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个回答

如何评价GitHub上对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施博辰疑似学术不端的指控?

Alex
25个点赞 👍

我的天,看得我目瞪狗呆o_o ....

虽然是不同领域做模拟的,但是预测值和实际值对不上神马的,简直太正常了,也简直太折磨人了。

为了稍微提升一点点拟合精度,尝试无数的数据前处理方法,尝试改进公式,尝试调整代码,R2的一点点提升,MSE的一点点下降,都会让人兴奋不已。

之前学生答辩时,碰到一个外行,抨击我们R2仅有0.3的提升,MSE也只有一点降低,根本不算创新,我差点扑上去咬他……

但是我万万没想到,数据竟然可以通过“拉伸”实现“修正”:

效果不好的部分直接“截断”:

纵坐标轴的范围“说变就变”:

结果有倍数差异,直接在代码中进行“缩放”

两条线对不上,目测差异倍数,然后直接在代码进行“修改”,强行“吻合”

这位老师还深谙“配色原理”,只要给线和框框换换颜色,就又是一张“新图”!不过我认为说他“用文本框盖住中文”有点冤枉他了,“Fig 5”还是挺难盖住“图5”的,我赌五毛钱,Fig 5那个标题是他把“图5”擦掉重写的!

能被人写出一篇这么详细的“打假”文章,我都有点敬佩这位造假的老师了。

一共8篇SCI一座文章,竟然被人扒出来5篇涉嫌篡改数据,2篇涉嫌直接抄袭(直接翻译的那种)。

然后人家靠着这些成果轻松拿到了各种基金,甚至拿到了青拔!

我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认识的那位清华姐姐,她这两年正在努力申请青拔,不过已经不幸失败两次,去年她还感慨,别人的文章怎么都那么强……看到这些,直到现在她还没整理好骂人的语言……

之前总有人提问——

“那么多好文章,为什么没有显著推进科技进步?”

“有些顶刊上的文章为什么没有公开代码?”

“有些顶看上的文章,虽然公开了代码,但是为什么不能复现?”

我想,这篇打假文章,应该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发布于 2024-07-10 10:52・IP 属地天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佳人李大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