常迫切的台当局只能接受高昂的造价。
至于台湾建造潜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应对解放军海军舰艇,而从台湾周边的水深来看,“海鲲”号今后可能会在巴士海峡以及台湾东部海域潜伏,对解放军舰艇会构成一定的威胁。
然而解放军海军反潜作战能力也不是吃素的,目前现役的055、052D驱逐舰以及054A护卫舰都具备有较强的反潜作战能力,不要说什么常规潜艇,就算是美国的核潜艇也很难在中国海军面前全身而退。就在前一段时间,官方曾披露了055驱逐舰在宫古海峡探测到外军潜艇的踪迹,可见中国海军反潜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另外,解放军装备的运-8反潜巡逻机也是一把反潜的好手,可以快速锁定敌方潜艇,并展开致命攻击。
因此,建造工艺粗糙的“海鲲”号根本无法改变两岸海上力量态势,一旦两岸爆发冲突,台湾地区自行建造的潜艇可能连出港的机会都没有,即便出港也会被解放军反潜力量快速摧毁。
发布于 2024-07-25 17:36・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头条爆料 - 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ast - 13 个点赞 👍
台湾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并非真正自建,也无法抵挡历史洪流向前。
潜艇并不是一件新式武器,早在200年前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潜艇就已经投入战争;100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沉重打击了英国海运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更是建造了超过1000艘潜艇,击沉盟军商船与战斗舰只2882艘,共达1440万吨。
德国U-9号潜艇 可以说,潜艇虽不新颖,但战斗力惊人,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和破坏力。在潜射导弹投入使用后,潜艇将核动力、洲际导弹、核弹头结合起来,同时具备隐蔽、持久、反应迅速的特点,成为了最重要的核打击力量,没有之一。因此世界各国均大力发展水下力量,潜艇也成了世界强国海军的标配。
俄罗斯的镇国神器——北风之神弹道导弹核潜艇 客观说,台湾地区海上力量并不弱,目前装备了4艘9000吨级的基德级驱逐舰,10艘4000吨级佩里级护卫舰,6艘拉斐特级护卫舰,比大部分的中等强国的海军都要强大。但是目前台湾仅有两艘20世纪80年代荷兰制造的潜艇和两艘仅用于训练的二战时期美国潜艇。
台湾基德级驱逐舰 为什么台湾地区的水下力量如此孱弱呢?主要是台湾工业实力不够。虽然台湾可以建造核电站,但是却一直造不出潜艇,主要还是重工业相对欠缺,生产潜艇需要的潜艇耐压壳体、蓄电池都是技术难题,这些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人民海军039级潜艇 过去台湾一直寄希望于从其他国家引进潜艇,1971年台湾就从美国引进了两艘茄比级潜艇,不过这两艘潜艇只能算是“半功能”,因为舰上虽然有鱼雷发射管、也可以执行施放水雷的任务,但是美国除了提供训练用的哑弹,拒绝提供战斗用鱼雷。
台湾茄比级潜艇 潜艇作为一种纯粹的进攻性武器,威胁很大,因此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台湾地区提供潜艇,反制力度比战斗机、军舰都打的多。1981年荷兰向中国台湾出售了两艘剑鱼级潜艇,当年中国就将驻荷兰大使馆降格为代办处。直到1984年,在荷兰政府承诺再不向台湾出售武器后,中荷才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此后虽然美国曾经在2003年宣布出售台湾八艘传统柴电动力潜舰,但是在外交和实际状况的考虑之下,这笔军售案最后成为了美国的口惠、台湾的失望。
