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1个

为什么说历史宜粗不宜细?

fw刀
100个点赞 👍

宜粗不宜细可以进退自如,左右逢源,以下史料就是佐证。

1968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经过广大革命群众和红卫兵小将的广泛揭发,专案组的深入调查,大量的物证、人证、旁证,充分证实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刘少奇,是一个埋藏在党内的叛徒、内奸、工贼,是罪行累累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刘少奇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专案审查小组建议党中央根据党内外广大革命群众的强烈要求,撤销刘少奇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并继续清算刘少奇及其同伙叛党叛国的罪行。”

1980年: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抛开细节,剩下的只有立场和态度。

发布于 2024-07-30 23:35・IP 属地北京
老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