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经依法在国家信访局投诉了银行,问题全部解决。参考已发视频
银行上述行为属于商业机构商业行为,商业公告不代表不违法,公告只代表通知,通知内容违法还是无效的,不违法的通知才是合同条款。银行上述行为违反国家法规。用户可依法在国家信访局投诉督办金融管理局处理。另外可国务院投诉
法规规定个人按习惯与银行约定金额笔数,未要求按银行存入资产金额设定,银行账户没钱也可以要求依法约定转账金额笔数,银行多个在网点出现当面拒绝的,拿网上搜索法规给银行工作人员,同时告知根据法规可依法在国家信访局 、金融管理局投诉处理,网上有银行违法被处罚新闻,银行行长被处罚1万,机构被处罚几十万几百万不等,对方银行人员立马拿出表格办理转账限额。4-5家银行都遇到这种情况
银行限制个人转账金额,限制个人支付笔数,转账笔数,违反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2016〕261号相关规定个人按个人习惯与银行约定金额笔数
本人多次在国家信访局投诉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行等,银行在被投诉后,处理的同时有3家银行处理不同问题时另外赔款现金。投诉处理可看我已发视频
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2016〕261号相关规定如下:
十四、《通知》在哪些方面加强了非柜面转账管理?
与银行柜面渠道相比,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支付机构网站等非柜面渠道由于不能面对面接触操作人,难以确认账户的实际操作人是否是账户的持有人。据公安机关反映,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分子在诈骗得逞后,往往通过非柜面转账方式将大量赃款快速拆分、跨地跨境转移。银行和支付机构虽然按照反洗钱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转账交易,但却缺乏相应措施对异常交易进行事前阻断。因此,《通知》要求银行加强非柜面转账管理,要求支付机构加强支付账户转账管理,采取了三项管理措施:一是兼顾安全和便利,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与客户事先约定支付限额和笔数。对非柜面渠道办理的非同名账户转账业务,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与单位和个人就限额和笔数进行事先约定,超过限额和笔数的,银行账户转账应当到银行柜台办理,支付账户则不得办理。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规模、交易特点,个人可以根据自身交易习惯,与银行和支付机构约定限额和笔数。二是强化安全验证方式。除向本人同行银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三是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日累计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的,银行应当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和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以提醒单位和个人识别潜在交易风险,审慎做出大额资金转账决定。
投诉常用法规:
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发〔2016〕261号 通知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银保监规〔2022〕13号 信用卡相关规定
网上可百度搜索银行被处罚新闻,违反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局等已经发布未废止的法规,银行支付宝等机构行长个人罚款1万,机构罚款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微信、支付宝已被重罚10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