现在下水的“海鲲”号也并非真正自造,2017年台湾展开潜艇“国造计划”以来,至少有7个国家向台湾提供了潜艇技术。其中美国提供了关键技术,包括战斗系统部件和声呐,英国向台湾提供潜艇部件、技术或软件,而澳大利亚、韩国、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也都向台湾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个国家的主力潜艇都不是自主建造)。除此之外,别忘了拥有先进柴电潜艇技术而且与台湾关系极其密切的日本。
日本潜艇技术十分发达 为什么西方国家会盯着大陆的压力大规模向台湾提供潜艇技术呢?主要原因还是海峡两岸军事力量日益倾斜,西方国家还在妄图支持台湾制衡中国。
若两岸爆发冲突,这些潜艇可被部署在台湾东部海域。反潜力量曾经是我们的最大短板,这些潜艇携带的鱼雷和反舰导弹将会对我航母舰队产生重大威胁,台湾妄图利用这些潜艇打破我海军对台岛东部的封锁,从而得到美国的支援。
虽然潜艇是重大威胁,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反潜力量也在迅速发展,台湾潜艇无疑是螳臂当车。2017年空潜-200反潜机服役,该机单次巡逻飞行海域可达三十万平方公里,可进行高空探测,为空潜-200配置上雷达后,反潜性能高出水上舰艇五百倍。截至2020年12月,海军航空兵部队装备约50架,达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反潜机群规模(107架P3系列)的一半。
空潜-200A和空潜-200 与此同时,直-20F也已经服役,未来将大规模装备在055级驱逐舰和054B级护卫舰上,直-20F可以搭载声纳浮标、轻型反潜鱼雷、轻型反舰导弹等多种作战武器,最大外挂载重据称可达4吨,飞行时间达5小时,反潜半径200公里,一艘055级驱逐舰就可以搭载2架直-20。
055级驱逐舰 直-20F 如今,大陆对台湾已经拥有了压倒性优势,几艘潜艇改变不了大局,反而可能会促使我们投入更大的力度发展反潜力量,从而推进解放的步伐。
发布于 2024-07-25 16: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胡侃君 - 12 个点赞 👍
我就想问问对面,给军舰刷舷号的时候,能不能严肃点?或者最起码认真负责点?
这海什么,什么鲲的,你刷个711?
这是船工猪扒便当吃多了,还是军方收了人广告赞助费了?
总不能是以后艇员的用餐都让711特供了吧?
靠背哦,这真的是很台肯诶,好好的军舰却满满的机车味。
编辑于 2024-07-26 15:3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哦TMD耶啊耶 - 8 个点赞 👍
“海鲲”如果用于“以武谋独”,则早晚都是解放军的网中之鱼。问题来了,你把他捞上来后,放哪啊,海军有没有多余的军港给他停靠。
我理解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的话,就是我都不用费导弹鱼雷什么的,直接就可以把“海鲲”号给拖回来,这话理解起来就挺有意思。
我来胡说八道的分析一下,我们经常说的统一,有和平和武力两种,现在是否已经有了第三条路可以走,即武力和平统一,就是在武力震慑下的和平统一。
对于美国的参战意愿,我们首先来参照俄乌战争,美国虽然极力拱火,但同时也极力避免亲自下场,以此推测,美国很难下定决心在台海下场,大胆一点的说法就是美国没这个胆量和实力。
俄乌战场,美西方可以通过乌克兰西部持续支援,但台海如果被封锁了,除非热战,否则你压根进不来,无论运输机还是货运海轮。
根据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俄战机在白令海峡军演、中东国家空前团结、巴勒斯坦形成统一战线、胡塞武装宣称攻击美国航母、嫦娥六号成功返回、菲律宾电子战、美国放弃对大疆的制裁等,美国近期连续秀核潜艇及核武器数量;对此我YY一下两层意思,第一美国觉得常规军事力量已经完全无法压制中国,只能秀核武器,告知中国,别把美国惹急了,否则大家一起凉快;第二告诉自己的小兄弟们,以美国的国力,都只能保存三千多枚核弹,以俄罗斯的国力还能剩下几颗,所以大家不用害怕俄罗斯。
在台海周边,我对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
