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一大桥因突发暴雨山洪塌方,已致 12 人遇难,31 人失联,目前情况如何?
最新进展记者20日下午从陕西省有关部门获悉,截至20日12时,已搜救发现坠河车辆7辆、遇难者12人,1人获救。还有18辆车、31人失联,正在搜寻。陕西柞水高速公...
- 2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逝者安息,抢救生者。
基建狂魔意味着快工出糙活,拿着卖地收入和举债给地方领套及其利益集团出成绩揽工程,点子费七扣八扣,能落到实处的有多少?反正几年就调走了。以后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
发布于 2024-07-20 13:13・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冬不拉冬 - 1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更让人担心的是还有30多人失联,这可是掉进山洪里了。。。
现在基建狂魔每年都要经受xx年一遇的考验,也不知道那些x字头们晚上睡不睡得着觉,而当地县委第一时间就断言桥面垮塌完全是降雨造成的,看来比专家效率高多了。
编辑于 2024-07-20 13:2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Eonian Gooner - 4 个点赞 👍
基建狂魔
查看全文>>
用户名2333 - 0 个点赞 👍
关闭评论区的就很迷?
查看全文>>
不懂不装懂 - 1167 个点赞 👍
这条高速2023年12月底通车,才一年不到,大桥就垮了,11人遇难,30人失踪。从照片看,河水不算大,现在就把锅甩给暴雨山洪,为时尚早。
如果这样的洪水都能随便让高速桥梁垮塌,那每年夏天不知道会有多少桥梁会垮塌了。
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面,越会有大量基础设施需要维修维护,对基建狂魔的考验也会越来越大。
编辑于 2024-07-20 12:2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天星舰水手 - 11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意 - 876 个点赞 👍
广东梅州高速路事故还历历在目,而现在又来一个。
大桥工程质量什么的我不好评价,根据土木老哥分析可能是洪水冲走了脚下桩基的原有覆土,原设计或者施工方过度高估了侧向土体的摩阻力侧阻作用,桩基础没有严格落实打入基岩,未留足安全系数导致的垮塌。
先来看看当地的天气洪涝情况。
之前两天宝鸡的山洪刚刚过去,但是雨带确实还在川北陕南地区维持。实际上在7月16日以来,受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强烈的西南风水汽输送与高空槽前大范围抬升的配合下,四川盆地~陕南地区出现了持续强降雨过程。
截止到昨晚上24点,事故区域当地24小时降水量普遍在50~100mm,属于暴雨,其东北地区还有100mm以上的大暴雨降水。商洛近期也连续遭遇暴雨袭击,柞水县国家站的记录来看过去一周只有1天没下雨:其中7月17日和19日都出现了暴雨。
山阳县昨日截止20时下了106.6mm,达到大暴雨。差点打破当地日降雨纪录,而山阳自动站17个小时降水150毫米,对当地而言是接近历史极值的强降雨过程。
我们再来看看事故发生位置,该位置位于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之间,隶属于柞水县严坪村。
事故发生地区上游1km就是两条河流交汇区,双峰叠加带来的压力很大。说水位的可以歇一下,事故发生是昨天晚上,但新闻画面是今天白天事故后洪水比较平稳的情况了,山洪爆发一般来的快去的快,且夹杂各种杂物,昨晚上的水位看水痕应该是比今天白天高2m多。
根据新闻视频,一旁的玉米地都被冲倒了,最高水位应该是比视频这时候还要高 卫星图如图,方框内为垮塌处。
根据报道说是因为山洪垮塌,而该桥下方是金钱河,这是长江水系汉江支流。源于陕西省柞水县金井河,流经柞水县、山阳县,入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在夹河镇与汉江交汇。
金钱河中上游的确处于强降水覆盖上,暴雨洪涝是占了一定的因素。短时的洪峰冲击给桥墩带来巨大压力。但是设计时候应该能注意这类洪峰才对(大概属于几十年一遇级别)。
事故发生在夜间,和梅州事故一样,因此在高速行驶下难以看清前方实况,伤亡也会更惨重。
面对这种极端天气,更需要及时的实时自动和人工监测系统。
至于工程安全和巡查方面的问题,需要等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再做判断,个人认为可能维护或设计方面有问题。
而未来一段时间,秦巴山区、四川盆地西缘山区等仍将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这些地区还需要注意防范山洪和地质灾害,估计也要大检修大维护了,主汛期还有一半呢。
刚说完,雅安又坏事了,据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应急管理局消息:今天凌晨2时30分许,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因暴雨突发山洪灾害,通讯、道路、桥梁中断。经初步排查,造成30余人失联,40余处房屋受损。
