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敢问居民将近55万亿的房贷去哪里了
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让这么一个“空想主义”,“幼稚”,“跨专业”的人推动事关亿万生民医疗福祉的事情
也不理解,“三明医改”这么一个大前提都错的方案,怎么会被推行?
更不理解,芸芸看客,为什么还拍手叫好?
如果我理解错了,请大家批评指正
三明医改,回避了一个最基本的大前提:随着老龄化加重,人民医疗需求提高,医疗花费就是不断增长的,而医保池子不可能无扩大甚至越来越小。
集采用最便宜的药物,器械,对于年轻人来说问题不大,可以省钱。但是老年人增多以后,便宜的药物,器械会增加复合的成本,这是你降价覆盖不了的。(举个例子,外伤术后感染,用不了更高级的抗生素,最后拖到截肢,这个过程的花费是绝对比用高级抗生素高的)。其次,随着认知的进步,人们对于微创,腔镜,阵痛等类似高级需求就是越来越显著的,因此采用高级医疗手段的绝对人数是普遍增加的,这直接导致,微创,腔镜,麻药再怎么降价,总医疗负担也是逐年升高的。
这是医保池子的消耗端,至于输入端,我们已经看到保费从10元一人,已经想到了400甚至700。甚至为了解决地方医保池子不足的问题,各地已经在国家医保之外开辟了地方医惠保。但是一来医保费不可能无限上涨,380一人的保费已经导致农村大量弃保,其次,随着人口下降,医保缴费人数也会逐渐下降。
更不要说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混乱,夹带私货,天龙人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推论:现有医保资金是绝对不足的,但是不能通过提高个体保费来弥补。
那么,医保改革的最关键手段就呼之欲出了——政府加大投入
那么三明医改增加政府投入了吗?
没有,那么我想问李教授,在一个逐渐缩水的池子里,朝三暮四,闪转腾挪,有用吗?
那么,我们进一步推论,如何让这么一个明显有问题的改革“赢”呢?
交钱的人不能增加,那就减少花钱的人。所以15天出院,一致性麻药,比淀粉便宜的药片就出现了,想要接受好的治疗,只能自费,看病更贵,激化矛盾
再往下我就不说了
等等写第二个问题,免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