接下来就是分析台湾自身的实力了:1、台湾经济总量大概排在福建后面,这种体量,战争潜力不足,并且如果大陆区域拒止成功,潜力就更低。
2、2023年我国公布的军费开支为两千二百多亿美元,台湾军费开支超一百六十多亿美元,大陆是台湾的十几倍,台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估计是大陆的2~3倍左右。一出一进,台湾用于武器上的费用比就更低了。
3、台湾是美国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的一环,自身并没有完整的工业链,所以台湾武器性价比会更低;从中国对美国卫讯公司的制裁及取消制裁也能看到,台湾购买美制武器是又落后还贼贵;如果特朗普真的上台,他还能放弃台湾这口肥肉,也就是台湾还必须购买美国武器。
综上所述,台海问题其实是中美问题,而中美问题又可以在中东解决,接下来就要看以后是石油美元还是石油人民币了,当然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实台湾并非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的家人,只是有了一群不合格的管理者而已,啥时候把台湾管理层给撤了,也就变成了大陆台湾一家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 2024-07-26 13: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曹正发 - 6 个点赞 👍
我想说
如果大陆哪家船厂花了百亿(15.4亿美元)搞出这么个2500吨的东西,哪怕是首制船
就可以喜提退出造船业了
哪怕考虑到应力释放,这样坑坑洼洼的也没办法正常进行战斗值班
估计15.4亿的大半都在台伪官员账户里
壳体表面处理的惨不忍睹,让本人高度怀疑舾装后各系统能否正常耦合,船体都不能符合要求,更不用说后面的
大胆预测下结局,两岸统一后作为靶舰炸掉
发布于 2024-07-26 18:23・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沿着帕隆藏布一路狂奔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格劳秀斯 - 5 个点赞 👍
有个事实必须承认的就是,台军所有的武器装备的海陆空的主战武器都比解放军的主战装备都落后一代。海军装备甚至不止落后不止一代。台军对我们最有优势军事装备就是我们完全空白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支奴干直升机,和我们技术水平有点优势就是爱国者3型防空飞弹。另外说一句,台湾天天说大陆穷兵黩武,先不说台湾的义务兵役制度,就说台军的军费已经占政府预算的20%左右,如果按照台湾的水平,大陆的军费就应该不是1.66万亿,而是5.6万亿,
发布于 2024-07-29 08:3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日恋曲 - 4 个点赞 👍
这级潜艇最合适的作战方式是拉着叛匪高层和它们的金银细软逃命。
台湾海峡水浅且面对强大的我军近海反潜力量,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用来袭击台东外海的我军封锁舰队也只能是一次性使用,有机会开火就算撞大运了,开完火就暴露位置等喂鱼。只有扒着海底不开火不满车的偷偷开溜才有生存的可能。这破艇航行距离也不用远,能开到美军干涉舰队的防空圈或者菲律宾、日本就够了。美日海上力量不开火,我军不便于开第一枪,这对拦截外逃的叛匪潜艇是仅有的不利条件。
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叛匪头目可以用搜刮来的金银买几条狗命,美日舰队只需要做做样子支持叛匪顽抗不用真惹人民海军还击,叛匪潜艇兵可以跟着头目逃命必然不会造反。对于叛匪头目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发布于 2024-07-25 20:25・IP 属地波兰查看全文>>
雪鸮 - 3 个点赞 👍
台海问题一直存在一个政治难题,如何让一定让美国下场又把局势控制在台海之内,可以包括日韩,但至少不波及到东南亚,让东南亚的基本盘有情绪