编辑于 2024-07-20 16:03・IP 属地重庆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等风 - 863 个点赞 👍
认识个红三,究极铁道控,能坐慢车不坐快车,能坐快车不坐高铁,闲着没事干就去坐火车玩。
但是每年只要到了雨季,他就很少出门了。
前两年他坐火车去河南,到洛阳的时候看到去郑州的车折返了,他立刻买票回了成都。次日,郑州大水。
不要小看这群人的经验和直觉。
发布于 2024-07-20 22:1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屿上有山 - 757 个点赞 👍
你这个其实不算什么,我给你看看我每天送孩子上学的一段路
本来农村的这个路就是这样的,两边没有任何阻拦,中间因为略高,所有下雨自然就排水到沟里或者农田里去了,这个非常的正常,对吧?
但是这个社区吃饱了撑着了今年没事搞这样:
本来这个路面就不太宽,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了,更可恶的是它这个水泥板,两个之间下面没有缝隙,本质上这个水泥板和路面也没有过多的粘和度(完全靠重量和整体来固定)。
好了,下雨的时候路面的积水排不出去了,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开车的路过得放慢速度,要不就要溅起别人一身的泥水,可以说这个设计完全没有狗屎用处,反而坏处一堆。于是目前这个路段的这个水泥板已经逐步被人破坏,尤其是容易积水的区域。
脑子就是被大象踢一天,也想不出这种操作啊。
发布于 2024-07-20 12:38・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林大路 - 74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双宇 - 690 个点赞 👍
呵呵,
2016年3月启动建设,2018年3月完工试运营,2023年2月竣工验收,2023年12月正式通车运营。
8年的工程,8个月就塌了,呵呵
验收单位在完工5年内都摸着良心迟迟不肯竣工验收通过,究竟是什么力量逼迫这座高速最后验收通过了?
发布于 2024-07-20 13:1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我是喵喵小鸡 - 68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mo nemo - 6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记得多喝热水 - 570 个点赞 👍
美国枪击案,安排!
什么?最近美国很太平?
那就播以前的!0元购,萝莉岛!都上头条!
老爷心都是好的,下人不懂事,坏了老爷的好意!
看见殖子破防,我就知道对了!
横幅标语,红旗赶紧采购起来啊!记者马上到了!
编辑于 2024-07-20 17:11・IP 属地尼日利亚查看全文>>
假装怪厉害 - 465 个点赞 👍
太突然了,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前两天从湖北-河南-河北到北京这么一路过来,真的是穿越暴雨带。
这是到郑州之前,一直到进了河北,才看到蓝天。可见这次暴雨带的广度。
陕西这边处于暴雨带的另一边,前两天不是有冲垮铁路桥导致车头掉下去的新闻吗?还好不是客运列车。
可能是因为信息传播的问题,很多外省的朋友对于陕西这次的暴雨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
就这么说吧,北京到宝鸡的普速列车开到石家庄就折返了,不开了。
乌鲁木齐到上海的普速列车开进甘肃兰州以后也折返了。
严重到这种程度,各位可以想想。
我前两天去了一趟神农架,因为受到暴雨的影响,途中的一天行程差点泡汤。
不过还好,幸亏途中堵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我就带队掉头回去吃饭了,吃饭那边环境不错,还相当于多了一个景点,下午雨就停了又去了上午没去成的景区,所以倒也没太耽误行程,只是耽误了一个上午。
那么当时的暴雨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我是遇到了一个相对较小的泥石流。
至于为什么说不是很大,毕竟我和车都安全,而且同行的十几个人也都安全。
不过,很多只是在电视上或者手机上看过暴雨或泥石流的朋友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感触,我发几张图,大家现场感受一下。
这个地方是神农架中的一条国道线路,我们早上十点钟过去的时候还只是发水,车还是可以轻松过去的。
但过去以后发现路边的镇子里面,家家户户都在从屋子里面往外弄水,后来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当日的雨量巨大,好几个地方停水停电。
结果在12点钟折返回来的时候就过不去了,因为上方的水量太大,直接裹挟着一大批碎石和土方压到了路面上。
路政方面在想方设法地进行前线抢修。但是在不断清理路面之后,上方仍有石块滚了下来,并且水量越来越大。
