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
一边发SCI,一边当辅导员,一边主动选择最难的研究论题,精通时间管理法的施小公主一位啊。(小公主不是我叫的,出自“辅导员篇”part5)(经评论指正,写内参的事情不是他的,已删)
汇总一下github里没提到的信息(有遗漏或错误可指出):
施博辰,男,1995年8月11日生,辽宁大连人。2010年从大连四中升学进入大连育明高中,2011年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赛区)一等奖,因此入选清华的保送考试,2012年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银牌),2013年免试进入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期间担任电32班班长、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校团委文体部新年晚会组组员等职务,擅于组织活动,人称“施哥”“大师兄”。此外,还热衷于社会实践,其中大三去美国仓管实验室(?)。2017年7月本科毕业,评选为优秀毕业生,直博。博士就读期间,一边从事科研,一边当辅导员,自称“施小公主”(这条删掉)。2022年博士毕业,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24年7月9日参与评选优秀博士后,由此引发github事件(又称施博辰的扒底裤日)。个人生活方面因无证据暂不讨论。
以下分几个章节:
最重要的放在前面
导师早就提醒过施博辰这个选题无法研究,但是他说要做最有挑战性的事情,看来确实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方法是什么就由各位评判了。

中学时代
有一个答主整理的很详尽了
本科时代
施小公主本科时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大一去兰州,大二去贵州,大三去老美。这些社会实践中,他意识到一点:只要敢想敢说,就会实现。

不仅如此,他还组织过很多活动,并且在那个时候就深谙宣传的道理,2015年,有公众号专门给大二下学期的施哥写了一期宣传稿,介绍他在组织活动中的成绩与艰辛,还有摆好pose的特写。说实话,为什么要卷这条科研这条道路呢,这么强的组织能力,有无数更适合的工作。请看《施博辰 我的守候》。

施哥组织过的工作真的超级多,可见组织能力真的很强。

里面的几张特写抓拍的很不错。还有一大堆人应该是真诚地夸赞当时的施老师,特别提到:希望他能一直以理想主义者的身份走下去。

辅导员篇
施老师超强的组织能力还体现在,一边读博,一边当辅导员,并且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part1:吹捧施老师长得帅。

part2、3、4:宣传施老师科研、工作两不误。

part5:宣传施老师暖心,自称小公主。part6:再次夸赞施老师帅(上一篇宣传稿也多次提到外貌)。part7:祝施老师生日快乐。(施老师的生日是每年8月11日)

施老师自己介绍的成果是这些

再结合最高赞回答的22年爆料,施老师很会来事,也很会包装。再次感慨,为什么不去作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最后放上大二时的施老师(煽情时刻)

2015年4月25日东大操场,马杯田径半天的项目结束后,施博辰在太阳下笑得特别灿烂。那时的他是否会想到,未来的自己笑容依旧灿烂,但那些本应同样灿烂的笑容,却因此而黯淡无光。终于,九年之后的夏天,当年的笑容凝固在施助理教授与施博士后的脸上。施博辰又怎会想到,正是九年来(甚至是十几年来)包装自己的这一篇篇宣传稿,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了解他的成色。以上改了一段伤痛文学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