孙子兵法:“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所必救也”
敌不在台湾,在大洋彼岸
发布于 2024-07-26 10:29・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CoolerThanMe - 3 个点赞 👍
病句,是不是台湾省宣布潜艇不是用来以武谋独的就不是网中之鱼,这个条件句加的很怪。
潜艇是隐身杀手,只要没抓出来,那就有可能正在瞄准了你准备发射鱼雷,或者可能正在你的海港布雷,即使美军也怕的要命,每年都会借用欧洲国家的常规潜艇进行各种反潜演习。
发布于 2024-07-27 18:3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游民 - 2 个点赞 👍
自去年 9 月至今年 7 月,被台当局视作希望的“海鲲”号潜艇已历经三次下水,可与三哥比肩了属实是,这玩意我觉得保全的最好办法就是——投诚,估计还能当个研究对象,总比沉没强
2024年2月27日,台湾媒体表现亢奋,聚焦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当天“浮起来了”。早在去年9月份,台湾“海鲲”号潜艇就已经宣布下水,但是当时的下水仪式却被很多人诟病为“假下水”——因为“海鲲”号根本没有离开船厂。很多人解读认为,或许是“海鲲”号的建造工艺并不过关,可能是漏水潜艇所以不敢下水。不过这种观点算是被彻底否定了,但是对于这艘依靠多方技术拼凑出来的潜艇,就连岛内专家也承认,真实战力恐怕难以满足台军设想
等待许久终下水
据台湾《联合报》27日报道,负责“海鲲”号潜艇建造工作的台湾国际造船公司(简称台船公司)宣布,当天已完成自制潜艇原型艇“海鲲”号的“浮船测试作业”,顺利将该艇从台船封闭式组装工厂经由浮船作业移至干船坞,经过漫长作业后,确认该潜艇建造工程第一阶段各项水密性能、重量控制、稳度与各舱压载皆符合设计预期标准
台湾中时新闻网称:
“海鲲”号于26日从组装工厂被拖出后,转移到3.5万吨的浮动船坞。27日早上,在4艘特战突击艇的戒护下,浮动船坞开到航道后注水下沉,“海鲲”号得以第一次“下水”。由于此前岛内对这艘自制潜艇多有批评,甚至嘲讽“下水就会沉没”,因此该潜艇最终浮在水面时,围观民众还大肆庆祝“浮起来了”“没漏气”
“海鲲”号排水量约2500吨,长70米、宽8米,外形采用强调静音、装备容纳量大的“雪茄”型设计,与突出水下巡航能力的现役“剑龙”级潜艇的水滴型设计不同,整体构型较后者更为宽胖。该艇采用X型尾舵设计,与以色列“海豚”级潜艇设计类似,可提高潜艇的灵活性和水下机动性。“海鲲”号的主要武器系统为18枚美制MK-48重型鱼雷,未来还考虑向美方采购潜射型“鱼叉”导弹,并搭配台湾自行研制的智能水雷。
根据台船公布的信息,“海鲲”号下一步将进行泊港测试(HAT)、海上测试(SAT)作业,之后才交由台海军进行作战测评,包括发射鱼雷、验证战斗系统,最后才能成军并正式投入战备。
尽管台湾媒体对于“海鲲”号下水大加称赞,但曾担任台海军潜艇训练中心教官的王志鹏却泼来一盆冷水。他表示:
“海鲲”号潜艇此次“下水”主要是为进入台船的干船坞进行后续安装,这个过程并没有任何测试意义,因为艇上装备并未到齐,需要等到全艇的桅杆、电瓶等装备到位,并将燃油、淡水、充电加到标准值,才能进行有意义的下水测试
台湾《联合报》也介绍称:
目前“海鲲”号只是一个封闭的空壳,下一步需由技术工程人员在干船坞内进行装设电瓶、光电桅杆、潜望镜等设备后,再进行泊港测试中的重要项目“预备倾测试验”。该测试将对“海鲲”号的重量进行实际的检测,验证电脑设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整个测试的时间最长将达5天,若发现配重不平均,还需要调整内部设备的位置,以确保潜艇能正常下潜与上浮。随后该潜艇还要完成其他各项测试,符合标准、验收合格后,才会择日安排出海测试。因此“海鲲”号正式出海,至少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江炘杓表示:
传统潜艇,特别是第一艘原型舰艇,从下水到交付成军会遇到很多问题。西班牙S80型潜艇首艇从下水到成军,中间花了两年七个月。因此‘海鲲’号从去年9月28日下水,如果一直到后年的9月28日才交付成军,也是正常的