先是对向的一辆雅阁尝试开了过来,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交警觉得路段可以了,可以放行了。结果这辆雅阁在途中被碎石硌到了,应该是油管破了,反正出来以后一直在流油,感觉这车是废了。
之后又看到一辆我们这个方向过去的考斯特,我心想它底盘儿高,而且个儿大,它要是能过去的话,我兴许能过去,它要过不去,我肯定过不去,所以就一直在观察。
果不其然,它到了路中央,也歇那儿了。
看来湍急的水流之下,必然夹杂着大大小小的碎石。在这种情况下,我这车肯定过不去,所以我就掉头回去吃饭了。
从我遭遇的这场较小的泥石流,就可以看到暴雨山洪对路面带来的冲击。
那基于这个事情,再看陕西的那座桥,洪水肯定不仅仅是水就能把桥梁冲塌,主要还是因为有里面的碎石。
在不断的碎石与水流的冲击之下,桥塌了,可能也就成了必然。
但话说回来,这个事情即使施工上完全没有问题,那么在设计上是否存有失误呢?
百年不遇,千年不遇,这只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但把这个事情跟民众讲清楚,可不是像大家理解的概率那么容易,况且水文数据、监测等数据是否能够覆盖到千年,并且是否准确,依然是一个问号。
虽然这些年来一提到反思,总会有人说跪久了站不起来。
但话说回来碰到这样的事情,咱们不要总是且听龙吟了呢?
编辑于 2024-07-22 13:2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松鹤 - 4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渔夫 - 4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吹干王尔德的风衣 - 4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enshit impart - 4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illHill - 383 个点赞 👍
找了下新闻高清照片,断裂部位为架空桥面,不像梅岭高速当时是基础位于不良地质条件区域,导致道路垮塌。这个桥,更像是结构失去了稳定性而导致的断裂,暴雨肯定是有影响,但更大可能性,是这座桥,不堪重负了。
1、先分析下桥梁的结构。
断裂的桥面,根据新闻图,推测为以下这种结构形式。
它的断裂部位,在桥跨结构。
类似的桥结构形式
因为桥跨结构断裂,才导致整个桥面像是被折断一样,整个掉进了水中。
可以看到这个部位的混凝土已经碎裂,还露出很多钢筋的痕迹。
2、桥跨结构断裂的原因分析。
根据公开资料,水阳高速,15年动工,18年12月投入使用。
桥好年轻…
1)设计缺陷:如果设计师在计算荷载时没有考虑到足够的余量,比如说当时设计的载重量是X,每日预计同行车辆为Y,但现实中这条高速,这座桥经常跑货车,且这些货车会超重,当时考虑的余量不足,那么日积月累下,桥跨结构就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实际使用中的荷载而断裂。
注:现实中火车超载的情况很多,不排除这座桥会有这种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结构疲劳的情况出现。就像人上班突然有一天会职业倦怠一样,桥的结构也会在某一天,到达一个临界点,然后就不堪重负。
2)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人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比如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浇筑不密实、钢筋绑扎不到位等,都会影响到桥梁的整体质量。这些问题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就会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桥跨结构的断裂。
3)材料质量问题:桥梁建造时使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如强度不足、韧性差等,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环境因素:如地震、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可能对桥梁结构造成直接破坏或间接影响。例如,地震可能导致结构整体失稳或局部破坏;洪水可能冲刷桥墩基础,降低地基承载力;风灾可能使结构产生共振效应,加剧损伤。
长期暴露在外界的桥梁结构会受到风、雨、雪、冰等自然因素的侵蚀作用,导致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等问题,进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5)维护因素: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就像我们需要定期给汽车做保养一样,桥梁也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如果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比如裂缝没有及时修补、支座老化没有及时更换等,这些小问题就可能逐渐累积成大问题,最终导致桥跨结构断裂。
...