台湾海军“成功”级护卫舰退伍舰长黄征辉表示:
台船建造潜艇外壳的技术原本就没问题,重点在于艇体完成装备舾装后的港试与海试是否能达到作战需求。“外界不需要因为‘海鲲’号的艇体亮相而失去冷静观察,测试之路相当漫长”。“海鲲”号完成度,去年根本未达“下水”标准,举行仪式后,待在船厂5个月,也都未碰到水,这在世界上很罕见
屡屡碰壁
台湾从2016年启动了所谓“潜舰自造”计划,但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屡屡受挫:先是与荷兰洽谈潜艇外壳专利碰壁,打算向日本购买封存潜艇又没了下文,还被爆出技术顾问是来自直布罗陀的“皮包公司”。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自制潜艇由台船负责总体建造,所需关键技术则被列为“绿区”“黄区”“红区”三项,其中“绿区”为台湾可自行生产的设备,“黄区”为自制比较困难的设备,“红区”则是没有研制能力,需要外援才能获得的设备,包括潜艇作战指挥系统、声呐外罩、潜望镜、柴油机、鱼雷、导弹等,也就是几乎全部关键系统。
由于这艘台湾自制潜艇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来自外部,它们之间是否匹配、能否有效运作,一切都是未知数。因此关于“海鲲”号的具体性能,各方并不看好。美国“动力”网站27日称,去年9月亮相的“海鲲”号潜艇的围壳加工质量“可能达不到最高水平”,而最新的照片也并未能完全推翻这些观点。报道还提到,没有证据表明“海鲲”号安装有可以提高水下探测能力的拖曳声呐阵列,以及能大幅增加水下潜航时间的空气独立推进(AIP)系统。
《台湾邮报》称,“海鲲”号围壳上的坑坑洼洼引起各界讨论,台船公司和台军宣称是所谓“瘦马现象”,即“外层钢板因无肋骨支撑出现微凹陷状”,“均为正常现象”,但批评者称,日本潜艇就没有类似情况,质疑是台船公司电焊技术还不达标。此外,“海鲲”号能否浮在水面上只是最基本的指标,它未来最重要的挑战在于能否潜入300米以下的水深,以及能否发射鱼雷以及潜射“鱼叉”导弹。
5月17日《自由时报》报道台海军为“海鲲”号潜艇采购的光电潜望镜(光电桅杆)将于5月底完成交付,这标志着“海鲲”号潜艇的装备全数到位。据悉,采购的光电潜望镜包括光学潜望镜与电子潜望镜各一组,其中的一组已在本周交付,另一组预定下周运抵台湾。台海军采购的光电潜望镜由L3 Harris公司研发制造,采用模组化设计,可轻松替换。该光电潜望镜采用新的光电设计,观察敌情时无需长时间升起,降低了被侦测的可能性。另外,收入潜望镜时不会深入艇体内,不必担心潜望镜遭其他船只撞击损坏导致的海水灌入危害艇体
在光电潜望镜及电池组安装测试完成后,“海鲲”号潜艇将于5月底进入海上验收试验(SAT)阶段。海上验收试验阶段共有31项测试,分为浮航测试、浅水测试、深水测试、战斗系统测试四大项目。据台军方人事表示,“台舰台造”专项小组召集人黄曙光确定将继续担任“国家安全会议”咨询委员,届时他将与台湾国际造船公司董事长一起登舰督导各项海上验收试验,见证历史性的一刻
“海鲲”作战系统由美国洛马公司负责供应,声呐系统由美国 RTX 公司制造(涵盖舰艏数字化球形声呐与舷侧被动声呐阵列),意大利承包鱼雷管设计,而生产制造则由德国负责;艇载武器含 MK48 Mod6AT 鱼雷(“海鲲”号配备有 6 具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可预装 6 枚)、可携带 18 枚 MK48 Mod6AT 鱼雷)、潜射“鱼叉”反舰导弹等;光电桅杆系统由英国 L3 哈里斯科技公司负责提供,据称与美海军“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所装备的型号相近,铅酸蓄电池组由德国瓦尔塔公司提供,至于柴油机供货商,当下则众说纷纭
细节曝光
从台湾公开展示的照片上来看,“海鲲”号潜艇的艇首上部有一个呈圆柱形的拦截声纳阵列。它的主要作用是从潜艇正面被动探明其他潜艇的声纳信号,从而确定对方潜艇的位置、距离、运动速度等信息。从外形来看,这台声呐设备具备360度全向信号接收能力。在这台拦截声呐的正下方,隐隐约约可见六个圆孔,它就是“海鲲”号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这样的发射管“海鲲”号一共装备了六根,既可以用来发射MK-48型鱼雷,也可以发射“鱼叉”潜射反舰导弹。排列在“海鲲”号533毫米鱼雷管下方的,是潜艇的艇艏主动声呐。它是“海鲲”号潜艇最主要的侦察搜索设备。一般来说,艇首声呐有多种不同的构型,主要包括柱面阵、球形阵、共型阵。它们各自有各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和问题
按照常理而言,有了以上的声呐,“海鲲”号似乎并不需要再安装一套测距声呐了。因为测距声呐的功能往往被包含在潜艇的艇艏主/被动多功能声呐中。但是从曝光的图片上看,“海鲲”号的潜艇上半部分似乎还是安装了3块测距声呐。安装测距声纳的部分,从外观上还能看到有非常明显的凸起。这可能意味着台湾“海鲲”号的主声呐系统的性能并未达到预期,也可能意味着台湾方面对“海鲲”号做了一个声呐备份,还可能是台湾在测试这套测距声呐的具体性能究竟如何。总之用“冗余”来简单解释,可能还不够全面
从“海鲲”号潜艇的外形来看,它还安装了鱼雷诱饵发射器。诱饵弹就是为了保存潜艇的,可以称之为潜艇最后的自卫手段。总而言之,目前全世界能独立制造潜艇的还真不多,虽然“海鲲”号潜艇缺点明显,但至少该有的东西确实是都有了。另外其真实的性能到底如何,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起码要等到其海试后更多的信息得到曝光。而“海鲲”号最引人诟病的地方之一,还在于它极为粗糙的做工。其实早在亮相之初,就有人发现“海鲲”号潜艇的细节处理简直是极其马虎。比如其指挥塔表面上,能清晰地看到各种各样的凹凸不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其潜艇耐压壳体制造工艺不过关而导致的
“海鲲”号使用的似乎是双、单、复合型耐压壳体,也就是潜艇的首、尾都采用了双壳体结构,但是潜艇的艇身采用了单壳体。这样设计的好处就在增加潜艇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留出最多的内部空间。但这种复杂设计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非常考验加工工艺。从“海鲲”号身上,我们明显能够看出台湾这方面的水平是比较有限的。“海鲲”号单双壳体的过渡衔接处,处理的非常粗糙,仅凭外观就能很容易分辨出来。另外两侧的声呐也几乎像是“用胶水粘的”,与潜艇艇身还有相当大的缝隙不说,侧声呐上半部分明显很不平整。总而言之,“海鲲”号的声呐系统明显有待提高,细节处理更是不忍细看
这也是外界关于其声学特征的主要争议点
争议不断
自“海鲲”号潜艇亮相以来,外界围绕该艇的艉舵结构、声学处理展开了激烈探讨
争议一: X 型艉舵
此型艉舵的优势在于四个舵面皆能参与潜艇的机动运动,每个舵面能够同时提供水平和垂直的矢量舵效,即便有一两个舵面受损,潜艇仍可正常运行。X 型艉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主动声呐声波,具备一定的声学隐身性能,然而问题在于 X 型艉舵存在控制系统繁杂这一难题,X 型艉舵无论哪片舵叶发生偏转,都会产生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控制力矩,故而致使操纵极为复杂,只能依靠计算机控制
但计算机若长时间高负荷运作,易出现死机状况,一旦如此由人工精确操作 X 型艉舵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便是美国率先提出 X 型艉舵概念,却又不敢付诸实践的主要缘由
争议二:声学处理
不管是去年 9 月“下水”的“海鲲”号潜艇,还是今年 7 月现身的“海鲲”号潜艇,其指挥台围壳均存在凸起显著、外形严重不平整的现象,台船指出此乃由于指挥台围壳采用薄板设计,至于外形不平整则是因“瘦马现象”所致。所谓“瘦马现象”,指的是薄板船体焊接变形,现代水面舰艇均会出现此类问题,只是绝不会像“海鲲”号潜艇这般严重