不管是什么原因,桥塌了,总要有个说法,静等事故调查报告,希望以后都没有工程质量问题。
始发~粽号:沃爱吃肉
编辑于 2024-07-20 12:2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茳芏jiangdu - 381 个点赞 👍
以前写过一个回答,被屏蔽了。
一位在应急部门工作的亲戚,吐槽了很多事情。
一是现在很多水利、住建、路桥等基建设施使用已久,部分还是早年建的,维护保养根本不能停,不然就会出事;
二是经济发达地区还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财政上的三保最后就剩下一保:保工资,很多应急资金、专项资金都能被挪用发工资,那基建维护保养的资金更是拿不出来;
三是现在很多工作,比如安全检查都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根本不涉及实质性问题,就算发现了问题,要层层反映,整改周期也很长,加之现在基层小、弱,人员不足,很多问题越到基层越难整改,只能搞个皮毛交差,实质问题还是难以整改。
基建出问题,基本都离不开这三点,每点都很致命。
所以有些事情的发生虽然是偶然的,背后却有必然性。
编辑于 2024-07-20 19: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Redemption - 2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基霸猫可爱捏 - 2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豌豆 - 220 个点赞 👍
根据现有的图片资料,可以看出来垮塌的桥梁应该是多跨连续梁桥,单跨跨度目测在20-25m左右,上部结构采用的应该是预制小箱梁,还能看到明显的湿接缝的痕迹,下部结构是双柱式桥墩+盖梁。从目前桥梁的两个断口长度可以明显看出,之前中间应该还是有一个桥墩的,只是桥墩和其中一跨梁体已经完全掉进河里,无法看到。
新闻图片 大致图示,但是这个过程很短,可能是一瞬间发生 而桥梁垮塌的原因应该就是中间一个桥墩被冲垮了,导致桥梁受力发生变化,超出了原来梁体的承受能力。通俗的解释,就是原来每一跨桥梁只有25m长度,那么梁体的高度只需要1.4m,而现在桥墩垮了一个,跨度变成50m,那么桥梁梁体高度可能就需要2.5m甚至更大,而且整个桥梁的受力状态和边界条件会发生变化,原来的预应力钢束设计肯定也无法满足桥跨突然增大一倍之后的要求。那么,桥瞬间垮塌就是自然会发生的事情。
那么桥墩为什么会被冲垮呢,由于没有设计资料,无法判断桥梁的基础形式,从我个人设计经验来说,大概率不会选择浅基础,那么最可能就是桩基础了。按道理来说圆柱形的桥墩在抗水流冲击方面应该还是比较有利的,而且设计的时候应该都进行了验算。
那么从两个方面分析,假设设计的时候没有问题,那么就有可能是发生了超出了当时设计承载能力的情况,而从新闻图片可以看出,由于暴雨,山洪,极有可能把上游的树干、树枝或者塑料等垃圾都往下冲,而最终挂在桥墩上,增大了阻水的面积或者有山洪裹挟落石等物体对桥墩产生了较大的瞬间冲击(这个可能性更大,而且是有案例的),超出了当时设计的荷载,从而使桥墩断裂,进而发生垮塌。
至于说为什么当时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些极端的情况,加设防撞设施呢?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没有通航需求的河道,除非是当地经常发生山洪或者泥石流,经常受漂浮物撞击,那么可以考虑,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所有的桥梁都按这种极端情况来设计,一是会增加阻水断面,影响行洪,二是会增加一定的造价。