外界推测,此事或与台船焊接工艺的欠缺存在直接关联,尽管台船在上述问题面前较为坦诚,但若任由“海鲲”号潜艇继续带着这个缺陷,也就意味着该艇的基本声学性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另一方面,“海鲲”号潜艇依旧选用柴电动力系统,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当蓄电池组电量降至警戒线附近时,“海鲲”号潜艇必须上浮,而后启动柴油发动机为蓄电池组充电,如此一来,“海鲲”号潜艇的隐蔽性自然欠佳。该型潜艇后期是否会敷设消声瓦以及对指挥台围壳与艇体过渡部分进行处理,同样值得关注,毕竟这是提升“海鲲”号潜艇隐蔽性为数不多的技术手段了
口径不一
依台媒《自由时报》所言,2024 年 9 月,“海鲲”号潜艇将进行首次海试,2025 年第一季度(1 月至 3 月),“海鲲”号潜艇将试射鱼雷,2025 年 11 月之前,“海鲲”号潜艇将会交付至台海军手中,可谓目标清晰,信心十足
而台船董事长郑文隆却对此回应道,有关“海鲲”号海试一事,一切均以安全为首要条件,故而并无明确时间表
台“海军司令部”则表示,“海鲲”号潜艇接下来将“针对所有装配系统的整合”进行系泊测试,达到出海条件后再安排海试,换句话说今年 9 月“海鲲”号潜艇是否展开海试,当下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结语
不论台当局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海鲲”号潜艇的最终结局,如果一意孤行,那末路一条就是“海鲲”号的最终归宿
台湾海峡平均水深不足 50 米,潜艇若要在此水深保持安全潜航,只能维持在水下 30 米至 40 米左右,相较潜望镜深度亦深不了多少。在作战情境下,解放军能够凭借完备的体系、多元的手段构建的海空反潜体系轻易发现其位置,即便“海鲲”号潜艇能够在水下发射武器,也会面临自身无处遁形的尴尬处境
还是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的那句话:
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完全是自寻绝路。造再多的武器,买再多的装备,都是劳民伤财、装点门面。“海鲲”如果用于“以武谋独”,则早晚都是解放军的网中之鱼
参考资料
《“海鲲号”被爆“打掉重建”?台海军潜艇前兵器长:之前是假下水》,海峡导报,黄荣亮
《台湾海鲲号潜艇细节曝光,声呐系统有待提高,细节处理不忍细看》,军武次位面,太白
《台岛潜艇“海鲲”号:美欧技术拼凑,实战能力存疑,军事冒险吗》,世界大观园
《首次对外展示全貌!台军“自造”潜艇距实战还有多远?》,环球时报,晨阳
发布于 2024-07-25 17:07・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南瓜君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uciferchen - 2 个点赞 👍
台湾当局还是会继续推进军事建设。虽然我们实力强,但是对于战斗的损失预估和烈度预估不能盲目乐观。不要预想对岸会士气崩溃。要按抗美援朝加太平洋战争那种全面大战去准备。
发布于 2024-07-26 09:14・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不灭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佐佐木一人 - 2 个点赞 👍
鼓励它造啊,要知道
这是一个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还没有AIP的常规动力潜艇。或者换句话说,这是一艘每隔几天就需要上浮透气,水下航速只有几海里/十几个小时维持能力的东西。
这意味着,他在现有的解放军航空反潜面前,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
发布于 2024-07-27 00:2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酥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ood - 1 个点赞 👍
先不说台湾的“海鲲”如何吧,我看有专家说因为“海鲲”号没有使用核动力推进装置,所以“海鲲”号是落后的一款装备,面对大陆的潜艇没有优势!
还真是“专家”啊!
如果台湾都敢用带“核”武器,那台湾还能苟活到今天?!
说回“海鲲”号,这款潜艇实际上去年9月就已经曝光了。当然,所谓的“自研”水分很大,这是在一项几十亿美元的援助下所达成的项目。“海鲲”号的外形设计融合了荷兰“海象”级和日本“亲潮”级两种潜艇,动力是德国提供的MTU大功率船用采油机和交流发电机,搭载的主要武器MK-18型鱼雷则来自美国……
台湾“海鲲”号潜艇 从参数上看,“海鲲”号长68.6米,宽5.9米,满载排水量约3000吨,最大航速约20节,最大潜深约200米,续航力约30天。潜艇配备了6个直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搭载了18枚美制MK-48鱼雷,可以对水面舰艇和水下目标进行攻击。台湾方面称,“海鲲”号的作战性能要优于“台军”目前现役的所有潜艇。
这或许是台湾“台独”势力虚幻的自信来源。
单看“海鲲”号的排水量等技术参数,“海鲲”号同我们的039型常规潜艇(元级)接近。但是“海鲲”号没有AIP动力系统,真正水下续航的时间也就几天左右。再加上台湾此前没有自研潜艇的经验积累,潜艇的做工也十分粗糙,可以说“海鲲”号的上限也就这样了。
大陆039型常规潜艇 所以,面对这么款潜艇,我们当然有信心让该型潜艇成为PLA的“网中之鱼”。我们的自信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我们的反潜实力这些年提升很快,尤其是在台湾周边海域,我们的反潜能力足以让台湾的潜艇无所遁形。
别的不说,我们的054A护卫舰是干嘛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军事功能不就是反潜嘛!以我们054A的数量,用054A全部排成一条长龙直接摆在台湾海峡中线都没问题。仗当然不会这么打,但我们几十艘054A扫清台海周边海域的潜艇问题还是不大的。再说,我们更先进的054B都已经下水。
054A护卫舰 网上流传的054B护卫舰 此外,我们空中反潜力量这些年得到了补强。这其中,最大的利器是基于运-9平台打造的空潜-200巡逻机(运-8Q,高新六号),这型反潜机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机头下方的球形雷达罩和机尾的长尾巴,那是磁异探测器,可以探测海洋地磁变化,定位潜艇在海底的位置。空潜-200等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再加上我们的反潜直升机,在狭小且水深较浅的台湾海峡,“海鲲”号的腾挪空间有限。
空潜-200反潜巡逻机 直-20反潜型 二是,潜艇的比拼,相较于大陆台湾更是远远的落到下风。根据“全球火力排行”网站2023年的最新数据列出的。该排行榜显示,中国拥有78艘潜艇、俄罗斯为70艘,美国是68艘。
(图源网络,侵删) 当然,美国的潜艇清一色的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比我们的先进。但是我们的潜艇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水平,那都是碾压的存在。
只能说,在现代化的作战环境下,想要靠一两款武器“改命”是不现实的。因此说,台湾的“海鲲”号潜艇自诞生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我们则能凭借体系完善、手段多元的海空反潜体系将台湾的“海鲲”号等潜艇死死压制住。
发布于 2024-07-25 19:3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没料的人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快挂了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契卡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孤臣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草上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只鹅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左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