新闻图片,可以看出桥下各类树干等垃圾较多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那么就可能是施工方面的原因了,或者是当时基础做的不够深,长时间冲刷掏空,导致桥墩基础失稳,垮塌;亦或者是桥墩或者桩基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未按设计图纸施工,质量存在缺陷,导致未达到桥梁当时设计的承载能力,可能平时的情况可能没多大问题,遇到这种暴雨+山洪就出现问题了。
又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严坪村2号大桥与河道正好处于小角度斜交的位置,可能斜交角度仅30°,这种情况阻水断面更大,对桥墩抗水流冲击就更不利了,山洪裹挟落石或者枯木冲击到桥墩上的概率也就更大了。但并不是说桥梁设计有问题,因为一般来说,桥梁设计的话都会做行洪论证,只要论证能通过的话,大概率是没问题的,只是会给后期运营期间增加一些风险。
从新闻图片推测垮塌的位置 桥梁与河道正交或者斜交的情况 当时如果做成斜桥或者错幅布置,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就是设计和施工的时候会麻烦一些,因为公路上这种桥梁太多了,大多都是标准化跨径设计的。
做成斜桥或者错幅布置 有评论说可能是桥墩桩基接头的地方出了问题,不排除这个可能。只是作为设计人员,单纯觉得一般的施工单位不会在桥隧这些结构物上偷工减料,毕竟这个是要出人命的,在路基段偷工减料的可能性会大一些,毕竟路基有点沉降,路面缝缝补补也死不了人,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当然在现在低价中标的内卷之下,不知道会不会有特别丧心病狂的出现。另外,我找了一套小箱梁的图纸看了一下,桥墩和桩基的钢筋都是锚入到系梁里的,且需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如果是接头出了问题,那就可能是钢筋锚固长度没够,导致桥墩在受到漂浮物撞击时在结合处剪断了。
桥梁典型横断面及桩柱钢筋图 上面有个答主发了一个商洛暴雨,山洪的视频,可能有些人可能低估了天灾的威力,特别是当暴雨山洪发展成泥石流,湍急的水流裹挟着落石或者树干会对桥墩产生巨大的冲击。
冰凌撞击导致坍塌 洪水冲击导致坍塌 洪水、落石或者其他物体撞击桥墩导致坍塌的案例 个人分析,友好交流!大家当做科普就行,事故结论等待调查结果!
编辑于 2024-07-21 00:12・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Flipped - 176 个点赞 👍
喜闻乐见,不是喜欢吹大清速度?不是喜欢称基建狂魔?东大的贪污腐败全球第一不是人尽皆知?这种做什么都凭关系的罗刹国,靠一堆不知道靠什么肮脏交易获得竞标的辣鸡公司搞基建?豆腐渣到处都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以后这种新闻将是常态
发布于 2024-07-20 17:5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认得山河影 - 171 个点赞 👍
之前梅大高速的时候表达过态度,工程质量问题不是关键,贪污腐败也不是问题。核心在于这条路根本不该建而已。
商洛比梅州还不如,梅大高速的钱是广东省里面掏的,相当于广深莞扶贫,而以陕西的财力,商洛的高速就是国家贴的。商洛这种地方修的高速,从方案开始就会是选择最便宜的,后期的中标价,支付进度毫无疑问都非常差。在这种情况下,期待企业给出好的服务又怎么可能?
试运行早在18年就完成了,但是验收居然一直拖到去年(比招标要求的3年增加了接近2年),很多以为这是工程质量问题,殊不知,这是付款问题,哪个公司跟你耗得起?不偷工减料,不降标怎么活?
不是号称基建狂魔嘛,不是号称XX速度嘛,你以为怎么来的?一切有因即有果,后面大把丢人现眼在路上。
钱的问题,碰上了地质问题,这段文字“泥石流、山洪、滑坡、河道稳定性差”频繁出现在自己的招标公告中,就这样的危险情况,还没有钱,你为什么要在这里修高速?为什么?就为了秀自己是基建狂魔?就为了打通所谓的全国高速网?
商洛总人口仅200万,其中柞水县常住人口仅13万,这其中老年人人口比例可想而知。直白点说,马上就要消亡的地方。你在这里建高速,能拉动当地经济?除了让人口加速外流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了。真的跟把钱往水里扔一样的。
发布于 2024-07-21 15:55・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For lena - 15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北秀荣川 - 1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斗拉特别二里地 - 152 个点赞 👍
没想到,自己的老家好不容易上一次新闻,却是因为这种事情,难过
真的在秦岭山里长大的孩子,看到这种场景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压根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洪水,而是秦岭山脉深处特有的“山洪”!
河面上是浑浊的河水,河床底是好几吨重的巨石块在随洪水高速移动,这就是大山深处特有的“山洪”景象。
延伸到这次事故,不难猜测,桥墩压根不是被掏空侵蚀以后自然损坏,而是沿途有山体滑坡,落石剧烈撞击桥墩以后被撞断的!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在汛期暴雨来临时,平时只是涓涓细流的小溪流,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变为水深3-4米,河面宽7-8米的的大河,而且流速极快,几乎每年都会有汛期不小心落水死亡的案例
而且,秦岭山里面,每年到汛期,公路两侧发生山体滑坡非常常见!汛期隔三差五因为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交通中断的情形已经司空见惯了!
看到回答里很多张嘴就是豆腐渣工程的回答,这种明显带节奏的看看就好!
中国基建狂魔的民声能够响彻海内外,靠的不仅仅是高效快速的施工进度,更离不开过硬的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靠的是各种严格的规范以及施工过程控制以及严格的验收标准。
尤其是秦岭山中这种复杂多山的地区,验收标准会更加严苛。
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有疑问,既然已经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验收标准了,为什么还会出事?
工程施工能够防住百年一遇的洪水,防不住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
工程施工能够防住百年一遇的洪水,防不住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
工程施工能够防住百年一遇的洪水,防不住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
公路工程建设是综合考虑质量、安全、经济之后的结果,在有限的资金下尽可能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才是目前公路建设的宗旨!
而且,以秦岭山脉这种复杂多山的环境,工程建设想要完全杜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纯粹是天方夜谭!
哎!虽然希望渺茫,但还是希望那些落水的人能有生还者,祈祷有奇迹出现吧!
(PS:这种级别的山洪,从落水那一刻就希望渺茫了,流速高,急弯多,可能落水一小时内,人就已经被冲到上百公里以外了,而且沿途都是陡峭弯曲的河道,河道两侧是悬崖峭壁!)
——————————————————
看到评论区有人说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在这里做点小科普吧:
中国目前的基建工程,想要出现豆腐渣工程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因为从施工开始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专业人员全程监督,涉及到施工过程质量检测,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检测,整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完全通车,整个过程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而且通车后也会有定期的养护巡查。
在这持续好几年的检测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结构完全推倒重新来过
为什么这么严格?
基建工程是政府形象工程,如果真的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很多大领导的职业生涯!
所以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自上而下层层施压最终导致严苛到无以复加的检测验收流程。
中国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型基建工程(铁路,高速公路),清一色全是大型央企、国企在承建施工,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施工全过程控制不会给施工方留任何偷工减料的空间,而且业主方会在原本的验收标准基础上再次提高验收等级以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严苛的验收标准导致绝大多数施工单位到施工结束都是亏钱的!
但即使知道会亏钱,施工单位也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施工,为何?
亏钱干活,死的慢一点!然后祈祷国家会有补助措施拉一把!
不愿意亏钱干活,企业直接原地倒闭,员工失业下岗!
所以这种活,只有大型央企、国企可以咬牙坚持(可以等国家补助),私企几乎是进一个死一个!
以上,是中国目前工程建设行业的现状!
那些张嘴就是豆腐渣工程的,要么是带节奏的,要么就是纯粹的蠢!
编辑于 2024-07-21 01:02・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战谋 - 148 个点赞 👍
目测,又该有一批土木屌丝要背锅了。
具体参考郑州720。最后背锅是几个土木屌丝。
干活没多少钱,背锅第一个被推出来,这一行就是这个情况。
所以2024年,报考土木的,请准备复读吧。
发布于 2024-07-20 12: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校专业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